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期末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而柏树却依然郁郁青青,这说明( )A.他们适应寒冷的方式不同B.杨树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柏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季节性2.马屿曹村的天井垟自古以来有瑞安粮仓之称。此地一年可产两季水稻,稻谷颗粒饱满。说明水稻是被子植物的有力证据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种子C.能进行光合作用 D.有果实3.在测量实践活动中,小徐测得家里烘干机的高度是1.18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后一位数字”0“可以省去不写 B.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D.0.180m是估计值4.三星堆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从三星堆中出土的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中,其原型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 铜鸡 B.石蟾蜍C. 陶猪 D. 铜蛇5.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对光 ②下降镜筒调焦 ③观察 ④放片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6.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B.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7.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显得较亮的斑块8.公元10世纪,谭峭在其著作《化书》中记录了很多科学现象及规律,如“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环舞,此处可以理解为旋转舞蹈。在旋转舞蹈时,舞者认为周围宫室都在转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周围宫室 B.舞者自身C.脚下大地 D.院内树木9.某同学用己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 B.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C.甲的体温一定是39℃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10.2024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六)是同学们中考的前一天,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地球在图甲中的哪个位置?月球在图乙中的哪个位置?( ) A.A,② B.A,④ C.C,② D.C,④11.如果没有参照物,则不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C.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人在上升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12.小马在校园内采集了4种植物 P、 Q、 R 和 S, 并设计如图的二歧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藻—P B.银杏—Q C.桂花—R D.苏铁—S13.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作为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你认为下面各选项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少数了一匝 偏小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小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A.A B.B C.C D.D14.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均匀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244mC.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15.小科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上,布置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环境区域,蚯蚓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活动。现在盘子中间区域放入10条蚯蚓,并用黑纸板将三个区域上方全部覆盖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蚯蚓喜欢明亮环境还是黑暗环境B.一边用潮湿的土壤一边用干燥的土壤是为了进行对照C.1min后发现三个区域都有蚯蚓,说明研究变量对蚯蚓分布无影响D.为了节约实验资源,可选用2条蚯蚓进行实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6.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 ;(2)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2 ;(3)一盒优酸乳饮料的体积是245 ;(4)一瓶色拉油的体积为4.517.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1)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 (填“A”或“B”)精确性差一些;使用刻度尺A正确测量,测得木块边长是 cm;(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3)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毫升。18.切西瓜、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结构的 ;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一些植物的细胞质内还有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9.东魁杨梅是临海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临海是浙江省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市之一,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1)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细胞结构名称,下同)。杨梅果实个大味甜,控制该优点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 内。(2)为减少杨梅“受伤”,果农经常在篮筐底下垫着松软的植物(如图乙)。常用植物的形态结构如图丙,该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有些叶片背面长有许多黄褐色小囊。据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植物(选填“藻类”、“苔藓”或“蕨类”)。20.如图是小科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所看到的画面。(1)小科观察到的画面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2)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21.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玉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1)鱼的胚胎发育方式属于 。(2)小玉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3)同条鱼在相同舒张状态下,与6月22日正午相比,今天(6月27日)正午太阳下观察到的鱼(期间大小不变)黑色影子长度将 (选填“变短”、“不变”或“变长”)。22.如图所示是小丁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物体做 运动。(2)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3)图丙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秒末v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23.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1)小明忘记标注时间,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B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湖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3)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广州的楼间距;(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4.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症状。目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东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步骤 甲鼠 乙鼠a 将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______含量,分析得出结论(1)完善实验步骤: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 含量。