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第5章 探索技术与工程的世界 项目化探究 精选真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第5章 探索技术与工程的世界 项目化探究 精选真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科学 第五章 项目化探究 精选真题
1.(2024秋 瑞安市期中)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目镜 (填结构名称)。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更为清晰的像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
(3)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
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
【解答】解:(1)放大镜A接受人的眼睛,有放大物像的功能,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可升降支架具有调焦的功能,因此,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故答案为:
(1)目镜。
(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2.(2024秋 浙江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
【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
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
1 0 50.0
2 2 51.0
3 50 75.0
4 100 100.0
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A和D 进行组合搭配。
【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80 mm处。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该温度计合格,理由:该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符合合格的标准 。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标识不均匀
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
【解答】解:温度计的玻璃泡容积越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内部液体体积变化较大;温度计的毛细管越细,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面变化较大,有利于温度计做的较精密,故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最好选择其中的A和D进行组合搭配。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2℃,
60℃比0℃高出60℃,则6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30mm,
4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30mm+50mm=80mm的位置。
由(2)知该自制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根据评价量表,评定为合格。
故答案为:A和D;液体热胀冷缩;80;该温度计合格,该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符合合格的标准。
3.(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制作简易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器材:玻璃瓶(带塞)、玻璃管、硬纸、刻度尺、酒精、冰水混合物、40℃温水等。
【设计】(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制作】小明根据图甲制作温度计,并在硬纸上标定刻度值。查阅资料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酒精的体积变化量也相同,故温度计的刻度均匀。
(2)(填写具体操作)
①标定“0”刻度: 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 。
②标记“4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40℃温水中,待液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40。
③利用刻度尺对刻度进行细分。
【调试】
(3)小明将标好刻度的温度计放入24℃的液体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  24 ℃。
【改进】
(4)为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小红提出了下列方案:①用更长的玻璃管;②用更细的玻璃管;③用更大的玻璃瓶。请选择其中一项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 。
【解答】解:(2)①标定“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
(3)温度计的分度值2℃,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24℃;
(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
故答案为:
(2)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
(3)24;
(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
4.(2024秋 瑞安市期中)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水滴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
【设计】
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杯子和可伸缩支架等材料设计了“水滴显微镜”,如图甲。
(1)结合装置的功能,A处结构的材料可以是  A 。
A.玻璃片
B.木片
C.铁片
(2)【制作】
根据设计,小组制作了相对应模型。
【调试】实验小组将标本放置好后进行观测,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进行的操作为  上下调节可伸缩支架,直至物像清晰 。
(3)【改进】
根据评价表,该水滴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请你对该模型的 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平面镜背面增加凹面镜 。
“水滴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解答】解:(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由图可知,A处结构和水滴模拟了物镜,故A处结构的材料可以是能透光的玻璃片,不能使用不透光的木片和铁片,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乙视野中的物像较模糊,调焦后可使物像更清晰,故需进行的操作为:上下调节可伸缩支架,直至物像清晰。
(3)单目显微镜的反光镜由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故对该模型的改进建议是:平面镜背面增加凹面镜。
故答案为:(1)A;
(2)上下调节可伸缩支架,直至物像清晰;
(3)平面镜背面增加凹面镜。
5.(2024秋 富阳区月考)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
(2)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
(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 铜片 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
【解答】解:(1)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若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空气受热膨胀,使玻璃管内的页面下降;
(2)小科设计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液柱移动明显,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当温度变化比较小时,液面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3)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说明气温升高铜片会向铁片部分弯曲,说明铜片体积变化更大,即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
故答案为:
(1)下降;
(2)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3)铜片。
6.(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
图谱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
