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一、我会判断。1.(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质量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的特征: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泄漏、很轻(但有质量)、可使袋子鼓起来(鼓起来的袋子摸起来很软)、会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题目说法错误。2.(2023三上·南山期末)我们可以看到水蒸气。(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态,无色无味透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题目说法错误。3.(2023三上·南山期末)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 )【答案】正确【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题目说法正确。4.(2023三上·南山期末)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从而制造更低的温度。5.(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占据空间(体积) 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是因为空气很容易被压缩。题目说法正确。6.(2023三上·南山期末)水和石头有重量,空气也有重量。(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和水和石头一样,都是有质量的,只是空气的质量很轻,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题目说法正确。7.(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知到空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知到空气,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风,风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8.(2023三上·南山期末) 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 )【答案】正确【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应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刻度条上要均匀地标出刻度值,贴在透明杯子上的纸条零刻度要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9.(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的速度是以每天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题目说法错误。10.(2023三上·南山期末)橡皮泥可以捏出各种玩具,物质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 )【答案】错误【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橡皮泥可以捏出各种玩具,是橡皮泥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题目说法错误。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发现一杯浓盐水的杯底部还有少量没有溶解的食盐,他用玻璃棒搅拌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溶解。小智可以用( )办法让杯底部的食盐继续溶解。A.继续搅拌 B.加入食盐 C.加入少量水【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但是水溶解物质的量是有限的,在50毫升水中加入50克食盐,搅拌十分钟,发现底部还有许多食盐溶解不了,是因为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要使食盐继续溶解,得往杯中加水。故选C。12.(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家里的冰箱有三层,第一层温度设置为6℃,第二层温度设置为-3℃,第三层温度设置为-18℃。小智想把果汁冻成冰棍,他可以把装有果汁的模具放在冰箱的( )。A.只能放在第三层B.只能放在第二层C.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可以【答案】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小智家里的冰箱有三层,第一层温度设置为6℃,第二层温度设置为-3℃,第三层温度设置为-18℃。小智想把果汁冻成冰棍,他可以把装有果汁的模具放在冰箱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可以。故选C。13.(2023三上·南山期末) 小智想让嘴里的糖以最快的速度溶解,下面哪种方法效果最好 ( )A.用舌头搅动糖块B.先把糖块咬碎再用舌头搅动C.含在嘴里不动【答案】B【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加入更多的物质不能使物质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发生变化。小智想让嘴里的糖以最快的速度溶解,可以先把糖块咬碎再用舌头搅动。故选B。14.(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所做的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活动中的物质本身没有改变 ( )A.用橡皮泥捏水生动物B.把水放到冰箱里冻成冰块C.以上两个活动都是【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用橡皮泥捏水生动物和把水放到冰箱里冻成冰块两项活动都只是形状或形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选C。15.(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测量水的温度时,需要注意一、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二、将温度计的下端进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三、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持平。四、等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五、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故选C。16.(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应该怎样把水杯放入水中 ( )A. B. C.【答案】C【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占据空间,有质量。在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时候,底部粘有纸团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入水中的时候,玻璃杯里面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故选C。17.(2023三上·南山期末)如右图,阳阳用两个注射器分别抽进10毫升水和10毫升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压两个活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水的活塞压不动B.装空气的容易被压缩C.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我们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压活塞:能够向下压一部分,因为空气会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18.(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科在探究“空气是否能被压缩”这个实验时,他重复做了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更准确B.更好玩C.只要方法正确,一次观测也很准确,所以重复做没意义【答案】A【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但省距离。在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中,同学们重复做了3次实验,主要原因是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19.(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 )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C.一会儿向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向左倾斜。故选A。20.(2023三上·南山期末)在图4的实验中,右侧一端的绿豆增加到504颗时,刚好与左侧一端又打入了10筒空气的皮球平衡,由此可以知道10筒空气的质量为( )A.4颗绿豆的质量 B.504颗绿豆的质量 C.500颗绿豆的质量【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但很轻,我们可以用一些轻小物品衡量空气的质量,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向左倾斜。右侧一端的绿豆增加到504颗时,刚好与左侧一端又打入了10筒空气的皮球平衡,由此可以知道10筒空气的质量为504-500=4颗绿豆的质量。故选A。2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模拟实验“风的成因”中用点燃的蜡烛模拟大自然中的( )A.太阳 B.月亮 C.