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燕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两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燕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两课时)

资源简介

三下2燕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两课时)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紧扣“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一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感官,在脑海中勾勒出生动鲜活的画面,深入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大自然中各种生命的美好与灵动。
课文语言清新明快,作者郑振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的外形、飞行姿态以及它们在春天里的活泼表现。如描写燕子外形时,“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短短几句,用词精准、形象,让学生仿佛能亲眼看到燕子伶俐可爱的模样;写春天景色“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不仅绘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赶集似的聚拢来”这一拟人手法,更是将春天热闹非凡、万物争荣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丰富素材。通过学习此文,学生既能学习到描写动物外形、动作的精妙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在欣赏美文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保护意识,为整个单元“可爱的生灵”学习奠定坚实的情感与方法基础,助力学生掌握“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一关键语文技能。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和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较为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常见字词的含义。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热爱,形象思维仍占主导,所以文中燕子灵动的身姿和优美的飞翔姿态会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然而,在深入分析文本方面,如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描写燕子与春天景色融合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学习作者如何有顺序地描写动物外形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和启发。在课堂上,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互动,但在学习的自主性和耐心上仍需加强,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绘画燕子、模仿燕子飞行等方式,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以更好地适应中年级语文学习的要求,为后续的写作和阅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文化自信:通过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燕子》,感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生灵的诗意描绘,领略汉语的优美与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
2.语言运用:认识“伶、俐”等字,会写“凑、倦”等字。引导学生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学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动物外形、动作的方法,能够模仿运用,提升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
3.思维能力:在阅读、讨论燕子特点与春景描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巧思。
4.审美创造:带领学生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春景,欣赏燕子的活泼姿态,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
5.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激发学生对动物、对自然的关爱与保护之情,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与活泼可爱的习性,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生动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如“赶集似的聚拢来”,体会其在文中所营造的意境与表达效果。
领悟作者借描写燕子抒发的对春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学习如何在创作中融入情感。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燕子的图片、视频,课文相关的动画朗诵,以及春景图素材。
2. 预习单,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初步朗读课文,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含义,以及课文的重点知识、难点问题,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涵。
2.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4.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中,使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5.读写结合法: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阅读所学转化为写作能力,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相长。
六、学法指导
1.自主预习法:课前发放预习单,指导学生预习生字词,自主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2.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画出生字词、优美语句、关键信息,同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疑问与感悟,让学生学会精读文本,深入思考。
3.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朗读感悟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视频中有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柳树抽芽,还有各种鸟儿欢飞的景象。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呀?”2.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动物,然后引出主角:“有一种小巧伶俐、穿着一身乌黑发亮衣裳的鸟儿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燕子。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郑振铎爷爷笔下的《燕子》,去认识这位春天的精灵。”(板书课题:燕子)齐读课题。
3.简单介绍作者郑振铎:“郑振铎爷爷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学者。他特别喜欢大自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让我们透过文字,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这篇《燕子》就是他的经典之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同桌互读互评,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3.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带读生字词,重点讲解易错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字记字。
4.开展识字小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每段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
3.小组代表汇报,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总结归纳:课文共有 4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 2 自然段写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第 3 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飞行的姿态;第 4 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相机板书:外形、飞来、飞行、休息)
4.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燕子?”让学生初步说出对燕子的印象,如活泼、可爱、机灵等。
5.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咱们来给每一个部分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就像给一幅幅画取名一样,让别人一看名字就能想象出画面。”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第 1 自然段:“燕之娇姿”或者“燕子外形图”,强调燕子外形的娇美灵动。
第 2 自然段:“春燕报春”或“春光燕子图”,突出燕子归来给春天带来生机,如同报信使者。
第 3 自然段:“燕舞晴空”或“燕子斜飞图”,描绘燕子在天空中轻快飞舞的姿态。
第 4 自然段:“燕栖电弦”或“燕子休息图”,展现燕子停歇在电线上的悠然画面,仿佛音符栖息于琴弦。
(四)精读课文,感受形美
1.引导:“同学们,咱们先来看看燕子的模样,作者把燕子写得可美啦!请大家轻声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圈出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词语。”
2.学生读画圈后,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3.引导学生聚焦词语谈感受,如:“乌黑光亮”写出了燕子羽毛的色泽,油亮有光泽,让人感觉燕子很漂亮;“俊俏轻快”描绘出翅膀的灵动、敏捷,仿佛看到燕子在空中轻快地飞翔;“剪刀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尾巴的形状,独特又可爱。
4.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燕子外形的美与机灵。
5.教师拿出燕子外形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上台排列,并用自己的话按照顺序描述燕子的外形,进一步巩固对燕子外形描写的学习。
6.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外形的呀?”引导学生发现是从整体(羽毛)到部分(翅膀、尾巴)的顺序,总结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让学生明白写动物外形时可以按照一定顺序,使描写更有条理。
7.仿写练习:
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妙招,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啦!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仿照作者的写法,按照一定顺序,用生动的词语描写出它的外形特点。”
学生进行仿写,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
选取部分学生习作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给予针对性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燕子》。先是了解了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翅膀和剪刀尾的外形特点,又感受了它在春天里活泼飞行的姿态。大家表现很棒!课后请熟读课文,观察身边小动物并尝试描述。下节课继续探索更多燕子的秘密,期待大家更精彩的表现!
