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期末押题卷(二)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地球是人类家园。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当前对地球认知的是( )A.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B.麦哲伦环球航行可以作为认识地球形状的证据C.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D.世界上的火山只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一带2.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是银杏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熟时果皮脱落B.没有果皮包被C.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D.没有种皮包被3.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长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25.82 25.84 25.83乙组/厘米 25.8 25.9 25.8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长度的是乙组数据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避免误差D.该《科学》课本的长度应取25.83厘米4.2024年2月20日,C919大型客机在新加坡航展进行飞行表演,展现了我国航空技术的强大力量。如果说C919飞机是静止的( )A.地面上的摄影师B.飞机的驾驶员C.掠过的战斗机D.路旁的树木5.小延同学还测量了铜丝直径如下图丙,了解了测量海底深度的方法如下图丁,甲乙丙丁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6.武陵腹水草是中国科学院胡光万研究团队命名的新物种。该植物会在顶端开紫红色小花,并可借助种子繁殖。如图是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部分)。关于这三种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多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D.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7.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晌午,小嵊一家来到了餐馆,餐馆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答出问题者可享九折优惠。请你帮小嵊找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与其所属的植物类群和特征不符合的是( )选项 诗句 描写植物 所属类群 特征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浮游植物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B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青苔 苔藓植物 有明显的茎和叶C 蕨产扶余郡,春山采野蔬 蕨 蕨类植物 有明显的根、茎、叶D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青松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A.A B.B C.C D.D8.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A.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保护身体B.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存活率C.鸟类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9.延安路学校天文社要求绘制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请你帮助小延选择对应的正确标注(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10.下列关于显微镜(如图所示)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看结构③B.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图中的④和⑦C.调节图中结构①,可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D.选择图中5×和10×的镜头可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11.太阳和月球都与地球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B.皎洁的月光是月面反射太阳光造成的C.太阳的质量比月球要大得多,但是体积和月球相近D.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2.在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的新物种有百山祖角蟾、凤阳巨基叶蜂、白斑尾柳莺等。其中,百山祖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13.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弧线AB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当天的杭州昼长夜短14.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B.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C.两物体在t=5s时一定相遇D.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15.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细菌和什么?( )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 25℃ 5℃ 25℃A.2组,温度 B.2组,空气 C.3组,空气 D.1组,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加下图所示,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读作: 。(3)如图丙所示, (填字母)测量是没有必要的,木块的体积是 ;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 (填“偏小”或“偏大”)。17.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 类植物,这类植物中的 是单细胞植物(名称)。(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 的分化,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 ,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但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C叫 。(4)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 (填符号)。18.如图是小科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选填“对光”或“调焦”)。19.小科家里请客,妈妈买了4种“鱼”有大黄鱼、甲鱼、鱿鱼、鲫鱼,小江想设计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鱼”。请帮忙完成。2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由车站开出,向东行驶,乙车内的乘客看甲车,觉得乙车向后退;甲车内的乘客看乙车,也觉得乙车向后退。这是由于乙车内的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的缘故,乙车的速度肯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车的速度。21.读图,完成下列填空。(1)甲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在 (填“东”或“西”)半球;(2)乙图采用了 定向法,河流中水流的大致方向是 。22.小宁发现杆影长度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观测活动。(1)图 能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2)若图乙中 (填“冬天中午”或“夏天中午”)杆影最长能说明此时此地恰好为冬至日。23.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某次试验中,他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3m,其中反应过程中的行驶距离是 m;在相同情况下,他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24.某兴趣小组开展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活动。(1)【制作装片】用序号将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⑤→ →③(2)第③步染色所用的试剂是 。(3)【观察装片】图乙是小安观察到的临时装片的图片,发现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 (填序号)25.小科吃爆米花时,发现爆米花大小不一,甚至有些没有爆开。玉米粒爆开的数量为什么不同?他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实验记录表实验组别 A B C D含水量(%) 10 10 10 10玉米的数量(粒) 100 100 100 100锅内温度(℃) 140 160 180 200爆开数量(粒) 57 74 98 81①取含水量为10%的同种玉米各100粒,设为A、B、C、D四组:②分别量取四份10mL的食用油;③将一份食用油放入平底锅中,再把A组玉米粒放入锅中,然后进行加热。同时,用温度计测量锅内温度,观察玉米粒爆开的数量:④B、C、D三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③。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实验前,小科所作的科学假设是 。(2)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用到的一种测量工具是 。(3)实验中每组玉米取100粒,其目的是 。(4)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6.孑孓,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屈一伸,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2)建立假设:孑孓的生活可能需要空气。(3)实验设计: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②如图,取4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密的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甲烧杯在本实验中作为 (填“实验组”或“对照组”)。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4)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27.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质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 下落高度 下落时间1 铁球 1 20 1.962 铁球 1 30 2.473 铅球 1 20 1.964 铅球 2 20 1.96(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 。