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标要求】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2.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难点】1.哲学的含义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活动过程】活动一:必备知识(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圈画课本知识点,并写出疑难点,用时10分钟)1.哲学的起源。P32.哲学与世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P5 P6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P6 P74.哲学的基本问题。P8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9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P10 P117.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P11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重要性、历史使命。P1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基本特征。P13 P14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P15 P16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课本,以课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活动三:主干归纳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关系 世界观 哲学区 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两者统一于哲学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观点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基本 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联系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基本 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基本 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 人物 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①朱熹:“理主动静”“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活动四:典题训练(独立思考3分钟,按照“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的做题步骤完成,调动所学知识,写出主干句,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6分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页材料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页材料三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活动五:当堂练习(完成小题用时6分钟,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一、判断题1.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就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和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展开的。( )5.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只是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6.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因此,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指导人们改变世界,就在于它的核心观点是矛盾观点。( )9.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选择题11.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与之相伴的是我国生态哲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长足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论基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导向。由此可知( )①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2024年7月18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成功研制出靠纯自然光供能实现起飞和神续飞行的静电飞行器CoulombFl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此项成果仅依靠自然光即可实现持续飞行,可极大拓展此类飞行器的使用范围,在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④哲学给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奉行“少即是多”的理念,不再每天喝奶茶和咖啡,而是选择极简主义和节俭生活。材料表明(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4.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说明(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汇总与概括②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③哲学研究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正确的哲学观念能为生活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气一元”论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气一元”论来认识世界。“气一元”论,即天地之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气”是运动不息的、变化不止的,其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可见,“气一元”论学说( )①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③产生于中国古人的实践活动④具有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落成启用8周年。截至目前,这只“观天巨眼”已发现新脉冲星超900颗,是同时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为人们进一步探究宇宙本质提供了依据。从哲学的两个对子出发,下列观点与材料主旨相符合的是( )①古今异俗,新故异备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④万物独化,物各自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18.党的二十大通过的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 )①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案②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③作为终极真理穷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④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是从各种认识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20.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 )①是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④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三、简答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材料从“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参考答案活动四:典题训练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看不到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过程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③旧唯物主义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求指导改造世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分析】背景素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节选考点考查: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理解类主观题,需要获取材料关键信息,并运用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可联系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键词②: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关键词③: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可联系旧唯物主义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求指导改造世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活动五:当堂练习一、判断题1.错误【详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但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故本题说法错误。2.正确【详解】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故本题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故该判断错误。4.错误【详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本题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该判断错误。6.错误【详解】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供不了具体的研究方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故题中观点错误。7.错误【详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故本观点错误。8.错误【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故该观点错误。9.错误【详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不代表着所有的哲学都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本观点错误。10.错误【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由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由此可分划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二、选择题11.B【详解】①:哲学由正确和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①错误。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推动了我国生态哲学的发展,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正确。③: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论基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导向,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正确。④: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B。12.B【详解】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研制出靠纯自然光供能的飞行器CoulombFly,这表明研究成果是基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进行的,体现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①正确。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错误。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此项成果仅依靠自然光即可实现持续飞行,可极大拓展此类飞行器的使用范围,在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③正确。④:材料没有涉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④排除。故本题选B。13.A【详解】A: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奉行“少即是多”的理念,选择极简主义和节俭生活,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说法错误。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说法错误。D:材料未涉及哲学和具体科学,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4.C【详解】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不是汇总,哲学与具体科学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排除。②: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可见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正确。③: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说明哲学研究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正确。④:哲学能为生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④错误。故本题选C。15.C【详解】①②:“气一元”论认为天地之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可见,“气一元”论学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并没有科学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正确,①排除。③:产生于中国古人的实践活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气一元”论认为“气”是运动不息的、变化不止的,其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可见,“气一元”论学说具有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正确。故本题选C。16.B【详解】哲学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只“观天巨眼”已发现新脉冲星超900颗,是同时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为人们进一步探究宇宙本质提供了依据。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此:①: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属于辩证法,①符合题意。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意思是气能够有变化,是因为“理”的主宰,强调“理”比气更根本,属于唯心主义思想,②不符合题意。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观点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③符合题意。④: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属于形而上学,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C【详解】C: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题干中王守仁的观点认为花开花落都是由人的心决定的,即人的心决定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应选。A: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与题意不符,A不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与题意不符,B不选。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与题意不符,D不选。故本题选C。18.D【详解】①: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案,①说法错误。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不是终极真理,③说法错误。②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C【详解】①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②符合题意。③: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不符合题意。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0.B【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而不是马克思主义,①排除。②④:“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②④正确。③: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③排除。故本题选B。21.①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解决时代问题。(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考点考查:哲学与时代精神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联系教材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关键词②: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可联系教材真正的哲学的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