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 潮卷科学试题1.(2024·宁波模拟)2023年7月11日,浙江省“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低碳科技馆顺利举行,下列做法低碳环保的是( )A.焚烧处理所有垃圾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C.全面推行火力发电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答案】D【知识点】低碳生活;环保与节能措施【解析】【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焚烧垃圾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空气中,故A错误;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耗费较多的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故B错误;C、火力发电主要是燃烧煤炭,会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故C错误;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小燃油车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2.(2024·宁波模拟)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绍兴黄酒酿制 B.嘉兴海宁皮影C.杭州黄杨木雕 D.宁波金银彩绣【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酿酒时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皮影在制作时改变了材料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木雕在雕刻时改变了木头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金银彩绣,在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A。3.(2024·宁波模拟)进入科学实验室需遵守安全守则,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两次B.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C.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D.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绿叶要放在酒精中脱色是因为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解答】A、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式是用灯帽盖灭,为防止复燃,应重合操作两次,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结束后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应倒入指定容器,统一处理,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加热的石棉网温度较高,不能直接用手接触,容易被烫伤,故C符合题意;D、酒精易燃,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要用水浴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2024·宁波模拟)以下浙江各地的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于果实的是( )A.台州仙居的杨梅 B.宁波奉化的水蜜桃C.湖州安吉的白茶 D.杭州临安的山核桃【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解答】A、杨梅是杨梅树的果实,故A不符合题意;B、水蜜桃是桃树的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C、白茶是茶树的叶子,故C符合题意;D、山核桃和核桃树的果实,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2024·宁波模拟)数轴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数轴上表示的科学知识梳理正确的是( )A.B.C.D.【答案】B【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胃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解答】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越大;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越小,由倒立放大实像变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稀硫酸呈酸性,pH小于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等于7,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所以从左到右,pH逐渐增大,故B正确;C、淀粉初步消化部位在口腔,最终消化部位在小肠,胃不参与淀粉的消化,故C错误;D、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由小到大应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故D错误。故答案为:B。6.(2024·宁波模拟)象山鹤浦是浙江宁波南部的滨海集镇,东南濒临东海,海岸边怪石林立,如图所示,怪石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是( )A.冰川 B.海浪 C.风力 D.生物【答案】B【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解析】【分析】石头经受海浪的拍打,形成怪石。冰川、海浪、流水、风力、生物等都会对周围事物的外形造成影响。【解答】岸边的石头经海浪的侵蚀形成形态各异的形状。故答案为:B。7.(2024·宁波模拟)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电热工作的是( )A.用家用电饭锅煮米饭 B.用电烙铁焊接电器元件C.用电热孵卵器孵小鸡 D.用继电器作烟雾报警器【答案】D【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常用电热器【解析】【分析】利用电热工作的电器会产生较多热量。【解答】A、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水和米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B、电烙铁利用电流的热效率,温度升高,用于焊接电器元件,故B不符合题意;C、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放出热量,创造温暖的环境,帮助孵化小鸡,故C不符合题意;D、继电器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2024·宁波模拟)《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C.改变湿纸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答案】A【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加快蒸发的途径:提高温度、加快表面空气流速、增大表面积等。【解答】被墙壁烤火可以提高墙壁的温度,进而提升纸的温度,使纸表面的水分蒸发得更快,所以纸变干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A。9.(2024·宁波模拟)2023年8月4日,东航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次“双机运营”顺利飞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起飞加速助跑,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B.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飞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飞行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大【答案】C【知识点】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起飞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动能。【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所以加速助跑,飞机的惯性不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B、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吗,飞机在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燃料燃烧,消耗储存的化学能,向外放出热量,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D、飞机机翼向上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2024·宁波模拟)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可看到空间站说明它是光源B.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交谈C.我国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照片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拍摄的【答案】B【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大气,要利用电磁波传声,不能直接交流,但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交流。【解答】A、空间站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B、空间站内有空气,有传声的介质,所以可以直接交谈,故B正确;C、空间站与地球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C错误;D、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4·宁波模拟)下列表述与科学事实相符的是( )A.蒸馏水的导电性比矿泉水更好B.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约为3AC.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10厘米D.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摩擦起电;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产生静电的本质是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发生电子的转移而带电。【解答】A、矿泉水中溶于杂质离子,导电性强于蒸馏水,故A错误;B、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较小,约为0.3A,故B错误;C、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1cm,故C错误;D、运动时,羊毛衫与周围环境产生摩擦,因发生电子转移而带电,所以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故D正确。故答案为:D。12.(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某同学观察它的形态,推测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两大类。