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下§1.3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2、知道种子萌发的基本环境条件;3、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4、检测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一、知识点梳理:1、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包括种子的 、 、 以及 等;2、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 、 和 等;3、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因素较多,所以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时,宜采用 法进行探究。而且在探究实验设计时,应选用多颗同种种子而不是一颗种子,这是为了 ;4、控制变量法是指,当设计受 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 ,而控制其余的 不变,从而研究 对事物的影响;5、种子的适宜的条件下,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会开始 和 , 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之后, 逐渐发育成 ,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株诞生了。二、例题讲解例题1、下列有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胚受损不影响种子的萌发 B. 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C. 种子植物的生殖不一定靠种子完成 D. 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例题2、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1 100粒 适量的模拟酸雨 7%2 100粒 适量的清水 91%A. 设置1、2两组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 B. 两组实验温度可以同时控制在100℃C. 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 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例题3、下图甲、乙分别为大豆的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结构C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INCLUDEPICTURE "12K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2K16.TIF" \* MERGEFORMAT(例题3图) (例题4图)例题4、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A.A和B可形成对照 B.B和C可形成对照C.清水中缺乏营养 D.种子数量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例题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花生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请据表分析:编号 种子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萌发数量(粒)① 3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5℃ 28② 30 培养瓶底部垫有无水的布 25℃ 0③ 3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0④ 30 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 25℃ 0(1)选择30粒花生种子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2)①号培养瓶的花生种子还有2粒未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课后练习:1、下列哪一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水分2、将大米种到地里没有萌发,这是因为( )A.种子的胚不完整 B.种子的胚乳太大 C.种子没有晒干 D.缺乏阳光照射3、农业上播种不同农作物要考虑季节问题,与此有关的因素主要是( )A.环境温度高低 B.种子含水量 C.空气流动情况 D.种子的休眠期4、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对种子萌发影响时,其他变量( )A.必须保证不变 B.可以适当改变 C.看情况而定 D.无关紧要5、图中的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分受到了损伤(阴影部分表示损伤),则肯定不会萌发的种子是( )6、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A.来自空气 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 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第6题图) (第7题图)7、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 )A.适宜的温度 B.适宜的光照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CO28、植物幼苗能够独立生活的标志是(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伸出地面C.胚轴伸长,子叶出土 D.胚芽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并变绿9、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胚根发育成根②种子吸收水分,体积膨大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④子叶和胚芽伸出土面 ⑤两片子叶分开,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⑥胚轴伸长⑦溶于水的物质运给胚根、胚芽、胚轴A. ①②③⑦⑥④⑤ B. ②③⑦①⑥④⑤ C. ②①③⑦⑥④⑤ D. ⑦②③①⑥④⑤10、科学家在山洞里发现3000年前的苋菜种子,经培育仍能发芽。研究发现种子在低温、干燥、密闭的条件下,处于长期休眠状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苋菜种子在山洞未能萌发的原因是( )A.缺乏充足的水分 B.缺乏适宜的温度 C.缺乏充足的空气 D.缺乏充足的光照11、如上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B. 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C. 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D. 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12、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A. 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D. 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13、豆制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从A到B的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A中 (用序号填写)(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用序号填写)① 有了D,必定有E ② A、D、E都是植物器官③ 由E可知,D的子房内有多颗胚珠 ④ 从D 到E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3)豆制品的变质通常是由于微生物大量生长导致的,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合理的有 (用序号填写)。①放在低温干燥处 ②高温灭菌后密封 ③适当添加防腐剂 ③放在温暖潮湿处14、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这些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叫________。(2)影响种子萌发的变量很多,但这些变量并不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有关种子自身的变量,如种子的形态、大小、饱满程度等就是________ (填“主要”或“次要”)变量。(3)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除了次要变量需保持相同外,其他的______________ 同样应保持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要探究________ 是种子萌发的环境影响因素,则应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水分、温度相同。