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一课时走进端午节-准备阶段(浙教版)四年级下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4知识拓展课后作业08教学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和制定方案,深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深刻意识到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0102在学习“走进端午节—准备阶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策划提出想法,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03通过参与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活动策划,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04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价值体认通过拟定端午节的方案,积极制定活动的形式和活动成果的展示,将活动实现方式创意物化。新知导入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也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认识端午节吧!新知导入探究新知聊一聊1、提出问题准备阶段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去探究端午节的那些事吧!探究新知说一说准备阶段我要策划一个端午节纪念活动……你们准备怎么过端午节 我想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有关端午节的活动 探究新知做一做2、制定方案准备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同学组成实践活动小组,并结合想要开展研究的方向,制订本次活动方案。走进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关于端午节的诗词与歌谣端午节的感受端午节的相关活动端午节的习俗和食俗探究新知填一填准备阶段小组端午节活动方案活动时间 5.31 活动地点 学校食堂小组名称 雏鹰小组组员及分工 张新扬、李明、王灿、江词:准备包粽子相关的材料 李敏霞、孙悦、江心燕:寻找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和歌谣 王佳佳、张明成、李明:负责包粽子活动安排 活动内容 负责人将准备的包粽子的食材收集起来 王灿主要人员负责包粽子、其他人打下手 李明雏鹰探究新知填一填准备阶段活动安排 活动内容 负责人将包好的粽子煮熟,进行品鉴 王佳佳在品鉴粽子之际,进行端午诗词歌谣的分享 孙悦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会出现一些食材准备不充分的问题等; 方法:做好应急准备,可以多带些。 2、团队之间沟通不畅,效率低下; 方法:在活动中保持沟通,及时调整。 3、每个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方法:确保小组每位成员的参与,组长要负责组织。预期成果 从活动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知识拓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知识拓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 ,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知识拓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知识拓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4、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知识拓展端午习俗:避五毒:是中国一些地方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避五毒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大量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是和“避五毒”相关。知识拓展端午习俗:插五端:端午节挂五端,一般是指在门口挂菖蒲(蒲剑)、艾草、石榴花、胡蒜、榕枝或者龙船花(山丹花)这五种东西。放纸鸢: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知识拓展端午习俗:薰苍术: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知识拓展端午饮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其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知识拓展端午饮食:吃五黄: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知识拓展冷门的传统节日:1、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起初节日日期及时长都不定,后来逐渐固定在冬至后105天或106天,即清明节前一二日。节日来源: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普遍都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忠臣介子推。晋文公为了封赏对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烧山逼隐居的介子推露面,却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烟火,只许寒食。知识拓展冷门的传统节日:2、花朝节: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阴历二月十二日,旧时传说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节日来源:因古时有“ 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 中国古代的农耕、渔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课堂练习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感想?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堂课中我了解到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这些风俗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学习中,我更加珍视这些传统和习俗,也更加理解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课堂总结1围绕端午节的来历了解相关内容走进端午节-准备阶段2完成端午活动计划的制定3了解相关传统节日4进行风俗文化的学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板书设计走进端午节-准备阶段1.提出问题2.制定方案3.了解文化4.进行相关知识拓展课后作业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将今天学到的端午习俗整理出来。26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进端午节-准备阶段》第1课时.pptx 视频引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