热空气【答案】A【知识点】风【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中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当空气冷热不同时,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横向流入,使大气循环流动起来形成的风。小智在模拟实验“风的成因”中用点燃的蜡烛模拟大自然中的太阳。故选A。22.(2023三上·南山期末)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大致包含以下五个步骤,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气会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数值天气预报④数据收集⑤发布天气预报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②④①⑤【答案】A【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是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23.(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要测量学校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他应该把气温计放在( )进行测量。A.开着空调的科学室 B.阳光暴晒的操场上 C.阴凉通风的树荫下【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的气温最合适最准确,小智想要测量学校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他应该把气温计放在阴凉通风的树荫下进行测量。故选C。24.(2023三上·南山期末)-21℃正确的读法是( ) 。A.二十一摄氏度 B.负二十一摄氏度 C.零下二十一摄氏度【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气温计是温度计的一种,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局部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21℃正确的读法是零下二十一摄氏度。故选C。25.(2023三上·南山期末)下列气象符号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A选项为阴天的天气符号,B选项为雨的天气符号,C选项为多云的天气符号,故选C。26.(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风行 B.风向 C.风速【答案】C【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故选C。27.(2023三上·南山期末) (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A.质量 B.温度 C.容器【答案】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后,就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体积会增大。故选B。28.(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他可以选择下面哪一个杯子进行制作比较合适呢 ( )A. B. C.【答案】A【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我们自制的雨量器应选择透明直筒杯子。A选项符合,故选A。29.(2023三上·南山期末) 一个下雨天,小智把制作好的雨量器放置在室外,24小时后雨量器中水的高度为25毫米,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65毫升。那么,这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 )A.25毫米 B.25毫升 C.65毫米【答案】A【知识点】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气象学家所说的日降水量是指某一地区这一天24小时的降水总量,一个下雨天,小智把制作好的雨量器放置在室外,24小时后雨量器中水的高度为25毫米,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65毫升。那么,这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25毫米。故选A。30.(2023三上·南山期末)根据云量我们可以把天气分为。 ( )A.晴、多云、阴 B.晴、雨天、阴 C.晴、多云、台风【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故选A。31.(2023三上·南山期末)下面云量表示晴天的是 ( )。A. B. C.【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故选A。32.(2023三上·南山期末) 最适合我们上体育课的天气是( )A.刮大风 B.大雾 C.晴朗【答案】C【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晴朗天气是最适合我们上体育课的天气。故选C。33.(2023三上·南山期末) 右下图是小智制作的气温变化柱状图,关于气温变化错误的说法是( )A.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B.早晚气温会比中午低一些C.一般一天中12点的气温最高【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到3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故选C。34.(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的老家下雪了,以下气温计能够反映小智老家当时的温度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小智的老家下雪了,当时的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故选C。35.(2023三上·南山期末)右图中,刚能让烟柱飘动的风的风速为( )。A.0级风 B.1级风 C.4级风【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气象学家通常把风记为13个等级(0-12级),称为蒲福风力等级表。图中刚能让烟柱飘动的风的风速为1级风。故选B。36.(2023三上·南山期末)实验室常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图中使用酒精灯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答案】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点燃的火柴从上到下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B。37.(2023三上·南山期末)如下图,点燃蜡烛之后,蚊香烟雾走向正确的是 ( )。A. B. C.【答案】C【知识点】风【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蜡烛未点燃时,纸条不晃动,烟雾竖直向上运动。蜡烛点燃时,纸盒内空气被蜡烛加热,盒内热空气上升,盒外的冷空气补充进来,纸条飘动,烟雾向盒内运动。故选C。38.(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的成因与空气的哪个性质关系密切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具有流动性 C.空气能被压缩【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中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当空气冷热不同时,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横向流入,使大气循环流动起来形成的风。风的成因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性质关系密切。故选B。三、探究题39.(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对某月降水量进行观测和记录,以下是小智绘制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小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降水量等级表”如下: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1)这个月降水的天数共( )A.11天 B.12天 C.13天(2)降水量最大的日期是( )A.9日 B.10日 C.11日(3)这个月出现大雨的天数为____,出现暴雨的天数为____( )A.4天; 5天 B.5天; 3天 C.4天; 3天【答案】(1)B(2)B(3)B【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解析】【分析】(1)由题中图表可知,这个月的降水天数为12天。故选B。(2)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日期为10日,降水量为120毫米。故选B。(3)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人们根据某地24小时降雨量制定了降雨量等级表。根据降雨量等级表,24小时降水量为25.0-49.9毫米为大雨,8、14、15、21、22这五天为大雨;50.0-99.9为暴雨,9、12、13这三天为暴雨,故选B。40.(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观察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先在两个烧杯中各盛约50毫升的水,再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8份,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食盐 7份小苏打 2份(1)小智往水中加入食盐和小苏打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把8份一起放进水中B.一份一份地放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C.第一次放一份,第二次放两份,第三次放三份(2)(接上一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什么 ( )A.为了减慢物质溶解的速度B.