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1《温度与水的变化》一、填空题1.(2024五下·武都期末)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 ℃,停止加热,水会 沸腾,水的温度2.(2022五下·白水期末)冬天,北方农村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时会 热量。(填“吸收”或“释放”)3.水放 结成冰, 蒸发变成水蒸气。4.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 时会结冰,水从 变成 。5.水沸腾时会有 ,这是水变成 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二、判断题6.(2024五下·菏泽期末)水沸腾后,即便不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 )7.(2024五下·衡阳期末)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会持续上升,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温度越高。 ( )8.(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9.(2024五下·涟源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 )10.(2024五下·通榆期末)在水加热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 ( ).三、单选题11.(2023五下·拱墅期末)蒸菜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中水的蒸发速度(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D.无法判断12.(2023五下·余杭期末)在右图“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中,操作不当的做法是( )。A.加热时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D.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13.将一杯热水放置在桌面上,水温的变化情况是( ), 直至最后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14.(2024五下·金东期末)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 。A.持续上升B.基本不变C.先不变,后持续上升15.(2024五下·高阳期末) 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 ( )。A.逐渐升高 B.大于 100℃ C.不变四、多选题16.(2022五下·富平期末)下列有关水结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时,体积会减小B.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D.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五、综合题17.(2024五下·慈利期末)加热烧杯里的水实验目的:利用观察证据来分析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火柴、抹布。实验步骤:①按下图所示装置,加热烧杯中的水;②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测量水温;③根据水温数据,绘制水温变化折线图;④根据观察结果与统计图,分析热量的变化。(1)在上述实验器材中,还少了一个关键器材,它是( )。A.水槽 B.温度计 C.记录单(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 )。(3)如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 )。A.0℃ B.37℃ C.100℃(4)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的正确做法是( )。A.用灯帽盖灭 B.用抹布扑灭 C.用嘴吹灭(5)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 )。A. B. C.六、简答题18.(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用电热水壶烧水,为什么水不能加得太满 七、实验探究题1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张鹏发现该装置摆放存在一处错误,你认为是 .张鹮立即将它调整正确。(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3)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4)当水温升到90℃时,张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 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5)从上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张鹏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这些白雾是 .张鹏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20.(2024五下·西山期末)小科和同学们观察水加热时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加热水的过程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A.加快水加热的速度B.使酒精灯的火焰更大C.使烧杯受热均匀(2)下列示意图中(圆点为加热点),根据所学推测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可能是 ( )。A. B. C.(3)加热时,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一会儿冰块消失,这是因为冰块( ) 。A.溶解在水中 B.融化变成了水 C.蒸发到空气中(4)加热烧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得水温接近 水中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 )。A.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5)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6)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 )。A. B. C.(7)小科将水加热时测量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甲时段水温上升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始终匀速(8)如图示继续加热,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测得的水温接近于 ( )。A.0℃ B.37℃ C.100℃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00;停止【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水的沸腾是一个持续吸热的过程。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意味着当水达到这个温度时,它会持续吸热并转化为气态,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所有的热量都被吸收,水完全蒸发。2.【答案】释放【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融化要吸热,凝固和它相反,放热3.【答案】热;吸热【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放热结成冰的过程称为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水变成冰的过程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但其温度会保持不变,直到液体全部变为固体 。4.【答案】0℃以下;液态;固态【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5.【答案】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水蒸气【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气泡越往上越大,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6.【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停止加热沸腾也会停止。题目说法错误。7.【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题目说法错误。8.【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虽然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结冰后的体积会增大。题干说法错误。9.【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10.【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水加热实验中会用到石棉网,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题目说法正确。11.【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快;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沸腾,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12.【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热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加大液体或气体的流动速度,能加快对流传热。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对流。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不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以免烫伤,故A错误;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试管中的液体不容易溢出,故B正确;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避免热液喷出烫伤,故C正确;D.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更利于观察温度不变化情况,故D正确。13.【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开水由热变凉是水的热星散失到周围空气中,水温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水温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14.