(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金毛狗蕨属于五类植物中的 蕨类 植物。
(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苔藓植物(葫芦藓) 。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 。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金毛狗蕨有孢子囊,有根、茎、叶,因此属于蕨类植物。
(2)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
(3)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
故答案为:
(1)蕨类。
(2)苔藓植物(葫芦藓)。
(3)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
7.(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结合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
(1)【观察】在制作模型前,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有细胞,但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如图甲。原因可能是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 (填写一种原因即可)。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去掉叶绿体,添加细胞壁,细胞核太小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①③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① 结构正确且完整  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③ 结构不正确且不完整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正确的展平操作可避免视野中出现细胞层叠。故图甲中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线粒体较少,不容易观察清楚。故由图乙可知,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有:去掉叶绿体,添加细胞壁,细胞核太小。
(3)由表格可知,评级合格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则评级优秀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①结构正确且完整,评级待改进的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是③结构不正确且不完整。
故答案为:(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
(2)去掉叶绿体,添加细胞壁,细胞核太小;
(3)①结构正确且完整;
③结构不正确且不完整。
8.(2024秋 浙江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史实历程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史料研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温度计的发明历程:
[原理分析](1)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  物质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
(3)[方法研究]比较图乙和图丙发现,图丙的温度计比图乙精确度更高,除了用酒精代替水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请写出一个)  图丙玻璃管更细长,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长度变化更明显,可以做的精确度更高 。
(4)温标定义:为了给温度计标刻度,他们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如表所示),请判断该温度计的刻度是否均匀并说明理由  均匀,理由是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即水柱高度变化量与气温变化量成正比 。
气温(℃) 10 14 18 22 26 30
水柱高度(cm) 13 15 17 19 21 23
[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研究学习小组各自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制作如图所示A和B是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产品。
[产品迭代]小组同学继续研究测量更准确、使用更方便的温度计……
【解答】解:(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的空气膨胀,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图丙玻璃管更细长,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长度变化更明显,可以做的精确度更高。
(3)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故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
(4)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明显,故A温度计测量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物质热胀冷缩;(2)下降;(3)图丙玻璃管更细长,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长度变化更明显,可以做的精确度更高;(4)均匀,理由是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即水柱高度变化量与气温变化量成正比。
9.(2022秋 衢江区期末)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小药瓶、橡皮塞、吸管、染色的酒精制成了如图所示的自制温度计,并设计如下“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可整体移动,刻度标识均匀清晰 结构完整不能整体移动,有刻度标识 结构不完整,没有刻度标识
指标二 测温范围大,读数准确 测温范围小,读数准确 测温范围小,读数不准确
(1)小科制作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将小药瓶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吸管太粗 (写出一点即可)。
(3)小科修正了(2)中存在的不足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温度计“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温度计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增加吸管长度 。
【解答】解:(1)小科制作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将小药瓶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说明该温度计灵敏度不高,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情况反映到吸管中不够大;可能是吸管太粗或药瓶太小。
(3)指标二合格,说明该温度计测量范围小,读数准确,要变成优秀,需要扩大测量范围,酒精温度越高,酒精的体积增加越大,吸管中的液面会更高,可增加吸管长度。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吸管太粗;(3)增加吸管长度。
10.(2023秋 苍南县期中)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小灵、小溪、小镇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做了甲、乙、丙三个温度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灵用空瓶子、可弯曲导管、橡胶塞等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如图甲)。当温度升高,导管内液柱将如何移动?为什么? 向左移动,当温度升高,烧瓶中的气体膨胀,对导管中的液体有向外的力,而导管伸向右侧,故液柱向左移动 
(2)小溪制作了乙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
①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玻璃泡 。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②用此温度计不能测 29℃及以上的温度,请结合上表说明原因: 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约会下降5cm,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 。
(3)小镇利用吸管、玻璃瓶、硬纸和豆油在常温 (20℃) 环境下自制简易温度计(如图丙)。他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自制温度计内液体的相关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A 。
A.
B.
C.
D.
