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掌握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其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北方政权更替、分裂与统一的情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影响。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了解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培养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理解、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交融产生的重要影响,认识民族交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核心素养目标看图猜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导入新课一、淝水之战【视频】淝水之战1、背景376年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前秦东晋对峙东晋十六国形势图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基本统统一黄河流域,重用汉人王猛进行改革,使国势日渐强盛。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西晋280-316年十六国(304-439)东晋(317-420)南方北方前秦崛起: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2、概况淝水之战示意图淝水之战时间地点对战双方成语战争特点结 果影响383年前秦(87万)东晋(8万)淝水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山再起东晋胜利以少胜多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3、前秦失败的原因结合课本及材料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并说说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材料1:(前秦):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八十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材料2:(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材料3:(前秦)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苻坚狂妄自大,骄傲轻敌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军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军心不齐。东晋:①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②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前秦军队虽然有 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知识链接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少胜多从前秦战败中看民族关系战前: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无意愿战时:军队阵脚大乱,一溃而不可收拾。无斗志战后:迅速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无认同感民族交融不充分,前秦统一全国失败。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北魏统一北方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汉族 以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 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①北魏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②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收《魏书·列传》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改革,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推动了鲜卑人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拓跋宏北魏第七位皇帝。5岁即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民族交融的推手。“(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移风易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视频】孝文帝改革内容①迁都洛阳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根据材料,说一说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材料一:(平城春天)野无青草,……“饿死衢[qú]路,无人收识”。——《魏书·高祖纪》材料二: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北齐)魏收《魏书》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②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③平城中鲜卑贵族保守势力强大。A.平原地带易于防守 B.平原地带有利于发展农业C.远离边疆外族的侵扰 D.接近河流运输便利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征伐南齐为名,亲自带领30万步骑兵南下。那个时候,正好是秋雨绵绵,足足下了一个多月,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异常艰苦。当到达洛阳时,贵族们纷纷的阻拦孝文帝不要继续南征了。孝文帝说:“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那岂不是要让后辈人耻笑吗?好,既然大家反对再往南去攻打南齐,要不我们就把国都迁到这里,你们看怎么样?”贵族们面面相觑,但为了不再南征,最终只好同意迁都了。公元994年,北魏迁都洛阳。主要的目的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说汉语(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③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北魏文官俑胡服鲜卑服饰俑汉族服饰俑特点:窄袍小袖,上衣下裤,左衽(前襟向左掩)特点:宽袍大袖,上衣下裳,右衽(前襟向右掩)④改汉姓鲜卑姓 汉姓拓跋氏 元拔拔 长孙丘穆陵 穆步六孤 陆独孤 刘贺楼 楼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⑤与汉人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为了使鲜卑贵族懂得门第的重要性,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想一想:这种姻亲关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⑥采用汉族制度、法律(习汉制)。性质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所谓“封建化”,即:经济形态上: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文化上:学习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特点①以汉化为核心②全面改革③自上而下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皆译自(北魏)杨衒(xuàn)之《洛阳伽蓝记》影响积极:①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②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同时也推动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重归统一创造了条件。消极: 移植门阀士族制度,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全盘汉化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民族交融日常化民族交融形象化民族交融认同化民族交融长期化民族交融仪式化民族交融制度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习汉礼:用汉制:措施: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使拓拔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但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得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卜宪群《中国通史(大字本)秦汉魏晋南北朝》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根本原因);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拓展:如何评价孝文帝①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皇帝,是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地位)②他进行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正)③但从鲜卑族拓跋部角度看,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勇武之气,是最终导致鲜卑族分裂和消亡的原因之一。(反)拓展延伸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 侧重点目的内容特点相同点启示富国强兵制度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局面法令体现创新模仿汉制,促进汉化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符合当时实际,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结果都取得了成功政治、经济、军事迁都洛阳、汉化措施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有利于百姓,要不畏强权,要创新三、北朝政权更替1、更替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镇将多是鲜卑等族的贵族,一般官吏也多是鲜卑人或中原强宗子弟,他们戍边求勋,本来升迁很快。柔然衰弱和都城南迁后,他们不再受到重视,出路狭窄起来。他们把这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看做是迁都和改革旧俗的结果,因此有些人也对北魏统治者心怀不满。——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的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2、局部统一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北齐和北周示意图东魏和西魏示意图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结合所学,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示意图。东汉三国魏吴蜀西晋266-316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晋317-420383年淝水之战隋完成统一灭北魏灭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南朝(420-589)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概念解析民族交融: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合作探究:阅读课本,找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有哪些具体表现并完成表格。交融领域 民族交融表现①生产生活②政治制度③文化艺术④民族心理生产生活方面魏晋墓葬壁画《宴饮图》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汉族学习胡床、胡凳(1)北方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畜牧业转变为农业。(2)汉族: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魏晋墓葬壁画《耕牛图》魏晋墓砖画《采桑图》政治制度方面北魏经典拓碑实行汉族君主专制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十六国族属表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思想文化方面北朝乐府《木兰诗》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胡旋舞北魏书法内迁各族学习汉族文化;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敦煌飞天乐舞壁画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心理方面材料1:“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材料2:全部北朝史中凡关於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影响:材料1: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材料2: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问题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习近平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因此而繁荣壮大、经久不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总结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战北朝政权更替北魏孝文帝改革十六国时期背景影响背景概况前秦统一北方前秦VS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措施北魏建立与统一;统治出现危机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表现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②为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心理中考链接1.(2024·北京·中考真题)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2.(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胡床、椅子和方凳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主要得益于( )A.科技文化发展 B.民族交流交融C.中原人民南迁 D.江南地区开发DB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帝( )A.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B.推动北方人口南迁C.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D.胸怀国家统一大志4.(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反映了当时( )A.政权的更替 B.江南的开发 C.科技的进步 D.民族的交融DD5.(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这反映魏晋时期北方地区( )A.民族间经济交往密切 B.民族的大交融C.社会政局的动荡不安 D.生活丰富多彩6.(2024·河南·中考真题)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BD7.(2024·重庆·中考真题)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 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8.(2024·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 )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视频】孝文帝改革.mp4 【视频】淝水之战.mp4 【音频】敕勒歌.mp3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