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难点】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社会主义改造得意义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活动过程】
活动一:必备知识(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圈画课本知识点,并写出疑难点,用时10分钟)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任务
2.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特征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7.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8.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9.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10.中国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
11.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结论和意义
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课本,以课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
活动三:主干归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辞旧”的角度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从“迎新”的角度看)
(3)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国际”的角度看)
二、三个历史时期的评价:
(一)经历三个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活动四:典题训练(独立思考3分钟,按照“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的做题步骤完成,调动所学知识,写出主干句,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6分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诞生了,从此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曾经困顿无望的中国就有了方向。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面对重重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中国独有的形式,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生的社会制度激活了人民的能量,唤醒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的福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6年原油产量达到8716吨,全国农业总产值达1258亿元;南京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建成;霍乱、鼠疫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当初,李大钊振臂高呼:“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活动五:当堂练习(完成小题用时6分钟,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
一、判断题
1.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一直比较顺利,没有经历严重曲折。(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6.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
7.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过程中创立的。( )
8.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指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
9.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
二、选择题
1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截至1956年底,96.3%的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91.7%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和82.2%的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这标志着(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在全国拉开序幕
③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得益于( )
①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跨越
②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④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A.将民族独立作为革命的任务 B.由无产阶级领导
C.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由资产阶级领导
15.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D.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深刻影响了世界。毛泽东曾说:“世界历史几千年以来都在发展着,进步着,但只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才产生了新的方向”。关于“十月革命”及“新的方向”,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诞生世界上首个共产党,开创无产阶级政权先河
②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④产生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下列关于中国故事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执政为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8.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把中华民族推入前所未有的黑暗境地。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道光,刺穿了近代中国的沉沉暗夜,照亮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材料主要表明(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带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不用向其他国家学习
③只要正确反思、以史为鉴,历史的波折也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曲折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难免经历各种曲折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经被消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
活动四:典题训练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
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救中国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作用。
有效信息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可联系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有效信息③: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可联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探索时期的成就及其意义。
活动五:当堂练习
一、判断题
1.错误
【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故原题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此本题观点错误。
3.错误
【详解】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而邓小平理论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故本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 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故本题观点错误。
5.正确
【详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题中观点正确。
6.错误
【详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本题观点错误。
7.错误
【详解】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8.错误
【详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指的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故该判断错误。
9.正确
【详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本题说法正确。
10.正确
【详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故本题观点正确。
二、选择题
11.B
【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④排除。
②③: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B。
12.B
【详解】③④:材料中指出,截至1956年底,96.3%的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91.7%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和82.2%的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这说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③④符合题意。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不选。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在全国拉开序幕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②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③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得益于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的积极性,③④正确。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跨越,①错误。
②: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A: 1840年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所以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以民族独立作为革命的任务,A不选。
B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B正确,C不选。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D错误。
故本题选B。
15.B
【详解】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A错误。
B: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正确。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C错误。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错误。
故本题选B。
16.C
【详解】①:世界上首个共产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它于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并非十月革命诞生的;巴黎公社开创无产阶级政权先河,而不是十月革命,①错误。
②: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②正确。
③: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而不是十月革命,③排除。
④:十月革命产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7.D
【详解】A: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A表述错误。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B排除。
C: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排除。
D:“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18.C
【详解】①: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材料主要强调党的产生与作用,①不选。
②④:把中华民族推入前所未有的黑暗境地。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道光,刺穿了近代中国的沉沉暗夜,照亮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带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④入选。
③: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不涉及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9.B
【详解】①:根据世界上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①正确。
②: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但并不是不用向其他国家学习,而是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②排除。
③:历史证明,面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只要正确反思、以史为鉴,历史的波折也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③正确。
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曲折和失误,但并不能说严重曲折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0.A
【详解】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①正确。
②: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正确。
③:苏联在我国之前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不符合实际,③错误。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不会被消灭,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