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上科学丨第1-2章易错点集训(台州期中)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设定的加热水壶中。设置初始温度为40℃,待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用细橡皮筋在液面位置做标记。实验过程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记录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到标记处的距离。(1)实验中观察锥形瓶内水的体积变化,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2)通过图甲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到如下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6 12 18 24 30(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构成该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实验室用普通温度计结构当中的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实验:用同一只锥形瓶,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如图乙),重复甲实验的操作,得到如下的数据。比较甲、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温度/℃ 40 43 45 46 47 49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22 37 43.5 52 72(5)图丙为伽利略温度计(球形容器内有空气,细玻璃管内有水),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细玻璃管内的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简述理由 。练1.1周末回家,七(1)班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1)小王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2)表格中的“?”温度如图所示,是 ℃。(3)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A.B.C.D.练1.2温度计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结合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3)小明自制了一个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由圆底烧瓶、带孔的橡胶塞、弯曲玻璃管组成。气密性查好后,在弯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体再次组装好,如图丙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 。练1.3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1)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1中的 。图2所示的是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液体的温度,示数为 。(2)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3)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 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丽水期中)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下列有黑嘴鸥、蟹、鲤鱼、虾、瓯柑,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1)D代表 。(2)如图是某同学将湿地内动物分的甲、乙两大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3)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练2.1小毓在校园里找到几只昆虫,他通过查阅资料,根据昆虫的外形做如图所示的检索表。(1)以上四种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是它们没有 。(2)根据检索表的制作原则,检索表中“★”处的分类信息是 。(3)根据检索表可知乙和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对照图片查表可知天牛属于分类结果中的 (填写“甲”“乙”“丙”或“丁”)。练2.2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阅读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岐式检索表,回答问题:查阅资料:①倒卵形叶:叶形似卵,叶端为大圆,叶基呈小圆,叶身最宽处在中央以上。如拟南芥叶。②卵形叶:叶形似卵,叶基为小圆,叶端呈大圆,叶身最宽处在中央以下,且向叶端渐细。如香樟叶。③带形叶:也叫线形叶,叶片狭长,长度约为宽度6倍以上,如韭菜、水稻的叶。(1)拟南芥和水稻都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2)二岐分类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请补充完整3a处的内容 。(3)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表示水稻的是 (选填“P”、“Q”、“R”或“S”)。练2.3为方便新同学辨认校园里的植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校园里的柳树、茶树、苏铁和冬青进行分类,制成二歧分类检索表——《校园植物志》。(1)编制检索表时,常常需要依据植物某一器官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那么由上述检索表可知,兴趣小组的分类依据是 。(2)小北同学收集了四种植物的叶子,编制了图示和文字两种二歧分类检索表(如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说说理由 。(3)刚毕业的学长学长们向母校赠送了一棵桂树,其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齿,如图所示。请你对原文字检索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将桂树归入其中。(提示:冬青叶边缘无齿)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预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停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停表计时,并数“1”到“40”,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12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毫升。(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几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桌子上有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一些水,我们该如何比较水的体积呢?(1)小马同学通过3个瓶子里的水位高低判断1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大,3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小,你认为她的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若只提供烧杯和记号笔,能否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若能,请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比较方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上科学丨第1-2章易错点集训(台州期中)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设定的加热水壶中。设置初始温度为40℃,待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用细橡皮筋在液面位置做标记。实验过程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记录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到标记处的距离。