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讲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4.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5.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从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6.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考点分析:
从2022、2023年、2024年山东、北京、湖南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材料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共产党宣言 2024年辽宁卷1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24·湖南卷T3;2024年1月浙江1题;2023新课标卷1题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
空想社会主义 2024·全国新课标卷T12; 2022.湖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24·湖北卷T17(2):2023·湖北卷T1:2023年6月浙江T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3湖北卷1题、2022.辽宁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4·湖南卷T2;2024·湖南卷T2:2023年1月浙江T8:宁卷T2 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成就
习近平中特思想 2024年辽宁卷2题;2023新课标卷2题 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
资本主义社会 2023浙江卷1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年辽宁卷2题;2022.山东卷1题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
空想社会主义 2022海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特征 2022.辽宁卷1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年册东卷1题;2024年安徽卷2题;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改革开放 3年3考 从近三年重庆、浙江、湖南、湖北、新课标五省、海南等省(市)新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近两年本专题核心考点在各省市的高考中出现11个考题。使用的背景材料有习语、二十大、中央文件、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年2考
新时代 3年1考
中国梦 3年2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3年3考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3年1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年7考
1.(2024·安徽·高考真题)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5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就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交易规范、数据质量保障、违法行为惩处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条例》的施行( )
①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
②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
③旨在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司法保障
④标志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有了部门规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浙江·高考真题)数字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等治理难题。面对此类挑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
①转变企业经营理念
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③加强企业行为监管
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下列举措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的有( )
①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②取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③对“以旧换新”的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
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会增加人们的购房成本,不利于促进购房消费,4.(2024·山东·高考真题)贷款余额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银行尚未收回的各类贷款本金总额,反映银行的信贷规模。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17.86万亿元。图是2018-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及其增长情况。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
①绿色贷款余额增加使市场流动性出现了过剩
②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安全性、收益率逐年提高
④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安徽·高考真题)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各类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完善绿色低碳和产品技术标准
②规定各类更新设备的型号和价格
③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
④增加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直接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北京·高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
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国内80%的供水业务。规模较大,市场化较早,多为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集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于一体
国际水务企业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拥有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熟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区域性水务企业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规模有限,市场化较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战略资源,供水应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企业主导供水市场,通过获得垄断利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③多种所有制水务企业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国有水务企业活力
④向下调整“阶梯式水价”的阶梯价格,促使居民减少生活用水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违背甚至丢掉远大理想。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没有必要谈共产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8.(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对此作出概括和阐述( )
A.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举措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
9.(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中共中央决定,从2023年4月起,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根本任务是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全党( )
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
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海南·高考真题)冰雪上的青春之花,绽放于奋斗之中。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
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
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
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3·浙江·高考真题)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 )
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 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
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 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
16.(2023·浙江·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探究情境:阅读材料《三次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
探究问题:结合探究情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三次伟大飞跃标志、“三次伟大飞跃'”分别证明了什么结论
探究提示:
三次伟大飞跃 简称 标志 结论
第一次飞跃 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次飞跃 富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次飞跃 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考向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站起来)
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优外患的黑暗境地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过程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失败而告终。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2、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时间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
道路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占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统一占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步骤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意义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3、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比较 旧民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革命深度广度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没解决 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相同点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主义革命
比较 新民主义革命 社会主主义革命
区别 社会背景 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根本任务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联系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5、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1)从领导权看: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
(2)从革命前途看: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看: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突破提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逻辑
突破提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论逻辑
6、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时间?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怎么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成什么样?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为什么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改造的结果怎么样?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7、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内涵 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成。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共八大 内容 党的八大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也
突破提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突破提升: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突破提升:五四运动、党诞生,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以彻底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查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诞生的意义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儿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所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文基本制度建立( 初级阶段)标志 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比普混速的父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向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起来)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进程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对内改革
阶段 内容
起始阶段 起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逐步深入阶段 标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E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以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进入新阶段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对外开放
阶段 内容
起始阶段 起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年, 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逐步深入阶段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向纵深推进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麦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改革和开放的意义
历史意义 改变四大面貌 中国的面貌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主文灾践取得了举世聪日的伟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华民族的面貌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人民的面貌 不断满足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原望与期待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铸造了党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本领
实现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经济方面:综合国力显 著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又踏上: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②政治方面:国家独立、 人民解放。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主张和倡议,获得越米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国文化、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温饱不足→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小康富裕
现实意义 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
(1)从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当代中国,解决两大基本矛盾的途径只有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白我完善和发展。
(2)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强力推动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宣成时。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大自信)
考向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地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维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文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关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劲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化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当代党员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水不懈息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
历史阶段 时代背景 主要矛盾
1956—1978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201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认识国情,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至今 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历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共同点 都属于人民需要同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突破提升:近代中国、八大、改革开初期、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历史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农业国是中国的社会现状,经济文化水平低下即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从八大提出的矛盾本质上来看,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矛盾涉及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两大主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注:后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充分休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稳步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2、中国梦的本质
本质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要求 与人民梦的关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与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与世界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新时代中国共产的历史使命
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要求 伟大斗争 是动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破解难题,扫除障碍、提供牵引 四者的关系: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伟大工程 是保证,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构想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伟大事业 是路径,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
伟大梦想 是目标,指引着前进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破浪前行领航导向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产生背景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十一世纪的中国换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回答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 “十个明确”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四梁八柱”(思想层面)“十四个坚持”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实践层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活的灵魂
时代价值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③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新时代“新在哪里?
