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科学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二(含解析)

资源简介

九年级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二
易错点一、获得能量的途径
例1:(2024·绍兴·九年级期末)2020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战赛于12月20日在镜岭镇雅庄村鸣枪开跑。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乳酸 C.乳酸和二氧化碳 D.酒精和二氧化碳
例2:(2024·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  )
A.血液中酒精含量增加 B.贮存的糖元减少
C.乳酸积累增加 D.皮肤分泌汗液增加
例3:(2024·浙江嘉兴·九年级期末)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如图所示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导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定时向甲烧瓶内通入氧气。根据酵母菌代谢方式的多样性推断。
(1)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_________。
(2)从理论上推测,哪个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请说明理由________。
例4:(2023九上·义乌月考)某研究小组准备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关闭活栓后根据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若观察到甲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断微生物有氧呼吸时   (填“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2)若观察到甲、乙两组实验中右管液面都不变,该微生物可能是   (填“酵母菌”或“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变式训练
1: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B.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
2.制作泡菜时,必须把泡菜坛子口密封,其作用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细菌进入
C.防止氧气进入 D.防止乳酸挥发
3.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
(3) (4)
4.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锥形瓿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
5.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如下: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人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人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2)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目的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4)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但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该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6.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6) (7)
7.如图表示环境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8: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如下:
(1)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
9:近年来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   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
10.(2024九上·余杭期末)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K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K,再将带有1g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目的是   。
(2)实验前为什么要先通入氮气 答:   。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
11.(2023九上·上城期末)酿酒用的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同时在同温同压下能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而在无氧情况下能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甲、乙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环境温度恒定5℃,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时间t/h 0 1 2 3 4 5 6 7 8
甲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乙中着色液移动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图乙中液体A应是   ;
(2)实验中,图甲中的着色液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甲、乙两种装置均可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
易错点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例1:(2024九上期末)北京烤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高糖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关于北京鸭的生长过程的说法①脂肪可转变为糖类 ②糖类可转变为脂肪 ③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 ④异化作用强于同化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小吴在做笔记时有以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不断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
B.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C.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D.人体细胞内大分子有机物合成属于同化作用
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缓慢氧化的方式释放能量
C.人体在任何时候同化作用都大于异化作用,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延续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2.将从消化道内吸收的氨基酸合成为人体的蛋白质的过程属于(  )。
A.吸收作用 B.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分解作用
3:据调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五年增长明显。
(1)肥胖是由于人体的同化作用 ___________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异化作用而导致的。
(2)多运动可减肥,运动后有时会感到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了___________的缘故。
(3)有人提出:通过长期素食可以减轻肥胖烦恼,使人更健康。该观点是否合理?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易错点三、泌尿系统
例1:(2024九上·杭州期末)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和粪便。请回答:
(1)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内的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   。
(2)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   (填序号)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例1) (例2)(例3)
例2:(2024九上·衢江期末)1924年科学家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其中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例3:(2024·浙江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②时的状况,图中曲线X或Y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代表小肠,则曲线X可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若②代表脑,则曲线Y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C.若②代表肾脏,则曲线X可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D.若②代表肺,则曲线Y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例4:(2024·浙江丽水·模拟)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
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例5:(2024九上·临海期末)人体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的。下图为某老师自制的肾单位模型,该模型能形象的演示各生理过程后液体的颜色变化。
[器材]注射器、橡胶塞、橡胶管(维绕在橡胶塞处的橡胶管侧壁开孔)、漏斗、烧杯、矿泉水瓶等
[药品]84消毒液、黄色色素、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实验时,红色液体流经浸有84消毒液的橡胶塞褪色,该过程模拟肾小球的   作用。漏斗口A模拟肾小,漏斗颈B模拟   (填结构名称)。
(2)实验时,针筒内液体呈红色(模拟动脉血),为使烧杯内液体呈蓝色(模拟静脉血),实验前应在烧杯内加入   (填药品名称)。
(例5)(例6)
例6:(2024九上·平阳月考)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上如何变化?   。(3)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例7:(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乐利用橡皮管、漏斗、相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水和注射器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回答问题:
(1)“肾单位模型”中的①模拟   ,③模拟   。
(2)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则其模拟的是血液中的   (写出1种)。
(3)小欢对小乐制作的“肾单位模型”提出了改进建议:使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并在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且能让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小欢改进的优点是   。
变式训练
1.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例1) (例2)
2.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3.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单位:g/100mL),则A、B、C三种液体依次是(  )
成分 尿素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A 1.95 0.01 0 1.5
B 0.03 0.01 0.15 0.7
C 0.03 7.20 0.15 0.7
A.尿液、原尿、血浆 B.尿液、血浆、原尿
C.原尿、尿液、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4.(2024·浙江·一模)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箭头表示其血流方向。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心脏,则a为静脉 D.若X为肾小球,则a为动脉
(4) (5)
5.(2024·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尿素
6.(2024·杭州·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肠时中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对含量,下列柱状图描述符合实情的是(  )
