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下24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概括诗歌叙述的事件,紧扣“捉人”,理解诗歌里的不寻常之处。2.紧扣诗眼,体会老妇的“苦”和官吏的“怒”,理解诗歌“藏问于答”的艺术手法和原因。深切感受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3.体察诗人矛盾的心理,通过拓展“三吏三别”中其他作品来进一步体会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4.培养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悲天悯人情怀。难点:理解“藏问于答”的手法和诗人的矛盾心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郭沫若的题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让学生猜是为哪位诗人题的联,引出杜甫。)杜甫擅长用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记述民间疾苦,尤其是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写下的“三吏”“三别”,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叙事诗《石壕吏》。二、初读诗歌,感知事件(1)教师出示诗歌内容,听范读,读准字音、节奏。叙事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③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更夜归犹得/备晨炊。急应/河阳役,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全班齐读,结合注释,读懂意思。(3)结合诗歌体裁——叙事诗,带着任务再读诗歌,找到叙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让学生把这些要素连起来,简述事情。三、反常处看“捉人” 师:通过刚刚大家对事件的梳理,我们发现整个事件是因哪句话而起?诗歌所叙事件皆因“捉人”而起,你觉得“捉人”这个行为正常吗?我们来透过“捉人”看看都有哪些反常之处:(1)人物行为之反常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师:采用比读法,结合诗歌写作背景,体会反常之处。有吏夜捉人→有吏来点兵老翁逾墙走→老翁攀墙去(2)人物语言之反常学生自由朗读老妇的致词,思考分析,指明说出老妇的“苦”:丧子之苦、贫穷之苦、应征之苦。人物语言之反常---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丧子之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贫困之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更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应征之苦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痛苦和道不完的灾难。四、空白处看“捉人”“妇啼一何苦”和“吏呼一何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诗歌并没有写官吏是如何怒的,请同学们完成小组任务,根据老妇的哭诉,官吏可能在前面有怎样的言行 (生完成后组内试着读读,然后选一组代表读出来,进行展示)师总结:可见老妇的话是在官吏的步步逼问之下说出来的,即藏官吏残暴蛮横的逼问于老妇的哭诉中,这种手法就叫藏问于答,也是一种精巧的构思——空白艺术。五、明暗间品“捉人”(1)作者为何要用藏问于答的手法?为何诗名叫《石壕吏》而非《石壕妇》呢?明确:明写老妇,暗写官吏,含蓄批判官吏的蛮横残暴,突出老妇自请应征的勇气。(2)在苦难现场,诗人做了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明确:作为一名心系百姓的诗人来说,他希望天下安定,停止战争,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朝廷官员,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他又渴望早日平定这场叛乱,打赢这场战争。他的内心是矛盾的,所以这次他选择了做一个旁观者。明写所见所闻,暗写所思所感。六、余波中悟“捉人”“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今夜是谁在哭?为何而哭?学生依据文本分析:可能是孙儿,可能是寡媳,可能是老翁,也可能是诗人,更可能是饱受战争之苦的每一个黎民百姓!延伸拓展:体现诗人忧国忧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句。学生说两个课内的,教师出示两个课外的。①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②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诗人一直在用沉重的笔调关注下层百姓的生活,这就是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忧愤深广。主旨归纳,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诗歌的主题吗?(出示PPT,学生根据提示归纳诗歌情感主旨)七、结语学了这篇《石壕吏》,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你有什么感触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诚然,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最后,让我们再次带着饱满的情感,齐读这首诗! 八、课后作业A类:课下读“三吏”“三别”中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杜甫的这种情怀。B类:背诵这首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