①新时代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②新时代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③新时代新任务: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矛盾,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
④新时代新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突破提升: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从党、国家、人民、世界四个角度分析
1、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进行伟大斗争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国家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
(1)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怎样实现这两步
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国家、世界、党建几方面着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抓住历史机遇期
3、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
4、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
③抓住历史机遇期
1.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2.《梦中的那片海》讲述了以肖春生为代表的北京青年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怀揣各自梦想,书写不同命运起落的故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思想教育、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校团委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举办学习讨论会。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
②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5.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A.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6.2023年7月29日,共青团中央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旨在不断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和执行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③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下图刻画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几个时间点,对相应时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
③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④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新时代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中国经济总量从约54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20万亿元……十载奋斗汗水,浸润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浇灌出“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小康”的幸福生活。这些成就取得( )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②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③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
④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时代不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分别是( )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A.④—①—③ B.①—④—② C.①—②—③ D.④—③—①
10.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放眼“今天的中国”,展望“明天的中国”,寄语亿万人民“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铿锵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这启示广大青年一代要( )
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②奉献祖国,舍弃个人利益,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立足于梦想,成就不朽的伟业
④挺膺担当,挥洒汗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③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亟需实现由过去长期量变到阶段性质变的转变,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的转变。由此可以推知,改革开放( )
①是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安排
②是新时期我党的所有实践创新的主题
③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说明( )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实现中国梦要同世界梦结合起来
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八八战略”( )
①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为浙江改革发展从战略上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思想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寄语广大青年要“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激励青年(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要求
②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理想之中
③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④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都是围绕“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
实现伟大梦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4.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5.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从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6.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考点分析:
从2022、2023年、2024年山东、北京、湖南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材料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共产党宣言 2024年辽宁卷1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24·湖南卷T3;2024年1月浙江1题;2023新课标卷1题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
空想社会主义 2024·全国新课标卷T12; 2022.湖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24·湖北卷T17(2):2023·湖北卷T1:2023年6月浙江T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3湖北卷1题、2022.辽宁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4·湖南卷T2;2024·湖南卷T2:2023年1月浙江T8:宁卷T2 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成就
习近平中特思想 2024年辽宁卷2题;2023新课标卷2题 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
资本主义社会 2023浙江卷1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年辽宁卷2题;2022.山东卷1题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
空想社会主义 2022海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特征 2022.辽宁卷1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年册东卷1题;2024年安徽卷2题;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改革开放 3年3考 从近三年重庆、浙江、湖南、湖北、新课标五省、海南等省(市)新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近两年本专题核心考点在各省市的高考中出现11个考题。使用的背景材料有习语、二十大、中央文件、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年2考
新时代 3年1考
中国梦 3年2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3年3考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3年1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年7考
1.(2024·安徽·高考真题)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5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就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交易规范、数据质量保障、违法行为惩处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条例》的施行( )
①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
②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
③旨在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司法保障
④标志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有了部门规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材料中指出国务院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条例》,该《条例》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该《条例》的施行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①②正确。
③:该《条例》的施行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而不是提供司法保障,③不选。
④:该《条例》不属于部门规章,而是行政法规,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2024·浙江·高考真题)数字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等治理难题。面对此类挑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
①转变企业经营理念
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③加强企业行为监管
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数字技术进步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等治理难题,需要政府加强企业行为监管,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保护人民合法利益,弥补市场缺陷,③④符合题意。
①:本项是企业的做法,而题意是政府应采取的措施,①不符合题意。
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并不能解决材料中的挑战,②排除。
故本题选D。
3.(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下列举措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的有( )
①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②取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③对“以旧换新”的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
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会刺激人们增加餐饮消费,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①正确。
②: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能降低人们购车成本,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取消这项政策,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增长,②排除。
③:对“以旧换新”的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会降低人们的家电消费成本,会刺激人们乐于“以旧换新”,从而促进家电产品的消费增长,③正确。
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会增加人们的购房成本,不利于促进购房消费,4.(2024·山东·高考真题)贷款余额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银行尚未收回的各类贷款本金总额,反映银行的信贷规模。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17.86万亿元。图是2018-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及其增长情况。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
①绿色贷款余额增加使市场流动性出现了过剩
②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安全性、收益率逐年提高
④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中只是涉及绿色贷款余额增加,但是并不能推出市场流动性出现了过剩,①不符合题意。
②: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17.86万亿元,而总的贷款余额为30.03万亿元,说明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②正确。
③:材料只是贷款余额及其增长情况,不涉及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安全性、收益率,③排除。
④:绿色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意味着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2024·安徽·高考真题)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各类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完善绿色低碳和产品技术标准
②规定各类更新设备的型号和价格
③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
④增加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直接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为了响应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政府可以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减少企业成本;并通过完善绿色低碳和产品技术标准,为该活动实施提供指引,①③正确。
②④: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进行直接投资和规定各类更新设备的型号和价格,②④不选。
故本题选B。
6.(2024·北京·高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
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国内80%的供水业务。规模较大,市场化较早,多为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集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于一体
国际水务企业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拥有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熟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区域性水务企业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规模有限,市场化较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战略资源,供水应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企业主导供水市场,通过获得垄断利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③多种所有制水务企业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国有水务企业活力
④向下调整“阶梯式水价”的阶梯价格,促使居民减少生活用水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依据材料信息“水是生命之源”“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国内80%的供水业务”,可知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战略资源,供水应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①正确。