A. B.
C. D.
7:(2024九上·绍兴期末)肾结石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而结晶形成的。我国科研团队发明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结晶甚至溶解结石,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处(填序号)。
(3)给肾结石患者静脉注射结晶抑制剂后,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
8:(2024九上·东阳期末)“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血液中小于膜孔的物质可以通过透析器中的透析膜,从而除去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小分子废物和毒物.
(1)根据右图分析,“人工肾”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人工肾相当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2)肾透析后的患者往往需要补充大量营养物质,这是因为与肾单位相比,人工肾缺少   作用.
(3)血液透析时,需要将人体血液引入透析器.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功能,需要使用的透析管要长且壁薄,举一例人体中与透析管功能相似的结构   .
9.(2024·浙江·天台实验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最美逆行者奋斗在抗疫一线,护山河无恙、人民健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中①~⑤代表逆行者王医生体内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医生早餐食用了鸡蛋、牛奶和面包,其中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 。
(2)繁忙的工作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氧气在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3)由于工作强度过大,王医生出现尿液异常,尿检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填序号)出现异常。
(4)由图可知,人体通过 ___________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10.(2022·浙江绍兴·九年级期末)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B是 _____;小肠中,参与完成生理过程①的消化液有 _____ ;
(2)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若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过少,会患 _____ ,经常出现头晕症状;
(3)C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 ,自C进入血液到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需流经心脏 _____ 次;
(4)D中含有的尿素是人体内 _____ 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
(5)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C,则可能是图中生理过程 _____ (填序号)出现了障碍。
12.(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模拟肾的工作,析出肾功能严重丧失的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维持病人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甲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乙图为人工肾工作的基本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容纳血液的膜管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起滤过的作用。与肾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____过程。
(2)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排出体外的路径如下,请写出a、b所表示的结构名称:肝细胞产生的尿素→肝部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a________→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b________→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体外。
13.(2024·浙江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所示,A、B、C代表健康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I、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淀粉经过A___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I进入血液:物质I随着血液循环流经C时,血液中物质I的量将发生如图丙所示的变化,造成bc段变化原因是结构2对物质I的___________作用。
(2)外界气体Ⅲ在B中通过_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的第一个腔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易错点四、水盐平衡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水盐平衡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
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皮肤不会影响体内的水盐平衡
D.饮用海水不会超出人体肾脏的调节能力
例2: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例3: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变式训练
1:(2022九上·丽水期末)体内水分平衡(如图)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水分流失途径的是(  )
A.饮水、呼吸 B.排尿、流汗 C.进食、流汗 D.饮水、进食
2:(2020九上·西湖期末)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尿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途径之一,而排粪不是
B.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饮水、进食和呼吸
C.若摄入的盐较多,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D.若摄入的糖分较多,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3:(2023九上·杭州期末)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易错点五、代谢的多样性
例1:(2024九上·东阳期末)第19届杭州亚运会备受瞩目,绿色亚运的理念渗透在杭州亚运会运行的每一个细节里:
(1)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废碳再生、循环内零碳排放.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H,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填“氧化物”或“有机物”).
(2)亚运城餐具采用微生物降解材料,经自然界某些微生物呼吸作用,可将材料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填“同化”或“异化”).
