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整合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2.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与智慧表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与风骨,培养崇尚智慧、勇于思辨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与智慧表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与风骨,培养崇尚智慧、勇于思辨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情境创设 “魏晋聪慧少年”评选活动自古以来,描写聪慧儿童的文章数不胜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级决定举办“魏晋聪慧少年”评选活动,欢迎各小组同学积极推荐,展示人物风采,制作人物集锦。任务一:穿越千年,初识“慧”书介绍《世说新语》,学生填空任务二:古韵今诵,读通“慧”事1. 这是我们初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根据评价量表要求,自由朗读两篇文章文言文诵读评价量表评价标准 星级(五星满分)读音标准停顿合理声音响亮感情饱满2.简要概括:两篇文章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咏雪》:在寒雪日,谢太傅及他的子侄们在家中讲论文义,兴起而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人约定正午出行,友人失约,陈元方机智应对。任务三:文本细研,读出“慧”处1. 两则故事中,有几位少年?你觉得谁可以参与此次评选?说明入围理由,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人物选票①谢朗②谢道韫③陈元方魏晋聪慧少年选票姓名入围理由(一)读《咏雪》,读出谢朗和谢道韫的聪慧。比较谢朗和谢道韫给“雪”做的比喻,看两人是否“聪慧”?(屏显)比读“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学生回答,主要从喻体的特点上来比较。A.我从“未若柳絮因风起”读出了比喻的美感,把雪比作白色飘飞的柳絮,写出了雪的轻飘和柔美,模拟出了雪纷纷而下的神韵,非常传神,可见谢道韫文采出众。师引导:谢朗是否聪明?不妨结合语境和人物语气,细读《咏雪》B.我从谢朗的比喻中读出了他的聪明,他的比喻突出了雪的颜色白和像盐一样的晶体的情状,非常符合江南雪的特点。“骤”说明雪下得大,盐较为细密,与之不符。C.“差”表明谢朗是抢答,没有深思熟虑,但用语谨慎,但是脑子飞速思考,才思敏捷。“未若”看出自信,有比较思考的过程。D.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看,他认为“柳絮”更好,文章结尾也只对谢道韫作了介绍,隐含谢安对“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一人旁白,老师充当谢太傅,男生谢朗、女生谢道韫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语气。(二)读《陈太丘与友期行》,读出元方的聪慧。教师引导过渡:同样的,元方也是一个独具慧心的孩子。读读文章是怎样来表现他的聪明的。借助《作业本》完成人物设计,同桌分角色朗读,关注元方的语言和语气变化,揣测回答的意图,屏显两组语言。A.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要求仿照《咏雪》,抓住文中词语或具体语境来评价人物。预设:上一组元方的回答强调“久”,意在表明自己的父亲是在等待很长时间以后才离开的,委婉含蓄地批评友人的不守时。同时也可以看出元方诚实守信。对待态度良好的友人也以礼相待。方正:辩驳有理有据,“入门不顾”维护父亲尊严,率真,懂礼识义。下一组是在友人出言不逊时的反击。元方以理反驳,义正词严,说得友人惭愧不已。师:由此可见元方能言善辩,机智过人。分角色演读任务四:拓展文本,感受“慧”风文中的谢安可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屏显插入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补充助读)教师提供助读材料:这首诗中提到的“王”“谢”是当时最有名的两个大家族——两个显赫的贵族,姓谢的家族就是谢安家。谢安当时指挥侄子谢玄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为东晋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就连皇帝都有点怕他们这个家族。这么著名的一个人,在家里是怎样的?仔细读课文,在横线上补写心理活动。小组讨论展示活动设计:公欣然,心想:______________,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公大笑,心想:_______________,乐。1.学生补写,交流。这里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谢安?感受到什么样的家风?预设:文中谢安没有具体评价,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开明达观的长者、寓教于乐。小结:正是因为有这样开明达观的长者,给孩子们很多自由表达的空间,有育人之慧。师:一家人关系亲密无间,家庭氛围和谐、其乐融融,可以讨论各抒己见、谈笑风生。2.有才情、有品行的少年们是如何养成的呢?结合文本和助读材料,探究魏晋时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点。 (屏显)材料一: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预设: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材料二: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预设:注重家庭教育小结:这就是当时东晋名士的风范。所谓真名士自风流。《世说新语》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风度的最好画像。师:相信同学们对《世说新语》一书仍旧意犹未尽,想继续认识书中的聪慧少年。三、布置作业课后阅读《世说新语》,继续探寻书中的“聪慧少年”,完成人物选票,制作人物集锦。课堂总结《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优秀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魏晋士人不滞于物,不拘礼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迹洒脱且率真有趣。板书设计8《世说新语》二则谢太傅 胡儿:反应迅速、有才学、严谨陈太丘 家风 谢道韫:才思敏捷、聪颖机智友人 元方:方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