②:国有企业是水务行业的主导力量,但不能通过垄断利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②错误。
③:根据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国际,区域性水务企业各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可知多种所有制水务企业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国有水务企业活力,③正确。
④:调整“阶梯式水价”的阶梯价格目的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而不是促使居民减少生活用水量,④错误。
故答案选A。
7.(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违背甚至丢掉远大理想。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没有必要谈共产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答案】A
【详解】A:材料中指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A正确。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不能将二者等同为一个目标,故B不选。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努力奋斗,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故C说法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有现实基础,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成就做铺垫,故D不选。
故本题选A。
8.(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对此作出概括和阐述( )
A.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举措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详解】A: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A符合题意。
B: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没有强调其中国化时代化,B排除。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但不提供具体举措,C说法错误。
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但不决定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D排除。
故本题选A。
9.(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中共中央决定,从2023年4月起,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根本任务是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全党( )
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展材料中的主题活动有利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①符合题意。
③: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符合题意。
②: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
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让当时人们看到了中华文明走向新生的光明前景,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有借鉴意义的现代性方案,但不能说是最佳道路,故①错误。
②: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故②错误。
③:由李大钊“第三新文明的设想”、毛泽东“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到习近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故③正确。
④:“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要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取得的历史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①③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跨越”不符合事实,②说法错误。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仅剩5个社会主义国家,仅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上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得到了根本改变”说法错误,④不选。
故答案选B。
1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
②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①④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该选项夸大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地位和作用,②排除。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是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4.(2022·海南·高考真题)冰雪上的青春之花,绽放于奋斗之中。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
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
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
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冬奥健儿为榜样,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践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①④符合题意。
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但不能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②错误。
③: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遵守道德规范,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人生,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5.(2023·浙江·高考真题)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 )
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 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
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 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
【答案】A
【详解】A: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西海固人民的艰苦奋斗,西海固人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正确。
B:材料不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 ,排除B。
C: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该选项中“总和”的说法错误,排除C。
D: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排除D。
故本题选A。
16.(2023·浙江·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答案】D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
B: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B错误。
C:该选项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不涉及,排除C。
D: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
故本题选D。
探究情境:阅读材料《三次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
探究问题:结合探究情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三次伟大飞跃标志、“三次伟大飞跃'”分别证明了什么结论
探究提示:
三次伟大飞跃 简称 标志 结论
第一次飞跃 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次飞跃 富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次飞跃 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考向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站起来)
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优外患的黑暗境地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过程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失败而告终。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2、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时间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
道路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占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统一占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步骤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意义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3、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比较 旧民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革命深度广度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没解决 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相同点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主义革命
比较 新民主义革命 社会主主义革命
区别 社会背景 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根本任务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联系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5、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1)从领导权看: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
(2)从革命前途看: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看: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突破提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逻辑
突破提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论逻辑
6、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时间?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怎么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成什么样?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为什么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改造的结果怎么样?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7、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内涵 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成。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共八大 内容 党的八大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也
突破提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突破提升: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突破提升:五四运动、党诞生,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以彻底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查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诞生的意义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儿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所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文基本制度建立( 初级阶段)标志 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比普混速的父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向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起来)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进程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对内改革
阶段 内容
起始阶段 起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逐步深入阶段 标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E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以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进入新阶段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对外开放
阶段 内容
起始阶段 起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年, 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逐步深入阶段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向纵深推进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麦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改革和开放的意义
历史意义 改变四大面貌 中国的面貌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主文灾践取得了举世聪日的伟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华民族的面貌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人民的面貌 不断满足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原望与期待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铸造了党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本领
实现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经济方面:综合国力显 著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又踏上: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②政治方面:国家独立、 人民解放。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主张和倡议,获得越米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国文化、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温饱不足→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小康富裕
现实意义 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改革和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
(1)从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当代中国,解决两大基本矛盾的途径只有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白我完善和发展。
(2)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强力推动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宣成时。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大自信)
考向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地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维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文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关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劲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化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当代党员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水不懈息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
