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3.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重点难点】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共产党宣言》得意义【活动过程】活动一:必备知识(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圈画课本知识点,并写出疑难点,用时10分钟)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3.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手段、政治思想方面4.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的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7.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9.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1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13.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课本,以课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活动三:主干归纳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内容基本 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主要 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 原因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②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③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根本 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3)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4.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三、社会主义实践——在曲折中前进1.胜利标志: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3.严重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发展前景(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2)从实践结果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这一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活动四:典题训练(按照“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的做题步骤完成,调动所学知识,写出主干句,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6分钟)某校高一思政课教师为了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教材,组织学生课前利用假期搜集一些有关不同社会形态的资料,以下是同学甲列出的一张计划表: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计划查找内容 ①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原始人以氏族为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城市开始出现 ③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商品经济为主,逐步发展 ④通过增加纺织工人的工资,调和阶级矛盾;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所列计划表中有哪些不当之处,请指出。(2)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阐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活动五:当堂练习(完成小题用时6分钟,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一、判断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2.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5.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6.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7.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8.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9.私有制的产生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10.《共产党宣言》表明了共产党始终代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自身的特殊利益。( )11.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二、选择题12.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专家初步判断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对这一历史时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③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被奴役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2024年10月1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到得克萨斯州的数千名码头工人进行了罢工。在持续了3天之后,美国东部及墨西哥湾的港口大罢工暂时落下帷幕。资方向美国码头工人工会作出妥协:未来6年时薪增加24美元,增幅为62%。下列对美国工人罢工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是工人进行罢工的总根源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C.劳资矛盾的缓和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D.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暂时得到了调和14.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彻底失败。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暂时繁荣。据此,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制度。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②没有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毫无人身自由③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④没有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今天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12月22日,泥河湾2024年考古发掘项目论证验收会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其中,密集的石制品间保存完整的“热处理石料”窑炉是在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生动呈现出距今1.8万至1.5万年前东方人类石器制造场景。在旧石器时代( )①氏族中的全体成员都能平等行使表决权②生产力极其低下,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③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同学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录了以下观点“他们认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障碍,是理性的迷误和没有出现解除这种迷误的天才人物,只有进行完善的道德教育,改善人们的理性,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社会。” “他们认为对于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只能靠宣传、示范,靠争取舆论。”这些观点( )①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未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④发现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 )①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②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③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一本《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现实问题,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它( )①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论述了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广大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幸福和自由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能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解读正确的是(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两大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唯物史观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社会主义在发展历史中,曾经历了两次伟大飞跃:一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二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下列关于唯物史观表述正确的是( )①揭示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上述论断(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②预示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将一帆风顺,要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③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三、主观题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的故事。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红糖蘸粽子是义乌春节传统食物。一日,母亲送完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母子二人相视大笑,陈望道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参考答案活动四:典题训练(1)①文字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因此,查阅原始人遗留的文字是不可能的。②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推广是在封建社会。③在资本主义社会,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④增加工资可以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能调和。(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分析】背景材料:中国古代不同社会形态考点考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指出同学甲所列计划表①②③④中有两处不当之处。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计划表①中原始人遗留大量文字、绘画,原始人以部落为生活的基本单位→可联系教材文字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查阅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是不恰当的。关键词②:计划表②中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可联系教材知识这些属于封建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将其列入奴隶社会的搜集内容是不恰当的。关键词③:计划表③中商品经济为主,逐步发展→可联系教材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所以商品经济为主列入封建社会的搜集内容是不恰当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本题是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活动五:当堂练习一、判断题1.正确【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故本题说法正确。2.正确【详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本题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本题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因此本题观点错误。5.错误【详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故原观点错误。6.错误【详解】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因此本题观点错误。7.正确【详解】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8.错误【详解】奴隶制国家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故本题说法错误。9.错误【详解】私有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前提,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故本题说法错误。10.错误【详解】《共产党宣言》表明了共产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故观点错误。11.错误【详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故本题说法错误。二、选择题12.D【详解】③④:商代中期属于奴隶制社会,在奴隶社会,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被奴役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④正确。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是在原始社会,①与题意不符。②:在奴隶社会,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占有,而不是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②排除。故本题选D。13.C【详解】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美国工人罢工的总根源,A错误。B:材料强度在美国工人罢工压力下,资方同意给工人加薪,工人罢工停止,强调的是资产阶级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不选。C:在美国工人罢工压力下,资方同意给工人加薪,工人罢工停止,资产阶级被迫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是劳资矛盾的缓和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C正确。D: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D错误。故本题选C。14.B【详解】①:该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制度,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①符合题意。②: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②说法错误。③: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暂时繁荣。据此,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制度。该观点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制度没有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今天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C【详解】①:在氏族议事会中全体成年人平等行使表决权,而不是全体成员行使,①错误。②③: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③正确。④: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④排除。故本题选C。16.A【详解】①:从材料中“只有进行完善的道德教育,改善人们的理性,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社会”“靠宣传、示范,靠争取舆论”等内容可以看出,这些观点是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的,并且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一种思考,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①正确。②:材料中强调通过道德教育、宣传示范等方式来实现理想社会,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这是主张阶级调和,没有认识到社会变革需要通过阶级斗争,也就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正确。③:材料中这些观点并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涉及到这一基本矛盾,③错误。④:材料中的观点并没有发现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这种依靠理性、宣传等方式不能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④错误。故本题选A。17.B【详解】①③:《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①③正确。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②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排除。故本题选B。18.C【详解】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排除。②③:一本《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广大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幸福和自由,②③正确。④:《共产党宣言》能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④排除。故本题选C。19.A【详解】①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①正确,④错误。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正确。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③错误。故本题选A。20.C【详解】①: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不是人类社会,①的表述错误。②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②③正确。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是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④不符合题。故本题选C。21.B【详解】①③:“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说明资产阶级造成的工业进步最终将瓦解它所赖以存在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命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①③正确。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②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故本题选B。22.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发表,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分析】背景素材:《共产党宣言》的趣事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述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要求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是真理,侧重于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的结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强调的是划时代意义→可联系《共产党宣言》发表,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②:《共产党宣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强调的是影响→可联系《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可从《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作用及其内容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③:《共产党宣言》让信仰有了滋味,强调的是信仰,强调的是目标→可联系《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可从《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运用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