【解答】A、由图可知,该鹭的嘴偏平且长,生活在水边,善于捕食鱼类,故A正确;B、趾间无蹼腿细长,应不擅长游泳,故B错误;C、鹭属于鸟类,故C错误;D、鹭属于鸟类,体表覆羽保温,属恒温动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13.(2024·宁波模拟)下列四组物质中,可以通过过滤方法除去杂质的是( )A.盐水中混有少量蔗糖 B.铁粉中混有少量铜粉C.糖水中混有少量面粉 D.酒精中混有少量菜油【答案】C【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过滤一般用于分离不互溶的液体和固体。【解答】A、盐和蔗糖都能溶于水,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蔗糖,故A错误;B、铁粉和铜粉都不能溶于水,均为固体,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铜粉,故B错误;C、面粉颗粒较大,通过过滤的方式可以将面粉滤出,故C正确;D、酒精和菜油都是液体,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将菜油和酒精分离,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4·宁波模拟)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B.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C.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D.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图甲中原理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平面镜后的挡板对像没有影响,所以可以观察到像;图乙中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也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因此挡板对观察像没有影响,所以乙可以观察到像。故答案为:D。15.(2024·宁波模拟)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两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长方体铁块P、Q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B. C. D.【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四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而压力大小关系为,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其中甲和乙的压力之和等于丙的压力,可知。故答案为:B。16.(2024·宁波模拟)2023年7月,第5号台风“杜苏芮”给浙江省沿海地区带来持续性大暴雨。台风是一种 现象(填“天气”或“气候”);台风登陆后,河道内水位上升,水的 (填“能的形式”)就会增大,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威胁的风险就会增加。【答案】天气;重力势能【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解答】台风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现象。水位上升,水的高度变高,所以重力势能变大。17.(2024·宁波模拟)不小心摔倒,皮肤易擦破而导致出血。一段时间后,多数人的皮肤擦伤部位会因凝血作用而止血,并且该部位会慢慢结痂(如图所示)。(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这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2)皮肤破损后,表皮中的生发层细胞或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先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继而形成皮肤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生发层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 。【答案】(1)非特异性(2)分化【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会采取不同的措施。(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解答】(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2)细胞变为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功能都发生了改变。18.(2024·宁波模拟)牙膏是清洁口腔的必需品,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等物质,可除去口腔内酸性物质预防龋齿。牙膏中的摩擦剂可增大与牙齿的摩擦,除去牙齿表面牙垢。(1)写出上述牙膏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 。(2)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人产生痛痒感。在叮咬处涂抹牙膏就可减轻痛痒,说明该牙膏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答案】(1)(2)碱性【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1)化学式从右往左读,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写在右侧。(2)酸性物质需要碱性物质中和。【解答】(1)氧化物指的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2)酸性物质让人觉得有痛痒感,涂抹牙膏可得到缓解,说明牙膏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19.(2024·宁波模拟)在学习《电路》的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带有a,b两根导线的灯泡玻璃芯接到如图电路中:(1)从电路的基本组成来看,灯泡L属于 。(2)在用酒精灯加热灯泡芯的玻璃至发烫变红时,灯泡L逐渐变亮;停止加热后,灯泡L又变暗直至不亮。这说明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转变成 (填“导体”或“绝缘体”)。(3)若将图中电路的灯泡L移除,再接通灯泡芯两端的导线即灯泡芯的a、b两端,闭合开关S时保险丝熔断,其原因是电路处于 状态。【答案】(1)用电器(2)导体(3)短路【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1)向外输出电流的是电源,消耗电能,有电流经过采用工作的是用电器。(2)绝缘体不能导电,电路中没有电流经过,灯泡不亮;导体可以导电,电路中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正负极相连,会导致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解答】(1)灯泡消耗电能,所以属于用电器。(2)在用酒精灯加热灯泡芯的玻璃至发烫变红时,灯泡L逐渐变亮,温度降低后灯甚至不亮,说明加热时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变大,可知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导电性能变强。(3)将L移除,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相当于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端相连,会导致电源短路。20.(2024·宁波模拟)如图(a)所示,重为5牛的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积为5×10-3米2,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方向为 ,压强大小为 帕。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方式放置,比较图(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Fa和Fb的大小,则F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b。【答案】竖直向上;;等于【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物体上表面在液面以上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即为浮力。【解答】物块下表面放置在水中,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此时下表面与水面间的距离为,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两图中物体均属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可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21.(2024·宁波模拟)2023年3月24日,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形象,下图甲为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乙是宁波某网友当日观察到的景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____;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 D.卫星、卫星(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图中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据此推测当日农历日期最有可能是____。A.初一 B.初三 C.十五 D.二十二【答案】(1)C(2)C(3)B【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2)金星的位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3)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且月球在中间时,可能会发生日食,时间为初一。【解答】(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答案为:C。(2)③④之间的是地球,月掩金星指的是月球挡住了金星,可知③是月球的位置,②是金星的位置。故答案为:C。(3)由图可知,月球和地球、太阳接近于同一直线且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由图乙可知,当天为上弦月,所以当天可能是初三。故答案为:B。22.(2024·宁波模拟)热爱科学探究的小宁总会有许多的科学发现和思考:(1)小宁好奇学校办公室门上的指纹锁,研究发现其原理如图乙所示,S是指纹开关,电磁继电器中K是轻质弹簧,L是电磁铁,A是带有固定磁极的锁,图中为锁定,状态。当开关S闭合时,门锁会打开,据此可知A的左端是 极。(2)如图甲所示,小宁发现当一阵风由窗向门口吹过时,门会立即自动关上,此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是 。【答案】(1)N(2)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门后侧气压大于前侧,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门被关上【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右手螺旋定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右侧电磁铁的磁性,再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A的磁极。