15、为了研究“不同色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垫有二层湿滤纸:②选取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莴苣种子400粒,随机平均分四组,分别放入培养皿中:③分别给予4个培养皿不同的光照,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周后结果如下表: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光照条件 用黑纸遮光 照橘红光 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 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照橘红光一周后萌发的种子数/粒 0 99 40 98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2)实验中每个培养皿放入用100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最为全面的结论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1、形态 大小 饱满程度 是否处于休眠状态2、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3、控制变量法 实验数据更具科学性4、多个变量影响 某一个变量 几个变量 被改变的变量5、分裂 生长 胚根 根 胚芽 茎和叶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A、胚受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A错误;B、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B正确;C、种子植物的生殖不一定靠种子完成,如石榴可通过扦插繁殖,C正确;D、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D正确,故A符合题意。例题2、B解析:A.设置1、2两组实验,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喷洒的水不同,这是为了形成对照,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A正确不合题意;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而100℃时种子已经成熟,不能发芽,故B错误符合题意;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减小其它因素对萌发的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后种子的萌发率由91%降到7%,则得到: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例题3、B解析:甲图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种皮、④胚芽、⑤是子叶;乙图中A是叶,是由甲图中的④胚芽发育成的,乙图中B是茎,是由甲图中的①胚轴发育成的、乙图中C是根,是由甲图中的②胚根发育成的。故B符合题意。例题4、D解析:种子A和B可形成对照实验,种子A没有水,种子B在水面有少量的水分,变量为水分;种子B和C可形成对照实验,种子B在水面可以与空气接触,种子C浸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变量为空气;清水中缺乏营养,菜豆种子的子叶可以提供营养;每种环境条件中只有1粒种子,种子的萌发与否存在偶然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应该放入多粒种子。 故D符合题意。例题5、(1)避免实验偶然性(2)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3)花生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解析:(1)若选择1粒种子进行实验,使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准确,若选择30粒花生种子进行实验能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2)①号培养瓶的花生种子还有2粒未萌发的可能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①组和②组对照,变量是水分,有水分的种子能萌发,无水分的种子不能萌发。③组和①组对照,变量是温度,适宜温度下的种子③组能萌发,①组低温中的种子不能萌发,①组和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充足的空气,①组种子有充足的空气可以萌发,④组种子没有空气不能萌发,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花生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三、课后练习:1、C 2、A 3、A 4、A 5、C 6、A 7、A 8、D9、B 10、D 11、B 12、C13、(1)④(2)②③④(3)①②③14、(1)温度 水分 空气 大小 饱满程度 变量 (2)次要(3)主要变量 控制变量 (4)空气15、(1)为种子萌发提供适量的水分(2)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其他条件不变时,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其他条件不变时,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下科学§1.3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 教学设计课题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种子的萌发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1章第3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为种子的萌发。在种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种子的萌发知识点,重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知道种子萌发的基本环境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科学思维: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践:通过种子萌发条件实验,检测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态度责任: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也要我看过程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重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对照实验的技能训练;难点 对照实验的设计训练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盛夏时,水稻成熟,如果遇上连日降雨,种子就会发出芽来。而田野或树林里,许多成熟的种子却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等到春天来临时才开始萌发。那么,是哪些条件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呢?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讨论交流:1)根据种子的结构可知,影响种子萌发的种子自身因素有哪些?2)根据生活经验(如培养豆芽),你认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可能有哪些?方法与技能:控制变量法实验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由研究者操控的变量为自变量;因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因变量。当设计受多个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探究实践:探究水、温度、空气对种子萌发影响 猜想:水、温度、空气等因素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 实验方法: 因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多种,所以实验中应用取采 控制变量 方法来进行研究;即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而控制 其余几个变量 不变,以研究被改变的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器材: 种子(绿豆、豌豆种子等)、 容器(锥形瓶等)、瓶塞、水 实验方案: (1)图1.3-9是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能研究水分、温度、空气 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分析图1.3-9实验方案中各处种子的环境条件,填写表1.3-2: 实验方案讨论: (1)若要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将图中 甲与丙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2)研究时,能否将丁组种子与甲组(或乙组)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 参考:丁与甲或丁与乙都不能进行比较,因为实验条件中没有控制变量唯一,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 (3)为什么每一组实验中都要放很多粒种子? 参考:放置多粒种子可以减少因个别种子的异常(如种子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实验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4)采用上述方案,取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放置5天,观察并统计各组种子发芽的情况。 分析你记录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结论:绿豆种子的萌发受到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的影响。 讨论交流: 问题讨论: 若要研究光照、土壤等因素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按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参考:研究土壤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土壤类型这个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都应该保持一致,并且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观察到的种子萌发率的变化是由土壤类型不同引起的。 