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之“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之“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之“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
1.探究一词多义
在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也有规律可循。词的本义只有一个,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称作引申义。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不是孤立的,其间存在着各种联系。抓住了义项间的联系,往往就抓住了理解多义词的“线索”,就能更好地理解多义词。
如:
“绝”的本义是“将丝线切断”,请根据其本义,查阅古汉语字典说出它的引申义,并解释在下列各句中的含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①横渡 ②与世隔绝的 ③独特,独一无二 ④阻断、隔绝 ⑤极、最 ⑥消失。
“绝”由本义切断引申为④阻断隔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大水溢上山陵,来往于江上的船只都被阻断)①横渡即将江河隔断之义,二者都有隔断实物(船只、江河水)之意,继而有②与世隔绝的阻断抽象事物(世)的含义。又由本义引申为⑥消失即完全阻隔事物以至于完全不受其影响。再是由多次不断地阻隔进行筛选得出最特别的一个,即有了 ③独特,独一无二⑤极、最这两种含义。
又如: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请根据其本义,查阅古汉语字典说出它的引申义,并解释在下列各句中的含义。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③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世说新语,雅量》)
④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⑥不忍粘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
答案:①诚信、守信 ②信任、相信 ③信使,送信的人 ④确实、实在 ⑤随意 ⑥书信。
“信”的本义是在言语上应该真实,引申为不仅在言语上还在行为上要不虚假,即有了①诚信、守信的意思。也就有了事情千真万确的意思,即④确实、实在的意思,二者都是和真实紧密相关。而有了真实、诚信才能取得他人信任,即引申为②信任、相信的含义。言语反映在文字上也需要真实,书信要求以我手写我心,传达真情实感,因此有了⑥书信这一义项,引申为 ③信使,送信的人的义项。从另一方面延伸,“信”只是从人,从言,从言也会出现信口胡吣的现象,这是“应该”中的相反面,就有了 ⑤随意这一义项,包括“信步、信手拈来、信口开河”等词语都是这一含义。
课后活动:请梳理课本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并说明词义的引申关系。
如“兵”,本义:械也。从廾(gǒng两手捧物)持斤,并力之貌。引申义:拿武器的士兵 → 军队 → 军事 → 战争、战乱。
如“报”,服罪也。本义:判决罪人也。
引申义:
①报答,酬谢→报仇,复仇;报应
②报告,告知
③答复,给回信→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
词义引申的类型:
辐射式的引申,如“节”
链条式的引申,如“要”
总结词义引申的规律:
2. 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
一词多义是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而演变的结果并不一样,根据演变的结果大致可以归纳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和感彩改变四种情况。
请收集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和感彩改变相关字词并解释。
(1)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如汉语的“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后来“江”“河”逐渐作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如“涕”在古代多指眼泪,而现在除了一些成语还保留古义外,均指鼻涕。“子”古代可以指儿子和女儿,现在多专指儿子。“金”,先秦泛指金属。后来“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
(3)词义的转移
如果原来的词义和现在的词义之间没有类属的关系,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坟,本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这里就是指大的土堆。远古时埋葬死者并不堆土,后来才在墓穴上堆成一个大堆。于是坟由土堆转为专指坟墓。
补充:
①词义的弱化。在词义的转移过程中,有一些词所表示的意思的程度等减弱了。如“贼”,古义:强盗。今义:小偷,偷窃。现代汉语把偷东西的称为“贼”,抢东西的称为“盗”(强盗);古代汉语中,把偷东西的称为“盗”,抢东西的称为“贼”,也称为“盗”。又如“怨”,古义:怨恨,痛恨。今义:抱怨。
②词义的强化。在词义的转移过程中,还有些词的所表示意思的程度等加强了。如“恨” ,古义:遗憾。今义:痛恨,怨恨。
(4)词义褒贬色彩转变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中性词”变“褒义词” 或“贬义词”。
“爪牙”:本指动物的尖爪利牙,为中性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也比喻勇士,形容勇武,为褒义词。现在多指坏人的党羽、帮凶,为贬义词。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谤”的今义是指诽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卑鄙”:本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为中性词,如“先帝不以臣卑”(诸葛亮《出师表》)。现在多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为贬义词。
小试牛刀:写出下列各词的古义,并明确其含义变化类型。
菜、宫、睡、河、钩心斗角······
菜(词义扩大):
古义:专指蔬菜。
今义:泛指一切菜肴。
宫(词义缩小):
古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
今义:秦汉以后,宫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睡(词义扩大):
古义:坐着打瞌睡。会意。指眼睑下垂,打瞌睡。
今义:泛指睡觉。
河(词义扩大):
古义:黄河。
今义:河流的通称。
钩心斗角(感彩变化):
原来: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现在: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此处省略若干例子)
3. 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在词语积累的过程中,除了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转变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词义发生了改变,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些古今异义词,就容易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1)文言避免以今律古:
①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今义是“区域”。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丈夫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无比憎恨”。
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古义为“于是创作”,今义是连词,与“所以”连用,表因果关系。
(2)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①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②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区别于“不以为意”。
③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区别于“不堪卒读”。
④登堂入室: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没陵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⑤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区别于“望尘莫及”。
······(此处省略若干例子)
作业:
①请梳理课本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并说明词义的引申关系。
②请收集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和感彩改变相关字词并解释。
③搜集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和文言字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