(2)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压强差的存在会导致两侧压力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答】(1)图中衔铁未被吸下,绿灯亮,门处于断开状态,S闭合,有电流经过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红灯亮电流从下面的电源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A的左端为N极,A被吸引,门打开。(2)有风吹过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门后的气压大于门前的气压,在门后气压的作用下,门被关上。23.(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用于“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将该装置置于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1)在该实验中,用湿棉絮覆盖鱼鳃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时,判断鱼尾毛细血管两侧的血管类型主鳃要是通过观察毛细血管中血液的 而得知,这样的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还有很多,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3)某同学用该装置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后,想换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请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分析说明是否容易获得成功: 。【答案】(1)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2)流动方向;(3)不易成功,因为高倍镜易触碰到载玻片【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酶及其催化作用;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1)鱼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为了保证鱼的呼吸,应用湿布将鱼的鳃部盖住。(2)血液由粗血管流向细血管,则该血管是动脉血管,由细血管流向粗血管,则该血管是静脉血管。(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解答】(1)鱼是用鳃呼吸的,湿棉絮中含有水分,可以保持鱼的呼吸。(2)血液从小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流向小静脉,所以可通过观察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血管类型。该实验采用的是实验观察法。A、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采用是实验观察法,故B符合题意;C、采用了模拟实验法,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高倍物镜长度更长,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可能会接触到玻片,所以不易成功。24.(2024·宁波模拟)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宁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1 4.8 0.12 9.8 0.23 12 0.25(1)连接电路时,应将最后一根导线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填“A”或“B”)接线柱,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 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答案】(1)B;开关没有断开(2)48.3(3)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2)分别求出每组实验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为厚膜电阻的阻值。(3)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电阻越大,分压越大。【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电路安全,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由图可知,应将B端连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图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以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开关断开。(2)第一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第二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第三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所以电阻为。(3)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厚膜电阻两端电压,升温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而厚膜电阻电阻的阻值几乎不变,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厚膜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25.(2024·宁波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实验次数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用量/mL 催化剂(MnO2) 用量/g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mL 所需时间/s① 30 5 0 85 2 3.8② 15 2 0.1 20 2 2.8③ 5 2 0.1 20 2 7.4④ 30 5 0 55 2 10.5(1)请写出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比较 的方式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3)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可多选)。A.H2O2溶液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催化剂(MnO2)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D.H2O2溶液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4)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还发现许多金属盐(如FeCl3,CuSO4等)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那么,铁盐和铜盐的催化作用哪个强呢 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并以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结果,小宁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仿照小宁思路,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 。【答案】(1)(2)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3)A;B(4)将氯化铁溶液换为硫酸铁溶液【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配平方程式并记得标注气体符合。(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是收集2mL氧气所需的时间,所以是通过时间来反映反应速率快慢。(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为了排除干扰,除了铁离子和铜离子之外的因素应相同。【解答】(1)催化剂写在等号的上方,双氧水制氧气除了生成氧气以外还有水生成,方程式为。(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来反映化学反应的速率的。(3)A、由第2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越短,即反应速度越快,故A正确;B、由第1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B正确;C、实验中没有测定催化剂质量对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双氧水的用量多少影响的是产生氧气的量而不是反应的速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AB。(4)氯化铁和硫酸铜除了金属离子不同,酸根离子也不能,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换成酸根离子相同的试剂i,例如小宁同学将硫酸铜改为氯化铜,则同样,可以将氯化铁改为硫酸铁。26.(2024·宁波模拟)浙江人爱饮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宁海望海茶等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茶树的叶片形状不同,这种性状差异由 决定。(2)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 自上而下输送。(3)茶农一般采用扦插方法获得茶树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4)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N2O3),若N的化合价为+a价,则C的化合价为 价。【答案】(1)基因(2)筛管(3)营养繁殖(4)【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筛管在茎的韧皮部。(3)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4)无外置不带电,各元素华合价之和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解答】(1)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决定生物的性状。(2)植物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3)扦插利用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繁殖。(4)H为+1价,O为-2价,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可知C的化合价为,解得。27.(2024·宁波模拟)如图所示,一款电暖桌的铭牌上标有“220V 110Ω”的字样,其宣传语“日耗电不超5元”。将该电暖桌接入家庭电路中,则:(1)电暖桌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 (2)使用1小时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若每度电的电费是0.6元,分析说明宣传语是否真实。【答案】(1)解:正常工作时通过该电暖桌的电流(2)解:通电,电暖桌产生的热量(3)解:若不计能量损失,电暖桌工作消耗的电能一天所需的电费元元元所以宣传语不是真实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常用电热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电流。