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乡村儿童在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的生活场景。这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意境优美,画面感强,每首小诗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融童心和童趣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通过这组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段向中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需引导。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意境美和修辞手法感到新奇,能够初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丽。然而,对于部分难懂的诗句,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如“墨、染、笠”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这首小诗。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
3、能说出溪边、江上、林中分别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这首小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2、教学难点:续编诗歌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和诗歌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水墨画视频,让学生欣赏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水墨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水墨画有关,它叫做《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是同一诗题下面有几首小诗,我们称之为组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词语,不会的向同桌请教。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效果。
归类识字:
与植物有关的词语:蘑菇、水葫芦
与水有关的生字:染、浪、墨
指导书写“染”字,注意笔顺和字形结构。
2、默读课文,试着在每个小标题后面加上动词,概括每首小诗的主要内容。
3、《溪边》《江上》《林中》这三首小诗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以某个地点来命名的。
每一首小诗都只有短短六行。
每一首小诗里都藏着童年的趣事,
(三)品读《溪边》,感受意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溪边》这首诗。想一想:你在溪边这幅画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圈圈划划,把美景标记出来。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你在溪边这幅画上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a.垂柳:垂柳姑娘,你在溪边干什么呀?诶,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的呀?那一定很美,请你美美地读读吧!
b.溪水:垂柳垂柳,你为什么把这溪水当作镜子呢? 把溪水比作镜子,生活中的镜子是平静的,说明这里的溪水很静,很平的,所以才能当镜子。
c.山溪:闭上眼睛想想,像绿玉带一样的山溪,那是什么样的呀?预设:弯弯曲曲的,长长的,绿色的。
d.同桌讨论:溪水不该是透明的吗?怎么变绿了呢?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预设1:因为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垂柳倒映在溪面上,所以把溪水染绿了。 我听明白了,你是依据上一行诗来理解的,像这样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 预设2: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你在溪边这幅画上还看到了怎样画面?
预设:有人在钓鱼,钓竿上有一只红蜻蜓,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蜻蜓的红和人影的绿相映成趣,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预设:水面上有波纹,鱼被钓上岸。从“扑腾”知道水面上有水花,鱼上钩。 你钓过鱼?听过鱼上钩声音。你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了。 预设:上一行说到钓竿,说明他们在钓鱼,下面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说明鱼儿已经被钓上来了,孩子们很开心,所以有笑声。 你们瞧,他是用了——联系上文来理解句子。
(四)学习《江上》,感受欢乐
自由读《江上》这首小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
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1: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
预设2:孩子们游泳水平很高,像小鸭子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
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等。
(五)自学《林中》,培养能力
总结学法:我们学习了《溪边》和《江上》这两首小诗,你们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吗?
预设1:先读诗,再想象画面。
预设2: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
预设3: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情感。
运用学法自学《林中》这首小诗。
自由读诗,想象画面。
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
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情感。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景。
预设2: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我们通过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丽。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2、布置作业:
背诵《江上》和《林中》这两首小诗。
继续续写诗歌,完善自己的作品。
搜集更多与童年有关的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快乐
江上——戏水——欢笑
林中——采蘑菇——欢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学生们对《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的喜爱。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意境美和童年的快乐。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理解难懂诗句方面还需加强,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深层含义时存在困难。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