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教学整体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教学整体分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2024最新教科版)
第一单元 身边的物体 教学整体分析
(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物体的轻重、形状、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知道不同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认识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体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思维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常见物体的特征,用口述、简图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多种外在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物体的不同外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在教师指导下,能比较物体之间外在特征的相同和不同。
探究实践目标
●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比较,并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能利用口述、简图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并结合图表组织信息。
●具有初步的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能反思探究过程,总结探究方法。
态度责任目标
●具有将观察到的信息如实记录的意识。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对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单元概述
一年级的学生认知范围和深度有限,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对物体的观察、描述、概括、比较、分类的能力相对较低。虽然知道或看到过许多物体,也在幼儿园期间参与过一些认识物体的活动,但是这些认知比较粗浅和零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一些观察方法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描述,通过向他人介绍物体的特征,让他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断介绍的是哪种物体,这也是本单元的大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能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进行分类。学生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也可以是生活用品,可以是人造制品,也可以是天然制品。
“身边的物体”单元设计了7课以及单元小结与科学阅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物体进行连续性观察,促进其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本单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科学地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
第二阶段,第2~4课。学生开始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集中对一些固体进行研究。同时,将给物体分类的学习方法贯穿整个单元,比如天平、斜面、水等都可以作为发现物体特征的工具,从而根据发现的现象(特征)给物体分类。
第三阶段,第5~7课。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方法对水一类的液体进行研究,发现液体的主要特征,进而研究固体是否能溶解于液体中,也可以理解为用“是否溶解”的特征对固体进行分类。
单元首页的单元情境明确了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将分类活动贯穿整个单元,从物体一般外部特征的分类到通过轻重、能否滚动、能否溶解来分类。本单元的学习以观察、比较和描述为主,学习如何运用感官以及借助简单的工具来观察物体,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描述和记录。记录时,教师需要弓|导学生运用画图、圈画等方法,还要用图表的方式组织并整理观察到的现象或其他信息,从而促进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准确描述,并对一类现象进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典型且便于观察的物体作为实验材料,可以是人造材料,也可以是天然材料,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口头描述、记录。
本单元的各课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展开,并根据特征进行比较与分类,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与综合性,以及科学概念与探究实践协调发展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以单元为整体来认识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标准,紧扣单元核心概念,把各课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整合为一条学习线索,系统地设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方面,有效地保证课时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完整性。
1.观察物体的特征
情境:向他人介绍物体时,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学生初步实践并掌握看、闻、摸等方法,通过与其他物体进行对比,学习描述颜色、厚薄、轻重、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接着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引导学生根据描述的特征推测出是哪种常见物体。
2.给物体分类
情境:市场里的蔬菜大部分都是有序、分类摆放在货架上的。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节课的物体,并选择描述物体的一个特征,再按照这个特征给若干物体分类;也可以根据分类情况来判断分类标准。在分类过程中,比如涉及用“形状”分类,学生可能因认知差异出现不同的分类结果;还有涉及用“轻重”分类,学生可能因掂量结果不一样,导致分类结果不同,这些都为下一课作铺垫。最后,启发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物品的整理中,也和劳动教育联系了起来。
3.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境:将不同物体放在简易天平上,会发现物体的轻重可能不同。沿着给物体分类的探究思路,本课聚焦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按照轻重来依次摆放物体。学生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简易工具测量等方法多次比较,体验用简单工具测量轻重会更加准确,并给轻重不同的物体排序,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描述轻重”是将两个物体进行比较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标准可能会影响对“轻重”的描述。最后启发学生发现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虽然大小和外观都相同,但重量不同。
4.认识物体的形状
