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芣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芣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齐读诗句,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劳动
《插秧歌》
《芣苢》
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芣 苢
采采 芣苢,薄言 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有之。
采采 芣苢,薄言 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捋之。
采采 芣苢,薄言 袺之。采采 芣苢,薄言 襭之。
/
/
/
/
/
/
/
/
/
/
/
/
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
读出劳动的欢欣,心情的的热情。
把握好节奏
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芣(fú)苢(yǐ ):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六字概括
节奏感、音乐感
整体感知: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从一开始的采摘,到最后的满载而归,表现出劳动者劳动成果由多变少,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móu
suō
jiǎ
shà
shì

zhāo
《插秧歌》诵读感知
⑴解题: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⑵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兜(dōu)鍪(móu) 蓑(suō) 胛(jiǎ) 朝(zhāo)餐半霎(shà) 莳(shì) 未匝(zā)
⑶把握节奏,再次朗读。朗读指导:七律阅读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读起来要有抑扬顿挫之感。
⑷指名翻译诗歌。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⑸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走近
诗经
二、了解作家作品,知人论世
诗经
六义
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十五国风。常见篇目《关雎》、《蒹葭》、《氓》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一般看作“正声”。常见篇目
《采薇》、《鹿鸣》等。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经六义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开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清新自然——杨万里
试分析《芣苢》《插秧歌》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的差异。
三、斟词酌句,鉴赏诗歌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回归文本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芣苢》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赋。铺陈,排比。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芣苢》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1)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全是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部重叠。
(2)①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②六个动词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的过程。
4、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全诗围绕一个什么字来描绘的?如果要你给诗歌加一个“诗眼”,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首联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
颔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
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给紧张忙碌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尾联勾勒出了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忙碌的农人形象。

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认为“游离诗外”了,你怎么看?
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新、奇、活、快,即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该诗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因而从中也可看出诚斋体的这一特点。
该诗所表现的便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劳动场景,所以逼真而又自然。
5、结合《插秧歌》说说“诚斋体”的语言特点。
《唐宋诗》:“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试分析《芣苢》《插秧歌》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的差异。
表现手法上:
①《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②《插秧歌》一诗运用白描、环境烘托、比喻等手法,描写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
思想主旨上:①《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
②《插秧歌》这首诗是诗人没有像晚唐诗人李绅那样抱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同情去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不像范成大那样具体深刻地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而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其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读了这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劳动有怎样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
四、课后思考,思想延伸
无论是欢愉的劳动场面,还是劳动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表明,劳动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如果只关注生活的质量,不关注生活质量的来源,就
会脱离生活实际,走进空虚和腐朽
没落。关注生活中的劳动者,才能
真正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正是
一位位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创造
了生活的物质条件,开拓了生活的
智慧空间,让我们能够幸福生活。
在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扬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
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
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
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
了我们这个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
正确的劳动观。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