(2)电暖桌消耗的电能都转化为热量,根据计算热量。(3)根据每小时消耗的电能计算费用,与宣传语进行对比。28.(2024·宁波模拟)学校项目化小组要制作一艘“化学船”,小宁设计了如图模型,其部分评价量表如下表所示。该模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体A与塑料罐里的物质B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使船前行。“化学船”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一 船体稳定 船体略有倾斜,但不影响行驶指标二 航行速度可调 航行速度不可调 不能行驶(1)将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内容补充完整: 。(2)使“化学船”前进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3)以下是项目化小组制作的“化学船”的三个方案,你认为他们的指标二能达到优秀的是哪一组 请简要说明理由。方案 液体A 物质B 器材甲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长颈漏斗乙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丙方案 稀硫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答案】(1)不能行驶(2)喷出的气体(3)乙方案。甲方案因使用长颈漏斗,不能实现航行速度可调;丙方案不能持续产生气体;乙方案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气体,利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加液的速率进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能达到调节航速的效果。【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析】【分析】(1)对比表中信息得出结论。(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分液漏斗有一个旋塞,控制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以及反应的快慢,从而控制船的速度大小。【解答】(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能行驶为良好,则待改进应为:不能行驶。(2)船向后喷出气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船受到喷出气体向前的作用力,船在该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所以施力物体为喷出的气体。(3)达到优秀,说明航行的速度可调,所以应选择分液漏斗。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所以不能用稀硫酸,应选择稀盐酸,综上,乙方案能达到优秀。29.(2024·宁波模拟)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和原理。(1)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放置质量更大的被测物体称量时,秤砣应向 侧移动;如果秤砣生锈,称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小宁想自制一个杆秤,设计图为图乙,器材:总长18cm的轻质木条,轻质纸盘,细绳,50g、80g、400g的钩码各一个。要求:①测量范围为0~300g;②分度值为20g;③在木条上做刻度,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小宁通过计算得出,若纸盘上放300g的物体,当杆水平静止时,钩码质量m与图中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小宁选一个最合适的钩码作为秤砣,并说明不选择其他钩码的理由。m/g 50 80 400L1/cm 18.00 11.25 2.25(3)为了提高自制杆秤的测量范围,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可多选)A.增加纸盘的质量 B.换用更长的木条作为秤杆C.减小秤砣的质量 D.在原提纽左侧增加新提纽E.换用更细的秤杆 F.增加相邻两刻度的距离【答案】(1)右;偏小(2)解:选择钩码由图可知,,钩码的最大力臂为,被测物最大质量为,则钩码的最小质量为钩码所对应力臂是,杆秤的长度不够(或钩码小于最小质量);钩码对应力臂是,因为要求在轻质木条上所做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故不符合要求;钩码对应力臂是最合适,故选钩码。(3)B;D【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解析】【分析】(1)杠杆平衡条件。(2)根据杠杆的长度、要求测量的最大质量,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确定钩码的质量。(3)提高杆秤的测量范围,可以通过增大秤砣的力臂、增大秤砣的质量等途径来实现。【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左侧的拉力变大时,而左侧的力臂以及右侧的拉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右侧拉力的力臂来使杠杆重新平衡,所以应将秤砣向右侧移动。若秤砣生锈,即右侧拉力偏大,在左侧拉力与力臂一定时,右侧的力臂将偏小,即测量结果偏小。(3)A、在秤砣和力臂一定时,增大纸盘的质量,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减小,故A错误;B、换用更长的木条,则秤砣的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增大,故B正确;C、两侧力臂一定时,减小秤砣的质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减小,故C错误;D、在原来提纽左侧增加新的提纽,左侧力臂变小,右侧力臂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增大,故D正确;E、测量范围与杆秤的粗细无关,故E错误;F、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由物体和钩码的质量测出的,不能所以改动,若秤砣的质量和提纽的位置不变,而刻度却被修改,则测量结果不准确,故F错误。故答案为:BD。30.(2024·宁波模拟)泡腾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利用柠檬酸(味酸,化学式可表示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和碳酸氢钠(味咸,化学式为:)做泡腾崩解剂,发生泡腾反应:。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泡腾片”项目化学习。为使口感酸且可口,需要准确控制泡腾片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项目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夹持装置已略去)所示实验测泡腾崩解剂中碳酸氢钠的含量。(1)图甲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打开止水夹C.通空气(2)下表是项目组设计的“影响测量结果精确度的误差分析”的评价量表,根据量表针对图甲的实验做出评价,以下改进建议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评价结果 改进建议0☆ 1☆ 2☆ 3☆误差分析 1.能排除装置内原有空气中CO2的干扰 2.能排除装置内残留CO2的干扰3.能排除外界空气中CO2的干扰4.能排除CO2中混有水蒸气的干扰A.在称量前先通一段时间空气B.反应结束在装置C后抽气一段时间C.在装置C后增加浓硫酸装置D.在装置BC之间增加碱石灰装置(3)为了实验精确度更高并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小宁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通过测量二氧化碳体积来确定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的阀门发现F装置并没有产生气泡,无法收集到气体,出现这一问题以下操作不可取的是____。A.塞紧装置E、F、G的橡皮塞B.手捂锥形瓶直至观察到产生气泡C.将橡皮塞与导管连接处涂上凡士林D.塞紧导管连接处的橡皮管(4)为了测定样品中柠檬酸的含量,通过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量的柠檬酸,实验过程中通过pH传感器实时监测直至pH恰好为7时,记录下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以下是项目组正确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泡腾崩解剂中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质量配比。装置H中水的体积 装置E中泡腾液总体积 标准状态下CO2的密度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OH溶液的密度 所用NaOH溶液体积120mL 10mL 0.002g/mL 1.6% 1g/mL 6.25mL【答案】(1)BCA(2)A;B(3)B(4)解:生成的体积为:,的质量为:。设泡腾崩解剂中中的质量为,与反应的柠檬酸的质量为,与反应的柠檬酸的质量为。解得:解得泡腾崩解剂中和的质量配比为:。【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装置内原有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先除去。(2)浓硫酸只能吸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为了解决3和4这两个问题,应在BC间加装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在C后加装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3)反应有气体产生却没有收集到气体,则应该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4)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再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钠以及柠檬酸的质量,最后计算比值。【解答】(1)先打开止水夹,通入空气,排尽装置内的原有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中物质发生反应,故顺序为BCA。(2)A、实验前先通空气,可以排除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干扰,故A正确;B、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会空气,确保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都进入C中,被氢氧化钠吸收,故B正确;D、C中右侧导管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再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故C错误;D、BC间加一个碱石灰,虽然可以吸收水蒸气,但也能吸收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答案为:AB。(3)ACD、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的阀门发现F装置并没有产生气泡,可能是装置漏气,所以可以塞紧装置E、F、G的橡皮塞后再进行观察,也可以将橡皮塞与导管连接处涂上凡士林或塞紧导管连接处的橡皮管,故ACD不符合题意;B、用手捂热锥形瓶,是因为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不能说明是反应生成的气体,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 / 1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 潮卷科学试题1.