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一、选择题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18℃,则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A.25℃ B.18℃ C.13℃ D.23℃2.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 D.加热液体3.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A.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 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C.一个篮球的直径 D.一张课桌的高度4.三位同学用自己的尺子去测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分别为7.27dm,7.60dm,0.728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两把尺子是分米刻度尺,第三把是厘米刻度尺B.这三把尺子的量程一定相同C.这三个测量值中可能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D.第一把尺子最精确5.有5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1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11厘米。则《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A.26.105厘米 B.26.08厘米C.26.11厘米 D.26.00厘米6.如下是某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的实验数据,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 0 0 0 0 1 2 3 4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7.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5毫升;丙:10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如拇指大小的石块,应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 )A.甲 B.乙C.丙 D.三种都可以8.为证明土壤微生物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A.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B.甲组灭菌后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9.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10.实验室在测固体密度时,需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而不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常用下图的方法即“沉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则蜡块的体积为(V 、V 、V 为当前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A.V -V B. C.V -V D.V -V 11.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平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大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小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A.A B.B C.C D.D二、填空题12.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 米。使用透气孔径为米的口罩 (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甲型H7N9病毒。13.如图所示,刻度尺甲的读数是 cm,刻度尺乙的读数是 cm,精确度更高的是 。14.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1)小明用分度值是 的刻度尺;(2)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 ,则长廊的长度约为 米。15.下列图中测得硬币的直径为 cm;体温度计的读数为 ;温度计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此时的温度读作 。三、探究题16.研究显示:烟草中的烟焦油和尼古丁都可以增加心跳速度,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烟草对心率的影响,小衢进行如下实验:【材料选择】塑料瓶、注射器、香烟等。【对象选取】①爬岩鳅(灰褐色,腹部皮肤透明,心脏为卵圆形,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②金鱼(白色,头大,腹圆,四开大尾,尾鳍透明薄如蝉翼)。 【实验步骤】Ⅰ:取4个塑料瓶,分别标记①、②、③、④。往瓶中各加入100ml蒸馏水,再分别通入100ml、200ml、300ml、400ml烟草烟雾。充分振荡,静置1小时后获得烟雾溶解液:Ⅱ:选取1条健康状况良好的爬岩鳅,放入①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Ⅲ:将爬岩鳅从①号瓶取出,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放入②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Ⅳ:依次将爬岩鳅放入③、④号瓶中,重复上述实验。Ⅴ:将测量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3)。(1)小衢同学选取爬岩鳅作为实验对象的理由是 。(2)步骤Ⅲ中,将爬岩鳅从香烟溶解液中取出后需要“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实验中“一段时间”需要满足的要求是 。(3)分析图3请提出一个可继续探究的问题 。17.有关测量问题,小方同学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实验及计算。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填空。(1)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4.5 ;(2)如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3)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小方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厘米。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 球鞋。A.22号半 B.23号 C.23号半 D.不能确定18.小科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误把生理盐水当做清水滴加了。在观察装片时,他发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的现象。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生理盐水即为0.9%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种类 清水 生理盐水 5%的氯化钠溶液 10%的氯化钠溶液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质壁“分离”现象,记录质壁“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不分离 65秒 25秒 10秒(1)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要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2)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与 有关。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已知实际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标注温度为-5℃;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标注温度为95℃;温度计刻度均匀则设温度计上标注15℃到95℃之间有100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设标注温度为18℃时,标注温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出的实际温度为则标注温度18℃对应的实际温度为23℃+0℃=23℃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A、该同学采用的是“招气入鼻法”,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为药品大多有腐蚀性、有毒,所以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该选项中用手抓药品,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选项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2mm,故A不符合题意;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约为0.8cm~1cm,故B符合题意;C.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24.6cm,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详解】AD.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为0.1dm、0.1dm、0.01m,换算后均等于1cm,分度值相同,精确程度相同。三把尺子都是厘米刻度尺。故AD错误;B.通过题干读数无法知道尺子的量程,因此这三把尺子的量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由测量值等于准确值加上估读值可知,三个数据的准确值分别为7.2dm、7.6dm、0.72m=7.2dm。由此可知,7.60dm与其他值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C正确。故选C。5.C【详解】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6.00厘米偏差较大,是错误数据,去掉;所以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通过表格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的方法叫做表格记录法。故选B。7.C【详解】拇指大小的石块的体积肯定不大,没必要用500mL的量筒,所以使用100mL的量筒即可;同时应该选用分度值小的量筒,这样既能完成测量,又能保证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准确程度较高,因此选择丙量筒。故选C。8.C【分析】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土壤中有无微生物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详解】A.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甲组、乙组树叶原来有微生物,不能排除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甲组灭菌后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乙组树叶未灭菌,不能排除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排除了树叶原有微生物的影响,变量只是土壤中是否存在微生物,C符合题意。D.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这样存在接种的细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两个变量,不能与甲组形成对照组,D不符合题意。故选C。9.D【详解】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符合题意;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利用排水法得到蜡块的体积,由可得蜡块和铁块的总体积;由可得铁块的体积,则蜡块的体积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详解】A.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故A正确。B.木尺受潮膨胀,导致分度尺偏大,所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偏小,故B正确。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D.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头发丝的宽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故D正确。故选C。12. 1.2×10-7 不能【详解】[1][2]由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病毒所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图可知:成像的甲型H7N9病毒宽度为3.6cm,即0.036m÷300000=1.2×10-7m口罩透气孔为3.0×10-7m,大于病毒的宽度,所以不能有效遮挡病毒。13. 2.40 2.4 甲【详解】[1]由图可知,甲刻度尺费分度值为0.1cm,则甲刻度尺的读数为[2]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乙刻度尺的读数为[3]因为分度值越小,测量工具越精确,所以甲刻度尺更精确。14. 1mm 60.0cm 18【详解】(1)[1]由图乙可知,1cm分成10个小格,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2)[2][3]由图乙可知,长度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读数是60.0cm,AB的长度为60.0cm×30=1800cm=18m15. 1.85 37.8℃ 热胀冷缩 零下5摄氏度【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从0刻度开始,直径和为7.40cm,直径的个数为4,则硬币的直径为[2]根据图片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则示数为37.8℃。[3]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有液体,液体吸热或放热时,体积会膨胀或收缩,所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4]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下,故示数为-5℃。16. 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便于记录心跳数;心率稳定,烟雾变化对心率的影响具可比较性 爬岩鳅的心率在100次/分钟 探究烟草对爬岩鳅的致死量【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由题意知,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跳动,且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可以对比不同量烟草对心率的影响。(2)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等爬岩鳅的心率重新恢复在100次/分钟,这样才能比较烟草变化是增加还是降低心率。(3)图3可以看到在通入100ml和200ml烟草烟雾的条件下,爬岩鳅心率增加,通入300ml和400ml烟草烟雾心率降低,那么继续加大烟草烟雾通入量是否会致死,致死量是多少 可以继续探究这个问题。17. cm 2.80 0.7 C【详解】(1)[1]根据常识知道,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4.5cm。(2)[2]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1mm;线圈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cm刻度线对齐,读作2.80cm,所以该线圈的长度为L=2.80cm[3]线圈的圈数为n=4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3)[4]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3厘米稍长,所以应买比23号稍大的鞋,C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 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分析】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后又复原的现象。【详解】(1)哺乳动物细胞的渗透压约等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故将0.9%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要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2)该实验的现象是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的时间变短,实验结论是: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