(六)作业设计,分层练习: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组两个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观察身边小动物并尝试描述。
板书设计
2燕子
外形:“燕之娇姿”(羽毛、翅膀、尾巴: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飞来:“春燕报春”
飞行:“燕舞晴空”
休息:“燕栖电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随机抽取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第 1 自然段,回顾燕子的外形特点,顺势导入:“上节课我们见识了燕子漂亮的模样,那春天里,燕子飞来后都干了些什么呢?这节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二)研读课文,感悟春光与燕趣
1.学习第 2 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春天来了,作者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燕子的到来给春天增添了怎样的生机?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如:“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春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蒙蒙的细雨”“吹拂”“赶集似的聚拢来”等词句,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提问:“‘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呀?大家想想集市上的人,是不是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热热闹闹的。这里把花草当作人来写,它们像赶集一样聚在一起,让我们感觉到春天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花儿草儿都迫不及待地要为春天增添色彩呢!”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
(3)再让学生找出描写燕子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讨论:燕子是怎么增添生机的?
(4)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叫着、飞来飞去忙碌的画面,感受燕子的活泼与春天的活力。
2.学习第 3 自然段:
(1)播放燕子飞行的视频,同时学生默读第 3 自然段,要求学生边看边想:燕子飞行时有哪些姿态?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引导学生抓住“斜着身子”“掠过”“一转眼”“横掠过”“沾”等词语,体会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灵活。
(3)通过朗读,读出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分组读,比赛读,读出画面感。
(4)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燕子飞行写得这么生动?让学生明白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燕子飞行时的动作细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4.学习第 4 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第 4 自然段,思考: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时像什么?
(2)出示句子:“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线上几对燕子,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图画。”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提问:“你觉得这幅图画有趣在哪里?”引导学生发现燕子停歇的姿态与电线组合起来,就像一幅简洁而灵动的简笔画,“像五线谱”“音符”的比喻,让画面富有音乐的韵律美。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去掉比喻句,读一读,再读原句,感受比喻修辞手法对增添文采、营造意境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介绍燕子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借描写燕子,展现春天的美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结构,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燕子,使文章层次分明、有内容丰富。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展示一些春天其他动物活动的图片,启发学生:“春天里,除了燕子,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很活跃呢!像蜜蜂、蝴蝶、蝌蚪……大家想一想,选一种小动物,模仿作者描写燕子的方法,写一写它的外形、活动,让我们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快乐。”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抓住动物特点写。(课堂上完不成可放到课下去)
(五)课堂小结,学法再现
同学们,这节《燕子》课,我们赏析了文中好词好句,感受作者用词精妙,还深入了解燕子飞行、停歇状态,体会其敏捷与闲适。讨论中大家热情高。课后记得背诵段落,学习写法描绘美好。下课!
(六)设计作业,分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剩余部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把自己写小动物的习作认真修改,读给家人听,分享春天的快乐。
3.推荐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如《猫》,感受作者笔下不同动物的魅力。
板书设计
2燕子
外形:按顺序描写 用词生动
春光:生机勃勃(拟人修辞)
飞行:动作细节 展现灵活
休息:巧用比喻 画面优美
热爱春天与自然
八、教学反思
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有不少成功之处。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展示燕子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姿态有了直观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文中的描写。在词语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赶集”“波光粼粼”等词语,效果良好,学生能较快掌握并运用这些词语。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课堂节奏的把控上不够精准,部分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如小组讨论燕子飞行姿态的特点时,耗时较长,导致后面的写作练习有些仓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创作,写作指导也不够细致深入。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方面,挖掘不够到位,仅停留在表面的朗读和简单的分析,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用词背后所蕴含的对春天和燕子的热爱之情,使得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堂时间的管理和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