(2024·宁波模拟)2023年7月11日,浙江省“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低碳科技馆顺利举行,下列做法低碳环保的是( )A.焚烧处理所有垃圾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C.全面推行火力发电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2.(2024·宁波模拟)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绍兴黄酒酿制 B.嘉兴海宁皮影C.杭州黄杨木雕 D.宁波金银彩绣3.(2024·宁波模拟)进入科学实验室需遵守安全守则,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两次B.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C.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D.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4.(2024·宁波模拟)以下浙江各地的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于果实的是( )A.台州仙居的杨梅 B.宁波奉化的水蜜桃C.湖州安吉的白茶 D.杭州临安的山核桃5.(2024·宁波模拟)数轴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数轴上表示的科学知识梳理正确的是( )A.B.C.D.6.(2024·宁波模拟)象山鹤浦是浙江宁波南部的滨海集镇,东南濒临东海,海岸边怪石林立,如图所示,怪石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是( )A.冰川 B.海浪 C.风力 D.生物7.(2024·宁波模拟)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电热工作的是( )A.用家用电饭锅煮米饭 B.用电烙铁焊接电器元件C.用电热孵卵器孵小鸡 D.用继电器作烟雾报警器8.(2024·宁波模拟)《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C.改变湿纸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9.(2024·宁波模拟)2023年8月4日,东航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次“双机运营”顺利飞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起飞加速助跑,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B.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飞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飞行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大10.(2024·宁波模拟)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可看到空间站说明它是光源B.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交谈C.我国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照片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拍摄的11.(2024·宁波模拟)下列表述与科学事实相符的是( )A.蒸馏水的导电性比矿泉水更好B.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约为3AC.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10厘米D.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12.(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某同学观察它的形态,推测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13.(2024·宁波模拟)下列四组物质中,可以通过过滤方法除去杂质的是( )A.盐水中混有少量蔗糖 B.铁粉中混有少量铜粉C.糖水中混有少量面粉 D.酒精中混有少量菜油14.(2024·宁波模拟)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B.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C.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D.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15.(2024·宁波模拟)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两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长方体铁块P、Q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B. C. D.16.(2024·宁波模拟)2023年7月,第5号台风“杜苏芮”给浙江省沿海地区带来持续性大暴雨。台风是一种 现象(填“天气”或“气候”);台风登陆后,河道内水位上升,水的 (填“能的形式”)就会增大,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威胁的风险就会增加。17.(2024·宁波模拟)不小心摔倒,皮肤易擦破而导致出血。一段时间后,多数人的皮肤擦伤部位会因凝血作用而止血,并且该部位会慢慢结痂(如图所示)。(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这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2)皮肤破损后,表皮中的生发层细胞或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先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继而形成皮肤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生发层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 。18.(2024·宁波模拟)牙膏是清洁口腔的必需品,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等物质,可除去口腔内酸性物质预防龋齿。牙膏中的摩擦剂可增大与牙齿的摩擦,除去牙齿表面牙垢。(1)写出上述牙膏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 。(2)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人产生痛痒感。在叮咬处涂抹牙膏就可减轻痛痒,说明该牙膏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19.(2024·宁波模拟)在学习《电路》的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带有a,b两根导线的灯泡玻璃芯接到如图电路中:(1)从电路的基本组成来看,灯泡L属于 。(2)在用酒精灯加热灯泡芯的玻璃至发烫变红时,灯泡L逐渐变亮;停止加热后,灯泡L又变暗直至不亮。这说明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转变成 (填“导体”或“绝缘体”)。(3)若将图中电路的灯泡L移除,再接通灯泡芯两端的导线即灯泡芯的a、b两端,闭合开关S时保险丝熔断,其原因是电路处于 状态。20.(2024·宁波模拟)如图(a)所示,重为5牛的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积为5×10-3米2,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方向为 ,压强大小为 帕。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方式放置,比较图(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Fa和Fb的大小,则F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b。21.(2024·宁波模拟)2023年3月24日,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形象,下图甲为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乙是宁波某网友当日观察到的景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____;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 D.卫星、卫星(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图中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据此推测当日农历日期最有可能是____。A.初一 B.初三 C.十五 D.二十二22.(2024·宁波模拟)热爱科学探究的小宁总会有许多的科学发现和思考:(1)小宁好奇学校办公室门上的指纹锁,研究发现其原理如图乙所示,S是指纹开关,电磁继电器中K是轻质弹簧,L是电磁铁,A是带有固定磁极的锁,图中为锁定,状态。当开关S闭合时,门锁会打开,据此可知A的左端是 极。(2)如图甲所示,小宁发现当一阵风由窗向门口吹过时,门会立即自动关上,此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是 。23.(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用于“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将该装置置于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1)在该实验中,用湿棉絮覆盖鱼鳃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时,判断鱼尾毛细血管两侧的血管类型主鳃要是通过观察毛细血管中血液的 而得知,这样的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还有很多,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3)某同学用该装置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后,想换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请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分析说明是否容易获得成功: 。24.(2024·宁波模拟)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宁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1 4.8 0.12 9.8 0.23 12 0.25(1)连接电路时,应将最后一根导线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填“A”或“B”)接线柱,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 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25.(2024·宁波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实验次数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用量/mL 催化剂(MnO2) 用量/g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mL 所需时间/s① 30 5 0 85 2 3.8② 15 2 0.1 20 2 2.8③ 5 2 0.1 20 2 7.4④ 30 5 0 55 2 10.5(1)请写出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比较 的方式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3)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可多选)。