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1.(2024八上·莲都期末)奔腾不息的江河、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水以固体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
C.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均匀
D.人类常通过改变水汽输送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2.(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制作①的是(  )
A.塑料 B.橡胶 C.金属 D.陶瓷
3.(2024八上·莲都期末)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如图所示为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2个水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D.1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氢分子
4.(2024八上·莲都期末)消渴病是糖尿病的别称,早在唐代《外台秘要方》中就有记载。下列情况中,最可能使人患消渴病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5.(2024八上·莲都期末)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6.(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的驱逐舰是万吨级驱逐舰。下列有关该驱逐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从密度小的海域驶到密度大的海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
D.从密度大的海域驶到密度小的海域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7.(2024八上·莲都期末)暑假期间,小莲和家人一起游览云南丽江古城。进入古城,绿意萦绕,而抬眼望,玉龙雪山却白雪皑皑。影响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8.(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用力拧瓶盖,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如图甲所示),当她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如图乙所示),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勺子撬瓶盖可以(  )
A.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增大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
9.(2024八上·莲都期末)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下列感应性与刺激方向有关的是(  )
A.茅膏菜捕捉蚂蚁
B.生石花白天开花,晚上不开
C.牵牛花的茎触杆缠绕
D.番红花在温度升高时开花
10.(2024八上·莲都期末)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应变片”,其结构图甲所示。将应变片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金属丝被拉长变细,则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电阻变小 B.通过R的电流不变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11.(2024八上·莲都期末)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合拢
B.小狗踩到钉子时立即缩回脚
C.小猴子在舞台上表演算术
D.小莲阅读到小说中伤感情节时流泪
12.(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看到有部分高锰酸钾溶解,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13.(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购买的小夜灯摆件,灯罩内有L1、L2两盏灯,面板上有S1、S2两个开关。小莲先只闭合S2,发现只有灯L2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1发光。小夜灯内各元件的连接方式为(  )
A. B.
C. D.
14.(2024八上·莲都期末)甲、乙两个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测试他们的缩手反射,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可知(  )
伤者 蒙眼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指尖 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指尖 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
A.甲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B.甲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C.乙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D.乙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15.(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R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要更换电阻R,以改变电阻大小
B.调节R' 的目的是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
C.R' 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D.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16.(2024八上·莲都期末)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1)水与生命息息相关。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仙人掌(如图所示)进化出的特殊结构有   (写出一种,下同)。
(2)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其中能溶于水的液态溶质有   等。
(3)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条保护河流湖泊环境的措施:   。
17.(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某款“天气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展现出多样的晶体变化。制作时,只需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按一定比例装入樟脑、酒精、硝酸钾、氯化铵、水等。
(1)瓶内的晶体可出现形态万千的变化,是因为物质的溶解能力受   影响。
(2)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
(3)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此时瓶内的溶液是樟脑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8.(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1)请在如图所示的“空气对流运动”模型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2)根据对流原理,室内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   (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19.(2024八上·莲都期末)丽水援藏人员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
20.(2024八上·莲都期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的模式图。
(1)结构①的名称是   。
(2)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的结构是   (填序号)。
(3)下列细胞中,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感光细胞 B.胰岛细胞 C.味觉细胞
21.(2024八上·莲都期末)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而释放到环境中,影响人体和动物体内正常激素水平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
(1)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可通过   运输至全身各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2)某类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女性的性早熟、月经失调,男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说明此类环境激素会影响人体   (填激素种类)的分泌。
22.(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判断梅雨季节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变化。选用的器材有3伏电源、湿度传感器(其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定值电阻R=1000欧、电压表(量程为0~3伏)等。
(1)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500欧,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则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示数变大说明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在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海,光照极弱,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生物电,获取食物,威胁敌害,保护自身。
(1)电鳗两侧的肌肉是由成千上万层肌肉薄片组成的,每层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但近万个“小电池”   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2)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鳗的行为。电鳗遇到敌害时,迅速放电的反应属于   行为。
24.(2024八上·莲都期末)为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莲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第1组 第2组
温度/℃ 20 20 20  
溶剂的种类 水 酒精 水  
溶剂的质量/克 20 20 10  
固体溶质的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的质量/克 10 10 10  
?        