【解答】解:
(1)当温度升高,烧瓶中的气体膨胀,对导管中的液体有向外的力,而导管伸向右侧,故液柱向左移动;
(2)①据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约会下降5cm,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
(3)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温度开始下降,并降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0℃不变,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其温度又逐渐升高至室温20℃,并保持室温不变,故CD错误;
温度计内的液体(豆油)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计内液体在温度降低时其体积减小,在冰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不变、体积也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最终温度不变,其体积也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B错误,故选A。
故答案为:(1)向左移动;(2)①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约会下降5cm,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3)A。
11.(2022秋 瑞安市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制作叶脉书签的实践活动。制作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叶片,在碱溶液中浸泡,除去表皮和叶肉,染色,干燥,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做 好了。
(1)选叶片。同学查阅资料知道,书签最好选择叶脉清晰、坚韧,叶脉类型为网状脉的叶片来制作。下面的叶片满足条件的有  ③⑤ (可多选)。
(2)配制碱溶液。实验选用的碱为氢氧化钠,以下操作,会使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BC (可多选)。
A.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所用的天平砝码有磨损;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到烧杯外;
D.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时,有氢氧化钠固体洒落烧杯外;
E.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3)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实验1】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1% 5% 10%
叶片变化 留有很多叶肉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实验2】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洗干净的树叶在不同温度下,恒温浸泡,随着时间 的变化。
时间 叶片变化 温度 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60℃ 无明显变化 留有较多叶肉 留有少量叶肉
80℃ 留有较多叶肉 留有较少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100℃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
通过实验1、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是  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100℃条件下煮沸15分钟 。项目化小组同学根据选好的条件完成了叶脉书签的制作。
【解答】解:(1)选叶片。同学查阅资料知道,书签最好选择叶脉清晰、坚韧,叶脉类型为网状脉的叶片来制作。叶片①②的叶脉不清晰,不符合条件;④是平行脉,不符合条件;③⑤的叶脉清晰、坚韧,叶脉类型为网状脉,所以满足条件的叶片有③⑤。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水的质量)×100%。
A、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所用的天平砝码有磨损,则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符合题意;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到烧杯外,则量取的水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符合题意;
D、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时,有氢氧化钠固体洒落烧杯外,则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
E、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不影响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不会改变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3)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当叶片上残留很少叶肉时,较适合制作“叶脉书签”。在实验1中,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0%时,叶片上残留很少叶肉,较适合制作“叶脉书签”。在实验2中,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洗干净的树叶在不同温度下,恒温浸泡不同时间,当温度为100℃时,浸泡15分钟,叶片上残留很少叶肉,较适合制作“叶脉书签”。所以通过实验1、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是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100℃条件下煮沸15分钟。
故答案为:(1)③⑤;
(2)BC;
(3)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100℃条件下煮沸15分钟。
12.(2022秋 瑞安市校级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图甲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物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② (填结构编号)。
(3)通过“水滴显微镜”观察到图丙中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2个视野(如图丙),图①显示标本在视野右下方,要把它移到②位置,应将玻片标本往  右下方 方向移动。
(4)结合实际观察,发现需要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你有哪些方法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 更换更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写出一种即可)。
【解答】解:(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易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除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细准焦螺旋;
(3)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片标本实际位于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从右下方往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更换更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方法)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
故答案为:
(1)物;
(2)②;
(3)右下方;
(4)更换更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科学 第五章 项目化探究 精选真题
1.(2024秋 瑞安市期中)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更为清晰的像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
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2024秋 浙江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
【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
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
1 0 50.0
2 2 51.0
3 50 75.0
4 100 100.0
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进行组合搭配。
【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mm处。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标识不均匀
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
3.(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制作简易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器材:玻璃瓶(带塞)、玻璃管、硬纸、刻度尺、酒精、冰水混合物、40℃温水等。
【设计】(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制作】小明根据图甲制作温度计,并在硬纸上标定刻度值。查阅资料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酒精的体积变化量也相同,故温度计的刻度均匀。
(2)(填写具体操作)
①标定“0”刻度:   。
②标记“4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40℃温水中,待液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40。