历史阶段 时代背景 主要矛盾
1956—1978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201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认识国情,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至今 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历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共同点 都属于人民需要同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突破提升:近代中国、八大、改革开初期、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历史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农业国是中国的社会现状,经济文化水平低下即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从八大提出的矛盾本质上来看,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矛盾涉及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两大主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注:后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充分休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稳步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2、中国梦的本质
本质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要求 与人民梦的关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与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与世界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新时代中国共产的历史使命
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要求 伟大斗争 是动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破解难题,扫除障碍、提供牵引 四者的关系: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伟大工程 是保证,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构想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伟大事业 是路径,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
伟大梦想 是目标,指引着前进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破浪前行领航导向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产生背景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十一世纪的中国换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回答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 “十个明确”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四梁八柱”(思想层面)“十四个坚持”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实践层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活的灵魂
时代价值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③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突破提升:”新时代“新在哪里?
①新时代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②新时代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③新时代新任务: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矛盾,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
④新时代新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突破提升: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从党、国家、人民、世界四个角度分析
1、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进行伟大斗争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国家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
(1)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怎样实现这两步
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国家、世界、党建几方面着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抓住历史机遇期
3、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
4、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
③抓住历史机遇期
1.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答案】A
【详解】 ③: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排第一位。
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①排第二位。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④排第三位。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排第四位。
故正确排序是③→①→④→②;故本题选A。
2.《梦中的那片海》讲述了以肖春生为代表的北京青年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怀揣各自梦想,书写不同命运起落的故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①正确。
②: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错误。
③: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错误。
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2023年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思想教育、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校团委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举办学习讨论会。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
②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个选项均表明了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与“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主题相符,①③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答案】A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A入选。
B: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B不选。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且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D不选。
故本题选A。
5.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A.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B
【详解】A: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A排除。
B: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B正确。
C: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说法错误。
D: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排除。
故本题选B。
6.2023年7月29日,共青团中央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旨在不断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和执行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③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全党全国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其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①④正确。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②与题意不符。
③: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7.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下图刻画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几个时间点,对相应时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
③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④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①错误。
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②正确。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③正确。
④:根据战略安排,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不是二十世纪中叶,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新时代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中国经济总量从约54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20万亿元……十载奋斗汗水,浸润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浇灌出“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小康”的幸福生活。这些成就取得( )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②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③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
④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新时代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这些成就的取得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①③符合题意。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并未解决,②错误。
④:2035年,我国才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9.时代不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分别是( )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A.④—①—③ B.①—④—② C.①—②—③ D.④—③—①
【答案】A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此时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故①排在第二位。
②:现阶段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故②排除。
③: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③排在第三位。
④:近代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故④排在第一位。
故本题选A。
10.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放眼“今天的中国”,展望“明天的中国”,寄语亿万人民“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铿锵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这启示广大青年一代要( )
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②奉献祖国,舍弃个人利益,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立足于梦想,成就不朽的伟业
④挺膺担当,挥洒汗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铿锵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这启示广大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挺膺担当,挥洒汗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①④符合题意。
②: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舍弃个人利益的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应该是立足于实际,而不是立足于梦想,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③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自主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④正确。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②错误。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亟需实现由过去长期量变到阶段性质变的转变,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的转变。由此可以推知,改革开放( )
①是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安排
②是新时期我党的所有实践创新的主题
③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根据教材内容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排除。
②: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党的所有实践创新的主题,不是改革开放,②错误。
③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亟需实现由过去长期量变到阶段性质变的转变,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的转变,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说明( )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实现中国梦要同世界梦结合起来
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说明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材料并没有涉及“世界梦”,②不符合题意。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4.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八八战略”( )
①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为浙江改革发展从战略上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思想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八八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而十个明确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故①不选。
②④:材料中指出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这表明“八八战略”为浙江改革发展从战略上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思想结晶,故②④正确。
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不是“八八战略”,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寄语广大青年要“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激励青年(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要求
②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理想之中
③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④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习总书记的话激励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要求,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①③符合题意。
②: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②说法有误。
④: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
故本题选A。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都是围绕“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
实现伟大梦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