研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光照这个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应该保持一致,并且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观察到的种子萌发率的变化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 归纳:一、种子的萌发条件 (附视频)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种子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包括:有完整的和生活力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有些种子还需要光照。 二、种子的保存方法: 1、种子的保存原理: 种子萌发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所以只可使种子处于缺少某一条件的环境中时,就可较长时间保存种子。 2、贮藏种子的方法: 贮藏种子的方法较多,应视种子类型、数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保存,通过保存种子所使用的方法有:普通干藏法、低温干藏法、密封干藏法、超干贮存法,等。 (1)普通干藏法: 将经适当干燥、已达到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入容器(如布袋、麻袋、桶、箱等)内,放在经过消毒、温度较低、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室、地窖、地下室内,并注意及时翻晒。 (2)低温干藏法: 将干燥种子置于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的条件下贮藏,这样可使种子的寿命保持较长时间,但要求种子充分干燥。 (3)密封干藏法: 把种子装入容器后密封起来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绝,没有气体交换,不受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影响的贮藏方法。 (4)超干贮存法: 亦称超低含水量贮存,指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 以上方法都能有效地保存种子,延长其生命力,确保在未来需要时能够成功发芽。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萌发过程: (附视频)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芽、胚轴、胚根细胞会开始分裂和生长。 (1)首先,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2)接着,胚轴伸长,胚芽逐渐发育长成茎和叶。2、幼苗成活的标志: 当幼苗的胚芽发育成茎,并且茎上生长出叶子,这些叶子还会变成绿色时,就标志着这株幼苗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条件。 思考讨论:幼苗长成后,红豆种子里的子叶和玉米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甚至消失。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参考:子叶和胚乳主要成分为淀粉,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能源物质,提供萌发所需营养。 当一粒种子萌发的时候,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在种子苗期见光,产生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种子幼苗初期提供营养,等到真叶已经长出,子叶渐渐萎缩,随后脱落。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需要若干天时间才能完成,本堂课的做法是在课内完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交流、确定等,而在课后支完成管理、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课堂进行交流讨论。 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也较为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结论是学生需要学会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视频等手段强化知识点,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种子的保存方法可作为拓展内容,若没有时间可作为学生课外自学内容种子萌发过程,学生可通过视频来理解其过程,同时还可了解到子叶与胚乳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胚受损不影响种子的萌发 B. 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C. 种子植物的生殖不一定靠种子完成 D. 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2、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则叙述错误的是( B ) 组别种子数每天定时喷洒温度发芽率1100粒适量的模拟酸雨7%2100粒适量的清水91%A. 设置1、2两组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 B. 两组实验温度可以同时控制在100℃C. 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 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3、下图甲、乙分别为大豆的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结构C的是( B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INCLUDEPICTURE "12K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2K16.TIF" \* MERGEFORMAT (例题3图) (例题4图)4、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D ) A.A和B可形成对照 B.B和C可形成对照 C.清水中缺乏营养 D.种子数量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例题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花生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请据表分析: 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萌发数量(粒)①3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25℃28②30培养瓶底部垫有无水的布25℃0③3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0℃0④30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25℃0(1)选择30粒花生种子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 (2)①号培养瓶的花生种子还有2粒未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参考:(1)避免实验偶然性(2)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3)花生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1张PPT)(浙教版)七年级下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第一章“第3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科学观念: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知道种子萌发的基本环境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科学思维: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践:通过种子萌发条件实验,检测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态度责任: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也要我看过程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新知导入盛夏时,水稻成熟,如果遇上连日降雨,种子就会发出芽来。而田野或树林里,许多成熟的种子却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等到春天来临时才开始萌发。那么,是哪些条件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呢?讨论交流1)根据种子的结构可知,影响种子萌发的种子自身因素有哪些?①种子是否有活性②种子是否破损严重③种子内部营养是否丰富④种子是否处于休眠期⑤……讨论交流2)根据生活经验(如培养豆芽),你认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可能有哪些?①温度②水③空气④……方法与技能控制变量法实验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由研究者操控的变量为自变量;因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因变量。