(1)表中“?”处应是观察或测量   来比较物质的溶解性。
(2)第1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   。
(3)第2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关系,请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25.(2024八上·莲都期末)睡眠不足会带来许多危害,如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削弱等。小莲为探究反应快慢与睡眠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将班内同学根据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分为A组(小于6小时)、B组(6~7小时)、C组(7~8小时)和D组(大于8小时);②两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零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求出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③将每名同学的测量数据填到相应睡眠时间的组别中,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小莲将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如图乙所示)。
(1)步骤②和③中采用多次多人实验再计算平均值,多次多人实验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3)一些同学长期熬夜,请你给他们提一条建议:   。
26.(2024八上·莲都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丽水大洋河变得水清岸绿,鱼虾成群,白鹭点点。某项目化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大洋河的水质情况开展了监测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大洋河水利用下列工作原理对其进行处理,其中PP棉净水的原理为   (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
(2)接着小组同学开展“大洋河水是否还对鱼卵孵化率有影响”的探究活动:采集一定数量的鱼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入装有等量的大洋河水和清水的鱼缸中,一起放置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并定期观察,实验中将鱼受精卵放入清水鱼缸中的目的是   。
(3)调查大洋河的水质情况时,下列途径中获得的信息,最不可靠的是____(填字母)。
A.向周围的居民了解 B.到不知名的网站上查询
C.实地考察 D.到相关管理部门调查
27.(2024八上·莲都期末)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1)将一盖紧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感觉越费劲,据此该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2)如图所示为该同学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表格为各步骤记录的数据,表中⑥记录的数据应该是   。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4 5 3 6 2.6  
(3)实验中支持该同学猜想的证据是   。
28.(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莲把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和开关连接成电路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为小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序号 1 2 3 4 5
电压U/伏 1.0 1.2 1.4 1.8 2.0
电流I/安 0.10 0.12 0.14 0.28 0.20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通过分析发现第   (填序号)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
(3)根据以上数据,小莲可得出的结论是   。
29.(2024八上·莲都期末)对我国甘肃省某绿洲进行观测时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所示为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洲昼夜温差小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情况最可能发生在____(填字母)。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3)夜间,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30.(2024八上·莲都期末)香水因能使人保持悦人的气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甲所示为球压式的香水瓶,使用时,挤压气囊就会有香水呈雾状喷出,该香水瓶的结构原理如图乙所示。请你解释该种香水瓶喷洒香水的过程及原理。
31.(2024八上·莲都期末)洪灾过后,为防止细菌、病毒传染人体,水淹后的房间应及时消毒。某同学按如下步骤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 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剂。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如图甲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毫升?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取整数)。
(2)量取: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最终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   。
(3)溶解: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
32.(2024八上·莲都期末)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小莲拧紧大塑料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可将倒置的小玻璃瓶和小玻璃瓶内的空气看成一个整体A。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忽略小玻璃瓶壁厚(即忽略小玻璃瓶自身的体积)。
(1)若A的质量为50克,则图乙中的A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多少牛?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2)手握大塑料瓶并给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小玻璃瓶下沉并恰好悬浮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A在图乙中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图丙中受到的浮力。
33.(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在学习了“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章内容后,以体温调节为例,绘制了体温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图中①处为皮肤血管口径变化和血流量变化,则具体变化是   。
(2)图中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结构有    (写出两种)。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它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体还会通过一些姿势和行为使体温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请列举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各种姿势或行为表现:   (写出两种)。
34.(2024八上·莲都期末)某科学实践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压力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伏,R0的阻值为20欧,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轻质绝缘的压力检测板M与力敏电阻R相连,R的阻值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该装置是通过观察   来得知压力大小的。
(2)检测板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伏?
