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庆阳市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四上·庆阳期中)医生让小明快速做原地下蹲动作,共做 10 次,小明停下来时发现每分钟的 次数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答案】呼吸次数【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医生让小明快速做原地下蹲动作,共做 10 次,小明停下来时发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2.(2024四上·庆阳期中)一般情况下,同龄的学生,男生的肺活量较 ;女生的肺活量较 。【答案】大;小【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相同条件下,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男生的肺活量大于女生。3.(2024四上·庆阳期中)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 的振动。【答案】声带;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4.(2024四上·庆阳期中) 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答案】淀粉【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5.(2024四上·庆阳期中)牙齿是我们人体重要的 工具,牙齿中用来切断食物的是 齿。【答案】消化;门【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6.(2024四上·庆阳期中)把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7.(2024四上·庆阳期中)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 回来,真空 传播声音。【答案】振动;波;反射;不能【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8.(2024四上·庆阳期中)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我们不能吃含有脂肪的食物。【答案】错误【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解答】脂肪是我们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量摄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性物质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解于水。9.(2024四上·庆阳期中)我们白天在呼吸,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就停止了。 ( )【答案】错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包括白天活动和晚上睡觉。题目说法错误。10.(2024四上·庆阳期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部,此时胸腔扩张。 ( )【答案】正确【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11.(2024四上·庆阳期中)人体在呼吸时,只吸入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 )【答案】错误【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题目说法错误。12.(2024四上·庆阳期中)用手拨动尺子,尺子发出声音,停止拨动,声音立即消失。 (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拨动尺子,尺子发出声音,停止拨动,声音会在停止振动后消失,不是在停止拨动后立即消失。题目说法错误。13.(2024四上·庆阳期中)太空中的宇航员需要通过电子通信设备来沟通,这是因为( )。A.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B.太空中陨石撞击声音太大C.宇航服过于厚重,导致声音无法传递【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太空中的宇航员需要通过电子通信设备来沟通,这是因为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选A。14.(2024四上·庆阳期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女生肺活量的要求为( )毫升。A.1100-2600 B.900-2000 C.18-24【答案】B【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四年级小学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可知,男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1100~2600毫升,女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900~2200毫升。故选B。15.(2024四上·庆阳期中)下面( )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A.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B.经常开窗通风透气C.经常吸二手烟【答案】C【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人的呼吸器官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空气不良时要戴口罩出门,经常开窗通风,经常吸二手烟不利于我们保护呼吸器官。故选C。16.(2024四上·庆阳期中)同学们在看小明表演时,发现鼓槌敲击后离开鼓面,鼓仍旧会有声音,这是因为( ) 。A.回声B.人的错觉C.敲击虽然停止,但鼓面仍在振动【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振动声音才消失。同学们在看小明表演时,发现鼓槌敲击后离开鼓面,鼓仍旧会有声音,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但鼓面仍在振动。故选C。17.(2024四上·庆阳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传播B.在真空环境下,玻璃钟罩里闹钟响,但在外面听不到声音C.利用土电话通话主要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介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介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B。18.(2024四上·庆阳期中)把下列食物与其对应的类别连起来。鸡腿米饭 植物类食物苹果 鸡蛋牛奶 动物类食物西蓝花【答案】【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鸡腿、鸡蛋、牛奶属于动物类食物,米饭、苹果、西蓝花属于植物类食物。19.(2024四上·庆阳期中) 在研究声音的实验中,我们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便于观察,请利用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1)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豆子就不再跳动了,说明声音停止是因 为物体 。(2)如果用力敲击鼓面,豆子上下跳动的幅度变 (填“大 ”或“小 ”), 听到的鼓声 (填“强 ”或“弱 ”)(3)鼓声是通过耳郭→外耳道→ ( →听小骨)→ ( →听觉 神经),我们就感受到了鼓声。(填“耳蜗 ”或“鼓膜 ”)【答案】(1)振动;停止振动(2)大;强(3)鼓膜;耳蜗【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豆子就不再跳动了,说明声音停止是因为物体停止振动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果用力敲击鼓面,豆子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 听到的鼓声强。(3)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20.(2024四上·庆阳期中)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空气进入肺后,通过许多支气管,最后到达肺泡——一 个肺通常有 3 亿个肺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所以物质能够轻易地穿 过它们进入体内。当空气进入肺泡后,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二 氧化碳和水则从血液进入肺泡。这一过程叫气体交换。(1)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 ,呼出 的过程。(2)阅读材料,我们知道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支气管 B.肺 C.胃(3)阅读材料,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空气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部,通过了哪些器官?【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2)B(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2)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故选B。(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1 / 1甘肃省庆阳市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四上·庆阳期中)医生让小明快速做原地下蹲动作,共做 10 次,小明停下来时发现每分钟的 次数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2.