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学习评价】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评价(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学习评价】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评价(4)(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上科学期末学习评价(四)
解析及参考答案
(范围:第1-5章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不属于科学进步带来便利的是(  )
A.使用机器人扫地 B.乘坐高铁出行
C.用CT诊断病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
【解答】解:A、使用机器人扫地可以给人类减轻家务劳动,为生活带来便利,故A符合题意;
B、乘坐高铁出行,给人类带来出行的便利,故B符合题意;
C、用CT诊断病可以使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疗,故C符合题意;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人类造成不利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永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液体的体积4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解答】解:因为开始仰视读数偏小,所以该量筒内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45mL;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为30毫升,故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15mL。
故选:A。
3.在测量实践活动中,小徐测得家里烘干机的高度是1.18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后一位数字“0”可以省去不写 B.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D.0.180m是估计值
【解答】解:测量实践活动中,小徐测得家里烘干机的高度是1.180m,长度测量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一位数字“0”是估读数字,不能省去,由长度测量数据1.180m知数据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厘米,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0.000m是估计值,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5℃、﹣100℃~108℃ B.4℃、﹣108℃~100℃
C.4℃、﹣80℃~108℃ D.5℃、﹣80℃~108℃
【解答】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被定为100℃。
则一个格表示的温度为:,刻度范围,上限:(47﹣20)格108℃,下限:(0﹣20)格80℃,
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4℃、﹣80℃~108℃。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了水稻具有什么特征?(  )
A.适应环境 B.变异 C.生长 D.遗传与变异
【解答】解: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现在我们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说明水稻具有变异现象。
故选:D。
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他用大米和黑米表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用绿豆、黑豆、黄豆分别表示叶绿体、细胞核和液泡。该模型最可能表示哪一类生物的细胞(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解答】解:此图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
故选:B。
7.2023年7月16日,国家发布新物种—卧龙卷瓣兰,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每年九、十月份会开黄色的花。则卧龙卷瓣兰属于(  )
A.苔藓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答】解:A、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花,A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无花,B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无花,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根据题干可知,卧龙卷瓣兰,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每年九、十月份会开黄色的花,因此,卧龙卷瓣兰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8.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A.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B.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鱼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D.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A、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B符合题意。
C、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蜥蜴是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如图所示为某地区食物网关系图,对图中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兔→草→鹰 B.草→鼠→鹰 C.鹰→兔→狐 D.草→狐→鹰
【解答】解:A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兔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C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B正确。
D、由图可知,狐以兔和鼠为食,不会直接以草为食,D错误。
故答案为:B。
10.读如图所示的平面图,下列有关图示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B.村庄位于工厂的东北方向
C.图中公路先为南北走向,再变为西北—东南走向
D.图中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解答】解: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图中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村庄位于工厂的东南方向;图中公路先为南北走向,再变为西北—东南走向。
故选:C。
11.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3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图1为其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解答】解: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图1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太阳系。
故选:B。
12.公元10世纪,谭峭在其著作《化书》中记录了很多科学现象及规律,如“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环舞,此处可以理解为旋转舞蹈。在旋转舞蹈时,舞者认为周围宫室都在转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周围宫室 B.舞者自身 C.脚下大地 D.院内树木
【解答】解:在旋转舞蹈时,以周围宫室、舞者自身、脚下大地以及院内树木为参照物,只有周围宫室和舞者自身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舞者自身为参照物,周围宫室是运动的。
故选:B。
13.如图是小明用铅笔做圭杆,在自家的飘窗上做“观竿测影”的实验。一天内,竿影将顺时针旋转变化,其原理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月球的公转 D.月球的自转
【解答】解:一天内,竿影将顺时针旋转变化,其原理是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故选:A。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解答】解:
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此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此选项错误;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选项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此选项正确;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5.以下哪个过程是设计的一般过程( )
A.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编写产品说明书→优化设计方案
B.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
C.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制作模型或原型
