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项目化学习专项训练1.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气体温度计:如图甲,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者“下降”)。(2)液体温度计:如图乙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固体温度计: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 (选填“A”或“B”)侧。2.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更为清晰的像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3)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金毛狗蕨属于五类植物中的 植物。(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4.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结合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1)【观察】在制作模型前,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有细胞,但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如图甲。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种原因即可)。(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①③处补充完整。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结构完整性 ① 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③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5.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如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该项目等级为 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如图是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乙代表的植物是 。(4)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25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6.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图甲是小科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理由是 。(3)图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换上高倍物镜前后视野中图像变化,请写出小科的准确操作主要步骤: 。7.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小科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 。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太阳系模型,改进太阳系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 ”处补充完整。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图甲),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 。(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A.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体积(地球=1)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含水量 北极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地表平均温度(℃) 167℃ 464℃ 15℃ ﹣55℃ ﹣148℃ ﹣160℃ ﹣210℃ ﹣214℃距离地球(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9.国庆期间,学校开展了“西溪湿地植物调查”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中的4类编制植物手册和检索表。如表是杭十三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金毛狗蕨 水杉 杨子毛莨 桂花树图谱特征 根和茎卧生,叶顶端丛生,叶下有孢子囊 根系发达叶线形,交互对生 叶缘带锯齿,花有5片花瓣,果实疫扁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蕨类植物(1)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2)如下表是杭十三对上述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将检索表补充完整:2b 。(3)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西溪湿地植物书写名片的活动。如图所示为桂花树的名片,其中学名“Osmanthus fragrans”是根据瑞典科学家 提出的“双名制”进行命名的。10.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板块。(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台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台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台州的经纬度为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经纬线 11.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1)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A区域 B区域物质甲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 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处理方法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B区域起 作用。(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应观察的现象是: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根据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即可)12.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1 0 50.02 2 51.03 50 75.04 100 100.0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进行组合搭配。【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mm处。【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标识不均匀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13.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制作简易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器材:玻璃瓶(带塞)、玻璃管、硬纸、刻度尺、酒精、冰水混合物、40℃温水等。【设计】(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制作】小明根据图甲制作温度计,并在硬纸上标定刻度值。查阅资料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酒精的体积变化量也相同,故温度计的刻度均匀。(2)(填写具体操作)①标定“0”刻度: 。②标记“4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40℃温水中,待液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40。③利用刻度尺对刻度进行细分。【调试】(3)小明将标好刻度的温度计放入24℃的液体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 ℃。【改进】(4)为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小红提出了下列方案:①用更长的玻璃管;②用更细的玻璃管;③用更大的玻璃瓶。请选择其中一项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14.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水滴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设计】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杯子和可伸缩支架等材料设计了“水滴显微镜”,如图甲。(1)结合装置的功能,A处结构的材料可以是 。A.玻璃片B.木片C.铁片(2)【制作】根据设计,小组制作了相对应模型。【调试】实验小组将标本放置好后进行观测,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进行的操作为 。(3)【改进】根据评价表,该水滴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请你对该模型的 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水滴显微镜”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4小题)1.【解答】解:(1)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若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空气受热膨胀,使玻璃管内的页面下降;(2)小科设计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液柱移动明显,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当温度变化比较小时,液面也会有明显的变化;(3)固体温度计: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当气温升高时,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故答案为:(1)下降;(2)换用更细的玻璃管;(3)B。2.【解答】解:(1)放大镜A接受人的眼睛,有放大物像的功能,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可升降支架具有调焦的功能,因此,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故答案为:(1)目镜。