(2)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3)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4)假设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5.为了探究月季营养生殖的环境条件,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装满同样的土壤后,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②将健壮、无虫害的同种月季枝条剪成同样长度的三段(每段均留有相同数量叶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过后,在每个花盆中各插入一段。③三组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花盆组别 培养条件甲 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乙 5℃,光照充足,适量浇水丙 20℃,光照充足,不浇水分析实验,请回答:(1)该实验中甲组的作用是 。(2)该实验甲、乙两组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3)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4)两周后如果甲组的月季都长出新叶,而丙组的发黄枯萎,可得出结论: 。26.学校举行火箭模型制作大赛,某项目化小组设计制作了一个以酒精为燃料的模拟火箭发射装置(如图所示)。先用喷雾器在瓶中喷入适量酒精,按下开关,触发点火装置,火箭就可以升空了。如何让火箭模型发射到更高的高度呢?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实验并获取到如下数据:实验序号 箭体质量/g 火箭配重质量/g 燃料质量(喷酒精次数) 发射高度/m1 80 90 2 1.22 80 80 2 1.83 80 80 4 2.7(1)此实验用 来替代燃料质量,使用了转换法。(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当箭体质量和燃料质量一定时, ,火箭发射高度越高。(3)小组同学指出仅做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太可靠,理由是 。(4)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火箭模型的发射高度?请你提出猜想: 。27.项目化学习中,老师布置了一个“扔纸飞机”任务。为了让纸飞机飞得更远,某小组同学对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展开了研究。小组成员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0° 15° 30° 45°①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纸 6.5 15.8 15.0 8.9②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6.4 15.8 15.1 8.8③ 18厘米×26厘米 旧报纸 5.6 14.2 13.2 7.6(1)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叫 _________;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2)本实验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纸张大小和 的关系;(3)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 。四、解答题(每空2分,第31题9分,共33分)28.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某种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 (“靠近”或“远离”)瓶口方向移动;(2)在标准大气压下,先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A点,此处标注 ℃。再将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做好标记B。然后将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点,用刻度尺测得AB为25cm,BC为18cm,则此时室温为 ℃。29.学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右表的评价量规表。第三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下左图。请回答: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表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结构 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1)根据评价指标b,图中“?”处的结构最好用 色橡皮泥制作。(2)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为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选择的材料是 ,其理由是 。30.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为小金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过程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2)将图乙中观察到的图像调至图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按顺序填序号);①向右移动载玻片 ②向左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物镜转换器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 ⑤转动细准焦螺旋(3)下列盖盖玻片方法正确的是______。A. B.C. D.(4)图丁是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发现有许多黑色圆圈,可能是甲图中的操作 (填序号)出现问题。(5)小科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叶绿体绕液泡按图乙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装片中叶绿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1.如图,是小华在五一节期间乘列车随父母外出旅游时根据列车运动情况绘成的s-t图,请据图分析:(1)在5~6小时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填“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2) 在6~16小时的路段中,以108千米/时的速度穿越0.5千米长的山洞,火车长100m,求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3) 在这16h内,火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C C B B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C D B1.A【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杨树和柏树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只是适应的环境的方式不同。【详解】杨树和柏树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只是适应的环境的方式不同: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如杨树)纷纷落叶,冬季落叶主要原因是冬季干旱少雨,落叶可有效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还可以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天北方的阔叶树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柏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所以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而柏树却郁郁葱葱。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D【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详解】被子植物的显著特征是其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因此“有果实”是证明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的有力证据。而选项A、B、C中的特征不仅仅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裸子植物也能表现出这些特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C【详解】测量实践活动中,小徐测得家里烘干机的高度是1.180m,长度测量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一位数字“0”是估读数字,不能省去,由长度测量数据1.180m知数据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厘米,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0.000m是估计值,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C【分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4、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详解】ABD.