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金色的草地》教案

资源简介

三上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朗读、感悟,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在第五单元,我们需要“留心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探寻可爱有趣的动植物,晒一晒自己的观察所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金色的草地》,跟随作者普里什文的目光,探寻草地变化的奥秘,争做“红领巾观察员”。
2.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幻灯片出示蒲公英上的词语:乡下、窗前、蒲公英、玩耍、假装、一本正经、绒毛、盛开、哈欠)。
活动一:抓变化、学观察
1. 同学们观察词语是又快又准,接下来一起走进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草地变化的句子,并试着填一填,说一说。
2. 出示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举手回答:(1)我画的是“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2)“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低是金色的。”(3)“傍晚的时候,草地有变绿了。””(根据回答,适时板书“早上”、“绿色的”、“中午”、“金色的”、“傍晚”、“绿色的”)(奖励“观察之星”的贴纸。)
3. 指导形近字:“钓”与“钩”。
4. 你可真厉害,已经是一个观察小能手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画横线的这三句话吧!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齐读第三句。
5. 读了这些句子后,此刻你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
6. 作者提出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原因吧!
7.汇报交流。
活动二:探原因、知观察
1. 出示活动要求: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草地变化原因的句子,并尝试填一填,同桌互相交流。
预设:“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根据回答,适时板书“合拢”、“张开”)(奖励“观察之星”的贴纸。)
3.师生合作有感情的读出描写草地变幻的句子,用手来模拟花张开合拢,感受一下课文中的画面。
师: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预设: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通过同学们的模拟,你们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蒲公英张开合拢的画面了,我们就一起看一个视频吧。
5、和之前《搭船的鸟》联系起来,两个作者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的人。)(板书“仔细观察”。)
活动三:梳方法、明观察
1. 出示活动要求:读下面两段话,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在相应的方框中画勾。
2.学生回答时追问你为何要勾这个观察方法,并适时在右边黑板上板书观察小秘籍(观察方法)。(奖励“观察之星”的贴纸。)
3.同学们已经梳理出这么多观察小秘籍了,知道了如何才能仔细观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当一当“红领巾观察员”吧。
活动四:交朋友、写观察
1. 出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慢开观察小盲盒,拿一个东西出来,借助观察小秘籍完成红领巾观察单。再用几句话写写观察所得。
2. 教师下去指导,拍摄学生填写的记录单,投屏到电脑上。
3. 让学生讲解一下为何这样记录。
4. 老师利用评价表给学生示范如何评价。5. 学生给投屏的同学评价。
课堂总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同学们用文字描绘的美好画卷仍在心中缓缓展开。语文就是一双神奇的眼睛,让我们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愿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并用文字将他们记录。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早上 中午 傍晚
绿色的 金色的 绿色的
合拢 张开 合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