为了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C.为了更准确地记录物质溶解的数量(3)在进行这个实验时,下面错误的做法是( )A.控制每份物质的量相同B.其中放入食盐的水洒出了一些,仍然照常记录实验结果C.一份物质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往水中加入下一份物质(4)小智想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正确的做法是( )A.用同样多的水做实验B.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3份C.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2份(5)通过实验,小智可以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结果为( )A.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B.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C.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答案】(1)B(2)C(3)C(4)B(5)A【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故选B。(2)实验中一份一份地加的原因是为了更准确地记录物质溶解的数量。故选C。(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故选C。(4)小智想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用同样多的水做实验,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2份。故选B。(5)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有的能够溶解,有的不能溶解,且能够溶解的物质的量也不一样。沙子无法在水中溶解,小苏打和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相同情况下,溶解食盐的量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故选A。4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探究水和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注射器口;第二步: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他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1)请根据上图实验结果分析,第一只注射器装的是( ),第二只注射器装的是( )(两个空都要填选项,每空1分)A.空气 B.水 C.不能确定(2)向下压活塞,注射器中物质的质量( )A.变轻 B.变重 C.不变(3)在第二只注射器中,当小智把手松开后,活塞会( )A.上移到原位 B.保持不动 C.继续下移 D.不能确定(4)小智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____注射器的活塞会上移,松手后,这个上移的活塞会____( )A.第一只; 下移到原位B.第一只; 保持不变C.第二只; 下移到原位【答案】(1)B;A(2)C(3)A(4)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1)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所以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发生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改变。根据上图实验结果分析,第一只注射器装的是水,第二只注射器装的是空气。(2)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所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但质量不变。故选C。(3)用力向下压活塞后,松开压活塞的手,发现活塞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因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故选A。(4)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小智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第二只注射器的活塞会上移,松手后,这个上移的活塞会下移到原位。故选C。1 / 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一、我会判断。1.(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质量的。( )2.(2023三上·南山期末)我们可以看到水蒸气。( )3.(2023三上·南山期末)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 )4.(2023三上·南山期末)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5.(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占据空间(体积) 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6.(2023三上·南山期末)水和石头有重量,空气也有重量。( )7.(2023三上·南山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知到空气。( )8.(2023三上·南山期末) 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 )9.(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的速度是以每天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10.(2023三上·南山期末)橡皮泥可以捏出各种玩具,物质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发现一杯浓盐水的杯底部还有少量没有溶解的食盐,他用玻璃棒搅拌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溶解。小智可以用( )办法让杯底部的食盐继续溶解。A.继续搅拌 B.加入食盐 C.加入少量水12.(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家里的冰箱有三层,第一层温度设置为6℃,第二层温度设置为-3℃,第三层温度设置为-18℃。小智想把果汁冻成冰棍,他可以把装有果汁的模具放在冰箱的( )。A.只能放在第三层B.只能放在第二层C.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可以13.(2023三上·南山期末) 小智想让嘴里的糖以最快的速度溶解,下面哪种方法效果最好 ( )A.用舌头搅动糖块B.先把糖块咬碎再用舌头搅动C.含在嘴里不动14.(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所做的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活动中的物质本身没有改变 ( )A.用橡皮泥捏水生动物B.把水放到冰箱里冻成冰块C.以上两个活动都是15.(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16.(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应该怎样把水杯放入水中 ( )A. B. C.17.(2023三上·南山期末)如右图,阳阳用两个注射器分别抽进10毫升水和10毫升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压两个活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水的活塞压不动B.装空气的容易被压缩C.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18.(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科在探究“空气是否能被压缩”这个实验时,他重复做了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更准确B.更好玩C.只要方法正确,一次观测也很准确,所以重复做没意义19.(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 )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C.一会儿向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20.(2023三上·南山期末)在图4的实验中,右侧一端的绿豆增加到504颗时,刚好与左侧一端又打入了10筒空气的皮球平衡,由此可以知道10筒空气的质量为( )A.4颗绿豆的质量 B.504颗绿豆的质量 C.500颗绿豆的质量2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在模拟实验“风的成因”中用点燃的蜡烛模拟大自然中的( )A.太阳 B.月亮 C.热空气22.(2023三上·南山期末)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大致包含以下五个步骤,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气会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数值天气预报④数据收集⑤发布天气预报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②④①⑤23.(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要测量学校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他应该把气温计放在( )进行测量。A.开着空调的科学室 B.阳光暴晒的操场上 C.阴凉通风的树荫下24.(2023三上·南山期末)-21℃正确的读法是( ) 。A.二十一摄氏度 B.负二十一摄氏度 C.零下二十一摄氏度25.(2023三上·南山期末)下列气象符号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A. B. C.26.