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复习部分第04讲 多种多样的运动考点梳理重点专攻重点一 机械运动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另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参照物的选择:任意性、方便性、不唯一性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重点二 速度1. 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不同时间,不同路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符号:v。②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③公式:④单位:m/s(基本单位),km/h(常用单位)。1m/s=3.6km/h4.运动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注意:静止不动 加速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重点三 地球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贯穿南、北两极的地轴的旋转运动,周期为23 时56分4秒。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2.地轴:地球自转的假象轴,它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3. 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昼夜交替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注意:昼夜交替现象不等于昼夜现象。②时间差异a.产生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b.时区:国际规定,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同一个时区内使用一个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c.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重点四 地球公转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 66.5° 的固定夹角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其余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②四季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光会直射地球不同的纬度(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周围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a.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b.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I.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II.在同一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最小,夏至日最大。(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⑤杆影的变化:杆影的长度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a.一天中正午,杆影朝着正北(北半球)或正南(南半球)方向时,杆影最短,太阳高度最大b.一年中同一地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正午的杆影要比冬季正午的杆影短;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杆影越来越长重点五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④激光准直;⑤射击瞄准;⑥队列看齐;⑦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等。3.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相对于物体而言)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模型法)注意:光线是假想的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5.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6. 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间的距离。重点六 日食和月食项目 日食 月食形成原因 月球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太阳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太阳 地球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月球或不能看到完整的月球日地月位置关系 日-月-地或地-月-日 月-地-日或日-地-月出现时间 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十六,晚上类型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全食、月偏食重点七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提出依据:a. 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b.北美洲与非洲、欧洲在地层和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证据。c.南美洲和非洲的生物具有相似性。2.海底扩张学说由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提出,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动力来源问题。3.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注意: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喜马拉雅山脉基本位于印度洋板块上。②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③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重点八 地震与火山1.火山(1)火山的组成: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2) 火山喷发物:有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3)火山的类型: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4)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2.地震(1)产生原因:当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或错位时,就会导致地壳变形,从而引起地震。(2)组成: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等震线(3)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4.地震的防范和预报难点强化难点一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干所提出的情景,进行分析:若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化。(3)作出判断结论:此“相对”物体便是参照物。典例分析例1.你有过登高远眺的体验吗?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答案】A【解答】解:乘坐飞机向上爬升时,人通过左舷窗观察“天地分界线”,为便于分析,可认为飞机向右飞行且向上爬升,如下图所示,此时左舷窗右侧分界线上方的“蓝色线段”较长(与A图类似),即看到的“天地分界线”是自左向右倾斜,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难点二 运动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典例分析例2.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3s时乙在甲的前方【答案】D【解答】解:AB、乙的s-t图象前2s为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s以后乙的s-t图象为水平直线说明此时乙静止,则第3s时乙的路程为8m,第4s时乙的速度为0,由图可知0-4s乙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AB错误;C、甲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而2s以后乙一直静止,故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且从图中可知,3s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故乙在甲的前方,故D正确。故选:D。难点三 小孔成像的特点(1)倒立的实像(2)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形状有关(3)物体靠近小孔,像变大,远离小孔,像变小(4)光屏靠近小孔,像变小,远离小孔,像变大典例分析例3.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b。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答案】C【解答】解: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像到小孔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选:C。提升专练1.(2024 舟山模拟)5月25日1时7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地震、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下列地形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各大板块处于静止状态B.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肯定不会有地震发生C.地壳的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不会引起海陆的变化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答案】D【解答】解:岩石圈的各大板块处于运动状态。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也会有地震发生。人类活动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故选:D。2.(2024春 仙居县期末)今年4月20日发生的日食比较特殊,食带很窄,在食带中间的地区可见日全食,食带两端的地区可见日环食,这种现象被称为“日全环食”,又称“复合食”。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全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斑马倒影 C.水中铅笔 D.手影表演【答案】D【解答】解:日全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A、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斑马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C、水中铅笔,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手影表演,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3.(2024春 嵊州市期末)2023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内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实验,将水球当作乒乓球来打。下列关于在空中运动水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球拍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B.以航天员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C.以实验舱中设备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D.