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析“反常”之处,解“诗圣”之心—八下24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2.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4.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教学重难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教学过程一、导学诱思猜一猜:这三幅对联所写的主人公是谁?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关键词:诗圣)②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关键词:杜甫草堂)③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成都草堂对联(世称杜工部、杜少陵)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看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杜甫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二、诵读,把握诗意1、朗读诗歌,学习生字词。2、听范读,明确诗歌的形式特点并概括杜甫今夜的见闻。起因: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前来抓人。经过:老翁翻墙逃跑,老妇出门查看。作者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的话。结果: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你连夜归营,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告别。诗歌题材:讲述一件事情,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体裁:五言古体诗,形式自由,没有严格限制(与近体诗区分,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押韵严格)韵脚变化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情感基调:沉重、无奈。3、再次齐读,读出诗歌中的沉重。师:把握完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虽然杜甫老先生是唐朝民生的忠实记录者,但是他记录下的这则唐朝旧闻里还是有诸多疑点。再次通读全诗,找出反常之处。三、人物行为之反常1“夜”“捉人”极为反常①为何不用“征”而用“捉”?【提示引导】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明确】这是一次非正常的征兵行为,带有强烈的强迫性质。适龄男子都已经去当兵了,不“捉”便再无人可用,暗示老百姓不愿去当兵,而官吏们只能采取“捉”的方式。②为什么要在夜晚捉人而非白天?【明确】“夜捉”表明人民白天躲藏无法“捉”到。白天百姓都开始防备,所以只能夜晚抓人。2“逾墙走”极为反常①这时官兵来抓人,老翁为什么要跑呢?【提示引导】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五为兵,六十而免。——《新唐书.兵志》师:老翁称“老”,能享受到不少福利,其中一条便是不必服各种徭役、兵役。而诗人竟然记录到一个怪异的现象——按律可以免除兵役的老翁竟然落荒而逃。②老翁“逾墙走”行为敏捷不似老人的身手?【明确】“逾”意为越过,“走”意为“跑”,老翁一听到官吏来了,立刻翻墙离开,动作熟练而敏捷,这说明老翁对官吏的行为有一套应对措施。“逾”说明老翁已经十分熟练,说明官吏捉人的情况时时上演。③老翁“逾墙走”是不负责的懦夫行为吗?【明确】不是,因为抓的都是男子,“老妇出门看”——老妇反应也很及时,与老翁配合默契,由她应对差役。没想到官兵们如此残忍,连女人也抓。四、切入角度之反常师:这首诗歌的标题叫石壕吏,看标题我们都会认为这应该是围绕官吏来展开的。①找出诗歌中石壕吏正面出场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看到了怎样的石壕吏?【明确】诗歌中石壕吏正面出场的句子: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石壕吏形象:气势汹汹、残暴蛮横、手段狠毒、狡猾……②诗题为《石壕吏》,为何只有两句正面描写官吏的句子?诗歌的主体描述了什么内容?【明确】主体部分是老妇人向官吏哭诉的内容。③自由朗读第三节,梳理老妇人向石壕吏哭诉了几个方面的苦?【明确】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前线兵力紧张急缺,兵源枯竭;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丧子之苦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家破人亡,贫困交加。 生活困窘之苦她自己愿意去吗?为什么挺身而出?无可奈何,别无选择,在官吏的一再威逼下,老妇人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为了掩护老翁,保护家人,请求去服兵役,不得已而为之。 高龄应征之苦④老妪的话是自己一口气说出来的吗?【明确】诗歌“藏问于答”,试着根据老妇的“致词”倒推出双方完整的对话场景。(男生模仿差役的语气,女生模仿老妇的语气,进行分角色朗读。) ⑤ 除了妇苦、还有谁苦?老翁:老伴被捉、晚年丧子三子:两个儿子战场牺牲、还有一个苟且残存儿媳:青年丧夫、孤苦无依、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孙子:幼年丧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师: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这个家庭,甚至是许许多多的家庭,都是痛苦不堪的。到底是谁导致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战争!社会!五、诗人态度之反常探究:在《石壕吏》中,诗人仅以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自己投宿的时间和地点后,就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最后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收束全诗。诗人一向关心人民疾苦,在这首诗中却一反常态地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引导】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759年,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是平叛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补充兵力确保胜利,面对这种局势,有忠君情怀的杜甫是赞成平叛的。(战与不战成了问题,“忧国”与“忧民”成为了矛盾)【明确】一方面,他目睹了石壕吏夜半捉人的残暴蛮横和石壕村一家人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这一家人,痛恨石壕吏;另一方面,他非常清楚当时的天下大势,唐军想要取得安史之乱的胜利,就必须马上补充军队,而补充军队就需要这样到处拉人,石壕吏做的工作无法阻拦,关系到大唐王朝的安危。这是“忧国”与“忧民”的矛盾,悲个体生存与忧民族命运的矛盾。(为国:期盼与支持;为民:同情与悲悯)六、综合“反常”解“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目睹了大量百姓的悲苦生活,写下了一系列同情下层百姓的诗歌:(1)漂泊西南时深夜辗转难以成眠,他感慨: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2)茅屋漏雨长夜沾湿,他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困局长安时目睹国都破败之景,他悲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回乡探亲时看到骄奢淫逸的权贵们,他怒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提示引导】759年春,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径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杜甫一路西行,实录所见所闻,写下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的“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杜甫,正是在这样的忠君与爱民的冲突中,忧国忧民的挣扎中,在这样的两难痛苦中,冶炼了心性,酿成了千苦之心,铸就了伟大的诗圣的形象。在他沉重的笔下,千年前的民生现实烟尘滚滚般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七、练习提升1、背诵古诗2、课后作业:将本诗内容写成一则故事,要求补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八、板书设计石壕吏差役:呼 一何怒 凶狠蛮横(憎恶)老妇:啼 一何苦 痛苦可怜(同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