例2:(2023九上·台州期末)科学家发现一种可以“吃塑料”的神奇细菌,这种细菌能通过分泌降解酶来完成对PET塑料的分解.这种酶能够分解塑料并用其中的碳作为食物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解酶属于糖类
B.降解酶对PET塑料的分解属于酶的多样性
C.该细菌获得碳源属于同化过程
D.该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型
例3: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 ℃,加少许水和一定量酒曲(酵母菌),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凹坑,加盖后置于温暖地方保温(28 ℃),12小时后即成。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加以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
(2)冷却到30 ℃时,才加酒曲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氧气,促进酵母菌加快繁殖,说明此时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填“厌氧异养型”或“需氧异养型”)。
(4)如果发酵盖不密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变式训练
1: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是植物还是动物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能利用无机物
2:(2024·金华模拟)海洋中有一种神奇动物,名叫绿叶海天牛。它的幼体吃掉藻类后,会吸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随后仅靠阳光便能饱食终日。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叶海天牛细胞内有叶绿体 B.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和异养
C.绿叶海天牛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D.绿叶海天牛夺取了藻类的基因并进行了表达
3:(2023九上·德清期末)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天宫课堂”的精彩实验。
(1)空间站利用电解水来产生人体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在电解水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同时还配备有二氧化碳还原系统,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产生水和甲烷(化学式为CH4),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以下科学实验能在太空站完成的是:____。
A.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 B.验证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3)航天员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常见的器械有弹力带和太空自行车,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肌肉细胞内发生了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该过程属于   (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九年级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二解析
易错点一、获得能量的途径
例1:(2024·绍兴·九年级期末)2020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战赛于12月20日在镜岭镇雅庄村鸣枪开跑。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乳酸 C.乳酸和二氧化碳 D.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无氧呼吸:指细胞生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成酒精或乳酸等,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分子氧参与,其氧化后的不完全氧化产物主要是酒精或乳酸。
【解析】根据无氧呼吸的概念可知:人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肌细胞生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乳酸等物质,因此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主要是乳酸。
例2:(2024·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  )
A.血液中酒精含量增加 B.贮存的糖元减少
C.乳酸积累增加 D.皮肤分泌汗液增加
【答案】A
【分析】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有氧呼吸供能不足,因此会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贮存的糖元分解以提供能量,皮肤分泌汗液以调节体温。由于暂时性的无氧呼吸,乳酸积累增加。植物无氧呼吸时才会产生酒精。
故选A。
例3:(2024·浙江嘉兴·九年级期末)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如图所示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导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定时向甲烧瓶内通入氧气。根据酵母菌代谢方式的多样性推断。
(1)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_________。
(2)从理论上推测,哪个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酒精和二氧化碳 甲烧瓶,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分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解析】(1)乙烧瓶内没有通入氧气,所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表达式为:,所以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甲烧瓶先变浑浊,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例4:(2023九上·义乌月考)某研究小组准备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关闭活栓后根据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若观察到甲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断微生物有氧呼吸时   (填“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2)若观察到甲、乙两组实验中右管液面都不变,该微生物可能是   (填“酵母菌”或“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1)氧气的消耗量(2)乳酸菌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气,甲组实验右管液面不变, 乙组实验右管液面下降。
【解答】(1)有氧呼吸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氧气的减少使左右液面产生高度差,所以若观察到甲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断微生物有氧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2)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气体产生,也没有消耗氧气,所以甲、乙两组实验中右管液面都不变。
变式训练
1: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B.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物质相关知识。
【解答】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A不符合题意;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B符合题意;
C、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因此物质a是二氧化碳,物质b是水,C不符合题意;
D、与有氧呼吸相比较,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时,其产物所不同的是有酒精的产生,其释放的能量也较少,因此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无氧)下比在条件Y(有氧)下产生的能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制作泡菜时,必须把泡菜坛子口密封,其作用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细菌进入
C.防止氧气进入 D.防止乳酸挥发
【答案】.C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环境下,乳酸菌产生乳酸,让蔬菜变为有酸味的泡菜,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候需要将泡菜坛子密封,防止氧气进入,让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繁殖产生乳酸。ABD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
【答案】.D
A、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真菌,有氧呼吸时繁殖,因此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无氧呼吸时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有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因此甲装置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会被有氧呼吸消耗,所以氧气含量是逐渐减少至没有,氧气消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的酒精的积累,酒精含量开始增加,乙装置中没有氧气,所以酒精增加先于甲装置,图丙中的曲线①表示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锥形瓿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
【答案】.(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变浑浊;酒精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变浑浊;酒精
