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式认读“假、威、扯”等12个生字,会写“爪、食、爷”3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3.分角色朗读课文前半部分,感受老虎的“威风”以及狐狸如何”借威风”。教学重难点:1、用多种方式认读“假、威、扯”等12个生字,会写“爪、食、爷”3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教学过程:板块一 看图猜故事激趣,谈话导入新课看图猜故事:(出示亡羊补牢 对牛弹琴 坐井观天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画龙点睛,指名答)总结:这些故事不仅很有趣,还藏着许多有用的道理。这样叫做寓言。(出示:故事、道理、寓言,齐读)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课题,指名读,正音,齐读)。题目里藏着我们熟悉的两种动物朋友,来让我们把他们请出来 狐狸和老虎在森林里相遇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故事里又藏着什么道理 请你赶紧把书轻轻翻到97页。板块二 初读感知积累,成组多样识字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提问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反馈,积累字词。(1)课课贴生词认读(同桌互相读 开火车一组)(2)课文生字认读(小老师领读一组)(3)多音字明确蓝色字“转”是多音字,请生分别组词,出示课件,根据生活经验、旧知识学会多音字的读法,寻找多音字的规律。zhuà n zhuǎn骨碌碌一转 转身zhu n zhuǎn转动 转弯(4)成组多样识字师:狐狸和老虎将字词宝宝藏在了它们身后,谁想挑战读一读这些字词 (随机出示狐狸一组):骨碌碌一转 扯着嗓子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师: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答:都是形容狐狸的动作或神态)(随机出示老虎一组):松开爪子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信以为真师:这些词语又是形容谁的 (指名答:形容老虎的动作或心理)认识了这些可爱的生字宝宝,我们现在将这些生字词宝宝送回到课文中去吧,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 齐读: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对比“狐假虎威”和这句话,你知道“假”和“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了吗 (指名答,“假”就是借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板块三 朗读表演领悟,深入体会形象(一)抓住动词体会威风(第一自然段)(1)师:那老虎到底“威风”在哪里 )出示第1自然段,师范读。(2)师:你从哪些字词读出“老虎的威风” (指名答:狐狸是“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老虎是“扑、逮”,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你们抓住了这些关键动词,很了不起,会读书了!(3)抓住动词,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师:狐狸被饥饿、凶猛的老虎逮住,几乎是必死无疑。可"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狐狸可能在想什么 (指名答:狐狸在打坏主意;它想骗老虎;它想办法逃走..….)板块四 朗读表演领悟,深入体会形象1.请同学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2.(出示第一组对话)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抓住:扯着嗓子 一愣指导朗读3.出示第二组对话“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的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4.小组合作表演7-8自然段任务一:小组合作学习 7-8 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老虎、其他小动物表现的词语,并分角色表演。任务二:小组合作表演。出示词语: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出示词语: 东张西望 半信半疑出示词语:纳闷 撒腿就跑5、齐读第九自然段最后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6、小结: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个成语“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板块五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阅读《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想一想从这个故事中能够明白一个什么道理?2.故事续编:请发挥想象,有一天,老虎和狐狸在森林里又见面了,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续编这个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