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
【课标要求】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过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弘扬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两大历史任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所做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中国革命的步骤;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课前预习】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
(2)历史任务: 和 。
(3)主要矛盾: 的矛盾, 的矛盾
(4)探索过程: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5)历史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 决定的。
① 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 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不能承担起领导 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指导思想: ; 。
(2)标志、开端: (1919年)
①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 。
②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 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革命的转折点。
(3)领导力量:1921年, 成立。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 。
(4)革命阶段: ,四个阶段,于1949年胜利。
(5)革命道路: 、
(6)三大法宝: 。(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7)革命性质: 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8)胜利标志: 的成立
【知识整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领导力量)
(2)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指导思想)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
(5)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4、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领导阶级不同 (最主要区别)
指导思想不同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前途不同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不同 世界 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 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1)两个步骤:民主革命( 革命+ 革命)和 革命。(决定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重点掌握)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 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向 的伟大飞跃。——对中国(结束过去)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 。——对中国(成就未来)
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 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对世界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 革命的结束、 革命的开始。
7、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 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截然不同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年9月28日贵州省铜仁市第四小学学生参加了“重走长征路·启航新征程”的思政课体验活动。全体学生沿着挞扒洞长征历史步道列队前行,在徒步运动中重走革命路线。期间,还举办了解说员领读红色经典、学生代表分享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通过本次体验活动孩子们可能体会到( )
①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②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先烈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以下观点不属于“三大法宝”的是( )
A.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B.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C.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赓续艰苦奋斗精神
D.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
5.某校高一同学以“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各种尝试和斗争都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为议题,结合下图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得出了以下结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寻找新路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④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关于这两个革命阶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只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互相衔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
②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屹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该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为斗争目标的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就担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双重任务,并为此而奋斗这样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但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意味着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③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21年7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②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
③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④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道路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
④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开展的具体行动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对“上篇”和“下篇”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英国等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协定关税等。由此可见,列强的入侵( )
①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②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③使中国成为完全殖民地国家④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社论《六评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人学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和盘古开天辟地相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 )
①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③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完成下表。
指导思想 ( )、( )
革命道路 ( )、(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 )
阶级基础 ( )
革命动力 ( )
革命对象 反对(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课前预习】提示
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探索过程: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5)历史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注意】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2)标志、开端:五四运动(1919年)
①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②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领导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4)革命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于1949年胜利。
(5)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7)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8)胜利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知识整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领导力量)
(2)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指导思想)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
(5)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4、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领导阶级不同 (最主要区别)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前途不同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不同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1)两个步骤: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决定因素: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基本国情)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对中国(结束过去)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中国(成就未来)
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对世界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7、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课后练习】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没有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④说法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截然不同这是区别没有体现两者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①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①③正确。②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①④: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有利于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当好红色基因传承人,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战争的艰难险阻,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①④正确。②: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表述错误。
③:先烈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仅有这一精神不能保证中国革命的胜利,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ABC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体现了党的领导,“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体现了武装斗争,“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体现了统一战线,“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延续艰苦奋斗精神”不属于以上“三大法宝”的内容,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①说法错误。“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各种尝试和斗争都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可见,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寻找新路,②③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此有了主心骨,④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不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②说法错误。“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说法错误
8.答案:C
9.答案:C
解析:①: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三大改造完成,故①不选。③: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1919年“五四运动”,故③不选。②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故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毛泽东思想还未创立;②④正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③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重大发展。故选:C。
11.答案:D
解析:①;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
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没有指明革命道路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故②错误。③: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这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故③正确。
④:无产阶级团结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这说明了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故④正确。
12.答案:A
解析:①②: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③排除。④: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不是具体行动方案,④排除。故本题选A。
13.答案:C
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二者的任务并不相同,①错误。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②④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属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或性质的阐释,不符合试题指向,③排除。故本题选C。
14.答案:D
解析:①:列强入侵是外部因素,并没有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①不符合题意。②④:英国等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协定关税等,表明列强的入侵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②④符合题意。③:列强的入侵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5.答案:B
解析:①③:中国共产党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故①③入选。②: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还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故②不选。④: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没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现实道路,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
16.答案: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革命动力:(人民大众)
革命对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7.答案: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的民主革命得到了社会变革的坚定力量,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