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1.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1.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微小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聚焦
在水中,就有不少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小的生物。
水中微小生物玻片标本制作
吸水纸
烧杯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盖玻片
探索
让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在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
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从水滴一侧倾斜45度盖到水滴上
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
用显微镜观察
探索1
提示
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微小的生物。
如果这些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这些生物的运动速度。
探索
我们还可以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池塘、鱼缸的水中生活着大量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探索
我们还可以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集结而成的。
靠近水面微生物较密集。
探索
把我们观察到的微小的生物画下来,并对照资料看看我们观察到的是哪些生物,查查他们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水蚤: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体小,呈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片壳瓣,背面相连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的尖刺(壳刺)。头部伸出壳外,吻明显,较尖。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当触角上举时,身体则下沉,好似在水中跳跃。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红虫。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域中最常见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钟形虫:钟形或圆筒形,有一根能伸缩而不分枝的柄。以细菌和微小的原生动物为食。常附于淡水或咸水的水生植物、水面浮膜、淹没物或各种水生动物上。虽然常成簇生长。纵分裂繁殖,两个子体之一留在原柄上,另一子体,藉纤毛推动游开,最后长出一柄附着在基质上。在接合生殖时(两个细胞互相靠拢形成接合部位,并发生细胞壁融合而生成接合子,由接合子发育成新个体),一个形小游动的小接合子等到固着的个体(大接合子),两者完全合并成一体,最后导致分裂。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如果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端滴一滴淡水,然后把这两滴水连通起来。这时可以看到,草履虫都聚集在培养液里。如果在培养液的边缘放上几粒食盐,食盐对草履虫有伤害作用,这时就可以看到,草履虫逐渐由培养液这边游到了水滴里。这充分说明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的刺激,逃避有害的刺激。
变形虫:变形虫是能变形的。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叫伪足。变形虫伸出伪足的方向就是它运动的方向。伪足还能包围食物,把食物消化吸收。变形虫生命力极强。
线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者之一,寄生于动物、植物,或自由生活于土壤、淡水和海水中。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线虫能对生物体造成各种伤害
新月藻:新月藻的每个细胞由两个“半细胞"构成,中央有一个细胞核,细胞两端各有一个液泡,是单细胞生物,有两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分裂生殖,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衣藻:衣藻的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鞭毛基部有两个伸缩泡,在细胞的近前端,有一个红色眼点,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环境不利时会形成“不定群体”,环境适宜时又恢复游动状态。
研讨
1.我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他们是什么样的?
答:我们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有水蚤、钟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构造简单,身体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
答:①是否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②是否需要进食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③是否需要呼吸。④是否排泄废物。⑤是否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是否有生殖现象等。
2.我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
研讨
拓展
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后来许多科学家发现在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生活着微生物。它们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通常将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其实,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如属于真菌的蘑菇、木耳等。从水中到空气中,土壤中,从肉眼看不到的到可以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大多数虽然个体微小,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