【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沸腾后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当水被加热至沸腾时,其温度会保持在沸点不变,通常是100℃。这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热量被用来将水分子从液体状态转化为气态状态,即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升高,而是保持在沸点温度,直到所有水都蒸发成水蒸气。因此,在水的沸点温度下,水会持续蒸发变成水蒸气,而其温度保持不变 。16.【答案】B,D【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A、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选项观点错误;B、水结冰的过程中,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选项观点正确;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选项观点错误;D、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选项观点正确。故选:BD。17.【答案】(1)B(2)AA.小水珠 B.小冰晶 C.白色粉尘(3)C(4)A(5)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热量传递。水从液态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水蒸气受冷也凝结成液态的水,是一个放热过程,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1)A、在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特点时,不需要用到水槽,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装置中,不需要记录单,故B不符合题意;C、读图可知,图中烧杯内有水温温度计,而实验器材中没有水温温度计,故C符合题意;(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烧杯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热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不是小冰晶,更不是白色粉末。(3)读图可知,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100℃℃,水达到了沸点,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但是水温不再升高。(4)正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效果最好,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坚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5)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图中黑点为加热点,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四周放射状传播。故C选项正确。18.【答案】解:因为随着水温升高,水会发生膨胀,体积会变大,如果装太满的话,水就会溢出来。【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解答】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分析】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9.【答案】(1)温度计紧贴着烧杯壁(2)使烧杯受热均匀(3)74(4) (5)100;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内(6)会;吸收【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5)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6)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20.【答案】(1)C(2)B(3)B(4)A(5)B(6)C(7)B(8)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加热水的过程中,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因为烧杯受热不均而破裂。(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以是从加热点向四面八方传递热量。(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加热时,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温度高的水向温度低的冰块传递热量,冰块吸热块熔化变成了水。(4)给烧杯中的水加热,不久,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35℃,水中出现少量气泡,这些气泡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5)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6)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上传递热量,然后冷水从两边下来,继续吸收热量,循环往上。(7)根据题干可知,甲时段水温上升规律是先快后慢。(8)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1 / 1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1《温度与水的变化》一、填空题1.(2024五下·武都期末)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 ℃,停止加热,水会 沸腾,水的温度【答案】100;停止【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水的沸腾是一个持续吸热的过程。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意味着当水达到这个温度时,它会持续吸热并转化为气态,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所有的热量都被吸收,水完全蒸发。2.(2022五下·白水期末)冬天,北方农村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时会 热量。(填“吸收”或“释放”)【答案】释放【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融化要吸热,凝固和它相反,放热3.水放 结成冰, 蒸发变成水蒸气。【答案】热;吸热【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放热结成冰的过程称为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水变成冰的过程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但其温度会保持不变,直到液体全部变为固体 。4.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 时会结冰,水从 变成 。【答案】0℃以下;液态;固态【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5.水沸腾时会有 ,这是水变成 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答案】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水蒸气【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气泡越往上越大,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二、判断题6.(2024五下·菏泽期末)水沸腾后,即便不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停止加热沸腾也会停止。题目说法错误。7.(2024五下·衡阳期末)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会持续上升,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温度越高。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题目说法错误。8.(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虽然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结冰后的体积会增大。题干说法错误。9.(2024五下·涟源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10.(2024五下·通榆期末)在水加热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 (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水加热实验中会用到石棉网,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题目说法正确。三、单选题11.(2023五下·拱墅期末)蒸菜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中水的蒸发速度(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D.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快;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沸腾,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12.(2023五下·余杭期末)在右图“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中,操作不当的做法是( )。A.加热时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D.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热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加大液体或气体的流动速度,能加快对流传热。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对流。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不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以免烫伤,故A错误;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试管中的液体不容易溢出,故B正确;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避免热液喷出烫伤,故C正确;D.