(2024四上·庆阳期中)一般情况下,同龄的学生,男生的肺活量较 ;女生的肺活量较 。3.(2024四上·庆阳期中)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 的振动。4.(2024四上·庆阳期中) 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5.(2024四上·庆阳期中)牙齿是我们人体重要的 工具,牙齿中用来切断食物的是 齿。6.(2024四上·庆阳期中)把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7.(2024四上·庆阳期中)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 回来,真空 传播声音。8.(2024四上·庆阳期中)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我们不能吃含有脂肪的食物。9.(2024四上·庆阳期中)我们白天在呼吸,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就停止了。 ( )10.(2024四上·庆阳期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部,此时胸腔扩张。 ( )11.(2024四上·庆阳期中)人体在呼吸时,只吸入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 )12.(2024四上·庆阳期中)用手拨动尺子,尺子发出声音,停止拨动,声音立即消失。 ( )13.(2024四上·庆阳期中)太空中的宇航员需要通过电子通信设备来沟通,这是因为( )。A.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B.太空中陨石撞击声音太大C.宇航服过于厚重,导致声音无法传递14.(2024四上·庆阳期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女生肺活量的要求为( )毫升。A.1100-2600 B.900-2000 C.18-2415.(2024四上·庆阳期中)下面( )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A.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B.经常开窗通风透气C.经常吸二手烟16.(2024四上·庆阳期中)同学们在看小明表演时,发现鼓槌敲击后离开鼓面,鼓仍旧会有声音,这是因为( ) 。A.回声B.人的错觉C.敲击虽然停止,但鼓面仍在振动17.(2024四上·庆阳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传播B.在真空环境下,玻璃钟罩里闹钟响,但在外面听不到声音C.利用土电话通话主要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18.(2024四上·庆阳期中)把下列食物与其对应的类别连起来。鸡腿米饭 植物类食物苹果 鸡蛋牛奶 动物类食物西蓝花19.(2024四上·庆阳期中) 在研究声音的实验中,我们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便于观察,请利用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1)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豆子就不再跳动了,说明声音停止是因 为物体 。(2)如果用力敲击鼓面,豆子上下跳动的幅度变 (填“大 ”或“小 ”), 听到的鼓声 (填“强 ”或“弱 ”)(3)鼓声是通过耳郭→外耳道→ ( →听小骨)→ ( →听觉 神经),我们就感受到了鼓声。(填“耳蜗 ”或“鼓膜 ”)20.(2024四上·庆阳期中)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空气进入肺后,通过许多支气管,最后到达肺泡——一 个肺通常有 3 亿个肺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所以物质能够轻易地穿 过它们进入体内。当空气进入肺泡后,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二 氧化碳和水则从血液进入肺泡。这一过程叫气体交换。(1)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 ,呼出 的过程。(2)阅读材料,我们知道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支气管 B.肺 C.胃(3)阅读材料,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空气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部,通过了哪些器官?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呼吸次数【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医生让小明快速做原地下蹲动作,共做 10 次,小明停下来时发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2.【答案】大;小【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相同条件下,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男生的肺活量大于女生。3.【答案】声带;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4.【答案】淀粉【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5.【答案】消化;门【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6.【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7.【答案】振动;波;反射;不能【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8.【答案】错误【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解答】脂肪是我们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量摄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性物质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解于水。9.【答案】错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包括白天活动和晚上睡觉。题目说法错误。10.【答案】正确【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11.【答案】错误【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题目说法错误。12.【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拨动尺子,尺子发出声音,停止拨动,声音会在停止振动后消失,不是在停止拨动后立即消失。题目说法错误。13.【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太空中的宇航员需要通过电子通信设备来沟通,这是因为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四年级小学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可知,男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1100~2600毫升,女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900~2200毫升。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人的呼吸器官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空气不良时要戴口罩出门,经常开窗通风,经常吸二手烟不利于我们保护呼吸器官。故选C。1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振动声音才消失。同学们在看小明表演时,发现鼓槌敲击后离开鼓面,鼓仍旧会有声音,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但鼓面仍在振动。故选C。17.【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介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介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B。18.【答案】【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鸡腿、鸡蛋、牛奶属于动物类食物,米饭、苹果、西蓝花属于植物类食物。19.【答案】(1)振动;停止振动(2)大;强(3)鼓膜;耳蜗【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豆子就不再跳动了,说明声音停止是因为物体停止振动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果用力敲击鼓面,豆子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 听到的鼓声强。(3)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20.【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2)B(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2)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故选B。(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庆阳市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甘肃省庆阳市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