A.H2O2溶液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催化剂(MnO2)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D.H2O2溶液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4)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还发现许多金属盐(如FeCl3,CuSO4等)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那么,铁盐和铜盐的催化作用哪个强呢 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并以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结果,小宁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仿照小宁思路,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 。26.(2024·宁波模拟)浙江人爱饮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宁海望海茶等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茶树的叶片形状不同,这种性状差异由 决定。(2)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 自上而下输送。(3)茶农一般采用扦插方法获得茶树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4)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N2O3),若N的化合价为+a价,则C的化合价为 价。27.(2024·宁波模拟)如图所示,一款电暖桌的铭牌上标有“220V 110Ω”的字样,其宣传语“日耗电不超5元”。将该电暖桌接入家庭电路中,则:(1)电暖桌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 (2)使用1小时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若每度电的电费是0.6元,分析说明宣传语是否真实。28.(2024·宁波模拟)学校项目化小组要制作一艘“化学船”,小宁设计了如图模型,其部分评价量表如下表所示。该模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体A与塑料罐里的物质B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使船前行。“化学船”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一 船体稳定 船体略有倾斜,但不影响行驶指标二 航行速度可调 航行速度不可调 不能行驶(1)将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内容补充完整: 。(2)使“化学船”前进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3)以下是项目化小组制作的“化学船”的三个方案,你认为他们的指标二能达到优秀的是哪一组 请简要说明理由。方案 液体A 物质B 器材甲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长颈漏斗乙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丙方案 稀硫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29.(2024·宁波模拟)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和原理。(1)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放置质量更大的被测物体称量时,秤砣应向 侧移动;如果秤砣生锈,称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小宁想自制一个杆秤,设计图为图乙,器材:总长18cm的轻质木条,轻质纸盘,细绳,50g、80g、400g的钩码各一个。要求:①测量范围为0~300g;②分度值为20g;③在木条上做刻度,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小宁通过计算得出,若纸盘上放300g的物体,当杆水平静止时,钩码质量m与图中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小宁选一个最合适的钩码作为秤砣,并说明不选择其他钩码的理由。m/g 50 80 400L1/cm 18.00 11.25 2.25(3)为了提高自制杆秤的测量范围,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可多选)A.增加纸盘的质量 B.换用更长的木条作为秤杆C.减小秤砣的质量 D.在原提纽左侧增加新提纽E.换用更细的秤杆 F.增加相邻两刻度的距离30.(2024·宁波模拟)泡腾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利用柠檬酸(味酸,化学式可表示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和碳酸氢钠(味咸,化学式为:)做泡腾崩解剂,发生泡腾反应:。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泡腾片”项目化学习。为使口感酸且可口,需要准确控制泡腾片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项目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夹持装置已略去)所示实验测泡腾崩解剂中碳酸氢钠的含量。(1)图甲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打开止水夹C.通空气(2)下表是项目组设计的“影响测量结果精确度的误差分析”的评价量表,根据量表针对图甲的实验做出评价,以下改进建议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评价结果 改进建议0☆ 1☆ 2☆ 3☆误差分析 1.能排除装置内原有空气中CO2的干扰 2.能排除装置内残留CO2的干扰3.能排除外界空气中CO2的干扰4.能排除CO2中混有水蒸气的干扰A.在称量前先通一段时间空气B.反应结束在装置C后抽气一段时间C.在装置C后增加浓硫酸装置D.在装置BC之间增加碱石灰装置(3)为了实验精确度更高并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小宁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通过测量二氧化碳体积来确定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的阀门发现F装置并没有产生气泡,无法收集到气体,出现这一问题以下操作不可取的是____。A.塞紧装置E、F、G的橡皮塞B.手捂锥形瓶直至观察到产生气泡C.将橡皮塞与导管连接处涂上凡士林D.塞紧导管连接处的橡皮管(4)为了测定样品中柠檬酸的含量,通过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量的柠檬酸,实验过程中通过pH传感器实时监测直至pH恰好为7时,记录下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以下是项目组正确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泡腾崩解剂中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质量配比。装置H中水的体积 装置E中泡腾液总体积 标准状态下CO2的密度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OH溶液的密度 所用NaOH溶液体积120mL 10mL 0.002g/mL 1.6% 1g/mL 6.25mL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低碳生活;环保与节能措施【解析】【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焚烧垃圾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空气中,故A错误;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耗费较多的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故B错误;C、火力发电主要是燃烧煤炭,会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故C错误;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小燃油车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酿酒时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皮影在制作时改变了材料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木雕在雕刻时改变了木头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金银彩绣,在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A。3.【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绿叶要放在酒精中脱色是因为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解答】A、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式是用灯帽盖灭,为防止复燃,应重合操作两次,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结束后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应倒入指定容器,统一处理,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加热的石棉网温度较高,不能直接用手接触,容易被烫伤,故C符合题意;D、酒精易燃,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要用水浴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解答】A、杨梅是杨梅树的果实,故A不符合题意;B、水蜜桃是桃树的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C、白茶是茶树的叶子,故C符合题意;D、山核桃和核桃树的果实,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胃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解答】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越大;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越小,由倒立放大实像变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稀硫酸呈酸性,pH小于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等于7,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所以从左到右,pH逐渐增大,故B正确;C、淀粉初步消化部位在口腔,最终消化部位在小肠,胃不参与淀粉的消化,故C错误;D、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由小到大应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故D错误。故答案为:B。6.【答案】B【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解析】【分析】石头经受海浪的拍打,形成怪石。冰川、海浪、流水、风力、生物等都会对周围事物的外形造成影响。【解答】岸边的石头经海浪的侵蚀形成形态各异的形状。