(3)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2伏刻度线处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为多少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体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体形式存在,故A错误;
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海洋源源不断的向陆地输送淡水,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季风区水资源夏季多、冬季少,故C错误;
水汽输送环节主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中,①是闸刀,开关闭合时①必须导电,属于导体。而塑料、橡胶、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微观示意图看出,2个水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微观示意图看出,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激素的作用的认识判断。
【解答】 A.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组织分泌的机体必须的一种激素,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故A不合题意;
B.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使人患消渴病可能性最大的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故B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是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是促进长骨长长,故C不合题意;
D.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受到刺激时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可以使人呼吸、心跳和血流加快,可以为机体提供更多能量,使机体反应更迅速,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CD.驱逐舰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从海水密度较大的海域驶入密度较小的海域时,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排开海水的体积的变化情况。
【解答】 A. 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A错误;
B.因为驱逐舰漂浮在海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D.驱逐舰漂浮在水面上,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从海水密度较大的海域驶入密度较小的海域时,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同理从密度小的海域行驶到大的海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解答】 暑假期间,小莲和家人一起游览云南丽江古城。进入古城,绿韵紫绕,夏花绚烂,而抬眼望,玉龙雪山却白雪皑皑。影响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子内部是真空的,所以瓶盖是被外界的大气压给压在了瓶口,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大气进入瓶子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减小,所以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
故选A。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的感性运动没有方向。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解答】 茅膏菜捕捉蚂蚁、生石花白天开花,晚上不开、番红花温度升高开花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都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植物的感性运动没有方向。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牵牛花的卷须触杆缠绕,与刺激的方向有关,是向性运动。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应变片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应变片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应变片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应变片分担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C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1)简单(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 A.含羞草叶受到触碰时叶合拢,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狗踩到钉子时立即缩回脚,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故B符合题意;
C.小猴子在舞台上表演算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莲阅读伤感小说情节时流泪,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固体,说明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再加入一定质量的水,看到有部分高锰酸钾溶解,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正确,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所以颜色不变,故A正确;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错误,因为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所以颜色不变,故B错误;
C.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错误,因为又溶解了一部分溶质,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因此颜色不变,故C错误;
D.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错误,因为加入了一定质量的水,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因此颜色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作用、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小莲先只闭合S2,发现只有灯L2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1发光,由此可知,两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S2与灯泡L2串联在一条支路中,S1与灯泡L1串联在一条支路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解答】 AB.如表所示:以针尖刺a的指尖,a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说明甲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没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受损),AB错误。
CD.如表所示: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乙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说明乙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或上行传导束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没受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路的电阻;
(2)判断出当R'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判断出电路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以及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的变化,进而判断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AB.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路的电阻,故AB正确不合题意;
C.当R'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会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粗大肥厚的茎(合理均可)
(2)酒精(合理均可)
(3)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合理均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水资源的保护;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适应缺水环境的特殊结构来分析;
(2)根据液态的溶质来分析;
(3)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 (1)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的缺水环境,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能溶于水的液态溶质有酒精;
(3)护卫我市河流湖泊的措施有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等。
17.【答案】(1)温度
(2)弱于
(3)饱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某款风暴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展现出多变的晶体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说明此时瓶内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樟脑,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某款风暴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展现出多变的晶体变化,瓶内晶体可出现形态万千的变化是因为物质的溶液能力受温度影响。
(2)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即在水中会析出晶体,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
(3)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说明此时瓶内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樟脑,此时瓶内的溶液是樟脑的饱和溶液。
18.【答案】(1)见解图
(2)下部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大气垂直方向的运动,受热较多的地区垂直方向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相对冷却的地区垂直方向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此导致同一水平方向存在高低气压,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往低压运动。
【解答】 (1)暖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上升;冷空气收缩密度变大,所以下降,如下图所示:
(2)室内的取暖装置是给空气加热的,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为了能使空气对流起来,应该将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下部。
19.【答案】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西藏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故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丽水援藏人员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其原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西藏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故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
20.【答案】(1)树突
(2)④
(3)A;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①树突、②细胞核、③胞体、④轴突,解答即可。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图中①为树突。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信息,轴突则是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因此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故选④;
(3)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①感光细胞、③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元,②胰岛细胞不是神经元。故选AC。
21.【答案】(1)血液
(2)性激素
【知识点】血液循环;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人会患相应疾病。
【解答】 (1)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通过小肠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全身各处。
