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中考解密】5年(2020-2024)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精编版)专题30 宇宙中的地球1.【答案】A【解答】解:5月20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位于图中河段甲乙段。故选:A。2.【答案】B【解答】解: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只有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旗杆影子最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旗杆影子等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故选:B。3.【答案】C【解答】解:当地球公转到甲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乙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丙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丁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故选:C。4.【答案】C【解答】解:根据材料,这一天是农历的三月十六,形成的月相是满月。故选:C。5.【答案】C【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选项中①昼夜更替,看到选项中的④太阳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而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选项中的②四季更替、③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C。6.【答案】C【解答】解: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月相接近上弦月,故A错误;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地球运行在春分(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和夏至(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B错误,C正确;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月),时间为农历初一,故D错误。故选:C。7.【答案】D【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不是正球体,B错误。火山和地震多发于板块交界处,C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所以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D正确。8.【答案】B【解答】解:A、金星是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不符合题意。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故符合题意。C、这天的月相是新月蛾眉月或者简称蛾眉月,不符合题意。D、宁波黑夜最长在冬至日的12月22日前后,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A【解答】解: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地球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公转,故地球属于行星,A错误,符合题意。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B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由外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1)丙;(2)昼渐短,夜渐长。【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丙位置。(2)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昼夜平分;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昼短夜长。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渐短,夜渐长。故答案为:(1)丙;(2)昼渐短,夜渐长。11.【答案】(1)东;(2)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1)空间站绕地球高速飞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每天可以多次看到太阳从动方升起;(2)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和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措施以增强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上述增强航天员免疫力的做法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东;(2)保护易感人群。12.【答案】(1)水星;(2)自东向西;(3)银河系。【解答】解:(1)由题知,太阳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所以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2)由题知,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而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该推力的方向为自东向西。(3)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故答案为:(1)水星;(2)自东向西;(3)银河系。13.【答案】(1)月球(2)A【解答】(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故三大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太阳、月球、地球,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2)日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中间时,且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从而发生日食现象。发生日食的时间一定是农历初一,月相是新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1)月球(2)A14.【答案】(1)①;(2)大气。【解答】解:(1)农历正月初一,我们正在地球上欢度新春佳节。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日食发生在这时,此时月球车与月球位于图乙中的①。(2)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上的月夜极为寒冷,气温可低至零下190摄氏度,为此玉兔二号只能在月夜中“睡去”且长达半月之久。为了保护我们的“器官”不被冻坏,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成功经受住了历次月夜极寒环境的考验。故答案为:(1)①;(2)大气。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火星属于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因此“天问一号”登陆火星说明离开了地月系,D正确。探测器到达火星还是处于太阳系和银河系,因此ABC错误。故选:D。16.【答案】D【解答】解: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由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的月相接近下弦月。故选:D。17.【答案】B【解答】解: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故选:B。18.【答案】A【解答】解:图示时刻,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侧背向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的暗面,形成的月相是新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答案】B【解答】解:潮汐现象是由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日、地、月三者一线时,引潮力叠加,易形成大潮,故新月和满月时,易出现大潮;新月时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位于图中的①地;满月时地球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位于图中的③地,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20.【答案】C【解答】用面团上的葡萄干来模拟星系,由图知,面团发酵膨胀过程中,各个葡萄干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了星系距离在变大,“星系”之间正在远离,宇宙正在膨胀,故则此过程可以模拟宇宙正在没有中心的膨胀。故选C。21.【答案】B【解答】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内部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地球是一颗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椭球体,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大气层的对流层位于最底部,人类生活其中,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11月8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家,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金华市昼短夜长。(2)农历十月十五,这天晚上月球大致处于图中的C位置,为满月,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故答案为:(1)昼短夜长;(2)C。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月4日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处于图中A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故答案为:公转;昼短夜长。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所以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故答案为:(1)朝南;(2)减小。25.【答案】(1)恒星(2)核聚变(3)低温、真空、高辐射等【解答】解:(1)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炽热气体球,属于恒星。(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4个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的核聚变反应。(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位于宇宙空间中,作为卫星需要考虑宇宙空间中的低温、高真空、高辐射等。故答案为:(1)恒星(2)核聚变(3)低温、真空、高辐射等26.【答案】C【解答】解:根据材料,“超级红月亮”出现时农历是四月十五,此时形成的月相是满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答案】B【解答】解:北纬40°地区位于北温带,该地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据图中图例信息可得,②表示昼最长,夜最短,故B正确。故选:B。28.【答案】D【解答】解:根据图片,该日形成的月相亮面朝东,形成的月相是下弦月,出现在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前后,一般该月相出现在清晨时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答案】C【解答】解: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选:C。30.【答案】A【解答】解: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着粒子辐射突然增强。太阳释放的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故选:A。31.【答案】C【解答】解: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该圆弧能够说明: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地球是不透明的。月食中的圆弧体现的是地球的形状,不能体现月球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故选:C。32.【答案】B【解答】解: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是太阳系自内向外第四颗行星,据此判断是火星,A正确;B、2021年5月15日是农历四月初四,农历月初看到的是上弦月,B错误;C、陨石高速撞击星球的地表会形成陨石坑,C正确;D、在太空中进行信息传递主要运用电磁波,D正确。故选:B。33.【答案】(1)木星(2)24【解答】解:(1)根据八大行星的排序,火星内侧的是地球,火星外侧的是木星。(2)根据材料,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因此其昼夜交替的周期与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大致相当,大约是24小时。故答案为:(1)木星(2)2434.【答案】(1)亲缘关系;(2)①②③。【解答】(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亲缘关系,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2)“气球充气”活动,若将小圆点表示星系,该活动模拟了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①②③都符合。故答案为:(1)亲缘关系;(2)①②③。35.【答案】(1)乙;(2)环形山;(3)小。【解答】(1)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图1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乙,甲是金星,丙是木星,丁是土星。(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乌托邦平原”是面积巨大、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3)由图2可知,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小。故答案为:(1)乙;(2)环形山;(3)小。36.【答案】B【解答】解:题干中描述: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这种太阳活动称为日珥。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故选:B。37.【答案】B【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故选:B。38.