D.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编写产品说明书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4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D﹣A (用字母表示)之间;这天的月相大致为  满月 。
【解答】解:2024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D﹣A之间即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这天的月相大致为满月。
故答案为:D﹣A;满月。
17.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也将承办部分比赛项目。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丙 位置。
(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昼渐短,夜渐长。 。
【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丙位置。
(2)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昼夜平分;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昼短夜长。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渐短,夜渐长。
故答案为:(1)丙;(2)昼渐短,夜渐长。
18.如图为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
(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朝南 (填“朝南”或“朝北”)的,太阳光线A是  夏至日 (填“冬至日”或“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这天太阳光直射在 上。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减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答】解:(1)图中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太阳光从窗户照入,所以窗户是朝南的;
图中光线A是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该节气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
故答案为:(1)朝南;夏至日;北回归线 (2)减小。
19.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2.50 cm。
(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13 ℃。
(3)如图丙所示,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44 mL。
(4)若用图丁的体温计直接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为 39.2 ℃。
【解答】解:
(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的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5.00cm;右端刻度值为7.50cm,圆的直径D=7.50cm﹣5.00cm=2.50cm;
(2)图乙中温度计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它的读数为﹣13℃,读作负十三摄氏度;
(3)图丙中量筒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44mL。
(4)如图丁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位于39℃与40℃之间,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体温计的示数为39℃+0.2℃=39.2℃。
故答案为:(1)2.50;(2)﹣13;(3)44;(4)39.2。
20.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并完成相关内容。
(1)根据检索表,属于S类的是动物C,那属于R类的是动物  A 。
(2)根据检索表信息,请写出3b内容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
【解答】
(1)检索表中的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S类的是动物C家兔;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是两栖动物的特征,可见2是B青蛙;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是鸟类的特征,可见R是A鹤;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可见Y是D蛇;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是两栖动物的特征,可见4是B青蛙。
(2)根据检索表信息,3a是皮肤干燥,在陆地产卵,故3b是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故答案为:(1)A。(2)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21.小海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对蜗牛的结构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放大镜 (填仪器名称)。
(2)小海发现自己购买的蜗牛比别人在田野里抓的都要大,于是他用刻度尺测量该蜗牛的壳。图中测
量方式正确的是  甲 ,读数为  2.30 cm。
(3)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4)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亮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丁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
(5)小亮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该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解答】解:(1)放大镜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显微镜的雏形,通常用来观察物体细节。为了更好地对蜗牛的结构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
(2)图中测量长度的方法:首先观察刻度尺零刻线是否磨损,其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尺的位置应放正,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因此图中测量方式正确的是甲,读书为:5.30cm﹣2.00cm=2.30cm。
(3)细胞是生物学中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因此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
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
则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
(3)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
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S=π(R2﹣r2);
因为纸的厚度为d;卷筒纸内半径r,卷筒纸外半径R,
所以纸的总长度L。
故答案为:(1)放大镜;(2)甲;2.30;(3)细胞;(4);(5)。
三、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2.小乐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 。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AB (选填“AB”或“CD”)两点。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
【答案】(1)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AB;
(2)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即地球仪上赤道的图上距离。地球赤道周长实际长度约4万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即可计算出此地球仪的比例尺。代表地轴的粗铁丝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是南北极点,且与赤道垂直,穿过地心,故要穿过AB两点。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23.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用过的五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清水中3天,过滤后得滤液。
②四只鱼缸分别贴上A、B、C、D标签,并在四只鱼缸中都加入5000ml无污染的河水。
③在A、B、C、D四只鱼缸中,依次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的电池浸出液。
④再向各鱼缸中分别加入6条大小和生活状态差不多的小金鱼,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就越________。
(3)由此,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结论严谨吗?________,如何改进:________。
(4)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废电池?________。
【答案】(1)废电池浸出液对生物有影响吗?