(2)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两性相继出现第二性征。某类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女性的性早熟、月经失调,男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男性不育症增加等,说明此类环境激素会影响人体性激素的分泌。
22.【答案】(1)Rs
(2)增大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知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分别求出Rs与R两端的电压,与电压表示数比较即可判断;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判断出RS阻值的变化,由于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可判断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变化。
【解答】 (1)由图知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串联,
则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500Ω,总电阻为:R总=Rs+R=500Ω+1000Ω=1500Ω,
所以,电路的电流为:;
则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s=IRs=0.002A×500Ω=1V,
UR=IRR=0.002A×1000Ω=2V,
已知电压表示数为1V,则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RS的两端;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RS两端的电压增大,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RS的阻值变大;
由于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增大。
23.【答案】(1)串
(2)先天性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进行分析;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 (1)电鳗两侧的肌肉,是由成千上万枚肌肉薄片组成的,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鮼的行为,电鳗遇到敌害时,迅速放电的反应属于先天性行为。
24.【答案】(1)剩余固体的质量
(2)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20水10氯化钠10(合理均可)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据比较溶解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第1组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表格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可知,表中※处还可以是观察或测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来比较物质的溶解性;
(2)第一组中温度,加入溶剂质量,加入固体种类,加入固体质量均不变,改变了溶剂种类,所以研究的问题是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第二组中由于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故改变溶质种类,其余因素不变,故温度为20℃,溶剂种类为水,溶剂质量为10克,固体溶质种类为糖(或其他种类溶质),加入固体质量为10克。
25.【答案】(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充足的睡眠会使反应速度变快
(3)应该延长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
【解答】 (1)步骤②和③中采用多次多人实验再计算平均值,多次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快慢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足的睡眠会使反应的时间缩短;
(3)某些同学长期熬夜,会使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削弱,反应时间变长,应该延长睡眠时间,达到8h以上。
26.【答案】(1)过滤
(2)设置对照实验
(3)B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 (1)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探究的目的及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获得信息途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解答】 (1)取一定量大洋河水利用下列工作原理进行处理,其中PP棉净水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可以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
(2)为了探究“大洋河水是否还对鱼卵孵化率有影响”,采集一定数量的鱼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入装有等量的大洋河水和清水的鱼缸中,一起放置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并定时观察。实验中将鱼受精卵放入清水鱼缸中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各种污染物,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3)在调查大洋河的水质情况,可以通过向周围的居民了解、实地考察、到相关管理部门调查等途径获得可靠信息,不能到不知名的网站上查询,这样获得信息不可靠,故选B。
27.【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6.4
(3)实验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1)根据描述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Δ的内容;
(3)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解答】 (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越费劲,浮力越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那么F浮=F1-F5=4N-2.6N=1.4N;
则G排=F6-F2=F-5N=1.4N,
解得:F=6.4N。
(3)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只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同种液体,实验③⑤排开液体体积增大,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8.【答案】(1)
(2)4
(3)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据此判断出错误的数据;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 (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下图所示:
(2)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都在同一直线上,表格中,表格中4次数据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与其它各次的比值差异大,说明第4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同一电阻来说,通过的电流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的增大,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9.【答案】(1)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
(2)C
(3)白天温度低,蒸发(腾)的水多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 绿洲和沙漠比热容的差异是造成温差的主要原因。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但由于沙漠气温白天远高于绿洲,导致晚上绿洲气温还是低于沙漠。
【解答】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绿洲昼夜温差小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
(2)图中所示情况最可能发生在7月,此时沙漠昼夜温差大,故选C;
(3)夜间,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
30.【答案】过程:快速挤压气囊时,汲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汲水管中的香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汲水管中的香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喷出。原理: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 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水被喷出。
31.【答案】(1)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00克×15%=x×30%,x=100克。需要过氧化氢的体积为毫升
(2)大
(3)加快溶解速率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
(2)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分析;
(3)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解答】 (2)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32.【答案】(1)由图乙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图乙中A所受的浮力F浮=G=mg=0.05千克×10牛/千克=0.5牛;由F浮=ρ液gV排可知,图乙中A排开水的体积V排==5×10-5米3。
(2)等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出图乙中A所受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A排开水的体积;
(2)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求出图丙中A受到的浮力,进而比较出A在图乙、丙中受到浮力的关系。
【解答】 (2)由图丙可知,A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受浮力F浮=G=0.5N,故两次的浮力大小相等。
33.【答案】(1)皮肤血管收缩、口径变小,血流量减少
(2)皮肤血管、骨骼肌(甲状腺、汗腺、肾上腺)
(3)下丘脑;打寒战、拱肩缩背(踏步运动、跑步,合理均可)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寒冷刺激使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有骨骼肌颤栗、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几乎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使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
(2)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根据对人体体温调节的知识解答。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①处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排汗等使散热减少。
(2)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结构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甲状腺、汗腺。
(3)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稳定。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往往会打寒战、拱肩缩背、踏步运动、跑步等。
34.【答案】(1)电压表的示数
(2)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不受压力时,力敏电阻R的阻值为80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R总=R+R0=80欧+20欧=100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06安,由I=可知,电压表的示数(R。两端的电压)U0=IR0=0.06安×20欧=1.2伏
(3)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2伏处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1安,由I=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60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R'=R’总-R0=60欧-20欧=40欧,由图乙可知,当R’=40欧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为4×103牛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甲可知,R、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化(即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据此解答;
(2)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不受压力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3)当电压表的指针在2V处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进一步求出此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