5.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如下: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人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人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2)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目的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4)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但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该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酵母菌
(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3)二氧化碳;酒精
(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1)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2)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就不能发酵产生酒精。
(3)酿好的甜酒表面的气泡是二氧化碳,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酒精。
(4)制酒的过程中要保证无其它杂菌的进入,否则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因此制酒时要注意密封,不能随便打开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净,用的酒曲要纯正等,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
故答案为:(1)酵母菌(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3)二氧化碳;酒精(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6.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答案】.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会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 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7.如图表示环境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答案】.(1)无氧呼吸
(2)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3)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B点;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解:(1) A点氧气浓度非常低,植物组织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2)由A到B,氧气含量增加,但依然较低,导致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3)由B到C,氧气含量增加较多,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贮藏蔬菜或水果是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抑制呼吸作用,据图可知,B点呼吸作用最弱,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少;
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2)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3)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4)B点、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8: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如下:
(1)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
【答案】(1)异养(2)无氧呼吸
【解析】在无氧呼吸的作用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解答】(1)酵母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其依靠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属于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1)异养 (2)无氧呼吸
9:近年来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   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
【答案】(1)血红蛋白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解析】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生物学的观点上有结构与功能相适的说法;人体细胞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1) 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故答案为:(1)血红蛋白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10.(2024九上·余杭期末)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K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K,再将带有1g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目的是   。
(2)实验前为什么要先通入氮气 答:   。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使酵母菌的活性强
(2)赶走氧气,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3)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解析】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需要酶,酶具有高效性,但发挥高效性需要适当的温度或者PH等条件。
【解答】(1)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这样酵母菌的活性强,酵母菌体内各种酶活性高,酵母菌更容易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氮气 可以排出转置中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为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11.(2023九上·上城期末)酿酒用的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同时在同温同压下能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而在无氧情况下能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甲、乙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环境温度恒定5℃,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时间t/h 0 1 2 3 4 5 6 7 8
甲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乙中着色液移动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图乙中液体A应是   ;
(2)实验中,图甲中的着色液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甲、乙两种装置均可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
【答案】(1)蒸馏水5mL (2)左
(3)甲图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乙中先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1)乙组做对照作用,所以图乙中液体A应该是蒸馏水5mLL;
(2)图甲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所以容器中气压变小,着色液向左移动;
(3)装置甲的有色液滴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说明是先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且有氧呼吸越来越弱;乙也是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装置2有色液滴在前2个小时没有移动过,说明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是非常缓慢的,且装置内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 因此液滴会向右移动;
易错点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例1:(2024九上期末)北京烤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高糖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关于北京鸭的生长过程的说法①脂肪可转变为糖类 ②糖类可转变为脂肪 ③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 ④异化作用强于同化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关知识解题,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制造或摄入的营养物质,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消耗营养物质,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生物体表现为生长。
【解答】北京烤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高糖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本阶段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体内摄入过多的糖类物质会转化为脂肪;
例2:小吴在做笔记时有以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不断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
B.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C.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D.人体细胞内大分子有机物合成属于同化作用
【答案】A
【解析】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叫新陈代谢。
