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 1.通过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言论,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通过对研讨会上不同同学观点的分析,能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辩证、科学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尝试。 3.通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知道虽然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但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相信这一历史趋势,坚定“四个自信”,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自主预习】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 揭露① 资本主义的弊端 ,设计② 未来社会 的美好蓝图,是③ 科学社会主义 的思想来源 局限性 仅从④ 理性、正义 等原则出发,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主张⑤ 阶级调和 ,反对⑥ 阶级斗争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⑦ 无产阶级 的力量,没有找到⑧ 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 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⑨ 正确途径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1.恩格斯曾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原因有 ( C )①构想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资本主义隐藏了不发达的经济关系 ③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尚未成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表现 法国① 里昂 工人起义、英国② 宪章 运动、德国③ 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意义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④ 工人阶级 开始作为⑤ 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地位 ⑥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⑦ 科学理论 的指导,⑧ 科学社会主义 应运而生 2.(原创)社会主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社会冲突。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材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有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唯物史观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① 德国古典哲学 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② 唯心主义思想 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作用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③ 一般规律 ,揭示了④ 人民群众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⑤ 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⑥ 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三揭示、一建立) 2.剩余价值学说创立 马克思通过剖析① 资本主义社会 ,批判继承了②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作用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③ 剩余价值 的来源,揭示了④ 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 的秘密,揭示了⑤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⑥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 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意义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① 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② 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②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的历史必然性。 (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③ 工人运动 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④ 无产阶级政党 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⑤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的必要性。 (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⑥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的理想目标 3.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 ( )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① 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灭了② 人剥削人 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③ 互助合作 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④ 按劳 分配 十月革命的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⑤ 社会主义 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⑥ 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 的伟大跨越,开启了⑦ 人类历史 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① 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的历史性飞跃 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③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④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⑤ 科学社会主义 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⑥ 伟大实践 ,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⑦ 强大的生命力 4.下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其中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数字处对应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一国到多国C.实践、制度到理论、运动,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答案 B理解1个趋势: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明确1个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弄清2个维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理解科学社会主义。 识记2个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掌握2个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科学社会主义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道路。2.《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答案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答案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答案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5.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能否正确看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6.共产党既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又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答案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合作探究】议题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一 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并在临终时说“一切社会设施的目的都应该是从道德上、智力上和体力上改善人数最多的和最贫穷的阶级的状况”。英国的欧文到美洲进行“和谐制度”的实验,他说,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朗的社会制度,这一种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且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结合材料,说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步之处。(2)结合材料,从实现途径角度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和谐观的区别。答案 (1)①傅立叶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公正,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这说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到来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②圣西门和欧文均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说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③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这些进步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历史前提。(2)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科学社会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才能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和谐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空想社会主义产生→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英国的莫尔,1516年发表《乌托邦》;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进步性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下列选项中,与莫尔描述的“乌托邦”旅行见闻不一致的是 ( )A.没有私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关系B.按计划组织生产,实行按需分配C.人人参加劳动,官吏选举产生D.人民英勇抗争,打碎国家机器答案 D解析 《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那里没有私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关系,没有剥削和压迫,按计划组织生产,人人参加劳动,实行按需分配,官吏选举产生等,A、B、C与莫尔描述的“乌托邦”旅行见闻相一致,但不符合设问要求。《乌托邦》中虚构的社会没有国家,没有战争,那里一派祥和,D与莫尔描述的“乌托邦”旅行见闻不一致,但符合设问要求。议题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某班开展了以“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研讨会,下面是部分同学发表的观点。同学甲: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存在以下历史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历史规律出发去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同学乙: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同学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中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的。答案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共产党宣言》从科学的立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的立场。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即无产阶级,从而找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力量。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即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部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篇自主确立并发表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它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行道路,也成为党正式成立的重要标志。《纲领》是依据1920年8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印刷出版的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本起草的。对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这为研究《纲领》的理论源头提供了根本遵循。 结合材料,阐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纲领要以《共产党宣言》作为理论源头。答案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③《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根本遵循。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也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的目标。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第一次飞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②三次飞跃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第一次飞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二次飞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①错误。三次飞跃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共产党宣言》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错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③④符合题意。比较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创立者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基石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诞生标志 1516年,《乌托邦》发表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历史影响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通过学习研究《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 )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深刻理解剩余价值学说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和崇高理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①错误。《资本论》第一卷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得人们深刻理解剩余价值学说,②错误。《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正确。《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正确。议题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几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言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2)有人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2)不赞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只能表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的挫折,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遭遇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遭遇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课堂总结】1.《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 ( )①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说法错误。②③符合题意。2.中宣部理论局等部门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以下是一位嘉宾在节目中的发言。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这条道路上艰苦跋涉了20多年的时间。为了彻底、准确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马克思精益求精,查阅、研究了超过1500本著作书籍,做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之后,终于完成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即便是在150多年过后的今天,《资本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下列能印证《资本论》“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的选项有 ( )①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通过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其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不符合题意。《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其基本矛盾,②④正确。3.(改编)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未来世界的必然走向,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并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从实践角度看,是因为 ( )①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 ③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是从理论角度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①②不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从实践角度看,是因为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