铜鸡属于鸟类,石蟾蜍属于两栖动物,铜蛇属于爬行动物,ABD不符合题意。C.陶猪属于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故选C。5.C【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图中,①对光 ②下降镜筒调焦 ③观察 ④放片。【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的步骤通常为:①对光,确保视野明亮;④放片,将样本放在载物台上;②下降镜筒调焦;③观察,通过目镜寻找物像进行观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详解】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种,目是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A错误。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正确。C.猫与豹同科,猫与狗同目,目比科大,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近,C错误。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比属大,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D错误。故选B。7.B【详解】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错误;太阳是一颗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B正确;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D错误。故选B。8.B【详解】在旋转舞蹈时,以周围宫室、舞者自身、脚下大地以及院内树木为参照物,只有周围宫室和舞者自身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舞者自身为参照物,周围宫室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体温计由于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缩口,使得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在不甩时,示数只能升高,不能下降。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结果三人的体温测得都是39℃,由于第一次测量前是甩过的,所以甲的体温测量是准确的,一定是39℃,后两次测量都没有甩,示数都没有升高,都是39℃不变,则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低于39℃,也可能等于39℃,不可能高于39℃,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B【详解】2024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六),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地球在图甲中的A,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CD错误; 月球在图乙中的位置是满月以后即④位置,B正确; ②为新月,A错误; 故选B。11.B【详解】A.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故A错误;B.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故B正确;C.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错误;D.人在上升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的位置不断改变,即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12.B【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详解】A.绿藻属于藻类,无根、茎、叶,P是藻类,A正确。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皮无果皮包被,有球果,S是银杏,B错误。C.桂花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R是桂花,开花有花粉,C正确。D.苏铁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有花粉,D正确。故选B。13.C【详解】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此距离是一定的,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而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少数了一匝,会导致头发丝的匝数偏小,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故C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仰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详解】A.由图知道,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A错误;B.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B错误;C.图b中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故C错误;D.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这段距离用时汽车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D。15.B【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详解】A.用黑纸板覆盖住三个区域,是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这个实验不是为了探究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环境,而是研究其对湿度的反应,A错误。B.使用潮湿和干燥的土壤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以观察蚯蚓对不同湿度环境的偏好,B正确。C.若各个区域都存在蚯蚓,需要延长时间观察,1分钟时间太短;或说明变量对蚯蚓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但不能直接说明无影响,C错误。D.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使用更多的蚯蚓样本,2条蚯蚓不足以得出可靠结论,D错误。故选B。16.(1)m/米(2)dm/分米(3)mL/毫升(4)L/升【详解】(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m。(2)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2dm。(3)一盒优酸乳饮料的体积是245mL。(4)一瓶色拉油的体积为4.5L。17.(1) B 4.25(2) -23 液体的热胀冷缩(3)42【详解】(1)[1][2]图中所示,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程度越精确,因此B刻度尺精确性差一些,使用刻度尺A正确测量,测得木块边长是(2)[1][2]图中温度计分度值是1℃,且刻线往下越来越大,读数为-23℃;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内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3)图中量筒的分度值是2mL,读数为42mL。18. 液泡 细胞壁 叶绿体【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详解】西瓜和黄瓜的汁水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液泡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溶解的物质。植物细胞没有骨骼,但能保持挺立是因为植物细胞有坚硬的细胞壁,提供了结构支撑和形状固定。一些植物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19.(1) 细胞壁 细胞核(2)蕨类【详解】(1)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故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有关。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故杨梅果实个大味甜,控制该优点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内。(2)藻类无根茎叶分化;苔藓有茎叶分化,无根;蕨类有根茎叶分化。根据图丙中的植物形态特征,该植物具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叶片背面有许多黄褐色小囊,这些特征符合蕨类植物的特点。20.【小题1】①②③ 【小题2】地球是一个球体(或“地面是弧形的”等等,合理即可,回答“地球是圆的”不得分)【详解】读图可得,远出驶来的轮船,先看到的是船的桅杆,最后看到的是船身,小科观察到的画面先后顺序是①②③;该现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1.(1)卵生(2)折射(3)变长【详解】(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未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雄鱼和雌鱼各自将精子与卵细胞排至水中,两者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鱼的胚胎发育方式属于卵生。