(2)短 (3)①. 不严谨 ②. 增加对照组
(4)垃圾分类,将废旧电池投入有害垃圾桶##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无害处理
【解析】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废电池浸出液对生物有影响吗?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随着电池浸出液增加而增大,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就越短。
(3)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实验探究的是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因此应该以废电池浸出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该实验的不严谨之处是没有对照组,应加设E组未添加废电池浸出液为对照组。
(4)废电池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废电池,例如设置专门的回收点,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24. 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一张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mL水全部倒入空瓶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将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等份,分别作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mL,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0mL的量筒了。
(1)小华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如图甲、乙所示),请判断哪个量筒更
精确,理由是________;
(2)学习了体积的测量后,小华的生日礼物是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
小华想知道小水晶球的体积,做了如图丙所示的3个小实验;由图可知:水
晶球的体积是________cm3;
同桌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b.将塑料空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c.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D.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并将塑料盒密封后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3)则小科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是________cm3。
【答案】(1)甲量筒更精确,因为甲与乙相同刻度之间,甲的间距更大 (2)10 (3)9
【解析】
(1)由图可知,两只玻璃瓶的横截面积不同;由于甲横截面积较小,在盛有一定体积的水时,甲瓶中水的深度较大,刻度的间距较大,所以精确度较高;由于乙横截面积较大,盛有一定体积的水时,乙瓶中水的深度较小,刻度的间距很小,所以精确度相对要低。
(2)由图丙可知,量筒上20mL被平均分成10小格,则1小格为2mL,所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只有空容器漂在水面上时,水面对应刻度为30mL,当空容器漂在水面上,水晶球浸没在水中时,水面对应刻度为40mL,所以水晶球的体积
(3)由图①可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42mL,由图④可知,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并将塑料盒密封后放入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对应刻度为51mL,所以塑料空盒的体积
25. 在“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介绍了他们在空间站开展的不同重力条件对细胞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在完全失重和模拟地球重力两种状态下对心肌细胞进行培养,温度、气体浓度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图1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是显微镜镜头,图3是观察心肌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实验设置了完全失重组,还设置了模拟地球重力组,从探究实验原则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形成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时,应先从侧面看物镜,转动________(填图1中字母),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玻片为止。
(3)图3所示视野有一污点,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污点都不移动,污点可能在____(填结构名称)上。
(4)要使图3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________(填图2中序号)。
【答案】(1)对照组 (2)B (3)目镜 (4)①④
【解析】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该探究实验中,通过设置对照组(模拟地球重力组)和实验组(完全失重组),可以明确比较和分析不同条件对心肌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形成对照以便于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 。
(2)观察时,转动图1中的B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应先从侧面看物镜,以免物镜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因此,图3所示视野有一污点,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污点都不移动,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4)为了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图2中高倍目镜是①,放大倍数为10×,高倍物镜是④,放大倍数为40×,这样组合可以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
26.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球仪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关系。
(1)三球仪A、B、C中表示地球的是  B 。
(2)当A、B,C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可能出现  月食 现象。
(3)如图所对应的日期接近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D (填字母)。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小妍提出,这一模型只能粗略表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与实际的日地月情况相比有一些区别,例如  三球距不同,月食现象在不同位置范围大小不同等 (写出一点)。
(5)为模拟地球公转与月球公转的周期比,A球所在的齿轮数与B球所在的齿轮数之比为 12:1
【答案】(1)B;(2)月食;(3)D;(4)三球距不同,月食现象在不同位置范围大小不同等。
(5)12:1
【解答】
(1)读图可知,三球仪中,发光体A代表太阳且位置不同,绕太阳转动的球体是地球B,月球C绕地球转动;三球之间有机械联动装置来演示三球运动关系。
(2)图中A、B,C三球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太阳光射向地球,地球上被地球挡住部分没
有光源,挡住部分有多有少,就出现不同的月食形状。
(3)图中可以看出,地球仪南极向太阳一侧倾斜,当阳光直射地球仪时,主要直射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日,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夏至日太阳主要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D正确。
(4)三球仪模型是根据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运动关系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成的,模型上三球间距要比三球真实情况小,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时,在不同位置出现上述天文现象的范围大小与真实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35分)
27.(1)在科学实验中用仪器测量后进行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小球的直径为 ______;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若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0.314m,则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______。
(2)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溶解食盐时用来搅拌的是 ______,可以用来对物体加热的是 ______,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是 ______。
【答案】 0.90cm;-6℃;1cm;G;J;F;B。
28.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______(填“越多”或“越少”)。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____(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科的生物。
【答案】种;越多;被子植物;不是
29.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关于地球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下证据支持这一假说的有 ______(选填字母,可多选)。
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被发现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涌出,推开洋壳两边的岩石,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提供了证据支持。请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判断图甲中A、B两处岩石年龄较老的是 ______处。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甘肃地震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已具备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提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小科收到的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认为小科可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避险?