【答案】C【解答】解: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故A叙述正确;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图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叙述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浙江省宁波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长夜短,故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故选:C。39.【答案】B【解答】解:图中的a指的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当直射点在①时,也就是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当直射点在b赤道上时,杭州市昼夜平分;造成直射点在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故选:B。40.【答案】B【解答】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朔)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望)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朔)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读图可知,图示时间段为阴历中的一个月,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中秋节即农历8月15日,此时的月相是满月。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也称望)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3位置,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2)月球在1位置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太阳光,所以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答案为:(1)3;(2)沿直线传播;(3)空气。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可再生的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2)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国浙江省湖州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夏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此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影子最短;其中,③代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此时,太阳高度最小,太阳辐射最弱,影子最长;②是春分日或秋分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及影子长短介于二者之间。故答案为:(1)可再生能源;(2)夏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中考解密】5年(2020-2024)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精编版)专题30 宇宙中的地球1.(2024 浙江)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若小满节气在5月20日,这一天位于图中(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2.(2023 杭州)杆影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杭州,一年中同一地点、同一旗杆,正午杆影最短的这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3.(2023 丽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这一天地球所处的位置恰好在图中丙处,这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4.(2023 丽水)2023年首场月食于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登场,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5.(2023 杭州)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太阳东升西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2023 湖州)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金星和月亮在西边天空“邂逅”,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有关当天的情况正确的是( )A.月相接近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北半球昼长夜短 D.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7.(2023 金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D.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8.(2023 宁波)2023年3月24日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金星能自行发光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这天的月相为上弦月D.2023年,这一天宁波黑夜最长9.(2023 绍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10.(2023 金华)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也将承办部分比赛项目。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位置。(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11.(2023 宁波)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6月4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1)空间站绕地球高速飞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每天可以多次看到太阳从 (填“东”或“西”)方升起。(2)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医学隔离”期间,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和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措施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航天员尽快适应地面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上述增强航天员免疫力的做法属于 。12.(2023 台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13.(2023 绍兴)2023年4月20日,上演了一次特殊的日食——日全环食。在日食发生时,人们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全食。(1)如图是某地出现的日环食,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是 。(2)当天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14.(2023 舟山)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在月球上工作了4年之久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最新图片(图甲),向华夏儿女送上新春祝福。(1)农历正月初一,我们正在地球上欢度新春佳节,此时月球车与月球位于图乙中的 (填序号)位置。(2)由于没有 的保护,月球上的月夜极为寒冷,气温可低至零下190摄氏度,为此玉兔二号只能在月夜中“睡去”且长达半月之久。15.(2022 杭州)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16.(2022 丽水)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17.(2022 杭州)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8.(2022 温州)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19.(2022 湖州)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022 台州)如图,用生面团的发酵过程模拟宇宙的膨胀过程,生面团里的葡萄干代表一个个星系。面团发酵膨胀过程中,葡萄干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大,能模拟星系在( )A.彼此靠近 B.缓慢结合 C.相互远离 D.保持不动21.(2022 金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22.(2022 金华)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将发生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届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1)这一天金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这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 位置(填字母)。23.(2022 绍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2月4日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处于图中A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选“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4.(2022 湖州)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选填“朝南”或“朝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25.(2022 湖州)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26.(2021 丽水)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27.(2021 杭州)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8.(2021 嘉兴)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29.(2021 衢州)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30.(2021 绍兴)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31.(2021 湖州)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32.(2021 宁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33.(2021 金华)“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为关注热点。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因呈火红色而得名。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两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颗是 ;(2)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在火星上一昼夜时长约为地球上的 小时。34.(2021 湖州)世界是不断运动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现今的地球陆地原来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才逐渐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哈勃的现代宇宙学说告诉我们“宇宙在不断地膨胀”。(1)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的事实是:①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的。②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 ,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③……(2)图是“气球充气”活动,若将小圆点表示星系,该活动模拟了 (选填序号,不定项选择)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②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③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35.(2021 台州)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36.(2020 台州)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37.(2020 金华、丽水、义乌)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38.(2020 宁波)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D.2020年这一天,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39.(2020 杭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 )A.纬线a是南回归线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40.(2020 湖州)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41.(2020 温州)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是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42.(2020 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地球表层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1)太阳能属于 ( 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2)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市湖州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 日的正午太阳光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解密】5年(2020-2024)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0 宇宙中的地球(原卷版).docx 【中考解密】5年(2020-2024)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0 宇宙中的地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