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空气与氧气(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一些食品包装袋内充满某种气体,对食品具有保护作用(如图).为了探究食品包装袋内该气体的性质,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思考和活动。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在选择食品包装袋中的填充气体时,首先考虑的是该气体( )A.导热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导电性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D.氧气不易溶于水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液氧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D.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很多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D.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5.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燃性6.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7.A、B、C、D四个集气瓶内分别装氢气、氧气、氮气、空气。为了区别这四种气体,某学生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这四个瓶内,发现在A瓶内木条燃烧状态不变,B瓶内木条燃烧变旺,C瓶内气体燃烧,还时有爆鸣声,D瓶内木条熄灭,则A、B、C、D依次是( )A.氮气、氢气、氧气、空气 B.空气、氧气、氢气、氮气C.氢气、氧气、氮气、空气 D.氧气、氢气、空气、氮气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雾,放热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9.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红磷 C.木炭 D.铁丝10.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二、填空题11.氧气的物理性质:①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②____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____;④低温下可液化成_____色液体,也可变成_____状____色固体。1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铁丝在纯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一种____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浓厚的 。13.小亮同学想探究氧气的性质,他收集两瓶氧气,如图所示,甲瓶瓶口向上,乙瓶瓶口向下,用两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请猜想一下,他观察的现象是甲: 。乙: 。同时他可能从该实验中得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 。14.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用序号填空:(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的是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15.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16.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3)若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 17.老师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1)请写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点燃硫粉前,将硫盛放在 (仪器名称)中,点燃后,我们看到硫的状态是 态(填“固”、“液”、“气”)(3)如果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这时你认为应 .A、空气中继续燃烧 B、立即放入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C A B C A B1.C【详解】食品变质的原因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为了延缓食品变质,需要选择一种性质稳定的气体来填充食品包装袋。 导热性、溶解性和导电性与食品变质的关系不大。故选C。2.B【详解】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气具有助燃性,是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属于氧气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氧气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说法正确;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可以证明氧气能溶于水,但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说法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液氧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说法正确;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二者沸点不同,因此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说法正确。故选B。4.D【详解】A、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错误;B、鱼可以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不说明氧气易溶于水,错误C、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是利用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不是可燃性,错误;D、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正确。故选D。5.C【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①中加热只发红光,选项错误;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选项错误,故选C。6.A【详解】A.红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故A正确;B.“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能正常燃烧,不会很快熄灭,故B错误;C.“人造空气”的成分与空气类似,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体积分数,故选C错误;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不有益于人的呼吸,会造成氧中毒,故D错误。故选A。7.B【详解】因为燃着的木条本身就在空气中,故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空气;因为氧气能助燃,故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气体燃烧的是氢气;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燃着的木条马上熄灭的是氮气,因此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氢气;氮气。故选B。8.C【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非白雾,故A不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有红热现象,故B不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9.A【分析】根据“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说明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和氧气反应,故符合题意;B、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C、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铁丝能和氧气反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因此氧气不能作为燃料,故B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无;无;不易;略大;淡蓝;雪花;淡蓝.【详解】氧气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故答案为无;无;不易;略大;淡蓝;雪花;淡蓝.12.活泼;淡蓝色;明亮的蓝紫色;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白烟。【详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浓厚的白烟。故填:活泼;淡蓝色;明亮的蓝紫色;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白烟。13.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很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不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详解】(1)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甲瓶瓶口朝上放,乙瓶瓶口朝下放,乙瓶两内有部分氧气逸散.所以,观察的现象是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很旺;乙: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不旺;(2从该实验中得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14. A D F EF D【详解】(1)硫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故选A。(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故选D。(3)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故选F。(4)木炭和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选EF。(5)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故选D。15.木条复燃【详解】根据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故填:木条复燃。16.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没有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或铁丝太粗,没有绕成螺旋状,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等)【详解】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铁丝、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瓶底铺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等)、实验现象等,进行分析解答。①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生成物熔化,是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③铁在氧气中燃烧失败的原因较多,没有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等,可能造成铁丝在氧气中不燃烧。17.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燃烧池 液 B 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硫和铁在氧气中都能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点燃硫粉前,将硫盛放在燃烧匙中,点燃后,我们看到硫的状态是液态的。(3)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大气,如果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应立即放入水中,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故答案为(1)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燃烧匙;液;(3)B; 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