(1)实验中观察锥形瓶内水的体积变化,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2)通过图甲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到如下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6 12 18 24 30(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构成该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实验室用普通温度计结构当中的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实验:用同一只锥形瓶,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如图乙),重复甲实验的操作,得到如下的数据。比较甲、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温度/℃ 40 43 45 46 47 49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22 37 43.5 52 72(5)图丙为伽利略温度计(球形容器内有空气,细玻璃管内有水),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细玻璃管内的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简述理由 。【答案】(1)刻度尺;(2)当水温高于40℃时,水增大的体积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3)玻璃泡;(4)升高相同温度时,空气的膨胀比水更明显;(5)下降;环境温度升高,瓶内气体膨胀体积变大,使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解析】(1)水的体积变化通过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显示,因而需要测量液面升降的高度来显示体积变化,因而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高度;(2)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温度每升高2℃,水体积增大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总是在6cm,说明水增大的体积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通过瓶内体积的变化显示温度,因而构成该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实验室用普通温度计结构当中的玻璃泡;(4)分析表格中空气温度每升高2℃,体积增大后导致液面上升15cm左右,说明相同条件下,空气膨胀程度比水大;(5)伽利略温度计中的空气膨胀比水大,当温度升高时,空气膨胀体积增大,液面高度会降低。故答案为:(1)刻度尺;(2)当水温高于40℃时,水增大的体积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3)玻璃泡;(4)升高相同温度时,空气的膨胀比水更明显;(5)下降;环境温度升高,瓶内气体膨胀体积变大,使玻璃管内液面下降。练1.1(金华期中)周末回家,七(1)班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1)小王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2)表格中的“?”温度如图所示,是 ℃。(3)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A.B.C.D.【答案】(1)水银温度计,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2)32;(3)D。【解析】(1)由表格数据知,水的最高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水银温度计,量程为﹣33℃~357℃,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酒精温度计(量程为﹣117℃~78℃),98℃不在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内;故选择水银温度计;(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32℃;(3)由表格数据知:热水放在室内后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当与室温温度相同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先降低,后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2)32;(3)D。练1.2(绍兴月考)温度计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结合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3)小明自制了一个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由圆底烧瓶、带孔的橡胶塞、弯曲玻璃管组成。气密性查好后,在弯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体再次组装好,如图丙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 。【答案】(1)BADCFE;(2)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3)﹣2℃。【解析】(1)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步骤: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E.取出温度计。故答案为:BADCFE;(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3)气温越高,液柱会向左移动较长距离,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即为0℃,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2℃。故答案为:(1)BADCFE;(2)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3)﹣2℃。练1.3(金华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1)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1中的 。图2所示的是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液体的温度,示数为 。(2)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3)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 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答案】(1)D;﹣7℃;(2)气体的热胀冷缩;(3)4.00;此时室内的温度为22.5℃;(4)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解析】(1)如图1,温度计A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C的玻璃泡没有浸在被测液体中;只有温度计D的使用是正确的;图2中,温度计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其读数为﹣7℃;(2)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由图乙可知,10℃与60℃之间有(8﹣4)×10=40小格,每小格表示温度℃;液柱正好移动到C处,即从A到C共有10小格,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10+10℃=22.5℃;(4)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故答案为:(1)D;﹣7℃;(2)气体的热胀冷缩;(3)4.00;此时室内的温度为22.5℃;(4)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丽水期中)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下列有黑嘴鸥、蟹、鲤鱼、虾、瓯柑,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1)D代表 。(2)如图是某同学将湿地内动物分的甲、乙两大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3)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1)鲤鱼;(2)A;(3)C。【解析】(1)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内一般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则A代表瓯柑;B属于无脊椎动物,则B代表蟹、虾;C属于脊椎动物,体温恒定,外被羽毛,属于鸟类,则C代表黑嘴鸥;D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鲤鱼符合该特征,所以D代表鲤鱼。