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更利于观察温度不变化情况,故D正确。13.将一杯热水放置在桌面上,水温的变化情况是( ), 直至最后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开水由热变凉是水的热星散失到周围空气中,水温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水温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14.(2024五下·金东期末)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 。A.持续上升B.基本不变C.先不变,后持续上升【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沸腾后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B。15.(2024五下·高阳期末) 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 ( )。A.逐渐升高 B.大于 100℃ C.不变【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当水被加热至沸腾时,其温度会保持在沸点不变,通常是100℃。这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热量被用来将水分子从液体状态转化为气态状态,即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升高,而是保持在沸点温度,直到所有水都蒸发成水蒸气。因此,在水的沸点温度下,水会持续蒸发变成水蒸气,而其温度保持不变 。四、多选题16.(2022五下·富平期末)下列有关水结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时,体积会减小B.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D.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答案】B,D【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A、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选项观点错误;B、水结冰的过程中,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选项观点正确;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选项观点错误;D、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选项观点正确。故选:BD。五、综合题17.(2024五下·慈利期末)加热烧杯里的水实验目的:利用观察证据来分析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火柴、抹布。实验步骤:①按下图所示装置,加热烧杯中的水;②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测量水温;③根据水温数据,绘制水温变化折线图;④根据观察结果与统计图,分析热量的变化。(1)在上述实验器材中,还少了一个关键器材,它是( )。A.水槽 B.温度计 C.记录单(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 )。(3)如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 )。A.0℃ B.37℃ C.100℃(4)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的正确做法是( )。A.用灯帽盖灭 B.用抹布扑灭 C.用嘴吹灭(5)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 )。A. B. C.【答案】(1)B(2)AA.小水珠 B.小冰晶 C.白色粉尘(3)C(4)A(5)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热量传递。水从液态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水蒸气受冷也凝结成液态的水,是一个放热过程,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1)A、在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特点时,不需要用到水槽,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装置中,不需要记录单,故B不符合题意;C、读图可知,图中烧杯内有水温温度计,而实验器材中没有水温温度计,故C符合题意;(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烧杯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热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不是小冰晶,更不是白色粉末。(3)读图可知,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100℃℃,水达到了沸点,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但是水温不再升高。(4)正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效果最好,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坚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5)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图中黑点为加热点,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四周放射状传播。故C选项正确。六、简答题18.(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用电热水壶烧水,为什么水不能加得太满 【答案】解:因为随着水温升高,水会发生膨胀,体积会变大,如果装太满的话,水就会溢出来。【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解答】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分析】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七、实验探究题1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张鹏发现该装置摆放存在一处错误,你认为是 .张鹮立即将它调整正确。(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3)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4)当水温升到90℃时,张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 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5)从上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张鹏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这些白雾是 .张鹏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答案】(1)温度计紧贴着烧杯壁(2)使烧杯受热均匀(3)74(4) (5)100;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内(6)会;吸收【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5)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6)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20.(2024五下·西山期末)小科和同学们观察水加热时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加热水的过程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A.加快水加热的速度B.使酒精灯的火焰更大C.使烧杯受热均匀(2)下列示意图中(圆点为加热点),根据所学推测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可能是 ( )。A. B. C.(3)加热时,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一会儿冰块消失,这是因为冰块( ) 。A.溶解在水中 B.融化变成了水 C.蒸发到空气中(4)加热烧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得水温接近 水中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 )。A.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5)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6)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 )。A. B. C.(7)小科将水加热时测量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甲时段水温上升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始终匀速(8)如图示继续加热,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测得的水温接近于 ( )。A.0℃ B.37℃ C.100℃【答案】(1)C(2)B(3)B(4)A(5)B(6)C(7)B(8)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加热水的过程中,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因为烧杯受热不均而破裂。(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以是从加热点向四面八方传递热量。(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加热时,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温度高的水向温度低的冰块传递热量,冰块吸热块熔化变成了水。(4)给烧杯中的水加热,不久,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35℃,水中出现少量气泡,这些气泡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5)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6)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上传递热量,然后冷水从两边下来,继续吸收热量,循环往上。(7)根据题干可知,甲时段水温上升规律是先快后慢。(8)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1《温度与水的变化》(学生版).docx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