【答案】(1)BC (2)A
(3)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随着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引起地壳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二楼以上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解答】
(1)
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与人们喜爱大熊猫有关,与“大陆漂移”无关,故错误。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正确。
C、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所以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基本上也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正确。故选:BC。
(2)根据海底扩张学说的观点可知,离大洋中脊近,岩石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
图中A距离大洋中脊比B远,所以A处岩石年龄较老。
(3)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青藏高原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随着两个板块间的碰撞和挤压,引起地壳的变形和应力积累,最终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一、二楼可以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三楼以上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30.某同学进行了估测太阳直径的实验。他将如图所示的大卡片、小卡片垂直固定在米尺上,其中大卡片上的铝箔纸中间戳有一小孔,小卡片中间画两条相距8毫米的平行线。将大卡片朝向太阳,移动小卡片,直到太阳像的直径刚好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测得两卡片间的距离为80厘米。
(1)太阳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 ______。
(2)若大卡片上的小孔为“Δ”形状,则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 ______。
(3)数据分析:①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8km。
②可以利用比例式:
计算太阳的直径约为 ______km。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B;(3)1.5×106。
31.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A向右运动,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15s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m/s?
(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5s末时相距多少m?
【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车A的速度:小车A的速度:vA===5m/s,
(2)由图乙可知,B车15s共运动的路程是,sB=50m,
由v=可得A车15s共运动的路程是:sA′=vAt=5m/s×15s=75m,
小车A和小车B在开始计时的时候相距的路程:s=sA′+sB=75m+50m=125m;
第5s末A通过的路程为:sA″=vAt′=5m/s×5s=25m,由图可知此时B车通过的路程为sB′=50m,
则小车A和小车B在第5s末时相距:Δs=s﹣sA″﹣sB′=125m﹣25m﹣50m=50m。
答:(1)小车A的速度是5m/s;
(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5s末时相距50m。
32.小明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产品调试:小明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
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 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 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 都不能进行调节
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目镜;(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 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解答】
(1)放大镜A接受人的眼睛,有放大物像的功能,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可升降支架具有
调焦的功能,因此,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上科学期末学习评价(四)
(范围:第1-5章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不属于科学进步带来便利的是(  )
A.使用机器人扫地 B.乘坐高铁出行
C.用CT诊断病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永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液体的体积4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3.在测量实践活动中,小徐测得家里烘干机的高度是1.18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后一位数字“0”可以省去不写 B.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D.0.180m是估计值
4.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5℃、﹣100℃~108℃ B.4℃、﹣108℃~100℃
C.4℃、﹣80℃~108℃ D.5℃、﹣80℃~108℃
5.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了水稻具有什么特征?(  )
A.适应环境 B.变异 C.生长 D.遗传与变异
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他用大米和黑米表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用绿豆、黑豆、黄豆分别表示叶绿体、细胞核和液泡。该模型最可能表示哪一类生物的细胞(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7.2023年7月16日,国家发布新物种—卧龙卷瓣兰,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每年九、十月份会开黄色的花。则卧龙卷瓣兰属于(  )
A.苔藓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A.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B.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鱼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D.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9.如图所示为某地区食物网关系图,对图中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兔→草→鹰 B.草→鼠→鹰 C.鹰→兔→狐 D.草→狐→鹰
10.读如图所示的平面图,下列有关图示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B.村庄位于工厂的东北方向
C.图中公路先为南北走向,再变为西北—东南走向
D.图中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11.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3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图1为其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2.公元10世纪,谭峭在其著作《化书》中记录了很多科学现象及规律,如“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环舞,此处可以理解为旋转舞蹈。在旋转舞蹈时,舞者认为周围宫室都在转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周围宫室 B.舞者自身 C.脚下大地 D.院内树木
13.如图是小明用铅笔做圭杆,在自家的飘窗上做“观竿测影”的实验。一天内,竿影将顺时针旋转变化,其原理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月球的公转 D.月球的自转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5.以下哪个过程是设计的一般过程( )
A.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编写产品说明书→优化设计方案
B.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
C.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制作模型或原型
D.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编写产品说明书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4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用字母表示)之间;这天的月相大致为    。
17.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也将承办部分比赛项目。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位置。
(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18.如图为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
(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太阳光线A是    (填“冬至日”或“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这天太阳光直射在 上。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cm。
(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
(3)如图丙所示,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
(4)若用图丁的体温计直接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为   ℃。
20.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并完成相关内容。
