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疆域★描图填图 ·在图中描绘北回归线、50°N纬线。 ·在图中填注:(1)邻国:俄罗斯、朝鲜、印度、越南。(2)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首都:北京。·用阴影描绘出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大部分位于 ,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东部、 西岸【易错易混】我国南北跨纬度虽广,但没有寒带,只有温带和热带范围。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领土四至:甲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乙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丙 最东端 黑龙江省 与 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丁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海陆兼备的大国: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市、自治县)、 (镇、民族乡)。2.省级行政区域:共 个。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3.34个省级行政区域: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9个) 名称:A 省、B 省、C甘肃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E 、F山西省、G 省、H河南省、I 省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11个) 简称:A青、B川、J藏、K云或滇、L 、M 、N 、O赣、P皖、Q苏、R沿海的省级行政区 (14个) 行政中心:沈阳、石家庄、天津、I 、Q 、R 、S 、T福州、a 、U广州、香港、澳门、b 、V南宁边疆的省级行政区(9个) 名称: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J 、K 省、V广西壮族自治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4个) 简称(自西向东):K云或滇、V桂、U 、a三、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不包括港、澳、台),约占世界人口的1/5。2.基本国策: 。3.地区分布不均:以 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考点一 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简称与分布1.形象记忆:2.方位查找:在阅读地图时,可把我国分成东北、西北、西南等几大方位,看其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分片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典题示范】 (2023·雅安学业考)受气候、物产等影响,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不同。在清朝初年,我国就形成了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四大传统菜系,读我国四大传统菜系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题。1.粤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四大传统菜系中,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点,且以河湖水产为主要食材的是( )A.川菜 B.鲁菜C.淮扬菜 D.粤菜【解题指南】1.会读图。①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②为山东省,简称鲁;③为江苏省,简称苏;④为广东省,简称粤。粤菜主要集中分布在④广东省。2.会分析。江苏省位于南北方交界处,且河湖众多,所以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点,且以河湖水产为主要食材。考点二 地理位置1.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经纬度位置:具体的经纬度;某地的经纬度范围;位置所处特殊经纬线或跨纬度带、热量带等。(3)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侧、临海、距海较近、深居内陆等。(4)相对位置: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与哪些行政区相邻;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位等。2.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3)相对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陆上、海上交通;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等。【典题示范】(2023·连云港学业考)图1为中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图2为中亚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评价中亚的地理位置。 (2)填空,完成对咸海形状变化原因的推测。① ,② 。【解题指南】会分析。第(1)题,有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亚的地缘优势,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联系亚洲与欧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不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亚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不便于发展海洋运输,不便通过海洋交通开展对外交往等。第(2)题,锡尔河和阿姆河被过度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另外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湖水蒸发加剧,这导致了咸海水位的下降。 (2023·通辽学业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1、2题。1.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B.海陆兼备C.纬度跨度大D.经度跨度大2.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A.是沿海省区B.与朝鲜接壤C.与3个国家相邻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2023·河南学业考)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戳。读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完成3、4题。3.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4.最可能在②地邮局加盖的邮戳是( ) (2024·新疆学业考)“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6.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2024·广东学业考)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下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7~9题。7.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8.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D.劳动力资源丰富 (2024·菏泽学业考)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其省会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10.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滇、闽 B.桂、闽 C.滇、赣 D.贵、粤11.推测影响两省会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湖南学业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图示河流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闽江13.该区域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 )A.均沿渤海分布 B.大多为省会城市C.西南多东北少 D.都分布在山东省14.与该区域的内陆省份相比,山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A.地处热带 B.位于河流源头C.濒临海洋 D.与北京相连15.(2024·上海学业考)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澳门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宁夏 108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龙江 67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贵州 219 甘肃 59天津 1 162 重庆 389 广西 212 内蒙古 20江苏 791 福建 335 陕西 192 新疆 16广东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台湾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山东 652 辽宁 288 —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在上图的图例上方填写该指标的名称。 (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 (3)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单位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上图中。 (4)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在上图“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5)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示例: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所用地图: 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16.(2023·永州学业考)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 (4°N附近)。(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 。(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 海。(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 岛。(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第九章 从世界看中国一、疆域★描图填图 ·在图中描绘北回归线、50°N纬线。 ·在图中填注:(1)邻国:俄罗斯、朝鲜、印度、越南。(2)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首都:北京。·用阴影描绘出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东半球、 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易错易混】我国南北跨纬度虽广,但没有寒带,只有温带和热带范围。