【解答】 (1)由图甲可知,R、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R0是定值电阻,根据U=IR0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所以该装置是通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来知道压力大小的。
1 /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1.(2024八上·莲都期末)奔腾不息的江河、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水以固体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
C.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均匀
D.人类常通过改变水汽输送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体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体形式存在,故A错误;
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海洋源源不断的向陆地输送淡水,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季风区水资源夏季多、冬季少,故C错误;
水汽输送环节主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D错误。
故选B。
2.(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制作①的是(  )
A.塑料 B.橡胶 C.金属 D.陶瓷
【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中,①是闸刀,开关闭合时①必须导电,属于导体。而塑料、橡胶、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024八上·莲都期末)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如图所示为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2个水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D.1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氢分子
【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微观示意图看出,2个水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微观示意图看出,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4.(2024八上·莲都期末)消渴病是糖尿病的别称,早在唐代《外台秘要方》中就有记载。下列情况中,最可能使人患消渴病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激素的作用的认识判断。
【解答】 A.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组织分泌的机体必须的一种激素,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故A不合题意;
B.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使人患消渴病可能性最大的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故B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是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是促进长骨长长,故C不合题意;
D.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受到刺激时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可以使人呼吸、心跳和血流加快,可以为机体提供更多能量,使机体反应更迅速,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4八上·莲都期末)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的驱逐舰是万吨级驱逐舰。下列有关该驱逐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从密度小的海域驶到密度大的海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
D.从密度大的海域驶到密度小的海域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CD.驱逐舰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从海水密度较大的海域驶入密度较小的海域时,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排开海水的体积的变化情况。
【解答】 A. 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A错误;
B.因为驱逐舰漂浮在海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D.驱逐舰漂浮在水面上,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从海水密度较大的海域驶入密度较小的海域时,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同理从密度小的海域行驶到大的海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7.(2024八上·莲都期末)暑假期间,小莲和家人一起游览云南丽江古城。进入古城,绿意萦绕,而抬眼望,玉龙雪山却白雪皑皑。影响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解答】 暑假期间,小莲和家人一起游览云南丽江古城。进入古城,绿韵紫绕,夏花绚烂,而抬眼望,玉龙雪山却白雪皑皑。影响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故选D。
8.(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用力拧瓶盖,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如图甲所示),当她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如图乙所示),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勺子撬瓶盖可以(  )
A.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增大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子内部是真空的,所以瓶盖是被外界的大气压给压在了瓶口,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大气进入瓶子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减小,所以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
故选A。
9.(2024八上·莲都期末)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下列感应性与刺激方向有关的是(  )
A.茅膏菜捕捉蚂蚁
B.生石花白天开花,晚上不开
C.牵牛花的茎触杆缠绕
D.番红花在温度升高时开花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的感性运动没有方向。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解答】 茅膏菜捕捉蚂蚁、生石花白天开花,晚上不开、番红花温度升高开花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都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植物的感性运动没有方向。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牵牛花的卷须触杆缠绕,与刺激的方向有关,是向性运动。
故选C。
10.(2024八上·莲都期末)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应变片”,其结构图甲所示。将应变片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金属丝被拉长变细,则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电阻变小 B.通过R的电流不变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应变片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应变片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应变片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应变片分担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C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C。
11.(2024八上·莲都期末)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合拢
B.小狗踩到钉子时立即缩回脚
C.小猴子在舞台上表演算术
D.小莲阅读到小说中伤感情节时流泪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1)简单(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 A.含羞草叶受到触碰时叶合拢,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狗踩到钉子时立即缩回脚,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故B符合题意;
C.小猴子在舞台上表演算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莲阅读伤感小说情节时流泪,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看到有部分高锰酸钾溶解,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答案】A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固体,说明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再加入一定质量的水,看到有部分高锰酸钾溶解,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正确,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所以颜色不变,故A正确;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错误,因为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所以颜色不变,故B错误;
C.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错误,因为又溶解了一部分溶质,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因此颜色不变,故C错误;
D.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错误,因为加入了一定质量的水,还是原温度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浓度不变,因此颜色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3.(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购买的小夜灯摆件,灯罩内有L1、L2两盏灯,面板上有S1、S2两个开关。小莲先只闭合S2,发现只有灯L2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1发光。小夜灯内各元件的连接方式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作用、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小莲先只闭合S2,发现只有灯L2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1发光,由此可知,两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S2与灯泡L2串联在一条支路中,S1与灯泡L1串联在一条支路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2024八上·莲都期末)甲、乙两个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测试他们的缩手反射,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可知(  )
伤者 蒙眼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指尖 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指尖 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
A.甲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B.甲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C.乙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D.乙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解答】 AB.如表所示:以针尖刺a的指尖,a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说明甲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没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受损),AB错误。
CD.如表所示: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乙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说明乙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或上行传导束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没受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R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要更换电阻R,以改变电阻大小