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常用电热器【解析】【分析】利用电热工作的电器会产生较多热量。【解答】A、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水和米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B、电烙铁利用电流的热效率,温度升高,用于焊接电器元件,故B不符合题意;C、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放出热量,创造温暖的环境,帮助孵化小鸡,故C不符合题意;D、继电器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答案】A【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加快蒸发的途径:提高温度、加快表面空气流速、增大表面积等。【解答】被墙壁烤火可以提高墙壁的温度,进而提升纸的温度,使纸表面的水分蒸发得更快,所以纸变干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A。9.【答案】C【知识点】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起飞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动能。【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所以加速助跑,飞机的惯性不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B、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吗,飞机在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燃料燃烧,消耗储存的化学能,向外放出热量,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D、飞机机翼向上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答案】B【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大气,要利用电磁波传声,不能直接交流,但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交流。【解答】A、空间站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B、空间站内有空气,有传声的介质,所以可以直接交谈,故B正确;C、空间站与地球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C错误;D、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摩擦起电;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产生静电的本质是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发生电子的转移而带电。【解答】A、矿泉水中溶于杂质离子,导电性强于蒸馏水,故A错误;B、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较小,约为0.3A,故B错误;C、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1cm,故C错误;D、运动时,羊毛衫与周围环境产生摩擦,因发生电子转移而带电,所以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故D正确。故答案为:D。12.【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两大类。【解答】A、由图可知,该鹭的嘴偏平且长,生活在水边,善于捕食鱼类,故A正确;B、趾间无蹼腿细长,应不擅长游泳,故B错误;C、鹭属于鸟类,故C错误;D、鹭属于鸟类,体表覆羽保温,属恒温动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13.【答案】C【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过滤一般用于分离不互溶的液体和固体。【解答】A、盐和蔗糖都能溶于水,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蔗糖,故A错误;B、铁粉和铜粉都不能溶于水,均为固体,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铜粉,故B错误;C、面粉颗粒较大,通过过滤的方式可以将面粉滤出,故C正确;D、酒精和菜油都是液体,不能通过过滤的方式将菜油和酒精分离,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图甲中原理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平面镜后的挡板对像没有影响,所以可以观察到像;图乙中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也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因此挡板对观察像没有影响,所以乙可以观察到像。故答案为:D。15.【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四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而压力大小关系为,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其中甲和乙的压力之和等于丙的压力,可知。故答案为:B。16.【答案】天气;重力势能【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解答】台风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现象。水位上升,水的高度变高,所以重力势能变大。17.【答案】(1)非特异性(2)分化【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会采取不同的措施。(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解答】(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2)细胞变为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功能都发生了改变。18.【答案】(1)(2)碱性【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1)化学式从右往左读,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写在右侧。(2)酸性物质需要碱性物质中和。【解答】(1)氧化物指的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2)酸性物质让人觉得有痛痒感,涂抹牙膏可得到缓解,说明牙膏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19.【答案】(1)用电器(2)导体(3)短路【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1)向外输出电流的是电源,消耗电能,有电流经过采用工作的是用电器。(2)绝缘体不能导电,电路中没有电流经过,灯泡不亮;导体可以导电,电路中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正负极相连,会导致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解答】(1)灯泡消耗电能,所以属于用电器。(2)在用酒精灯加热灯泡芯的玻璃至发烫变红时,灯泡L逐渐变亮,温度降低后灯甚至不亮,说明加热时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变大,可知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导电性能变强。(3)将L移除,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相当于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端相连,会导致电源短路。20.【答案】竖直向上;;等于【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物体上表面在液面以上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即为浮力。【解答】物块下表面放置在水中,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此时下表面与水面间的距离为,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两图中物体均属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可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21.【答案】(1)C(2)C(3)B【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2)金星的位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3)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且月球在中间时,可能会发生日食,时间为初一。【解答】(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答案为:C。(2)③④之间的是地球,月掩金星指的是月球挡住了金星,可知③是月球的位置,②是金星的位置。故答案为:C。(3)由图可知,月球和地球、太阳接近于同一直线且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由图乙可知,当天为上弦月,所以当天可能是初三。故答案为:B。22.【答案】(1)N(2)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门后侧气压大于前侧,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门被关上【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右手螺旋定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右侧电磁铁的磁性,再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A的磁极。(2)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压强差的存在会导致两侧压力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答】(1)图中衔铁未被吸下,绿灯亮,门处于断开状态,S闭合,有电流经过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红灯亮电流从下面的电源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A的左端为N极,A被吸引,门打开。(2)有风吹过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门后的气压大于门前的气压,在门后气压的作用下,门被关上。23.【答案】(1)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2)流动方向;(3)不易成功,因为高倍镜易触碰到载玻片【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酶及其催化作用;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1)鱼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为了保证鱼的呼吸,应用湿布将鱼的鳃部盖住。(2)血液由粗血管流向细血管,则该血管是动脉血管,由细血管流向粗血管,则该血管是静脉血管。(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解答】(1)鱼是用鳃呼吸的,湿棉絮中含有水分,可以保持鱼的呼吸。(2)血液从小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流向小静脉,所以可通过观察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血管类型。该实验采用的是实验观察法。