(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3.【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金毛狗蕨有孢子囊,有根、茎、叶,因此属于蕨类植物。(2)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3)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故答案为:(1)蕨类。(2)苔藓植物(葫芦藓)。(3)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4.【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正确的展平操作可避免视野中出现细胞层叠。故图甲中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线粒体较少,不容易观察清楚。故由图乙可知,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有:去掉叶绿体,添加细胞壁,细胞核太小。(3)由表格可知,评级合格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则评级优秀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①结构正确且完整,评级待改进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③结构不正确且不完整。故答案为:(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2)去掉叶绿体,添加细胞壁,细胞核太小;(3)①结构正确且完整;③结构不正确且不完整。5.【解答】解:(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甲无花,表示葫芦藓、金毛狗蕨;乙有花、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丙有花、叶缘带锯齿,表示红叶石楠。(4)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不开花结果,它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故答案为:(1)葫芦藓;(2)合格;因为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所以手册只包含了3类植物;(3)桂树;(4)金毛狗蕨具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6.【解答】解:(1)图甲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名称标注正确,但缺少液泡、细胞质的标注,应被评为良好。(3)图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换上高倍物镜前后视野中图像变化,小科的操作主要步骤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图像不清晰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答案为:(1)植物;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2)良好;名称标注正确,但缺少液泡、细胞质的标注;(3)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图像不清晰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7.【解答】解:(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此题有叶绿体,因此,小科制作的是植物细胞。(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应该选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因为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因为名称标注有遗漏,没标出细胞质、液泡。故答案为:(1)植物。(2)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良好。8.【解答】解:(1)从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可知,大部分行星特征都比较明显,有3个以上的行星无特征,需要改进的地方;(2)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甲可知,地球所在轨道位置不在第三轨道处,故错误;(3)读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得知,火星体积与地球相当,表面有固态水体存在,含二氧化碳等气体,距离地球较近,地表温差是八大行星中最接近的,故火星有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除了金星之外,他们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夹角很小,所以也具有共面性;地球相对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说,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近似圆形的;地球与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与水星差别较大;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说明地球的特殊性。故答案为:(1)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2)地球不在第三轨道;(3)火星;因为火星体积与地球相近,有固态水体存在,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等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4)B。9.【解答】解:(1)由植物手册的评价指标可知,杭十三制作的植物手册合格,理由是:手册中包含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类植物。(2)根据植物手册可知,杨子毛莨有花,叶缘带锯齿,故检索表中2b是叶缘带锯齿。(3)林奈提出了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故如图所示为桂花树的名片。故桂花树的名片,其中学名“Osmanthus fragrans”是根据瑞典科学家林奈提出的“双名制”进行命名的。故答案为:(1)合格,理由是:手册中包含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类植物;(2)叶缘带锯齿;(3)林奈。10.【解答】解:(1)全球大致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分别是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读图甲,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于亚洲东部,处于亚欧板块上。(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乙,可判断台州的经纬度为(30°N,120°E)。(3)读图丙,这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该作品等级为待改进。故答案为:(1)亚欧;(2)(30°N,120°E);(3)待改进;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11.【解答】解:(1)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B两个区域处理的变量为物质甲,其中B区域的处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根据实验一可知,物质甲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半球状水滴;清水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球状水滴,说明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将A区域用刮刀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要得到荷叶表皮结构与“自洁效应”有关系的结论,实验现象应该为: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4)结合实验结果与题图丙=可知,防油不粘锅能实现不沾的原因为: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故答案为:(1)对照(2)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3)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12.【解答】解:温度计的玻璃泡容积越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内部液体体积变化较大;温度计的毛细管越细,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面变化较大,有利于温度计做的较精密,故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最好选择其中的A和D进行组合搭配。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2℃,60℃比0℃高出60℃,则6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30mm,4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30mm+50mm=80mm的位置。由(2)知该自制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根据评价量表,评定为合格。故答案为:A和D;液体热胀冷缩;80;该温度计合格,该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符合合格的标准。13.【解答】解:(2)①标定“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3)温度计的分度值2℃,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24℃;(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故答案为:(2)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3)24;(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14.【解答】解:(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由图可知,A处结构和水滴模拟了物镜,故A处结构的材料可以是能透光的玻璃片,不能使用不透光的木片和铁片,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2)图乙视野中的物像较模糊,调焦后可使物像更清晰,故需进行的操作为:上下调节可伸缩支架,直至物像清晰。(3)单目显微镜的反光镜由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故对该模型的改进建议是:平面镜背面增加凹面镜。故答案为:(1)A;(2)上下调节可伸缩支架,直至物像清晰;(3)平面镜背面增加凹面镜。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