A、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叫新陈代谢。不断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只是新陈代谢的一方面,A错误,符合题意;
B、同化作用是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如人体把从消化系统获得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属于同化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异化作用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如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同化作用的意义,人体细胞内大分子有机物合成属于同化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缓慢氧化的方式释放能量
C.人体在任何时候同化作用都大于异化作用,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延续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答案】C
【解析】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解答】A、糖类物质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呼吸作用,即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缓慢氧化的方式释放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在患病期间,往往异化作用占优势,C错误,符合题意;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是同时进行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将从消化道内吸收的氨基酸合成为人体的蛋白质的过程属于(  )。
A.吸收作用 B.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B
【解析】按照生物体同化作用方式的不同新陈代谢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按照生物体异化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解答】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且储存了能量,这种变化叫做同化作用;与此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的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并且把分解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异化作用;人体从食物中吸收来的氨基酸,再合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生理过程就是同化作用。故答案为:B
3:据调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五年增长明显。
(1)肥胖是由于人体的同化作用 ___________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异化作用而导致的。
(2)多运动可减肥,运动后有时会感到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了___________的缘故。
(3)有人提出:通过长期素食可以减轻肥胖烦恼,使人更健康。该观点是否合理?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大于 乳酸 该观点合理,素食中含有的糖类等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相对较少,有利于减轻肥胖。(不合理,长期素食会导致摄入营养素种类不全,会影响健康或不合理,有些素食中也会含有较多的供能物质,比如粮谷类,不一定能减轻肥胖。)
【分析】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且储存了能量,这种变化叫做同化作用。与此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的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并且把分解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异化作用。
【解析】(1)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故肥胖是由于人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而导致的。
(2)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了乳酸从而导致肌肉酸痛。
(3)“通过长期素食可以减轻肥胖烦恼,使人更健康”该观点合理,素食中含有的糖类等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相对较少,有利于减轻肥胖。(不合理,长期素食会导致摄入营养素种类不全,会影响健康或不合理,有些素食中也会含有较多的供能物质,比如粮谷类,不一定能减轻肥胖。)
易错点三、泌尿系统
例1:(2024九上·杭州期末)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和粪便。请回答:
(1)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内的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   。
(2)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   (填序号)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答案】(1)①→②→③→④
(2)②
【解析】图中的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集合管。
【解答】(1)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体内的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2)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这样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③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2)③。
例2:(2024九上·衢江期末)1924年科学家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其中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答案】D
【解析】1.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蠹的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解答】根据尿液形成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故D符合题意。
例3:(2024·浙江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②时的状况,图中曲线X或Y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代表小肠,则曲线X可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若②代表脑,则曲线Y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C.若②代表肾脏,则曲线X可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D.若②代表肺,则曲线Y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答案】C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分析成分变化时结合各器官的功能进行。
【解析】A.若②代表小肠,由于在小肠内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A错误。
B.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以判定:①段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脑部的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以,若曲线②代表脑,则曲线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错误。
C.若②代表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即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所以,若②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D错误。
例4:(2024·浙江丽水·模拟)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
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答案】A
【分析】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表示吸收、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解析】A.消化系统图中①表示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错误。
B.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氧气、b二氧化碳物质交换的场所,B正确。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正确。
D.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可见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D正确。
例5:(2024九上·临海期末)人体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的。下图为某老师自制的肾单位模型,该模型能形象的演示各生理过程后液体的颜色变化。
[器材]注射器、橡胶塞、橡胶管(维绕在橡胶塞处的橡胶管侧壁开孔)、漏斗、烧杯、矿泉水瓶等
[药品]84消毒液、黄色色素、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实验时,红色液体流经浸有84消毒液的橡胶塞褪色,该过程模拟肾小球的   作用。漏斗口A模拟肾小,漏斗颈B模拟   (填结构名称)。
(2)实验时,针筒内液体呈红色(模拟动脉血),为使烧杯内液体呈蓝色(模拟静脉血),实验前应在烧杯内加入   (填药品名称)。
【答案】(1)滤过;肾小管
(2)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漏斗口A模拟肾小囊,漏斗颈B模拟肾小管。
【解答】(1)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滤过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实验时,红色液体流经浸有84消毒液的橡胶塞褪色,该过程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观图可知:漏斗口A模拟肾小囊,漏斗颈B模拟肾小管。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能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因此,为使烧杯内液体呈蓝色(模拟静脉血),实验前应在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例6:(2024九上·平阳月考)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上如何变化?   。(3)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答案】(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