不能以水球为参照物来描述球拍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案】C【解答】解:A、以球拍为参照物,水球与球拍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水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航天员为参照物,水球与航天员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水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实验舱中设备为参照物,水球与实验舱中设备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水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D、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因此能以水球为参照物来描述球拍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4.(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弧线AB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当天的杭州昼长夜短【答案】D【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弧线ABC为晨线,A错误;读图,由于地轴倾斜,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B错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产生了昼夜现象,C错误;读图,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5.(2024 浙江模拟)如图是地球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答案】C【解答】解: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于各大板块的边缘地带;杭州位于亚欧板块的东部;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故选:C。6.(2024 浙江)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若小满节气在5月20日,这一天位于图中(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答案】A【解答】解:5月20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位于图中河段甲乙段。故选:A。7.(2024 嘉兴模拟)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球A模拟的是月球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答案】C【解答】解:A.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球A模拟的是月球,A正确;B.日食发生时,地球背着太阳,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B正确;C.模拟日环食,球A距离球B更近,所以球A需向箭头③方向的方向移动,C错误;D.模拟日偏食,球A需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月球表面小部分受到太阳光照射形成日偏食,D正确。故选:C。8.(2024秋 宁波期中)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0s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B.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C.相遇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0m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答案】C【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v==3.75m/s,故B错误;C、由图可知当t=30s时甲、乙相遇,此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400m-100m=300m,故C正确;D、由图可知甲从t=0s时出发,乙从t=10s时出发,因此甲、乙不是同时出发,故D错误。故选:C。9.(2024春 海曙区期末)2022年有出现日偏食现象,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D.【答案】B【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像,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侧,即上下左右颠倒,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2024 宁波模拟)2024年贵州“村超”预选赛于1月6日正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足球场上开幕。开幕式当天杭州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C.昼长夜短,昼变短 D.昼长夜短,昼变长【答案】A【解答】解:1月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杭州昼短夜长,昼变长,夜渐短。故选:A。11.(2024 新昌县模拟)若在某地垂直水平地面立起一根长为1m的直竿,并将该地在正午时竿影长度一年的变化情况记录于图。据图判断,该地一年中受到太阳直射的次数以及发生的月份是( ) A.一年直射一次,该次发生在6月份B.一年直射一次,该次发生在12月份C.一年直射两次,该次发生在1月份和12月份D.一年中,该地不会受到太阳直射【答案】D【解答】解:据图可得,正午时竿影长度没有是0的时候,该地一年中不会受到太阳直射。故选:D。12.(2024秋 宁波期中)李军的家距学校9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小跑完后面的路程,他上学时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A.1.2m/s B.1.25m/s C.2m/s D.2.5m/s【答案】A【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路程s1=s2=,由v=可得,小明前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t1=,小明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t2=,小明运动的总时间t=t1+t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v==1.2m/s。故选:A。13.(2024 宁波模拟)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答案】A【解答】解: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2=,因 t1-t2=<0,即t1<t2所以甲车先到达。故选:A。14.(2024春 宁波期末)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宁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特点。(1)如图所示,小宁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他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 cm。(2)小科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科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科可选择的最佳光源是 。A.“E”形光源B.“W”形光源C.“R”形光源【答案】(1)6.0;(2)A;(3)C。【解答】解:(1)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据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s=2h;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6cm。(2)如图,用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景物时,孔对着窗外,光线从小孔直射入“相机”,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故正确的观察像的方法是A,眼睛紧贴在薄膜上看不清图像。(3)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光源的形状应该是上下不同的,“R”型光源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答案为:(1)6.0;(2)A;(3)C。15.(2023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这是法国菲索设计的,他第一个测出了地面上的光速,光源发出的光被毛玻璃片(也能透过光线)反射后,穿过齿轮A的齿隙(如图中P),然后经过相当长的距离AB,从B处的平面镜M循原路反射回来,仍然通过齿隙P而被观察到。若齿轮以某一转速转动时,从P穿出的光线恰被齿1挡住,从Q穿过的光线返回时恰被齿2挡住,这时观察者便看不见光线。如果齿轮的齿数为Z,每秒钟转n转,AB距离为L,由这个实验测得光速的表达式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齿轮每秒转动n转,则齿轮的转动周期T=,根据题意可知,光在AB间来回传播的时间为转半个齿的时间,已知齿轮的齿数为Z,则转半个齿的时间t=, 光从AB间传播的路程为2L,则光速的表达式为c==4nZL。故答案为:c=4nZL。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复习部分第04讲 多种多样的运动考点梳理重点专攻重点一 机械运动1.物体 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另一物体作为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3.参照物的选择: 、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 的,静止是 的重点二 速度1. 机械运动分为 运动和 运动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 。③不同时间,不同路程: 。3.速度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符号: 。②意义: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③公式:④单位: (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1m/s= km/h4.运动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动。注意:静止不动 加速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重点三 地球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贯穿南、北两极的 的旋转运动,周期为 。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2.地轴:地球自转的假象轴,它的北端指向 附近3. 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昼夜交替a.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 自转注意:昼夜交替现象不等于昼夜现象。②时间差异a.产生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刻 ,西边时刻 。b.时区:国际规定,全球划分成 个时区,同一个时区内使用一个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c.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 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③日、月星辰的重点四 地球公转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轨道接近正圆的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上,方向为 ,周期为 ,公转过程中地轴是 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 的固定夹角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 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 次;其余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②四季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光会直射地球不同的纬度(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周围春分 3月21日前后 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夏至 6月22日前后 昼最 ,夜最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 ,南极圈及其以南秋分 9月23日前后 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昼最 ,夜最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 ,南极圈及其以南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a.