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资源简介

新课标五上《少年中国说》优质课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对重点词句含义进行理解,体会文章的主旨。
2. 练习朗读技巧,通过关键词、联想等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生僻字段落的文意理解和朗读。
2、理解“红日、潜龙、鹰隼、干将……”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学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2、查阅《少年中国说》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咬文嚼字。
1、播放音乐,教师忆经典,介绍“说”这一古代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对一件事物发表看法。
2、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老师走近学生,倾听了解预习情况,依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3、咬文嚼字,品析生字的音、形、义。
河出伏流,一泻(xiè)千里。
区别:泻、泄
潜(qián)龙腾渊,鳞(lín)爪飞扬。
天戴其苍,地履(lǚ)其黄。
履的结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天地纵横”两组反义词,初步引导读出气势。
4、标出生僻字段落,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知晓整个段落押“ang”韵。
5、再次诵读体会节奏明快,意气风发。
(设计意图:配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新文体“说”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在咬文嚼字间落实生字学习,读通课文。
二、疏通文意,诵读经典。
1、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通过注释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帮助我们疏通文意?教材给我们配了注释,同学们练习借助注释能否理解文意。
2、细读文章,小组合作,疏通文章的意思。
对于没有注释的部分,小组合作完成。
3、提出质疑,其他组答疑,老师相机点拨。
4、 学象征,深挖文意。
(1)课文通过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2)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新生、生机勃勃、吉祥……
(3)通篇没有出现“中国”,怎么就描写的是少年中国呢?
内容上:“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题目上:少年中国说
写作手法:“红日、潜龙、鹰隼……”象征少年中国。
5、现象画面,师生合作读经典,激发情感。
师引:是的,我少年中国,像“红日初升” 生接:“其道大光”
师引:似“河出伏流” 生接:“一泻千里”
师引:恰“乳虎啸谷” 生接:“百兽震惶”
师引:若“鹰隼试翼” 生接:“风尘吸张”
……
师引:看
生接:“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师引:我少年中国必将 生接:“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到小组讨论,再到质疑,讲解。一连串的学习活动,串起学习能力。老师的引读不仅示范朗读,更是理通文意,激发体会情感。)
三、知人论世,走进历史。
过渡句: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脑海里出现无比壮美的景象,昔日的中国是这样的兴兴向荣的景象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况。
1、一议:昔日中国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老师补充。
当时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我打好山河,房屋损毁,在我国的心脏插上了多个国家的旗帜,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各类不平等条约就达数百条。
外国侵略者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被帝国主义共管和瓜分。同时,一些外国求荣者也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这个紧急时刻有个人站了出来,那就是本文的作者——梁启超。
(2)请同学介绍梁启超的事迹。
在《清议报》发表了《少年中国说》,唤醒中国人民,激起爱国热情。
当时如此衰落的中国,为什么能用这些美好而有活力的事物来比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
所以,在“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的头衔上,梁启超更应该是一位“爱国者”。
(3)品析经典,
故,梁启超曰: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出示第一自然段)
a.观察第一自然有什么发现?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b.能否用关联词将句子连起来,意思不变。
因为少年强,所以国强。
只有少年强,才国强。
只要少年强,就国强。
……
c.这里的“智、富、强”是什么意思?顺序能否调换。
智慧、富有、强大,层层递进,富有逻辑性。
d. 想一想“少年 则国 ”,还能替换哪些好的品质?
少年 勤奋 则国 勤奋 ,少年 创新 则国 创新 ……
e. 反向对比,感知少年和中国的关系。
如果少年 不惜时 则国 不惜时 , 少年 懒惰 则国 懒惰 ……
所以,当少年有好的行为,国家也会向好的发展,反之则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少年成就(建设)中国,中国培养(孕育)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2、二议:今日中国
(1)谈今日中国的优势与不足。
故:昔日之责任,全在我昔日少年。
而今日之责任,全在我今日少年。
(2)追问:何谓“少年”?
是否只有10——18岁的人可以成为少年?
27岁的梁启超是不是“少年”?
77岁的任正非是不是“少年”?
正是“袁隆平”、“全红婵”等这些“少年”才有了如此强大的中国。
(3)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无论是昔日的中国,还是今日的中国,都值得称颂。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议论“忆古,论今”,用关联词串诗句和补白中,理解文意。对“少年”的追问,引发学生对“少年”深意的探索。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进行思辨。)
四、小组探究,表演抒情。
(1)运用朗诵技巧——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表情、手势,处理文本。
学习手势:大圆和小圆
(2)创作表演:抽生、全班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将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学习到的各类语言表达技巧进行练习,再进行新的技巧“手势”的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1)这首《少年中国说》没有署名,希望同学们从今天立谱写自己的《少年中国说》。
(2)播放开学第一课《少年中国说》选段:
少年自有少年强,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世人笑我我自强,不负年少!
祝福少年们勇往直前!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开学第一课,感受祖国对少年的期望,唤起能量,做有志少年,演绎自己的“少年中国说”)
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