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1.7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它们去哪里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身边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在本单元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此前学生已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了解了液体的流动性,本课则聚焦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常见固体物质,如盐、糖、沙子等放入水中后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构建溶解的概念,这为后续学习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溶液的性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教材紧密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选材,便于学生直观感知。通过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如“把盐放进水里”“把沙子放进水里”,让学生亲自观察、比较、记录物质在水中的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对物质变化奥秘的探索欲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二、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描述盐、糖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见颗粒的过程。2.认识到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子,能区分常见物质的溶解特性。(二)科学思维目标1.经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尝试对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分类和归纳,初步形成分类思维。2.通过思考物质在水中看不见但能尝出来等现象,初步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三)探究实践目标1.经历设计并实施探究物质溶解的实验过程,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如搅拌棒、透明杯子等,进行溶解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四)态度责任目标1.激发对探究物质溶解现象的浓厚兴趣,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引导敢于质疑、乐于分享实验结果。3.体会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生活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开展溶解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盐、糖、沙子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准确描述溶解现象。2.帮助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判断常见物质是否溶解于水。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本质,即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从微观层面初步认识溶解过程,这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2.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如保证物质的量、水的量、搅拌程度等条件相同,进行公平比较的科学实验思维,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五、教学策略1.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溶解实验,观察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溶解的概念。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物质溶解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同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呈现微观层面的溶解过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盐、糖、沙子、小苏打、面粉等常见物质若干。透明杯子、搅拌棒、小勺、量杯、滤纸、漏斗等实验器材若干。多媒体课件,包括物质溶解过程的视频、图片等。记录表格、贴纸等学习材料。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把小勺。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教师提前在讲台上准备一个透明的大杯子,里面装着一些清水,还有一小包盐、一小包糖、一小杯沙子。上课伊始,教师拿着杯子,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神奇的水,它可是个大魔术师哦!现在,老师要给它请几位小助手,看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神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2.提出问题:教师依次将盐、糖、沙子展示给学生,问:“大家猜猜看,如果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学生们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猜测,有的说会沉下去,有的说会消失不见,有的说水会变颜色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猜测能力,同时也了解学生对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已有认知。3.导入新课:教师顺势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它们去哪里了。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观察物质外观1.展示物质:教师将盐、糖、沙子分别放在三个透明的小碟子里,摆在讲台上,问:“小朋友们,在把它们放进水里之前,我们先来仔细看看这三位小助手,它们长得一样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物质的外观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颗粒大小等外观特征,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学生会发现盐是白色细小颗粒,糖通常是白色半透明晶体,沙子是黄色或灰色的细小颗粒,且三者触感也有所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加深对不同物质外观特征的认识,为后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做好准备。3.猜测与记录:教师接着问:“那从它们的样子看,你们觉得谁放进水里会变化最大呢?”让学生大胆猜测,记录下不同的猜测结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实验探究埋下伏笔,让学生明白不能仅仅根据外观判断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三)实验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变化1.分组与材料分发: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发放三个透明杯子,分别贴上“盐”“糖”“沙子”的标签,还有搅拌棒、小勺,以及适量的盐、糖、沙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探究任务。2.讲解实验要求:同时,在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展示探究要求:“请小朋友们用小勺分别取少量的盐、糖、沙子,轻轻地放进对应的杯子里,观察它们刚放进水里时的样子,然后用搅拌棒轻轻地搅拌,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格里。”(表格设计有物质名称、放入水中的初始状态、搅拌后的状态、发现等栏目)设计意图: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使学生能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记录能力。3.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小组活动开始,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如小勺取用物质时是否适量,搅拌棒搅拌是否轻柔、均匀,提醒学生轻声讨论,避免干扰其他小组。有的小组在取盐时可能取多了,教师要及时提醒纠正;有的小组搅拌太用力,教师要引导他们控制力度。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4.小组汇报与交流:小组探究完成后,教师邀请几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记录表格,并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解释:“我们小组看到盐刚放进水里就慢慢变少了,搅拌后就完全看不见了,水还是透明的;糖放进去后,底下有一些慢慢化掉,搅拌后也消失了,水稍微有点甜;沙子放进去就沉在水底,搅拌后还是在水底,水变浑浊了。”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与评价,重点表扬实验操作规范、记录清晰的小组,强化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汇报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四)分析实验结果,建立溶解概念1.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现象,问:“小朋友们,我们都看到了盐和糖放进水里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都看不见了,而沙子一直都在水底,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再次观察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思考其中的差异。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为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2.讲解溶解概念: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盐和糖在水里的时候,它们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开,变得特别特别小,小到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就好像和水融为一体,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而沙子呢,它的颗粒比较大,不愿意分散开,所以就一直待在水底,没有溶解。”同时,教师拿起一杯溶解了盐的水,问:“大家看,这杯水看起来和原来一样透明,但是尝一尝就会发现它变咸了,这也说明盐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这就是溶解的特点。”设计意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溶解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溶解的本质,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品尝溶解了盐的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3.举例拓展: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呢?大家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更多实例,如洗衣粉能溶解,石子不能溶解等,加深对溶解概念的理解,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设计意图:通过举例拓展,让学生将所学的溶解概念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五)深入探究溶解现象1.提出新问题:教师展示一小包小苏打和一小包面粉,问学生:“如果把小苏打和面粉放进水里,它们会溶解吗?”引发学生的新一轮思考和猜测。设计意图: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溶解现象。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小苏打和面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苏打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3.汇报与讨论: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苏打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六)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创设情境:教师拿出两个杯子,里面装有等量的水,分别放入一勺盐,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杯子不搅拌,让学生观察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得快。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提出问题: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3.实验设计与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控制变量,如保持物质的量、水的量相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如搅拌、温度、颗粒大小等。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设计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控制变量,进行公平比较,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汇报与总结: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如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温度越高溶解越快,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等。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更全面的认识。(七)拓展应用1.播放视频:教师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视频,画面中有妈妈泡茶、爸爸冲咖啡、工人搅拌混凝土等,视频中出现各种涉及溶解现象的场景。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2.讨论与交流:暂停视频,问学生:“小朋友们,在这些生活场景中,哪些物质发生了溶解现象?它们的溶解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3.拓展活动:教师布置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选择一种现象进行记录和描述,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八)课堂总结1.回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溶解的概念、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以及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2.总结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3.提出希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希望,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八、板书设计《它们去哪里了》溶解的物质:盐、糖、小苏打不溶解的物质:沙子、面粉溶解的概念: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见颗粒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搅拌、温度、颗粒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