【解析】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中含氧量高高为动脉血,呈鲜红色;血液中含氧量少为静脉血,呈暗红色;
【解答】(1B系统是消化系统,B中完成图中①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
(2)、C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把氧气和营养物质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血液,血液中含氧量高高为动脉血,呈鲜红色;血液中含氧量少为静脉血,呈暗红色;所以血液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D系统是泌尿系统,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
例7:(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乐利用橡皮管、漏斗、相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水和注射器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回答问题:
(1)“肾单位模型”中的①模拟   ,③模拟   。
(2)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则其模拟的是血液中的   (写出1种)。
(3)小欢对小乐制作的“肾单位模型”提出了改进建议:使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并在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且能让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小欢改进的优点是   。
【答案】(1)肾小球;肾小管
(2)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3)较小的颗粒模拟尿素等物质能被肾小球滤过,较大的颗粒模拟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更好地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解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过滤掉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
【解答】(1)肾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所以“肾单位模型”中的①模拟肾小球,③模拟肾小管;
(2)肾小球的滤过以后,血液进入肾小囊,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过滤掉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所以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则其模拟的是血液中的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3)小欢的改进点是使用了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好处是:这样可以用较小的颗粒模拟尿素等物质能被肾小球滤过,较大的颗粒模拟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更好地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管(2)血细胞(3) 较小的颗粒模拟尿素等物质能被肾小球滤过,较大的颗粒模拟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更好地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变式训练
1.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B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①血浆与②原尿的成分相比”,原尿中少了大分子蛋白质。选项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答案】.A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构成,A错误;
B: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正确;
C:正常情况下,⑦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 全部的葡萄糖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若⑧尿液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肾小管出现了异常,D正确。
故选A。
3.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单位:g/100mL),则A、B、C三种液体依次是(  )
成分 尿素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A 1.95 0.01 0 1.5
B 0.03 0.01 0.15 0.7
C 0.03 7.20 0.15 0.7
A.尿液、原尿、血浆 B.尿液、血浆、原尿
C.原尿、尿液、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答案】.A
血浆和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故A为尿液,B为原尿,C为血浆。
故选A。
4.(2024·浙江·一模)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箭头表示其血流方向。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心脏,则a为静脉 D.若X为肾小球,则a为动脉
【答案】C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X为小肠,a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则a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A正确。
B.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若标号X为肺泡,则标号a表示的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 B正确。
C.X为心脏,a的作用是引血出心脏,为动脉,C错误。
D.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X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血管a是出球小动脉,在a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D正确。
5.(2024·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A
【分析】图中横轴中的I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此种物质逐渐下降,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此种物质逐渐增多,可以结合血液循环中各物质的变化进行解答。
【解析】AB.如果为Ⅰ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曲线应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葡萄糖分解能产生能量,所以不管是在肺泡处还是在组织细胞,葡萄糖的量应减少。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所以不管是在肺泡处还是在组织细胞,尿素的量应增加,故CD不符合题意。
6.(2024·杭州·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肠时中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对含量,下列柱状图描述符合实情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分析图示可知,血液流出小肠时,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葡萄糖、尿素含量均增多。
(2)体循环的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器官过程中要消耗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解析】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流出小肠的血液含葡萄糖会增多,小肠还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代谢废物,所以尿素的含量会增加。体循环的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器官过程中要消耗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血液流入小肠与流出小肠时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葡萄糖、尿素含量均增多。
7:(2024九上·绍兴期末)肾结石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而结晶形成的。我国科研团队发明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结晶甚至溶解结石,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处(填序号)。
(3)给肾结石患者静脉注射结晶抑制剂后,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
【答案】(1)滤过作用
(2)③
(3)右心房
【解析】 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
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解答】(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①肾小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
(2)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尿酸、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③肾小管。
(3)血液的循环图:
由血液循环示意图可知,给肾结石患者注射结晶抑制剂后,药物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最先达到心脏的右心房。
8:(2024九上·东阳期末)“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血液中小于膜孔的物质可以通过透析器中的透析膜,从而除去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小分子废物和毒物.