B.调节R' 的目的是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
C.R' 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D.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路的电阻;
(2)判断出当R'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判断出电路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以及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的变化,进而判断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AB.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路的电阻,故AB正确不合题意;
C.当R'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会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4八上·莲都期末)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1)水与生命息息相关。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仙人掌(如图所示)进化出的特殊结构有   (写出一种,下同)。
(2)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其中能溶于水的液态溶质有   等。
(3)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条保护河流湖泊环境的措施:   。
【答案】(1)粗大肥厚的茎(合理均可)
(2)酒精(合理均可)
(3)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合理均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水资源的保护;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适应缺水环境的特殊结构来分析;
(2)根据液态的溶质来分析;
(3)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 (1)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的缺水环境,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能溶于水的液态溶质有酒精;
(3)护卫我市河流湖泊的措施有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等。
17.(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某款“天气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展现出多样的晶体变化。制作时,只需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按一定比例装入樟脑、酒精、硝酸钾、氯化铵、水等。
(1)瓶内的晶体可出现形态万千的变化,是因为物质的溶解能力受   影响。
(2)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
(3)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此时瓶内的溶液是樟脑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温度
(2)弱于
(3)饱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某款风暴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展现出多变的晶体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说明此时瓶内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樟脑,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某款风暴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展现出多变的晶体变化,瓶内晶体可出现形态万千的变化是因为物质的溶液能力受温度影响。
(2)常温下,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加到水中,观察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即在水中会析出晶体,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
(3)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说明此时瓶内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樟脑,此时瓶内的溶液是樟脑的饱和溶液。
18.(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1)请在如图所示的“空气对流运动”模型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2)根据对流原理,室内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   (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答案】(1)见解图
(2)下部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大气垂直方向的运动,受热较多的地区垂直方向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相对冷却的地区垂直方向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此导致同一水平方向存在高低气压,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往低压运动。
【解答】 (1)暖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上升;冷空气收缩密度变大,所以下降,如下图所示:
(2)室内的取暖装置是给空气加热的,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为了能使空气对流起来,应该将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下部。
19.(2024八上·莲都期末)丽水援藏人员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
【答案】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西藏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故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丽水援藏人员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其原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西藏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故用普通锅做饭不容易熟。
20.(2024八上·莲都期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的模式图。
(1)结构①的名称是   。
(2)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的结构是   (填序号)。
(3)下列细胞中,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感光细胞 B.胰岛细胞 C.味觉细胞
【答案】(1)树突
(2)④
(3)A;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①树突、②细胞核、③胞体、④轴突,解答即可。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图中①为树突。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信息,轴突则是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因此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故选④;
(3)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①感光细胞、③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元,②胰岛细胞不是神经元。故选AC。
21.(2024八上·莲都期末)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而释放到环境中,影响人体和动物体内正常激素水平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
(1)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可通过   运输至全身各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2)某类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女性的性早熟、月经失调,男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说明此类环境激素会影响人体   (填激素种类)的分泌。
【答案】(1)血液
(2)性激素
【知识点】血液循环;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人会患相应疾病。
【解答】 (1)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通过小肠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全身各处。
(2)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两性相继出现第二性征。某类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女性的性早熟、月经失调,男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男性不育症增加等,说明此类环境激素会影响人体性激素的分泌。
22.(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判断梅雨季节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变化。选用的器材有3伏电源、湿度传感器(其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定值电阻R=1000欧、电压表(量程为0~3伏)等。
(1)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500欧,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则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示数变大说明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在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Rs
(2)增大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知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分别求出Rs与R两端的电压,与电压表示数比较即可判断;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判断出RS阻值的变化,由于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可判断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变化。
【解答】 (1)由图知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串联,
则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500Ω,总电阻为:R总=Rs+R=500Ω+1000Ω=1500Ω,
所以,电路的电流为:;
则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s=IRs=0.002A×500Ω=1V,
UR=IRR=0.002A×1000Ω=2V,
已知电压表示数为1V,则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RS的两端;
(2)若电压表并联在RS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RS两端的电压增大,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RS的阻值变大;
由于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增大。
23.(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海,光照极弱,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生物电,获取食物,威胁敌害,保护自身。
(1)电鳗两侧的肌肉是由成千上万层肌肉薄片组成的,每层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但近万个“小电池”   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2)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鳗的行为。电鳗遇到敌害时,迅速放电的反应属于   行为。
【答案】(1)串
(2)先天性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进行分析;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 (1)电鳗两侧的肌肉,是由成千上万枚肌肉薄片组成的,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鮼的行为,电鳗遇到敌害时,迅速放电的反应属于先天性行为。
24.(2024八上·莲都期末)为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莲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第1组 第2组
温度/℃ 20 20 20  
溶剂的种类 水 酒精 水  
溶剂的质量/克 20 20 10  
固体溶质的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的质量/克 10 10 10  
?        