(2)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与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它们将 (填字母)。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3)若小敏同学让质量相等的铁球与纸团同时从实验室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发现下落时间并不相等,原因是 。四、解答题(第28—30题每空2分,第31题10分,共32分)28.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大熊猫体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图。(2)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填字母),西瓜汁来自植物细胞的 (填字母)。(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字母)有关。29.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填“东”或“西”)半球。(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经纬线30.延安路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编制手册和检索表。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类别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1)上表是小延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表。请根据该指标对小延同学的植物手册进行等级评定 ,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类别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小安同学选择了下列4种植物:蕨菜、葫芦藓、五针松和桂树,依据分类原则,将这些植物做成了检索表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表解形式检索表将4种植物在方框内编制成文字形式检索表,并写出植物名称。31.今年暑假期间,小明从石家庄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500m。途中当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65s。求:(1)该隧道的长度;(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计算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七上科学期末押题卷(二)》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B D C D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B A1.D【详解】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麦哲伦环球航行可以作为认识地球形状的证据,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ABC不符合题意;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别的地方也有火山分布,D符合题意;故选D。2.B【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详解】银杏的“白果”实际是银杏的种子,它不是由受精卵和子房壁发育来的果实,因为它并没有真正的果皮包被。银杏的种子外层是种皮而不是果皮。所以答案是“没有果皮包被”。故B正确。故选B。3.D【详解】A.甲组数据,精确到毫米;乙组数据,精确到厘米,故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长度是甲组,故A错误;B.甲测量的结果,精确到毫米,分度值为0.1cm,故B错误;C.误差不能避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C错误;D.该《科学》教科书的长度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C919大型客机在新加坡航展进行飞行表演时,飞机的驾驶员和飞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C919飞机是静止的,故选B。5.D【详解】甲图中,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就可测出一张纸厚度,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乙图中,由于硬币直径的两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硬币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图中,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丁图中,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由s=vt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为转换法;故甲、丙的测量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C【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详解】A.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同属,与车前草同科,属比科小;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少,A错误。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种,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科,B错误。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同属,与车前草同科,属比科小;因此,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C正确。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由二歧分类检索表可知,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科,D错误。故选C。7.D【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详解】A.“春水绿于染”描述的浮游植物属于藻类,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B.“闲步青苔院”提到的青苔属于苔藓植物,有明显的茎和叶,B正确。C. “蕨产扶余郡”中提到的蕨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根、茎、叶,C正确。D.“大雪压青松”中所述青松是裸子植物,而不是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特征是种子外裸露,没有果皮包被,D错误。故选D。 8.A【分析】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运动方式是相适应的。【详解】A.鱼类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能减少水的阻力,A错误。B.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可提高后代存活率,B正确。C.鸟类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动力,牵动两翼完成飞行,C正确。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从而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D正确。故选A。9.C【详解】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部分(总星系)。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其他天体系统。由题可知,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由高到低的分别是a—b—c。可知a对应的是银河系,b对应的是太阳系,c对应的是地月系,A、B、D错误,C正确。故选C项。10.D【分析】图中,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目镜、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详解】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⑤物镜,以避免压坏装片或损坏物镜,A错误。B.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⑥遮光器和⑦反光镜,B错误。C.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调节②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错误。D.选择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5×)和物镜(10×),可以看到较多的细胞数目,因为视野变大,D正确。故选D。11.C【详解】A.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 绕自己运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月亮不是光源,皎洁的月光是月面反射太阳光造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都比月球要大得多,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详解】“百山祖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以陆栖为主,在水中产卵,属于两栖动物。故选B。13.D【详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弧线ABC为 晨线,A错误。读图,由于地轴倾斜,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B错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产生 了昼夜现象,C错误。读图,阳光直射北回归 线,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14.B【详解】A.由图像知道,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A不符合题意;B.甲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s-t图像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题中没有说明运动方向,则t=5s时不一定能相遇,故C不符合题意;D.s-t图像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像是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A【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细菌,可以形成对照实验;乙、丙有两个变量温度和细菌,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细菌。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1)2.50(2) -13 负十三摄氏度/零下十三摄氏度(3) A、C 5cm3 偏小【详解】(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的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刻度值为7.50cm,圆的直径D=7.50cm-5.00cm=2.50cm(2)[1][2]图乙中温度计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它的读数为-13℃,读作负十三摄氏度或者零下十三摄氏度。