(1)根据检索表,属于S类的是动物C,那属于R类的是动物    。
(2)根据检索表信息,请写出3b内容    。
21.小海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对蜗牛的结构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填仪器名称)。
(2)小海发现自己购买的蜗牛比别人在田野里抓的都要大,于是他用刻度尺测量该蜗牛的壳。图中测
量方式正确的是    ,读数为    cm。
(3)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4)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亮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丁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
(5)小亮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该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三、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2.小乐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选填“AB”或“CD”)两点。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
23.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用过的五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清水中3天,过滤后得滤液。
②四只鱼缸分别贴上A、B、C、D标签,并在四只鱼缸中都加入5000ml无污染的河水。
③在A、B、C、D四只鱼缸中,依次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的电池浸出液。
④再向各鱼缸中分别加入6条大小和生活状态差不多的小金鱼,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就越________。
(3)由此,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结论严谨吗?________,如何改进:________。
(4)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废电池?________。
24. 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一张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mL水全部倒入空瓶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将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等份,分别作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mL,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0mL的量筒了。
(1)小华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如图甲、乙所示),请判断哪个量筒更
精确,理由是________;
(2)学习了体积的测量后,小华的生日礼物是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
小华想知道小水晶球的体积,做了如图丙所示的3个小实验;由图可知:水
晶球的体积是________cm3;
同桌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b.将塑料空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c.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D.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并将塑料盒密封后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3)则小科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是________cm3。
25. 在“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介绍了他们在空间站开展的不同重力条件对细胞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在完全失重和模拟地球重力两种状态下对心肌细胞进行培养,温度、气体浓度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图1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是显微镜镜头,图3是观察心肌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实验设置了完全失重组,还设置了模拟地球重力组,从探究实验原则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形成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时,应先从侧面看物镜,转动________(填图1中字母),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玻片为止。
(3)图3所示视野有一污点,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污点都不移动,污点可能在____(填结构名称)上。
(4)要使图3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________(填图2中序号)。
26.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球仪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关系。
(1)三球仪A、B、C中表示地球的是    。
(2)当A、B,C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可能出现    现象。
(3)如图所对应的日期接近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填字母)。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小妍提出,这一模型只能粗略表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与实际的日地月情况相比有一些区别,例如    (写出一点)。
(5)为模拟地球公转与月球公转的周期比,A球所在的齿轮数与B球所在的齿轮数之比为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35分)
27.(1)在科学实验中用仪器测量后进行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小球的直径为 ______;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若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0.314m,则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______。
(2)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溶解食盐时用来搅拌的是 ______,可以用来对物体加热的是 ______,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是 ______。
28.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______(填“越多”或“越少”)。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____(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科的生物。
29.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关于地球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下证据支持这一假说的有 ______(选填字母,可多选)。
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被发现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涌出,推开洋壳两边的岩石,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提供了证据支持。请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判断图甲中A、B两处岩石年龄较老的是 ______处。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甘肃地震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已具备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提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小科收到的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认为小科可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避险?
30.某同学进行了估测太阳直径的实验。他将如图所示的大卡片、小卡片垂直固定在米尺上,其中大卡片上的铝箔纸中间戳有一小孔,小卡片中间画两条相距8毫米的平行线。将大卡片朝向太阳,移动小卡片,直到太阳像的直径刚好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测得两卡片间的距离为80厘米。
(1)太阳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 ______。
(2)若大卡片上的小孔为“Δ”形状,则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 ______。
(3)数据分析:①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8km。
②可以利用比例式:
计算太阳的直径约为 ______km。
31.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A向右运动,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15s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m/s?
(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5s末时相距多少m?
32.小明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产品调试:小明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
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 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 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 都不能进行调节
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