(1)根据右图分析,“人工肾”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人工肾相当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2)肾透析后的患者往往需要补充大量营养物质,这是因为与肾单位相比,人工肾缺少   作用.
(3)血液透析时,需要将人体血液引入透析器.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功能,需要使用的透析管要长且壁薄,举一例人体中与透析管功能相似的结构   .
【答案】(1)体循环;器官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小肠
【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1)据图分析可以知道,动脉中血液经过透析管之后,经过静脉送回人体内,相当于人的体循环,血液中的废物等物质经透析管进入透析液中,流回人体的血液中废物减少。人工肾发挥的作用是透析除去人体血液中的代谢小分子废物和有毒物质,在结构层次上相当于器官。
(2)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透析机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因此,肾透析后的患者往往需要补充大量营养物质。
(3)血液透析时,需要将人体血液引入透析器。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功能,需用的透析管要长且壁薄,人体中与透析管功能相似的结构,如小肠,小肠长约5~6m,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9.(2024·浙江·天台实验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最美逆行者奋斗在抗疫一线,护山河无恙、人民健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中①~⑤代表逆行者王医生体内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医生早餐食用了鸡蛋、牛奶和面包,其中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 。
(2)繁忙的工作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氧气在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3)由于工作强度过大,王医生出现尿液异常,尿检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填序号)出现异常。
(4)由图可知,人体通过 ___________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氨基酸 气体扩散 ④ 排汗、排尿、呼吸
【分析】图中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①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②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③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⑤表示吸收。
【解析】(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交换实现的。因此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如④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障碍,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就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5)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人体通过排汗、排尿、呼吸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10.(2022·浙江绍兴·九年级期末)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B是 _____;小肠中,参与完成生理过程①的消化液有 _____ ;
(2)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若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过少,会患 _____ ,经常出现头晕症状;
(3)C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 ,自C进入血液到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需流经心脏 _____ 次;
(4)D中含有的尿素是人体内 _____ 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
(5)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C,则可能是图中生理过程 _____ (填序号)出现了障碍。
【答案】(1)氧气 唾液、肠液、 胰液 (2)贫血
(3)右心房 2 (4)蛋白质##氨基酸 (5)③
【分析】观图可知:①表示食物的消化过程、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③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C表示葡萄糖、D表示尿液,据此解答。
【解析】(1)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会经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当中,图中物质B是氧气。生理过程①表示淀粉的消化,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B是氧气,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因此甲细胞的名称是红细胞,若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过少,会患贫血,经常出现头晕症状。
(3)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肠液消化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最终消化为C葡萄糖。人体内的C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通过体循环由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小肠吸收的C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被运送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途径是: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骨骼肌,因此由经吸收后物质a随血液循环被运送至肺部利用,整个过程至少经过心脏2次。
(4)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中,蛋白质含有氮元素,所以D尿液中含有的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或氨基酸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
(5)尿液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C葡萄糖,则可能是图中生理过程③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了障碍。
11.(2024·九年级期末)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军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2)图中D表示___________系统。
(3)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很可能是C系统中构成肾脏的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_发生了病变。
(4)经过图中的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__________,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1)吸收 (2)血液循环 (3)肾小管 (4)氧气和营养物质
【分析】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④表示氧气,③、⑤二氧化碳,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D表示血液循环系统,据此解答。
(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因此A是消化系统,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因此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血液就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图中D表示血液循环系统。
(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大时,在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或血细胞;若人体一次摄入大量的糖类物质,导致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也会出现少量的葡萄糖;但是如果尿液中发现大量的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4)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表示肺泡里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④表示血液里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氧气和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了有机物,释放了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12.(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模拟肾的工作,析出肾功能严重丧失的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维持病人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甲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乙图为人工肾工作的基本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容纳血液的膜管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起滤过的作用。与肾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____过程。