(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向水面,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就是看到的小鱼的像,因此小玉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所以6月27日正午太阳下观察到的鱼黑色影子长度将变长。22. 匀速直线 路程 大于【详解】(1)[1]由甲图知,图像为s-t图像,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明其速度大小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2)[2]由乙图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3)[3]由图可知,20秒末vA=20m/s,vB=10m/s,所以vA大于vB。23. 夏季 冬至 大于 公转【详解】(1)[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由图可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2)[2]我国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的光照情况。(3)[3]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湖州位置偏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广州位置偏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湖州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广州。(4)[4]因为地球的公转运动,所以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24.(1)葡萄糖(2)2只小鼠太少,存在偶然性(3)B(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分析】(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详解】(1)通过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来确定小鼠口服胰岛素与注射胰岛素哪种方法能抑制糖尿。(2)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3)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25.(1)对照(2)温度(3)月季枝条数量太少(4)月季的营养生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详解】(1)甲组与乙组、丙组形成对照,甲组的作用是对照。(2)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探究的环境因素是温度。(3)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月季枝条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偶然性大,实验结论无说服力。(4)两周后,如果甲组的月季都长出新叶,而乙组的发黄枯萎,可得出结论月季的营养生殖需要适宜的温度。26.(1)喷酒精次数(2)火箭配重质量越小(3)实验次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结论不具有普遍性(4)酒精火箭发射高度可能与喷雾器的形状有关【详解】(1)此实验用喷酒精的次数来替代燃料质量,喷酒精的次数越多,燃料的质量越大,用到转换法。(2)由表中1、2次数据可知,箭体质量和燃料质量不变,火箭配重质量越小,火箭发射高度越大;由表中2、3次数据可知,箭体质量和火箭配重质量不变,燃料质量越大,火箭发射高度越大。(3)实验次数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仅做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太可靠。(4)影响酒精火箭的发射高度:酒精火箭发射高度可能与喷雾器的形状有关。27.(1)B(2)纸张材质(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详解】(1)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表格记录法。(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除了发射角度,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本实验还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张大小的关系。(3)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发射角度低于15°时,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发射角度大于15°时,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28.(1)远离(2) 0 28【详解】(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挤压液柱向右移动,即液柱将向远离瓶口方向移动。(2)[1][2]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0℃,则A点表示0℃,将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做好标记B,即B点表示100℃,已知AB为25cm,则1cm表示的温度是BC为18cm,则AC的长度为则此时室温为29.(1)绿(2)(3) 网眼很小的细纱网 能够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详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根据评价指标b: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的结构的功能,图中“?”处的结构是叶绿体,最好用绿色橡皮泥制作。(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图②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型图,无细胞壁结构;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结构要完整,无缺失,应该增加细胞壁这个结构。(3)细胞膜是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能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用网眼很小细纱网代表细胞膜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30.(1)⑤③②④①(2)②③⑤(3)B(4)④(5)逆时针【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可总结为:擦(用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用解剖针在水滴中把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盖上液滴)、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和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详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清水)、撕(内表皮)、展(用解剖针展开内表皮)、盖(用镊子盖盖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纸)。结合题图甲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⑤③②④①。(2)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乙中A的物像偏左,应将玻片标本向左方向移动,这样我们会观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视野的中央。可见,将图乙中观察到的图像(低倍视野)调至图丙(高倍视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向左移动载玻片→③转动物镜转换器→⑤转动细准焦螺旋。(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可见,选项中,正确盖盖玻片的是B图所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图丁是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发现有许多黑色圆圈,这些是气泡。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甲图中的操作④盖盖玻片出现问题。(5)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图中,叶绿体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实际上装片中叶绿体移动的方向也是逆时针。31.(1)静止;(2)20s;(3)7.5km/h【详解】解:(1)图为s-t图像,5~6小时列车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列车通过的路程不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是静止。(2)火车穿越山洞通过的路程火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108km/h=30m/s由知道,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3)在这16h内,火车的平均速度答:(1)在5~6小时列车的运动状态是静止;(2)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是20s;(3)火车的平均速度为7.5km/h。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