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 的夹角b.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 。I.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 不同而不同II.在同一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最 ,夏至日最 。(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⑤杆影的变化:杆影的长度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 ;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a.一天中正午,杆影朝着正北(北半球)或正南(南半球)方向时,杆影最 ,太阳高度最b.一年中同一地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正午的杆影要比冬季正午的杆影 ;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杆影越来越重点五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 且 的物体叫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① ;② 的形成;③ 、 ;④激光准直;⑤射击瞄准;⑥队列看齐;⑦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等。3.小孔所成的像是 的(相对于物体而言) 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 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 ,与孔的形状 。4.光线:用一条带有 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法)注意:光线是假想的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5.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 ,c= m/s。6. 光年: 单位,指光在 内传播的距离。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间的距离。重点六 日食和月食项目 日食 月食形成原因 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 或不能看到完整的 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 或不能看到完整的日地月位置关系出现时间 农历 ,白天 农历 ,晚上类型重点七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 提出。提出依据:a. 东岸和 的轮廓线十分相似。b.北美洲与非洲、欧洲在地层和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 关系等证据。c. 和非洲的生物具有相似性。2.海底扩张学说由美国地质学家 等人提出,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 来源问题。3.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注意:六大板块中只有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喜马拉雅山脉基本位于 板块上。②板块处在不断地 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③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 ,常形成 或 ,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形成 ,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重点八 地震与火山1.火山(1)火山的组成:火山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2) 火山喷发物:有气态( 等),也有液态( )和固态( 等)。(3)火山的类型: 、 和休眠火山(4)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 ,以及 。2.地震(1)产生原因:当板块之间发生 时,就会导致地壳变形,从而引起地震。(2)组成: 、 、 、 、(3)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 ,以及 一带。4.地震的防范和预报难点强化难点一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干所提出的情景,进行分析:若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化。(3)作出判断结论:此“相对”物体便是参照物。典例分析例1.你有过登高远眺的体验吗?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难点二 运动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典例分析例2.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3s时乙在甲的前方难点三 小孔成像的特点(1)倒立的实像(2)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形状有关(3)物体靠近小孔,像变大,远离小孔,像变小(4)光屏靠近小孔,像变小,远离小孔,像变大典例分析例3.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b。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提升专练1.(2024 舟山模拟)5月25日1时7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地震、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下列地形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各大板块处于静止状态B.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肯定不会有地震发生C.地壳的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不会引起海陆的变化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2.(2024春 仙居县期末)今年4月20日发生的日食比较特殊,食带很窄,在食带中间的地区可见日全食,食带两端的地区可见日环食,这种现象被称为“日全环食”,又称“复合食”。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全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斑马倒影 C.水中铅笔 D.手影表演3.(2024春 嵊州市期末)2023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内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实验,将水球当作乒乓球来打。下列关于在空中运动水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球拍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B.以航天员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C.以实验舱中设备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D.不能以水球为参照物来描述球拍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4.(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弧线AB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当天的杭州昼长夜短5.(2024 浙江模拟)如图是地球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6.(2024 浙江)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若小满节气在5月20日,这一天位于图中(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7.(2024 嘉兴模拟)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球A模拟的是月球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8.(2024秋 宁波期中)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0s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B.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C.相遇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0m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9.(2024春 海曙区期末)2022年有出现日偏食现象,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D.10.(2024 宁波模拟)2024年贵州“村超”预选赛于1月6日正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足球场上开幕。开幕式当天杭州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C.昼长夜短,昼变短 D.昼长夜短,昼变长11.(2024 新昌县模拟)若在某地垂直水平地面立起一根长为1m的直竿,并将该地在正午时竿影长度一年的变化情况记录于图。据图判断,该地一年中受到太阳直射的次数以及发生的月份是( )A.一年直射一次,该次发生在6月份B.一年直射一次,该次发生在12月份C.一年直射两次,该次发生在1月份和12月份D.一年中,该地不会受到太阳直射12.(2024秋 宁波期中)李军的家距学校9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小跑完后面的路程,他上学时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A.1.2m/s B.1.25m/s C.2m/s D.2.5m/s13.(2024 宁波模拟)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14.(2024春 宁波期末)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宁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特点。(1)如图所示,小宁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他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 cm。(2)小科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科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科可选择的最佳光源是 。A.“E”形光源 B.“W”形光源 C.“R”形光源15.(2023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这是法国菲索设计的,他第一个测出了地面上的光速,光源发出的光被毛玻璃片(也能透过光线)反射后,穿过齿轮A的齿隙(如图中P),然后经过相当长的距离AB,从B处的平面镜M循原路反射回来,仍然通过齿隙P而被观察到。若齿轮以某一转速转动时,从P穿出的光线恰被齿1挡住,从Q穿过的光线返回时恰被齿2挡住,这时观察者便看不见光线。如果齿轮的齿数为Z,每秒钟转n转,AB距离为L,由这个实验测得光速的表达式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4讲 多种多样的运动(原卷版)-【寒假自学课】2025年七上科学寒假提升精品讲义(浙教版2024).docx 第04讲 多种多样的运动(解析版)-【寒假自学课】2025年七上科学寒假提升精品讲义(浙教版202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