(2)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排出体外的路径如下,请写出a、b所表示的结构名称:肝细胞产生的尿素→肝部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a________→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b________→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体外。
【答案】肾小球 肾小管的重吸收 右心室 肺静脉
【分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有滤过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解析】(1)半透膜能够将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等扩散到透析液中,其作用相当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尿的形成过程有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工肾没有重吸收过程。
(2)肝细胞产生的尿素通过扩散作用扩散到肝周围的毛细血管,从而进入血液,经肝静脉、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到达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点睛】明确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2024·浙江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所示,A、B、C代表健康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I、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淀粉经过A___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I进入血液:物质I随着血液循环流经C时,血液中物质I的量将发生如图丙所示的变化,造成bc段变化原因是结构2对物质I的___________作用。
(2)外界气体Ⅲ在B中通过_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的第一个腔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答案】小肠 重吸收 气体扩散 ②
【分析】图甲中的A表示小肠,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肾脏;I、Ⅱ、Ⅲ分别表示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氧气。图乙中,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
【解析】(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气体Ⅲ表示氧气,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的第一个腔是②左心房。
易错点四、水盐平衡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水盐平衡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
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皮肤不会影响体内的水盐平衡
D.饮用海水不会超出人体肾脏的调节能力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图画可知:人体水分增加和水分流失必须保持平衡,其中水分增加的生理过程包括饮水、进食和细胞的呼吸作用,水分流失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流汗、排尿和排粪。
【解答】A、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的。所以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A正确。
B、细胞的呼吸作用能够增加水分。B错误。
C、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可见,皮肤也承担了调节水分平衡的部分功能,C错误。
D、海水含盐量比较高,饮用海水会超出人体肾脏的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A。
例2: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答案】D
【解析】“解体渴”其实指的是补充运动员剧烈运动过程中丢失的无机盐和消耗的能量。
例3: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等经过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③ 指的是膀胱,C符合题意。
D: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废物,二氧化碳经过④指呼吸系统,然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1:(2022九上·丽水期末)体内水分平衡(如图)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水分流失途径的是(  )
A.饮水、呼吸 B.排尿、流汗 C.进食、流汗 D.饮水、进食
【答案】B
【解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开水利于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是细胞的重要成分,水能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代谢废物可以溶解在水中,随水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所以排尿、出汗等都能流失水分。
2:(2020九上·西湖期末)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尿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途径之一,而排粪不是
B.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饮水、进食和呼吸
C.若摄入的盐较多,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D.若摄入的糖分较多,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答案】C
【解析】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人体排出尿,不仅出废物的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A.为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每天有一定量的水通过以下渠道损失:呼吸与汗水(平均约900ml)、尿液(平均约1500ml)、粪便(平均约100ml),A错误。
B.人体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食物中含的水、饮料中的水以及代谢水,B错误。
C.当体内盐含量过高时,肾脏就会产生含盐量较高的尿液,C正确。
D.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不会进入尿液,D错误。
3: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尿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途径之一,而排粪不是
B.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饮水、进食和呼吸
C.若摄入的盐较多,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D.若摄入的糖分较多,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答案】C
【解析】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人体排出尿,不仅出废物的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A.为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每天有一定量的水通过以下渠道损失:呼吸与汗水(平均约900ml)、尿液(平均约1500ml)、粪便(平均约100ml),A错误。
B.人体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食物中含的水、饮料中的水以及代谢水,B错误。
C.当体内盐含量过高时,肾脏就会产生含盐量较高的尿液,C正确。
D.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
4:(2023九上·杭州期末)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答案】(1)呼吸(或出汗、排便等合理答案)(2)A;B
【解析】排泄的方式有:呼吸,出汗和排尿三种;排便的方式属于排遗;
【解答】(1)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有:呼吸,出汗和排便,排尿等方式;
(2)人体的尿液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不存在大分子的蛋白质,不存在血细胞以及葡萄糖等物质的,所以C错误;当水分过多,盐分过多时,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
易错点五、代谢的多样性
例1:(2024九上·东阳期末)第19届杭州亚运会备受瞩目,绿色亚运的理念渗透在杭州亚运会运行的每一个细节里:
(1)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废碳再生、循环内零碳排放.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H,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填“氧化物”或“有机物”).
(2)亚运城餐具采用微生物降解材料,经自然界某些微生物呼吸作用,可将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