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八 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八 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SQ135活力课堂”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单位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八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词语中的轻声。1.初步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会写“牛、羊”等4个生字。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3.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4.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5.朗读、背诵《风》。6.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7.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8.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字。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3.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难点 1.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2.朗读、背诵《风》。3.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会写“牛、羊”等4个生字。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3.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过渡: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园,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八”。(板书:语文园地八)在这个乐园不但可以欣赏有趣的图画,可以做游戏,还可以穿越到古代……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二、游戏活动,巩固知识(一)生字结构我会分。1.教师过渡: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之旅吧!先来“字词句运用”的果园里看看吧!教师过渡:地上掉了好多苹果,看图并思考:为什么将带“星”字的苹果装入写有“花”的果篮里?为什么将带“地”字的苹果装入写有“叶”的果篮里?为什么将“白”放到带“口”字的花篮。学生观察,教师提示:可以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哦!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原来是按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分类的。2.教师引导:我们一起连连线,按结构将生字分成两类。3.教师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哪些上下结构的字? 快来把下面的生字归类连线吧!4.指导书写“牛、羊、果、白”四个字。二、字词句运用1.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在“识字加油站”中认识了很多字词,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先来看看“字词句运用”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知识。2.读一读。(1)读词语,说发现。(2)多种形式读词语,积累巩固。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3)扩词练习——虎头卡翻一翻。3.学写祝福语。(1)欣赏祝福语。学生自由读,齐读。(2)创设情境,交流祝福语。(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贺卡书写格式。(4)练写祝福语。(5)展示学生制作的贺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朗读、背诵《风》。一、、书写提示1.书空汉字,发现书写规则。教师引导:我们一起书空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同组的两个汉字有什么共同的书写规则了吗?2.学生练写,教师适时指导。3.回忆同类书写规则的汉字。教师引导: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汉字中,哪些运用了“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寻找相同书写规则的汉字)4.总结本学期学过的笔顺规则。教师引导:谁来说一说我们这学期都学习了哪些笔顺规则?四、课堂小结这节课讲完了,大家看一看自己写的贺卡,再看一看自己练写的生字,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贺卡送给想送的人,把自己练写的生字展示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为你骄傲吧!五、日积月累1.这节课我们再次来到“日积月累”,来积累最后一首古诗《风》。教师过渡:学习古诗前,先来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吧!有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教师启发:看一看这些图画,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教师过渡这四幅画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今天要学习的唐代诗人李峤的古诗《风》,一起来读一读吧!2.教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流利。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对节奏。4.小组内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诗意。5.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多变,结合图画想象它在春天、秋天不同季节或者睡眠、竹林间不同地方掠过的画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6.背诵古诗。(1)教师出示背诵填空,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填一填,背一背。(2)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7.教师引导: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3.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两只耳朵长又尖,短短尾巴翘后边。两只眼睛像玛瑙,一张嘴巴分三片。(打一动物)。教师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猜到了谜底了吗?对呀,就是小兔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讲的是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叫《小兔运南瓜》,一起来看图读读这个故事吧!二、明确交际要求1.看图说图意。(1)第一幅图。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教师总结:小兔站在南瓜地里,看着又大又重的南瓜疑惑,发愁:南瓜这么重又这么大,我怎么搬得动呢?(2)第三幅图。继续观察第三幅图,最后小兔有没有把大南瓜运回家呢?3.把这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第二幅图上的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呢?小兔是用什么方法把大南瓜运回家的?三、全班交流1.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帮小兔想想办法,把这个又大又重的南瓜运回家吧!请你把自己想的办法用一两句话说给同桌听,同桌互相评价一下。2.教师总结方法,学生归类。寻找相似点;借助工具搬运;寻求朋友帮助。四、讨论评议教师引导:你们的办法都不错,下面请大家互相讨论交流一下,哪一种办法最好,理由是什么。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选择,各种方法不需要进行优劣比较,只要学生能说清楚理由都应予以肯定。提示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教师小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也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五、实践活动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兔运南瓜的故事。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方法来运南瓜。3.选一种运南瓜的方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六、日积月累1.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次来到“日积月累”,来积累最后一首古诗《风》。学习古诗前,先来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吧!有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教师启发:看一看这些图画,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2.教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流利。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对节奏。4.小组内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诗意。5.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多变,结合图画想象它在春天、秋天不同季节或者睡眠、竹林间不同地方掠过的画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6.背诵古诗。(1)教师出示背诵填空,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填一填,背一背。(2)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7.教师引导: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七、和大人一起读教师过渡: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1.借助拼音,把《春节童谣》读通、读顺。2.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满街走:走亲访友、赶庙会等。3.拓展延伸。 个人添补调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