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1.(2024六下·沂南期中)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的 部位对刺激最敏感。2.(2024六下·沂南期中)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3.(2024六下·沂南期中)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的形成与 有关。4.(2024六下·沂南期中)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 能转化为 和 。5.(2024六下·沂南期中) 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6.(2024六下·沂南期中)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苏联的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7.(2024六下·沂南期中) 的发明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的出现为汽车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8.(2024六下·沂南期中)有些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属于 的资源。如煤、石油等。9.(2024六下·沂南期中)捏着鼻子喝中药会感觉没那么苦。( )10.(2024六下·沂南期中)垃圾分类、分装与回收利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1.(2024六下·沂南期中)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2.(2024六下·沂南期中)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不存在能源危机。13.(2024六下·沂南期中)星云和星团是一回事。( )14.(2024六下·沂南期中)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净化污水 D.旱厕改造15.(2024六下·沂南期中)当你看到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你的晶状体凸度( )A.变大 B.变小 C.不变16.(2024六下·沂南期中)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检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1.5℃到40℃,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风能、煤、电能B.太阳能、煤、潮汐能C.太阳能、风能、水能17.(2024六下·沂南期中)玩碰碰球时,用三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 )个球被弹起来。A.1个 B.2个 C.3个18.(2024六下·沂南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够节约能源的是()A.用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B.床头灯开一晚上C.炒完菜及时把火关上19.(2024六下·沂南期中)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 20.(2024六下·沂南期中)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某些科技产品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请任写两种发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1.(2024六下·沂南期中)为了弄清楚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科学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2)实验中,小科先用3倍放大镜,他将蜡烛移动至合适距离,使蜡烛能够在纸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蜡烛呈现在纸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 (填“减小”或“增大”)蜡烛与5倍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后,像会变得清晰。(3)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小组发现,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 上形成清晰的像。但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会导致睫状肌持续 (填“收缩”或“舒张”)痉挛,使晶状体的凸度 (填“过大”或“过小”)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由此就形成了近视。(4)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小组准备制作一份保护眼睛的科普小报,请你帮他们列出4条保护眼睛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皮肤;指尖【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如手心和手背)触觉要敏感,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2.【答案】煤炭;石油【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不可再生能源,如常见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有用尽的一天。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自然界中能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除了这类能源,还有一类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故答案为:煤炭;石油。3.【答案】太阳【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体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动植物的能量来源最终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获得,即最终来源于太阳能。4.【答案】电能;声能;光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5.【答案】太阳;海王星【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6.【答案】加加林;杨利伟【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7.【答案】蒸汽机;内燃机【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8.【答案】不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地球上的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石油、煤、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9.【答案】正确【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味觉和嗅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两个出入口。因此,它们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味觉可能会大打折扣。所以捏着鼻子喝中药是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嗅觉,只有味觉感知味道,所以会感觉中药没那么苦。题目说法正确。10.【答案】正确【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物品重复使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垃圾分类、分装与回收利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题目说法正确。11.【答案】正确【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题目说法正确。12.【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能源资源的总量较为丰富,煤炭、油页岩、煤层气等一些化石能源储量和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而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不足。我国虽然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不过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等原因,制约了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所以题意是错误的。13.【答案】错误【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星团是由十几颗至上百万颗恒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团。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多种多样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题目说法错误。14.【答案】A,B,C,D【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净化污水、早厕改造、清洁供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故选ABCD。15.【答案】A【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你看到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你的晶状体凸度会逐渐变大。故选A。16.【答案】C【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故选C。17.【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能量可以转移,玩碰碰球时,用三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有3个球被弹起来。故选C。18.【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节约能源的低碳生活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行为。垃圾分类不乱丢,以便回收利用,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出行尽量使用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炒完菜及时把火关上属于节约能源的行为,床头灯开一晚上不属于节约能源的表现。故选B。19.【答案】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中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皮革制品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 有害垃圾是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荧光灯管、干电池、过期药物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20.【答案】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我们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科技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样重要。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21.【答案】(1)视网膜;晶状体(2)减小(3)视网膜;收缩;过大(4)1.不要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2.不要在卧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3.不要看字体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读物。4.不要用浅色的铅笔写字。5.要劳逸结合,用眼一段时间后,眼部要放松一会儿。6.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类身体中一个重要的感官器官,这个感官器官能让人类看到这大千世界的美丽繁华。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当我们去观察身边的物体时,物体会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成像。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晶状体。(2)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中,小科先用3倍放大镜,他将蜡烛移动至合适距离,使蜡烛能够在纸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蜡烛呈现在纸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减小蜡烛与5倍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后,像会变得清晰。(3)近视的成因: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小组发现,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但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由此就形成了近视。(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类身体中一个重要的感官器官,这个感官器官能让人类看到这大千世界的美丽繁华,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保护眼睛的方法:1.不要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2.不要在卧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3.不要看字体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读物。4.不要用浅色的铅笔写字。5.要劳逸结合,用眼一段时间后,眼部要放松一会儿。6.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等。1 / 1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1.