(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风行 B.风向 C.风速27.(2023三上·南山期末) (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A.质量 B.温度 C.容器28.(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他可以选择下面哪一个杯子进行制作比较合适呢 ( )A. B. C.29.(2023三上·南山期末) 一个下雨天,小智把制作好的雨量器放置在室外,24小时后雨量器中水的高度为25毫米,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65毫升。那么,这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 )A.25毫米 B.25毫升 C.65毫米30.(2023三上·南山期末)根据云量我们可以把天气分为。 ( )A.晴、多云、阴 B.晴、雨天、阴 C.晴、多云、台风31.(2023三上·南山期末)下面云量表示晴天的是 ( )。A. B. C.32.(2023三上·南山期末) 最适合我们上体育课的天气是( )A.刮大风 B.大雾 C.晴朗33.(2023三上·南山期末) 右下图是小智制作的气温变化柱状图,关于气温变化错误的说法是( )A.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B.早晚气温会比中午低一些C.一般一天中12点的气温最高34.(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的老家下雪了,以下气温计能够反映小智老家当时的温度的是( )。A. B. C.35.(2023三上·南山期末)右图中,刚能让烟柱飘动的风的风速为( )。A.0级风 B.1级风 C.4级风36.(2023三上·南山期末)实验室常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图中使用酒精灯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37.(2023三上·南山期末)如下图,点燃蜡烛之后,蚊香烟雾走向正确的是 ( )。A. B. C.38.(2023三上·南山期末)风的成因与空气的哪个性质关系密切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具有流动性 C.空气能被压缩三、探究题39.(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对某月降水量进行观测和记录,以下是小智绘制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小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降水量等级表”如下: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1)这个月降水的天数共( )A.11天 B.12天 C.13天(2)降水量最大的日期是( )A.9日 B.10日 C.11日(3)这个月出现大雨的天数为____,出现暴雨的天数为____( )A.4天; 5天 B.5天; 3天 C.4天; 3天40.(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想观察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先在两个烧杯中各盛约50毫升的水,再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8份,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食盐 7份小苏打 2份(1)小智往水中加入食盐和小苏打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把8份一起放进水中B.一份一份地放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C.第一次放一份,第二次放两份,第三次放三份(2)(接上一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什么 ( )A.为了减慢物质溶解的速度B.为了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C.为了更准确地记录物质溶解的数量(3)在进行这个实验时,下面错误的做法是( )A.控制每份物质的量相同B.其中放入食盐的水洒出了一些,仍然照常记录实验结果C.一份物质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往水中加入下一份物质(4)小智想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正确的做法是( )A.用同样多的水做实验B.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3份C.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2份(5)通过实验,小智可以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结果为( )A.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B.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C.食盐溶解能力=小苏打溶解能力41.(2023三上·南山期末)小智探究水和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注射器口;第二步: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他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1)请根据上图实验结果分析,第一只注射器装的是( ),第二只注射器装的是( )(两个空都要填选项,每空1分)A.空气 B.水 C.不能确定(2)向下压活塞,注射器中物质的质量( )A.变轻 B.变重 C.不变(3)在第二只注射器中,当小智把手松开后,活塞会( )A.上移到原位 B.保持不动 C.继续下移 D.不能确定(4)小智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____注射器的活塞会上移,松手后,这个上移的活塞会____( )A.第一只; 下移到原位B.第一只; 保持不变C.第二只; 下移到原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的特征: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泄漏、很轻(但有质量)、可使袋子鼓起来(鼓起来的袋子摸起来很软)、会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题目说法错误。2.【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态,无色无味透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题目说法错误。3.【答案】正确【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题目说法正确。4.【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从而制造更低的温度。5.【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是因为空气很容易被压缩。题目说法正确。6.【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和水和石头一样,都是有质量的,只是空气的质量很轻,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题目说法正确。7.【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知到空气,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风,风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8.【答案】正确【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应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刻度条上要均匀地标出刻度值,贴在透明杯子上的纸条零刻度要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9.【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题目说法错误。10.【答案】错误【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橡皮泥可以捏出各种玩具,是橡皮泥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题目说法错误。11.【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但是水溶解物质的量是有限的,在50毫升水中加入50克食盐,搅拌十分钟,发现底部还有许多食盐溶解不了,是因为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要使食盐继续溶解,得往杯中加水。故选C。12.【答案】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小智家里的冰箱有三层,第一层温度设置为6℃,第二层温度设置为-3℃,第三层温度设置为-18℃。小智想把果汁冻成冰棍,他可以把装有果汁的模具放在冰箱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可以。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加入更多的物质不能使物质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发生变化。小智想让嘴里的糖以最快的速度溶解,可以先把糖块咬碎再用舌头搅动。故选B。14.【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用橡皮泥捏水生动物和把水放到冰箱里冻成冰块两项活动都只是形状或形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选C。15.【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测量水的温度时,需要注意一、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二、将温度计的下端进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三、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持平。