(3)[1][2]即在木块下方系一铁块将木块坠入水中,木块浸没前,只有铁块浸没时的读数为54mL;而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时的读数为59mL,则木块的体积为V=59mL-54mL=5mL=5cm3故AC是没有必要的;[3]由于木块会吸水,木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会下降;导致铁块、木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小,所以木块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17.(1) D 藻 衣藻(2) 根、茎、叶 水(3) 种子 裸子植物(4)ABC【详解】(1)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如图中的D。藻类植物中的衣藻是单细胞植物。(2)A类植物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故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为被子植物,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为裸子植物。(4)图A蕨类,图B被子植物,图C裸子植物,都有根茎叶分化,图D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故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ABC。18. 物镜 调焦【详解】在显微镜中有两个主要的凸透镜,即物镜和目镜。凸透镜A接近人的眼睛,是目镜,凸透镜B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是物镜。物镜位于靠近物体的一侧,形成放大的实像,然后目镜对其实像再一次放大。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是为了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使物体成像清晰,这个过程称为调焦。19. 甲鱼 大黄鱼 陆地淡水中【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详解】针对大黄鱼、甲鱼、鱿鱼、鲫鱼,小江设计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如下:1a 体内无脊椎骨………………鱿鱼1b 体内有脊椎骨………………22a 体表有鳞片、鱼鳍………………32b 体表无鳞片、鱼鳍………………甲鱼3a 生活在海洋中,肉食性动物………………大黄鱼3b 生活在陆地淡水中,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鲫鱼20. 甲车 小于【详解】[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由车站开出,向东行驶,这说明两车相对于车站都在运动,且方向相同,乙车内的乘客看甲车,觉得乙车向后退,甲车内的乘客看乙车,也觉得乙车向后退,这同时说明两车方向相同、速度不同,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且乙车内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21. 120°W,60°N 西 指向标 自西向东【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地图、地形简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定向、半球划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因此甲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20°W,6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和160°E以西之间为东半球,20°W以西和160°E以东之间为西半球。因此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120°W,位于西半球。(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利用指向标来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由乙图可知,乙图利用指向标来定方向,河流中水流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流。【点睛】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向南增大,就是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和160°E以西之间为东半球,20°W以西和160°E以东之间为西半球。22. 甲 冬天中午【详解】(1)[1]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使得日光与立杆处角度发生变化,所以图甲能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2)[2]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所以若图乙中冬天中午杆影最长能说明此时此地恰好为冬至日。23. 8 0.7 变慢【详解】[1]由题知,反应时间是t=0.4s,此时的速度是根据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2][3]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24.(1)②→④→①(2)碘液(3)①【分析】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成关键字口诀来记忆:擦、滴、撕、展、盖、染。【详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展、盖、染、吸。因此, 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⑤滴清水→②取材→④展平→①盖片→③染色。(2)染色是观察细胞结构的重要步骤,常用的染色剂有碘液和红墨水。(3)图乙产生了气泡,可能是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25.(1)玉米粒爆开的数量与锅内温度有关(2)量筒/量杯(3)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4)玉米成功爆开与锅内温度有关【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在进行实验前,小科所作的科学假设是玉米粒爆开的数量与锅内温度有关。(2)因为实验需要量取四份10mL的食用油,所以需要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即需要量筒或者量杯。(3)实验选材数量过少,容易出现偶然性,选取玉米粒100粒,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4)从表中可知,锅内温度为180℃,爆开数量最多,而其他温度时爆开的数量较少,所以,玉米成功爆开与锅内温度有关。26. 40 实验组 甲组孑孓几乎全部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为了控制唯一变量,甲乙两烧杯中的孑孓数量应该相同,都是40只。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而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甲烧杯在本实验中作为实验组;乙烧杯作为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而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因此得到的结论是: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27. 1、3 A 纸所受的阻力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详解】(1)[1]要探究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应该控制材料的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材料不同,由表格可知实验1,3符合题意。(2)[2]分析表格中的1、3、两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分析表格中的3、4、两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由此可知,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与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它们将同时落地,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3)[3]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它们的落地时间不同,原因是:纸团的体积较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大,纸所受的阻力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28.(1)甲(2) C E(3)A【分析】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详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图中,甲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为动物细胞;所以,图甲可能是大熊猫体细胞。(2)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西瓜汁来自植物细胞的E液泡。(3)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有关。29.(1)东(2)120°E,30°N(3)合格,经纬线有一处错误(经线错误)【分析】本题以“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及地球模型的制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图甲所示的是西半球和东半球,由图知,中国位于东半球。(2)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横纬竖经知,杭州的经纬度是120°E,30°N。(3)图丙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纬线互相平行没有错误。故针对经纬线的评价是经纬线有一处错误,等级为合格。30.(1)葫芦藓/苔藓植物(2) 合格 因为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所以手册中只包含了3类植物。(3)1a有种子……21b无种子……32a有果皮包被…桂树2b无果皮包被…五针松3a有根…………蕨菜3b无根…………葫芦藓【分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2、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详解】(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蕨菜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后代;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五针松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桂树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故①标识桂树,②表示五针松,③表示蕨菜,④表示葫芦藓。31.(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详解】(1)火车速度为20m/s,则隧道的长度s隧道=vt=20m/s×65s=13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火车的长度和隧道长度之和,即s′=s隧道+L车=1300m+500m=1800m则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3)根据题意知,火车完全在桥上通过的路程s″=L桥-L车=800m-500m=300m所用的时间t″=12s,火车过桥时的速度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