当设计受多个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探究实践探究水、温度、空气对种子萌发影响猜想:水、温度、空气等因素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实验方法:因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多种,所以实验中应用取采方法来进行研究;即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而控制 不变,以研究被改变的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器材:种子(绿豆、豌豆种子等)、容器(锥形瓶等)、瓶塞、水控制变量瓶塞锥形瓶种子其他所有变量探究实践实验方案:(1)图1.3-9是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能研究 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水分、空气、温度探究实践(2)分析图1.3-9实验方案中各处种子的环境条件,填写表1.3-2:水分 空气 温度甲乙丙丁表1.3-2×√20-25℃√×20-25℃20-25℃√√√√0℃实验方案讨论:(1)若要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将图中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2)研究时,能否将丁组种子与甲组(或乙组)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3)为什么每一组实验中都要放很多粒种子?探究实践甲与丙丁与甲或丁与乙都不能进行比较,因为实验条件中没有控制变量唯一,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放置多粒种子可以减少因个别种子的异常(如种子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实验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4)采用上述方案,取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放置5天,观察并统计各组种子发芽的情况。分析你记录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实践结论:绿豆种子的萌发受到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的影响。水分 空气 温度 种子萌发情况甲 × √ 适宜 未萌发乙 √ × 适宜 未萌发丙 √ √ 适宜 萌发丁 √ √ 不适宜 未萌发探究实践问题讨论:若要研究光照、土壤等因素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按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土壤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土壤类型这个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都应该保持一致,并且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观察到的种子萌发率的变化是由土壤类型不同引起的。研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光照这个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应该保持一致,并且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观察到的种子萌发率的变化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一、种子的萌发条件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种子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包括:有完整的和生活力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有些种子还需要光照。探究新知种子萌发条件实验(改良版):视频:(点击图片播放)探究新知二、种子的保存方法:1、种子的保存原理:种子萌发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所以只可使种子处于缺少某一条件的环境中时,就可较长时间保存种子。探究新知2、贮藏种子的方法:贮藏种子的方法较多,应视种子类型、数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保存,通过保存种子所使用的方法有:普通干藏法、低温干藏法、密封干藏法、超干贮存法,等。(1)普通干藏法:将经适当干燥、已达到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入容器(如布袋、麻袋、桶、箱等)内,放在经过消毒、温度较低、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室、地窖、地下室内,并注意及时翻晒。(2)低温干藏法:将干燥种子置于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的条件下贮藏,这样可使种子的寿命保持较长时间,但要求种子充分干燥。探究新知(3)密封干藏法:把种子装入容器后密封起来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绝,没有气体交换,不受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影响的贮藏方法。(4)超干贮存法:亦称超低含水量贮存,指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以上方法都能有效地保存种子,延长其生命力,确保在未来需要时能够成功发芽。探究新知三、种子的萌发过程:1、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芽、胚轴、胚根细胞会开始分裂和生长。(1)首先,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2)接着,胚轴伸长,胚芽逐渐发育长成茎和叶。红豆种子萌发的过程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过程:视频:(点击图片播放)探究新知2、幼苗成活的标志:当幼苗的胚芽发育成茎,并且茎上生长出叶子,这些叶子还会变成绿色时,就标志着这株幼苗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条件。思考讨论幼苗长成后,红豆种子里的子叶和玉米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甚至消失。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子叶和胚乳主要成分为淀粉,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能源物质,提供萌发所需营养。当一粒种子萌发的时候,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在种子苗期见光,产生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种子幼苗初期提供营养,等到真叶已经长出,子叶渐渐萎缩,随后脱落。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胚受损不影响种子的萌发B. 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C. 种子植物的生殖不一定靠种子完成D. 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A课堂练习2、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则叙述错误的是( )A. 设置1、2两组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B. 两组实验温度可以同时控制在100℃C. 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D. 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B课堂练习3、下图甲、乙分别为大豆的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结构C的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B课堂练习4、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A.A和B可形成对照B.B和C可形成对照C.清水中缺乏营养D.种子数量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D课堂练习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花生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请据表分析:(1)选择30粒花生种子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2)①号培养瓶的花生种子还有2粒未萌发的可能原因是(写一种即可)。(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避免实验偶然性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花生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课堂总结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的形态、大小、饱满程度、是否处于休眠状态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研究:控制变量法4、种子的萌发过程:首先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预习“ 植物的营养繁殖”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3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pptx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学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种子的萌发条件.mp4 种子的萌发过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