A、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采用是实验观察法,故B符合题意;C、采用了模拟实验法,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高倍物镜长度更长,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可能会接触到玻片,所以不易成功。24.【答案】(1)B;开关没有断开(2)48.3(3)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2)分别求出每组实验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为厚膜电阻的阻值。(3)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电阻越大,分压越大。【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电路安全,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由图可知,应将B端连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图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以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开关断开。(2)第一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第二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第三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为,所以电阻为。(3)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厚膜电阻两端电压,升温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而厚膜电阻电阻的阻值几乎不变,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厚膜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25.【答案】(1)(2)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3)A;B(4)将氯化铁溶液换为硫酸铁溶液【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配平方程式并记得标注气体符合。(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是收集2mL氧气所需的时间,所以是通过时间来反映反应速率快慢。(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为了排除干扰,除了铁离子和铜离子之外的因素应相同。【解答】(1)催化剂写在等号的上方,双氧水制氧气除了生成氧气以外还有水生成,方程式为。(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来反映化学反应的速率的。(3)A、由第2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越短,即反应速度越快,故A正确;B、由第1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B正确;C、实验中没有测定催化剂质量对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双氧水的用量多少影响的是产生氧气的量而不是反应的速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AB。(4)氯化铁和硫酸铜除了金属离子不同,酸根离子也不能,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换成酸根离子相同的试剂i,例如小宁同学将硫酸铜改为氯化铜,则同样,可以将氯化铁改为硫酸铁。26.【答案】(1)基因(2)筛管(3)营养繁殖(4)【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筛管在茎的韧皮部。(3)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4)无外置不带电,各元素华合价之和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解答】(1)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决定生物的性状。(2)植物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3)扦插利用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繁殖。(4)H为+1价,O为-2价,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可知C的化合价为,解得。27.【答案】(1)解:正常工作时通过该电暖桌的电流(2)解:通电,电暖桌产生的热量(3)解:若不计能量损失,电暖桌工作消耗的电能一天所需的电费元元元所以宣传语不是真实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常用电热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电流。(2)电暖桌消耗的电能都转化为热量,根据计算热量。(3)根据每小时消耗的电能计算费用,与宣传语进行对比。28.【答案】(1)不能行驶(2)喷出的气体(3)乙方案。甲方案因使用长颈漏斗,不能实现航行速度可调;丙方案不能持续产生气体;乙方案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气体,利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加液的速率进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能达到调节航速的效果。【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析】【分析】(1)对比表中信息得出结论。(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分液漏斗有一个旋塞,控制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以及反应的快慢,从而控制船的速度大小。【解答】(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能行驶为良好,则待改进应为:不能行驶。(2)船向后喷出气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船受到喷出气体向前的作用力,船在该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所以施力物体为喷出的气体。(3)达到优秀,说明航行的速度可调,所以应选择分液漏斗。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所以不能用稀硫酸,应选择稀盐酸,综上,乙方案能达到优秀。29.【答案】(1)右;偏小(2)解:选择钩码由图可知,,钩码的最大力臂为,被测物最大质量为,则钩码的最小质量为钩码所对应力臂是,杆秤的长度不够(或钩码小于最小质量);钩码对应力臂是,因为要求在轻质木条上所做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故不符合要求;钩码对应力臂是最合适,故选钩码。(3)B;D【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解析】【分析】(1)杠杆平衡条件。(2)根据杠杆的长度、要求测量的最大质量,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确定钩码的质量。(3)提高杆秤的测量范围,可以通过增大秤砣的力臂、增大秤砣的质量等途径来实现。【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左侧的拉力变大时,而左侧的力臂以及右侧的拉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右侧拉力的力臂来使杠杆重新平衡,所以应将秤砣向右侧移动。若秤砣生锈,即右侧拉力偏大,在左侧拉力与力臂一定时,右侧的力臂将偏小,即测量结果偏小。(3)A、在秤砣和力臂一定时,增大纸盘的质量,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减小,故A错误;B、换用更长的木条,则秤砣的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增大,故B正确;C、两侧力臂一定时,减小秤砣的质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减小,故C错误;D、在原来提纽左侧增加新的提纽,左侧力臂变小,右侧力臂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所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将增大,故D正确;E、测量范围与杆秤的粗细无关,故E错误;F、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由物体和钩码的质量测出的,不能所以改动,若秤砣的质量和提纽的位置不变,而刻度却被修改,则测量结果不准确,故F错误。故答案为:BD。30.【答案】(1)BCA(2)A;B(3)B(4)解:生成的体积为:,的质量为:。设泡腾崩解剂中中的质量为,与反应的柠檬酸的质量为,与反应的柠檬酸的质量为。解得:解得泡腾崩解剂中和的质量配比为:。【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装置内原有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先除去。(2)浓硫酸只能吸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为了解决3和4这两个问题,应在BC间加装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在C后加装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3)反应有气体产生却没有收集到气体,则应该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4)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再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钠以及柠檬酸的质量,最后计算比值。【解答】(1)先打开止水夹,通入空气,排尽装置内的原有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中物质发生反应,故顺序为BCA。(2)A、实验前先通空气,可以排除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干扰,故A正确;B、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会空气,确保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都进入C中,被氢氧化钠吸收,故B正确;D、C中右侧导管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再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故C错误;D、BC间加一个碱石灰,虽然可以吸收水蒸气,但也能吸收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答案为:AB。(3)ACD、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的阀门发现F装置并没有产生气泡,可能是装置漏气,所以可以塞紧装置E、F、G的橡皮塞后再进行观察,也可以将橡皮塞与导管连接处涂上凡士林或塞紧导管连接处的橡皮管,故ACD不符合题意;B、用手捂热锥形瓶,是因为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不能说明是反应生成的气体,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 潮卷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 潮卷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