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领土四至:甲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乙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丙 最东端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丁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4.海陆兼备的大国: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2.省级行政区域: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4个省级行政区域: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9个) 名称:A青海省、B四川省、C甘肃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E内蒙古自治区、F山西省、G陕西省、H河南省、I山东省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11个) 简称:A青、B川、J藏、K云或滇、L渝、M鄂、N湘、O赣、P皖、Q苏、R沪沿海的省级行政区 (14个) 行政中心:沈阳、石家庄、天津、I济南、Q南京、R上海、S杭州、T福州、a台北、U广州、香港、澳门、b海口、V南宁边疆的省级行政区(9个) 名称: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J西藏自治区、K云南省、V广西壮族自治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4个) 简称(自西向东):K云或滇、V桂、U粤、a台三、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不包括港、澳、台),约占世界人口的1/5。2.基本国策:计划生育。3.地区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考点一 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简称与分布1.形象记忆:2.方位查找:在阅读地图时,可把我国分成东北、西北、西南等几大方位,看其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分片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典题示范】 (2023·雅安学业考)受气候、物产等影响,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不同。在清朝初年,我国就形成了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四大传统菜系,读我国四大传统菜系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题。1.粤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图中的(D)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四大传统菜系中,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点,且以河湖水产为主要食材的是(C)A.川菜 B.鲁菜C.淮扬菜 D.粤菜【解题指南】1.会读图。①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②为山东省,简称鲁;③为江苏省,简称苏;④为广东省,简称粤。粤菜主要集中分布在④广东省。2.会分析。江苏省位于南北方交界处,且河湖众多,所以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点,且以河湖水产为主要食材。考点二 地理位置1.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经纬度位置:具体的经纬度;某地的经纬度范围;位置所处特殊经纬线或跨纬度带、热量带等。(3)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侧、临海、距海较近、深居内陆等。(4)相对位置: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与哪些行政区相邻;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位等。2.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3)相对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陆上、海上交通;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等。【典题示范】(2023·连云港学业考)图1为中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图2为中亚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评价中亚的地理位置。答:优势: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联系亚洲与欧洲的陆上交通要冲等。劣势:地处内陆,距海远,不便通过海洋交通开展对外交往等。(2)填空,完成对咸海形状变化原因的推测。①减少,②加剧。【解题指南】会分析。第(1)题,有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亚的地缘优势,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联系亚洲与欧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不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亚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不便于发展海洋运输,不便通过海洋交通开展对外交往等。第(2)题,锡尔河和阿姆河被过度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另外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湖水蒸发加剧,这导致了咸海水位的下降。 (2023·通辽学业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1、2题。1.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D)A.地形复杂多样B.海陆兼备C.纬度跨度大D.经度跨度大2.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D)A.是沿海省区B.与朝鲜接壤C.与3个国家相邻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2023·河南学业考)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戳。读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完成3、4题。3.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4.最可能在②地邮局加盖的邮戳是(B) (2024·新疆学业考)“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B)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6.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A)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2024·广东学业考)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下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7~9题。7.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C)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8.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D)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D)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D.劳动力资源丰富 (2024·菏泽学业考)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其省会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10.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A)A.滇、闽 B.桂、闽 C.滇、赣 D.贵、粤11.推测影响两省会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湖南学业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图示河流是(A)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闽江13.该区域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B)A.均沿渤海分布 B.大多为省会城市C.西南多东北少 D.都分布在山东省14.与该区域的内陆省份相比,山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是(C)A.地处热带 B.位于河流源头C.濒临海洋 D.与北京相连15.(2024·上海学业考)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 省级行 政单位 指标 (人/km2)澳门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宁夏 108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龙江 67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贵州 219 甘肃 59天津 1 162 重庆 389 广西 212 内蒙古 20江苏 791 福建 335 陕西 192 新疆 16广东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台湾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山东 652 辽宁 288 —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在上图的图例上方填写该指标的名称。答:指标:人口密度。(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答:第④层级:300~550。(3)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单位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上图中。答:江苏人口密度大于550人/km2,青海小于10人/km2。(4)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在上图“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5)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示例: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所用地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气候高寒,人口稀疏。16.(2023·永州学业考)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曾母暗沙(4°N附近)。(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长江。(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渤海。(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台湾岛。(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答: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大,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陆地面积大,陆上邻国多,可以合理布局工业、农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章 从世界看中国 - 学生版.docx 第九章 从世界看中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