③利用刻度尺对刻度进行细分。
【调试】
(3)小明将标好刻度的温度计放入24℃的液体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    ℃。
【改进】
(4)为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小红提出了下列方案:①用更长的玻璃管;②用更细的玻璃管;③用更大的玻璃瓶。请选择其中一项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
4.(2024秋 瑞安市期中)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水滴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
【设计】
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杯子和可伸缩支架等材料设计了“水滴显微镜”,如图甲。
(1)结合装置的功能,A处结构的材料可以是    。
A.玻璃片 B.木片 C.铁片
(2)【制作】
根据设计,小组制作了相对应模型。
【调试】实验小组将标本放置好后进行观测,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进行的操作为    。
(3)【改进】
根据评价表,该水滴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请你对该模型的 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
“水滴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5.(2024秋 富阳区月考)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
(2)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   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
6.(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
图谱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
(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金毛狗蕨属于五类植物中的   植物。
(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
7.(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结合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
(1)【观察】在制作模型前,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有细胞,但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如图甲。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种原因即可)。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①③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①    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③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8.(2024秋 浙江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史实历程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史料研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温度计的发明历程:
[原理分析](1)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    的性质制成的。
(2)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    (填“上升”或“下降”)。
(3)[方法研究]比较图乙和图丙发现,图丙的温度计比图乙精确度更高,除了用酒精代替水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请写出一个)    。
(4)温标定义:为了给温度计标刻度,他们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如表所示),请判断该温度计的刻度是否均匀并说明理由    。
气温(℃) 10 14 18 22 26 30
水柱高度(cm) 13 15 17 19 21 23
[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研究学习小组各自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制作如图所示A和B是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产品。
[产品迭代]小组同学继续研究测量更准确、使用更方便的温度计……
9.(2022秋 衢江区期末)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小药瓶、橡皮塞、吸管、染色的酒精制成了如图所示的自制温度计,并设计如下“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可整体移动,刻度标识均匀清晰 结构完整不能整体移动,有刻度标识 结构不完整,没有刻度标识
指标二 测温范围大,读数准确 测温范围小,读数准确 测温范围小,读数不准确
(1)小科制作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    的性质制成的。
(2)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将小药瓶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小科修正了(2)中存在的不足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温度计“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温度计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10.(2023秋 苍南县期中)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小灵、小溪、小镇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做了甲、乙、丙三个温度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灵用空瓶子、可弯曲导管、橡胶塞等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如图甲)。当温度升高,导管内液柱将如何移动?为什么?   
(2)小溪制作了乙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
①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②用此温度计不能测 29℃及以上的温度,请结合上表说明原因:   。
(3)小镇利用吸管、玻璃瓶、硬纸和豆油在常温 (20℃) 环境下自制简易温度计(如图丙)。他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自制温度计内液体的相关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C.D.
11.(2022秋 瑞安市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制作叶脉书签的实践活动。制作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叶片,在碱溶液中浸泡,除去表皮和叶肉,染色,干燥,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做 好了。
(1)选叶片。同学查阅资料知道,书签最好选择叶脉清晰、坚韧,叶脉类型为网状脉的叶片来制作。下面的叶片满足条件的有    (可多选)。
(2)配制碱溶液。实验选用的碱为氢氧化钠,以下操作,会使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可多选)。
A.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所用的天平砝码有磨损;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到烧杯外;
D.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时,有氢氧化钠固体洒落烧杯外;
E.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3)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实验1】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1% 5% 10%
叶片变化 留有很多叶肉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实验2】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洗干净的树叶在不同温度下,恒温浸泡,随着时间 的变化。
时间 叶片变化 温度 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60℃ 无明显变化 留有较多叶肉 留有少量叶肉
80℃ 留有较多叶肉 留有较少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100℃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
通过实验1、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是    。项目化小组同学根据选好的条件完成了叶脉书签的制作。
12.(2022秋 瑞安市校级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图甲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通过“水滴显微镜”观察到图丙中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2个视野(如图丙),图①显示标本在视野右下方,要把它移到②位置,应将玻片标本往    方向移动。
(4)结合实际观察,发现需要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你有哪些方法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   (写出一种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