(1)表中“?”处应是观察或测量   来比较物质的溶解性。
(2)第1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   。
(3)第2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关系,请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答案】(1)剩余固体的质量
(2)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20水10氯化钠10(合理均可)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据比较溶解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第1组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表格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可知,表中※处还可以是观察或测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来比较物质的溶解性;
(2)第一组中温度,加入溶剂质量,加入固体种类,加入固体质量均不变,改变了溶剂种类,所以研究的问题是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第二组中由于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故改变溶质种类,其余因素不变,故温度为20℃,溶剂种类为水,溶剂质量为10克,固体溶质种类为糖(或其他种类溶质),加入固体质量为10克。
25.(2024八上·莲都期末)睡眠不足会带来许多危害,如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削弱等。小莲为探究反应快慢与睡眠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将班内同学根据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分为A组(小于6小时)、B组(6~7小时)、C组(7~8小时)和D组(大于8小时);②两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零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求出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③将每名同学的测量数据填到相应睡眠时间的组别中,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小莲将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如图乙所示)。
(1)步骤②和③中采用多次多人实验再计算平均值,多次多人实验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3)一些同学长期熬夜,请你给他们提一条建议:   。
【答案】(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充足的睡眠会使反应速度变快
(3)应该延长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
【解答】 (1)步骤②和③中采用多次多人实验再计算平均值,多次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快慢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足的睡眠会使反应的时间缩短;
(3)某些同学长期熬夜,会使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削弱,反应时间变长,应该延长睡眠时间,达到8h以上。
26.(2024八上·莲都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丽水大洋河变得水清岸绿,鱼虾成群,白鹭点点。某项目化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大洋河的水质情况开展了监测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大洋河水利用下列工作原理对其进行处理,其中PP棉净水的原理为   (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
(2)接着小组同学开展“大洋河水是否还对鱼卵孵化率有影响”的探究活动:采集一定数量的鱼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入装有等量的大洋河水和清水的鱼缸中,一起放置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并定期观察,实验中将鱼受精卵放入清水鱼缸中的目的是   。
(3)调查大洋河的水质情况时,下列途径中获得的信息,最不可靠的是____(填字母)。
A.向周围的居民了解 B.到不知名的网站上查询
C.实地考察 D.到相关管理部门调查
【答案】(1)过滤
(2)设置对照实验
(3)B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 (1)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探究的目的及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获得信息途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解答】 (1)取一定量大洋河水利用下列工作原理进行处理,其中PP棉净水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可以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
(2)为了探究“大洋河水是否还对鱼卵孵化率有影响”,采集一定数量的鱼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入装有等量的大洋河水和清水的鱼缸中,一起放置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并定时观察。实验中将鱼受精卵放入清水鱼缸中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各种污染物,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3)在调查大洋河的水质情况,可以通过向周围的居民了解、实地考察、到相关管理部门调查等途径获得可靠信息,不能到不知名的网站上查询,这样获得信息不可靠,故选B。
27.(2024八上·莲都期末)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1)将一盖紧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感觉越费劲,据此该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2)如图所示为该同学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表格为各步骤记录的数据,表中⑥记录的数据应该是   。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4 5 3 6 2.6  
(3)实验中支持该同学猜想的证据是   。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6.4
(3)实验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1)根据描述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Δ的内容;
(3)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解答】 (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越费劲,浮力越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那么F浮=F1-F5=4N-2.6N=1.4N;
则G排=F6-F2=F-5N=1.4N,
解得:F=6.4N。
(3)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只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同种液体,实验③⑤排开液体体积增大,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8.(2024八上·莲都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莲把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和开关连接成电路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为小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序号 1 2 3 4 5
电压U/伏 1.0 1.2 1.4 1.8 2.0
电流I/安 0.10 0.12 0.14 0.28 0.20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通过分析发现第   (填序号)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
(3)根据以上数据,小莲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
(2)4
(3)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据此判断出错误的数据;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 (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下图所示:
(2)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都在同一直线上,表格中,表格中4次数据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与其它各次的比值差异大,说明第4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同一电阻来说,通过的电流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的增大,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9.(2024八上·莲都期末)对我国甘肃省某绿洲进行观测时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所示为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洲昼夜温差小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情况最可能发生在____(填字母)。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3)夜间,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答案】(1)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
(2)C
(3)白天温度低,蒸发(腾)的水多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 绿洲和沙漠比热容的差异是造成温差的主要原因。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但由于沙漠气温白天远高于绿洲,导致晚上绿洲气温还是低于沙漠。