四、等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五、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故选C。16.【答案】C【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占据空间,有质量。在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时候,底部粘有纸团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入水中的时候,玻璃杯里面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故选C。17.【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我们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压活塞:能够向下压一部分,因为空气会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18.【答案】A【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但省距离。在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中,同学们重复做了3次实验,主要原因是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19.【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向左倾斜。故选A。20.【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但很轻,我们可以用一些轻小物品衡量空气的质量,小智在实验中观察到:天平左侧一端的皮球和右侧一端的500颗绿豆刚好平衡,这时,假如小智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向左倾斜。右侧一端的绿豆增加到504颗时,刚好与左侧一端又打入了10筒空气的皮球平衡,由此可以知道10筒空气的质量为504-500=4颗绿豆的质量。故选A。21.【答案】A【知识点】风【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中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当空气冷热不同时,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横向流入,使大气循环流动起来形成的风。小智在模拟实验“风的成因”中用点燃的蜡烛模拟大自然中的太阳。故选A。22.【答案】A【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是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23.【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的气温最合适最准确,小智想要测量学校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他应该把气温计放在阴凉通风的树荫下进行测量。故选C。24.【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气温计是温度计的一种,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局部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21℃正确的读法是零下二十一摄氏度。故选C。25.【答案】C【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A选项为阴天的天气符号,B选项为雨的天气符号,C选项为多云的天气符号,故选C。26.【答案】C【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故选C。27.【答案】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后,就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体积会增大。故选B。28.【答案】A【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我们自制的雨量器应选择透明直筒杯子。A选项符合,故选A。29.【答案】A【知识点】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气象学家所说的日降水量是指某一地区这一天24小时的降水总量,一个下雨天,小智把制作好的雨量器放置在室外,24小时后雨量器中水的高度为25毫米,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65毫升。那么,这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25毫米。故选A。30.【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故选A。31.【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看云识天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故选A。32.【答案】C【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晴朗天气是最适合我们上体育课的天气。故选C。33.【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到3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故选C。34.【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小智的老家下雪了,当时的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故选C。35.【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气象学家通常把风记为13个等级(0-12级),称为蒲福风力等级表。图中刚能让烟柱飘动的风的风速为1级风。故选B。36.【答案】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点燃的火柴从上到下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B。37.【答案】C【知识点】风【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蜡烛未点燃时,纸条不晃动,烟雾竖直向上运动。蜡烛点燃时,纸盒内空气被蜡烛加热,盒内热空气上升,盒外的冷空气补充进来,纸条飘动,烟雾向盒内运动。故选C。38.【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中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当空气冷热不同时,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横向流入,使大气循环流动起来形成的风。风的成因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性质关系密切。故选B。39.【答案】(1)B(2)B(3)B【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解析】【分析】(1)由题中图表可知,这个月的降水天数为12天。故选B。(2)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日期为10日,降水量为120毫米。故选B。(3)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人们根据某地24小时降雨量制定了降雨量等级表。根据降雨量等级表,24小时降水量为25.0-49.9毫米为大雨,8、14、15、21、22这五天为大雨;50.0-99.9为暴雨,9、12、13这三天为暴雨,故选B。40.【答案】(1)B(2)C(3)C(4)B(5)A【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故选B。(2)实验中一份一份地加的原因是为了更准确地记录物质溶解的数量。故选C。(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故选C。(4)小智想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用同样多的水做实验,当加入第3份小苏打的时候,小苏打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为2份。故选B。(5)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有的能够溶解,有的不能溶解,且能够溶解的物质的量也不一样。沙子无法在水中溶解,小苏打和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相同情况下,溶解食盐的量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故选A。41.【答案】(1)B;A(2)C(3)A(4)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1)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所以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发生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改变。根据上图实验结果分析,第一只注射器装的是水,第二只注射器装的是空气。(2)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所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但质量不变。故选C。(3)用力向下压活塞后,松开压活塞的手,发现活塞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因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故选A。(4)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小智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第二只注射器的活塞会上移,松手后,这个上移的活塞会下移到原位。故选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