(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乙图中甲类黑嘴鸥、鲤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乙类虾、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造成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③向河水排放污水;而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和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都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选:C。故答案为:(1)鲤鱼;(2)A;(3)C。练2.1(温州期中)小毓在校园里找到几只昆虫,他通过查阅资料,根据昆虫的外形做如图所示的检索表。(1)以上四种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是它们没有 。(2)根据检索表的制作原则,检索表中“★”处的分类信息是 。(3)根据检索表可知乙和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对照图片查表可知天牛属于分类结果中的 (填写“甲”“乙”“丙”或“丁”)。【答案】(1)脊柱。(2)翅无斑点。(3)翅骨化,坚硬;丁。【解析】图中的生物蝴蝶、金龟子、天牛、七星瓢虫中,翅无骨化,鳞翅﹣﹣﹣﹣﹣﹣﹣﹣﹣﹣鳞翅目蝶科的是蝴蝶;翅骨化,坚硬,有斑点,属于鳞翅目瓢虫科的是七星瓢虫;翅骨化,坚硬,翅无斑点,腹部末端圆平,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的是金龟子;翅骨化,坚硬,翅无斑点,腹部末端渐尖,属于鞘翅目拟步甲总科的是天牛。因此甲是蝴蝶,乙是七星瓢虫,丙是金龟子,丁是天牛,“★”处的分类信息是翅无斑点。(1)蝴蝶、金龟子、天牛、七星瓢虫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2)根据检索表的制作原则,检索表中“★”处的分类信息与上面的翅有斑点相对应,应该是翅无斑点。(3)根据检索表可知乙七星瓢虫和丁天牛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翅骨化,坚硬。天牛的特征是翅骨化,坚硬,翅无斑点,腹部末端渐尖,因此属于鞘翅目拟步甲总科,因此丁是天牛。故答案为:(1)脊柱。(2)翅无斑点。(3)翅骨化,坚硬;丁。练2.2(温州期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阅读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岐式检索表,回答问题:查阅资料:①倒卵形叶:叶形似卵,叶端为大圆,叶基呈小圆,叶身最宽处在中央以上。如拟南芥叶。②卵形叶:叶形似卵,叶基为小圆,叶端呈大圆,叶身最宽处在中央以下,且向叶端渐细。如香樟叶。③带形叶:也叫线形叶,叶片狭长,长度约为宽度6倍以上,如韭菜、水稻的叶。(1)拟南芥和水稻都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2)二岐分类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请补充完整3a处的内容 。(3)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表示水稻的是 (选填“P”、“Q”、“R”或“S”)。【答案】(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2)叶呈倒卵形。(3)S。【解析】(1)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2)拟南芥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且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叶一定呈倒卵形,因此表示拟南芥的是R,3a为叶呈倒卵形。(3)水稻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并且叶呈带形,因此表示水稻的是S。故答案为:(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2)叶呈倒卵形。(3)S。练2.3(温州期中)为方便新同学辨认校园里的植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校园里的柳树、茶树、苏铁和冬青进行分类,制成二歧分类检索表——《校园植物志》。(1)编制检索表时,常常需要依据植物某一器官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那么由上述检索表可知,兴趣小组的分类依据是 。(2)小北同学收集了四种植物的叶子,编制了图示和文字两种二歧分类检索表(如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说说理由 。(3)刚毕业的学长学长们向母校赠送了一棵桂树,其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齿,如图所示。请你对原文字检索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将桂树归入其中。(提示:冬青叶边缘无齿)【答案】(1)每节叶片着生的数目、排列方式和叶的形状。(2)图示检索表更好;理由是直观,易查阅。(3)见解析。【解析】(1)由题中编制检索表会发现,兴趣小组的分类依据是每节叶片着生的数目、排列方式和叶的形状。(2)图示检索表与文字检索表相比,图示检索表形象、直观,易查阅,而文字检索表查阅起来不够直观、快捷,检索速度要慢。(3)要增加桂树的检索内容,根据给出的桂树叶形态及着生方式可知,其叶对生,叶椭圆形,与冬青相似,与冬青的区别是叶的边缘有齿,故在冬青处增加第4分类,分类的依据是叶的边缘是否有齿。修改和完善后的检索表如图所示:(湖州月考)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预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停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停表计时,并数“1”到“40”,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12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毫升。(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几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答案】(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0.25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70.2升。【解析】(1)因为40滴水的体积是10mL,所以一滴水的体积为V0.25mL;(2)根据题意可知,12s内落下了39滴水,则12s内浪费水的体积为39×0.25mL=9.75mL,所以1s内浪费水的体积为:V1mL,则一昼夜浪费水的体积为:V总=V1×24×3600mL×24×3600=70200mL=70.2 L。答:(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0.25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70.2升。(温州期中)桌子上有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一些水,我们该如何比较水的体积呢?(1)小马同学通过3个瓶子里的水位高低判断1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大,3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小,你认为她的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若只提供烧杯和记号笔,能否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若能,请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比较方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小马同学的判断不合理,因为三个瓶子的底面积不同,无法通过比较液体深度来比较体积。(2)利用烧杯和记号笔能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为:第1步:将1号瓶中的水倒入空烧杯,待液面稳定后,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液面的高度,再将水全部倒回1号瓶。第2步:将2号、3号瓶中的水依次分别倒入空烧杯,重复上述步骤,做好标记。通过比较3次空烧杯上标记的液面高度来比较水的体积大小,标记的位置越高,该瓶中水的体积越大。【解析】(1)小马同学的判断不合理,因为三个瓶子的底面积不同,无法通过比较液体深度来比较体积。(2)利用烧杯和记号笔能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为:第1步:将1号瓶中的水倒入空烧杯,待液面稳定后,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液面的高度,再将水全部倒回1号瓶。第2步:将2号、3号瓶中的水依次分别倒入空烧杯,重复上述步骤,做好标记。通过比较3次空烧杯上标记的液面高度来比较水的体积大小,标记的位置越高,该瓶中水的体积越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科学丨第1-2章易错点集训(学生版).docx 七上科学丨第1-2章易错点集训(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