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习学案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习学案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标要求】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重点难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问题导学】
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内涵 P43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两个没有变,三个牢牢P44-P45
为什么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P46
中国梦的本质(注意熟悉P49相关链接的小字)、原因、特点(需展开)?P48-P49
如何实现中国梦?[1.13号周考题T17(2)或者必修一典题T6(2)]
党如何实现伟大复兴?(党的初心使命+四个伟大的措施)P50
四个伟大各自的地位/重要性、措施、彼此关系P50-P52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伟大工程以及如何做P51+P52
“两步走”战略安排(选择题能区分),如何做P53
青年的重要性、如何做P55+P55探究与分享6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P57-P58
十个明确的地位+重点内容12356 P60-61
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地位 P61-62
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地位/贡献 P62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关系?P64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如何坚持这一思想?(该框题的三个目题+P57第一段+P65第一段)
【体系构建】
【主干归纳】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内涵
道路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国家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人民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民族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世界 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意义
对中华 民族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对科学社 会主义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对其他国 家和民族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本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伟大 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要求 与人民梦的关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与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角度 时代价值
新高度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行动指南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作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简答题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外国政客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已宣布进入新时代,看看现在的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网络,那些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科技企业在全球都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5G技术更是引领全球。中国既然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就应该已经实现了全面均衡发展。很明显,中国已经完全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不能再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国际事务中享受特殊待遇。他们应该承担起与发达国家一样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球气候治理、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知识,对外国政客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易混辨析】
1.每个奋斗者个人的梦想,就是国家与民族的梦想。( )
2.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推进伟大工程。( )
3.“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到2035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4.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
6.我们要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 )
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赢疫情防控,说明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具体方案。( )
10.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各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当堂达标】
11.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亡,国人前赴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从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号到李大钊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概念,从毛泽东呼吁“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到习近平发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时代强音。下列选项能够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的初心和牢记的使命
②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凝聚了中国人的夙愿
③成才报国、振兴中华,是薪火相传的信念,激励我们筑梦追梦圆梦
④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实现中国梦展现光明前景,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十三个方面成就”( )
①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③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④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只有坚定自信、坚定自觉,才能使我们党保持政治定力,不走老路邪路。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 )
①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②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要以伟大工程为目标,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
④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新时代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不断“上新”。我国取得的这些成就彰显出( )
①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②伟大梦想对民族复兴有决定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
④我国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
①全景展示了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成就
②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③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路径
④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告诫我们党要( )
①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②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领导全国人民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在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③是回答中国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和终极真理 ④是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回望2024年,“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天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干出来的。中国人民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 )
①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②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对世界人民梦有积极作用 ④要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带来繁荣,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中国的成功鼓舞着巴基斯坦等全球南方国家继续努力,根据本国国情推进相应改革,为民众带来福祉。这说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任重道远
②中国式现代化既成就了中国,又造福了世界
③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自成立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引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领导力量、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反贫困、建小康,促改革、稳经济,化危机、应变局……党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斗,谱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崭新篇章,迈上现代化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何以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参考答案
【简答题练习】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均衡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中国虽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能要求中国承担与发达国家完全相同的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外国政客的错误观点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对材料中外国政客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属于评析类试题,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知识,首先指出外国政客的观点是错误的,然后从不合理性角度进行阐释。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观点正误判断:该观点不科学。
论据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已宣布进入新时代→从不合理性角度分析: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均衡发展,表明该观点有不合理之处。
论据②:看看现在的中国,拥有着世界……5G技术更是引领全球→从不合理性角度分析: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表明该观点有不合理之处。
论据③:中国已经完全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不能再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做出更多的贡献→从不合理性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能要求中国承担与发达国家完全相同的责任,表明该观点有不合理之处。
第三步:整合论点与论据,组织答案。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国家与民族的梦想与个人的梦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把个人的梦想等同于国家与民族的梦想是不科学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2.错误
【详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应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青年,故判断错误。
3.正确
【详解】从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前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本题观点正确。
4.错误
【详解】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说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题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因此本题观点错误。
6.错误
【详解】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故题中观点错误。
7.正确
【详解】要进行伟大斗争,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实现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赢疫情防控,是进行伟大斗争的体现,故该说法正确。
8.错误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题目观点错误。
9.错误
【详解】“具体方案”这一说法不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本题观点错误。
10.错误
【详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观点错误。
【当堂达标】
11.C
【详解】①:表述错误,因为孙中山不是共产党人,①排除。
②③:材料孙中山、李大钊,从毛泽东、习近平的观点均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③正确。
④:材料未体现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2.D
【详解】①:“十四个坚持”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排除。
②④:“十三个方面成就”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④正确。
③:“十个明确”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3.A
【详解】①②: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要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①②入选。
③: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决定作用,以伟大梦想为目标,③不选。
④:应该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我国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这彰显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①应选。
③:进入新时代,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③应选。
②: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伟大梦想的作用,②不选。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①:“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①与题意不符。
②③:“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路径,②③符合题意。
④:“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6.D
【详解】ABCD: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BC排除,D正确。
故本题选D。
17.D
【详解】①:我们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①错误。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斗争的持续性和严重性,这需要我们党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②正确。
③:材料主要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没有强调党领导全国人民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排除。
④:面对风险、强大对手,需要提高党的战斗力,需要我们党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A
【详解】①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①②正确。
③:实践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终极真理,③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A
【详解】①②:一系列科技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干出来的,说明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中国梦与世界人民梦的关系,③不合题意。
④:中国梦的实现要发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0.D
【详解】①:艰巨的事业并未在材料中明确提及,且偏离了材料的主要意思,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带来繁荣,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既成就了中国,又造福了世界,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主旨是在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他国及世界的意义,而不涉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③排除。
④:中国的成功鼓舞着巴基斯坦等全球南方国家继续努力,根据本国国情推进相应改革,为民众带来福祉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1.①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遵循。 ③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党和人民的道路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牢固的物质基础和更主动的精神力量。 ④坚守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奋斗中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提供了坚强保障。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需要结合材料综合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引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一系列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②:党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联创立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遵循。
关键词③:党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斗,谱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崭新篇章→可联系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党和人民的道路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牢固的物质基础和更主动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联系坚守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奋斗中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