(2024六下·沂南期中)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的 部位对刺激最敏感。【答案】皮肤;指尖【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如手心和手背)触觉要敏感,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2.(2024六下·沂南期中)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答案】煤炭;石油【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不可再生能源,如常见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有用尽的一天。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自然界中能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除了这类能源,还有一类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故答案为:煤炭;石油。3.(2024六下·沂南期中)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的形成与 有关。【答案】太阳【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体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动植物的能量来源最终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获得,即最终来源于太阳能。4.(2024六下·沂南期中)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 能转化为 和 。【答案】电能;声能;光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5.(2024六下·沂南期中) 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答案】太阳;海王星【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6.(2024六下·沂南期中)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苏联的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答案】加加林;杨利伟【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7.(2024六下·沂南期中) 的发明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的出现为汽车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答案】蒸汽机;内燃机【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8.(2024六下·沂南期中)有些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属于 的资源。如煤、石油等。【答案】不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地球上的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石油、煤、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9.(2024六下·沂南期中)捏着鼻子喝中药会感觉没那么苦。( )【答案】正确【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味觉和嗅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两个出入口。因此,它们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味觉可能会大打折扣。所以捏着鼻子喝中药是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嗅觉,只有味觉感知味道,所以会感觉中药没那么苦。题目说法正确。10.(2024六下·沂南期中)垃圾分类、分装与回收利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答案】正确【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物品重复使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垃圾分类、分装与回收利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题目说法正确。11.(2024六下·沂南期中)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答案】正确【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题目说法正确。12.(2024六下·沂南期中)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不存在能源危机。【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能源资源的总量较为丰富,煤炭、油页岩、煤层气等一些化石能源储量和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而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不足。我国虽然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不过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等原因,制约了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所以题意是错误的。13.(2024六下·沂南期中)星云和星团是一回事。( )【答案】错误【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星团是由十几颗至上百万颗恒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团。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多种多样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题目说法错误。14.(2024六下·沂南期中)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净化污水 D.旱厕改造【答案】A,B,C,D【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净化污水、早厕改造、清洁供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故选ABCD。15.(2024六下·沂南期中)当你看到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你的晶状体凸度( )A.变大 B.变小 C.不变【答案】A【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你看到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你的晶状体凸度会逐渐变大。故选A。16.(2024六下·沂南期中)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检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1.5℃到40℃,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风能、煤、电能B.太阳能、煤、潮汐能C.太阳能、风能、水能【答案】C【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故选C。17.(2024六下·沂南期中)玩碰碰球时,用三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 )个球被弹起来。A.1个 B.2个 C.3个【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能量可以转移,玩碰碰球时,用三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有3个球被弹起来。故选C。18.(2024六下·沂南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够节约能源的是()A.用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B.床头灯开一晚上C.炒完菜及时把火关上【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节约能源的低碳生活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行为。垃圾分类不乱丢,以便回收利用,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出行尽量使用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炒完菜及时把火关上属于节约能源的行为,床头灯开一晚上不属于节约能源的表现。故选B。19.(2024六下·沂南期中)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案】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中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皮革制品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 有害垃圾是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荧光灯管、干电池、过期药物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20.(2024六下·沂南期中)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某些科技产品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请任写两种发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答案】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我们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科技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样重要。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飞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科技产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21.(2024六下·沂南期中)为了弄清楚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科学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2)实验中,小科先用3倍放大镜,他将蜡烛移动至合适距离,使蜡烛能够在纸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蜡烛呈现在纸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 (填“减小”或“增大”)蜡烛与5倍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后,像会变得清晰。(3)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小组发现,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 上形成清晰的像。但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会导致睫状肌持续 (填“收缩”或“舒张”)痉挛,使晶状体的凸度 (填“过大”或“过小”)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由此就形成了近视。(4)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小组准备制作一份保护眼睛的科普小报,请你帮他们列出4条保护眼睛的方法。 【答案】(1)视网膜;晶状体(2)减小(3)视网膜;收缩;过大(4)1.不要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2.不要在卧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3.不要看字体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读物。4.不要用浅色的铅笔写字。5.要劳逸结合,用眼一段时间后,眼部要放松一会儿。6.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类身体中一个重要的感官器官,这个感官器官能让人类看到这大千世界的美丽繁华。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当我们去观察身边的物体时,物体会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成像。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晶状体。(2)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中,小科先用3倍放大镜,他将蜡烛移动至合适距离,使蜡烛能够在纸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蜡烛呈现在纸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减小蜡烛与5倍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后,像会变得清晰。(3)近视的成因: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小组发现,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但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由此就形成了近视。(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类身体中一个重要的感官器官,这个感官器官能让人类看到这大千世界的美丽繁华,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保护眼睛的方法:1.不要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2.不要在卧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3.不要看字体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读物。4.不要用浅色的铅笔写字。5.要劳逸结合,用眼一段时间后,眼部要放松一会儿。6.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定期检测自己的视力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