情境:踢球时,足球很容易滚动。沿着给物体分类的探究思路,以之前研究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探究实践活动来体验物体的形状对是否易滚动的影响。首先观察物体的形状并摸一摸每个面, 再把它们放在斜面上,观察它们是否容易滚动。接着将多个同样的物体叠放起来,观察是否能够稳定摆放,进一步感受不同形状的物体摆放稳定性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物体稳定摆放,以及生活中如何设计不同形状的卡槽来盛放不同的物体。
5.观察一杯水
情境:水对生命的重要性。通过与洗发液、木块等的对比,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特征,感受到与水相似的一类物体的特征,特别关注水在不同形状容器中的状态,学生了解到水是可以随着容器形状而改变的。然后沿用天平称物的方法,比较体积一样多的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6.哪个流动得快
情境:食用油和水一样都能够流动,它们流动的情况是否不同。承接上一课对水和食用油 的观察,先让学生用手感受水和食用油的黏性有所不同,但无须学生说出相应的科学词汇。接着让学生开展水和食用油的流动比赛,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相同流动时间下两种液体流动的长度,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公平要素。最后回归到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流动的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7.它们去哪里了
情境:把食盐、红糖、小石子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之前都是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来给物体分类的,本课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学生身边的常见物品,将水作为“分类的工具”,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能溶解在水中,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颗粒,在记录单上画简图表征出它们放入水中前后的样子。将容易溶解于水的归为一类,不容易溶解于水的归为另一类。而后联系学生生活场景,提出将食用油放
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判断食用油是否能够溶解。
在本单元,学生主要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并将这些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水是重要的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指向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 的变化和化学反应”两个大概念,主要涉及“物质与能量”和“稳定与变化”两个跨学科概念。本单元最后安排了供师生阅读的资料,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的生存、生活十分重要,如果它们受到污染,就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教学方法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运用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描述、分类以及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建议在本单元中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加强观察比较、分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给多种不同物体编号并记录,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分类能力的培养。
序号 课题 课时 备注
1 观察物体的特征 1 明确主题,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2 给物体分类 1 根据物体的特征给物体分类
3 比较物体的轻重 1 通过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轻重
4 认识物体的形状 1 观察、发现哪些物体容易滚动。
5 观察一杯水 1 对比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6 哪个流动得快 1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流动快慢
7 它们去哪里了 1 把物体放入水中,发现哪些物体容易溶解,哪些不易溶解
8 单元小结 1 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实践活动教学
9 科学阅读 机动 可以结合相关课文教学,也可以单独开展科学阅读教学
评价建议
学生通过感官或工具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比较、分类,发现木块一类物体和水一类物体的特征,既要比较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特征,又要比较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特征,以此为判定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本质区别提供证据。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建议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评价。在评价内容设置方面,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开展评价。在具体落实中,可以对上述表达进行转化,以一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课堂学习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
我会听 安静聆听
我会想 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我会说 积极发言、分享交流
我会做 认真观察、合作实践、真实记录
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
会用看、闻、听、摸等方法观察物体
能用颜色、形状、软硬、流动等词语描述物体
会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
(三)材料清单
课序 学生材料 教师材料
第1课 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条橡皮、钢尺、塑料尺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第2课 (第1课观察过的9个物体)、用于编号的标签贴、分装篮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市场中各类蔬菜分类摆放的图片
第3课 玻璃球、乒乓球、空盒子、小木块、简易天平、同一规格的回形针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形状、大小相似的纸杯和塑料杯
第4课 斜面、螺母、饼干、小番茄、带壳花生、透明胶带、小木块、塑料尺、长条橡皮、圆柱橡皮、乒乓球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第5课 水、牛奶、洗发水、形状相同的透明杯2个、小瓶子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4个、玻璃漏斗等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水、食用油、简易天平、烧杯、班级记录单
第6课 水、食用油、斜面、两个透明瓶子、两根滴管、一块有刻度(或有凹槽的轨道)的流速板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玻璃漏斗、班级记录单
第7课 装有水的3个大小相同的透明塑料杯子、3个玻璃皿、放大镜、小勺、水、食盐、红糖、小石子、搅拌棒等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水车、水电站等有关流动的水的应用的图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