【解答】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绿洲昼夜温差小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沙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导致白天沙漠气温远高于绿洲,晚上沙漠降温快,绿洲降温慢;
(2)图中所示情况最可能发生在7月,此时沙漠昼夜温差大,故选C;
(3)夜间,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
30.(2024八上·莲都期末)香水因能使人保持悦人的气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甲所示为球压式的香水瓶,使用时,挤压气囊就会有香水呈雾状喷出,该香水瓶的结构原理如图乙所示。请你解释该种香水瓶喷洒香水的过程及原理。
【答案】过程:快速挤压气囊时,汲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汲水管中的香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汲水管中的香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喷出。原理: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 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水被喷出。
31.(2024八上·莲都期末)洪灾过后,为防止细菌、病毒传染人体,水淹后的房间应及时消毒。某同学按如下步骤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 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剂。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如图甲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毫升?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取整数)。
(2)量取: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最终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   。
(3)溶解: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
【答案】(1)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00克×15%=x×30%,x=100克。需要过氧化氢的体积为毫升
(2)大
(3)加快溶解速率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
(2)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分析;
(3)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解答】 (2)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32.(2024八上·莲都期末)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小莲拧紧大塑料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可将倒置的小玻璃瓶和小玻璃瓶内的空气看成一个整体A。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忽略小玻璃瓶壁厚(即忽略小玻璃瓶自身的体积)。
(1)若A的质量为50克,则图乙中的A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多少牛?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2)手握大塑料瓶并给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小玻璃瓶下沉并恰好悬浮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A在图乙中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图丙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1)由图乙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图乙中A所受的浮力F浮=G=mg=0.05千克×10牛/千克=0.5牛;由F浮=ρ液gV排可知,图乙中A排开水的体积V排==5×10-5米3。
(2)等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出图乙中A所受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A排开水的体积;
(2)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求出图丙中A受到的浮力,进而比较出A在图乙、丙中受到浮力的关系。
【解答】 (2)由图丙可知,A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受浮力F浮=G=0.5N,故两次的浮力大小相等。
33.(2024八上·莲都期末)小莲在学习了“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章内容后,以体温调节为例,绘制了体温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图中①处为皮肤血管口径变化和血流量变化,则具体变化是   。
(2)图中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结构有    (写出两种)。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它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体还会通过一些姿势和行为使体温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请列举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各种姿势或行为表现:   (写出两种)。
【答案】(1)皮肤血管收缩、口径变小,血流量减少
(2)皮肤血管、骨骼肌(甲状腺、汗腺、肾上腺)
(3)下丘脑;打寒战、拱肩缩背(踏步运动、跑步,合理均可)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寒冷刺激使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有骨骼肌颤栗、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几乎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使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
(2)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根据对人体体温调节的知识解答。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①处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排汗等使散热减少。
(2)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结构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甲状腺、汗腺。
(3)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稳定。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往往会打寒战、拱肩缩背、踏步运动、跑步等。
34.(2024八上·莲都期末)某科学实践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压力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伏,R0的阻值为20欧,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轻质绝缘的压力检测板M与力敏电阻R相连,R的阻值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该装置是通过观察   来得知压力大小的。
(2)检测板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伏?
(3)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2伏刻度线处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为多少牛?
【答案】(1)电压表的示数
(2)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不受压力时,力敏电阻R的阻值为80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R总=R+R0=80欧+20欧=100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06安,由I=可知,电压表的示数(R。两端的电压)U0=IR0=0.06安×20欧=1.2伏
(3)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2伏处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1安,由I=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60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R'=R’总-R0=60欧-20欧=40欧,由图乙可知,当R’=40欧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为4×103牛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甲可知,R、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化(即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据此解答;
(2)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不受压力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3)当电压表的指针在2V处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进一步求出此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检测板M处受到的压力大小。
【解答】 (1)由图甲可知,R、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R0是定值电阻,根据U=IR0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所以该装置是通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来知道压力大小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