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讲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体会事物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辩证分析、看待问题的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
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考情考向分析】
核心考点 考题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2022 ●北京卷T7;
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2022●北京卷T17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2023●浙江6月卷T28;2023●广东卷T16;2023●湖北卷T13;
逻辑思维规则——判断 2022●海南卷T20;2023●山东卷T12;2023●新课标卷T23;2023●浙江6月卷T27;2023●辽宁卷T15;2023●湖南卷T15;2023●湖北卷T19;
逻辑思维规则——归纳 2022●海南卷T22;2023●辽宁卷T19;2023●江苏卷T12;2023●湖南卷T20;
逻辑思维规则——推理
2022●山东卷T18;2022●北京卷T8;2022●辽宁卷T16;2022●海南卷T21;
辩证思维方法 2022●山东卷T8;2022●辽宁卷T20;
创新思维能力 2022●山东卷T13;2023●新课标T40;2023●山东T17;2023●辽宁卷T15;2023●北京卷T6;2023●浙江1月卷T34;2023●广东卷T20;2023●iaao卷T13;2023●湖北卷T14;
【思维体系构建】
《法治与生活》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辩证思维的含义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突破提升: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考点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突破提升: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突破提升: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典例】
1.“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而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在过去的2023年,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比2022年增长8.5%。下列观点符合逻辑的是( )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东北现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
②“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中的谓项是周延的
③“2023年比2022年增长快”属于关系判断的反对称关系
④在对“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中“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定义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科学家发现,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并合成淀粉。受此启发,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材料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①分析
②迁移
③归纳
④类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成语全部蕴含辩证思维的是( )
A.高瞻远瞩、守株待兔、藏器待时
B.刻舟求剑、吐故纳新、水火不容
C.声东击西、唇亡齿寒、计日程功
D.浅尝辄止、刚柔相济、龙吟虎啸
5.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清洁能源等为主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给全球产业布局和经济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面对数字化、绿色化、健康化的未来产业演进趋势,我国坚持产业发展的重心不变、成长的基石不变,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这体现( )
①全球产业的变化是相对的,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把握
②未来产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谋而后动应势而为
③变与不变作为矛盾两个方面,在产业革命中相互转化
④对待产业变革要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把握其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内方外圆”的解释。关于“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准则( )
①标准不一违背了同一律
②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
③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中把握事物
④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十字路口,路边的电子显示屏有一句提示:“缓解路口拥堵——司机礼让行人,行人疾步快走。”这句提示语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C.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D.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8.近期,人工智能大模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在进行训练后,它可将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知识关联到一起,帮助科学家发现创新盲点。这说明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 )
①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实现知识跨界并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推动人类知识创造和转化达到新高度
④帮助人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握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日,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这需要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从而实现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相关服务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这说明( )
①立足关键部分,才能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把各要素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系统中各要素功能最大化
③实现系统优化,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
④通过优化组合,能够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因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响,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其中水上运输、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46.0%;同时,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上述统计( )
①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对服务业商务活动作出了精确分析
②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方法,得出我国经济呈现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
③通过定量分析,找到近期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的原因
④在分析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雕塑《铸剑为犁》和绘画《格尔尼卡》都以和平为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 )
A.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属于抽象思维 B.二者都具有运行方式的推导性的特征
C.二者都运用了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D.前者是综合思维形式,后者是分析思维形式
12.将来哪个城市最适合老年人生活?《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对国内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
以上研究( )
①验证了只要用分析方法,就能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
②运用分析方法,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
③证明分析作为先导,指导人们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认识
④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8月29日召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加快完成一批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是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同步完成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开发边界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规则;印发村庄规划文件,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这对做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启示有( )
①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②必须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问题
③以分析为先导宏观布局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
④通过定量分析认清我国有没有国土空间规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表述与解释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辩证思维
②商品是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③法治建设攻克千难万难,一蹴而就——违反了排中律
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该关系判断为非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六个重大关系。可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
①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系统工程中的关系
②进行顶层设计,用宏观战略检验实践成果
③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
④分清主次矛盾,区分活力与秩序孰轻孰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通过详细分析李某的背景、生活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为何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李某的犯罪动机主要是经济困境和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上述思维( )
①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分析
②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③有利于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④表明分析是综合的先导,综合是分析的必要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11月,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这些被除名的品牌中,有的固守高糖高油的传统配方,无法适应健康的饮食需求;有的只着眼货品,却无视服务,降低了消费体验;有的缺乏法律意识,面对李逵李鬼之争,无法保护自己的核心权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品牌的优胜劣汰
②中华老字号企业要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固守品牌的原有价值
③国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中华老字号企业合法权益
④对中华老字号实行“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虽然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透过短期之“形”,看清长期之“势”,中国经济的“韧实力”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变得更加从容。我们要继续开好中国经济顶风船,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要( )
①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统筹规划,从容地应对风险与挑战
②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中,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走势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认识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④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处理好短期之“形”与长期之“势”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我国科学家利用273份玉米自交系基因型数据,结合6份极端材料转录组数据,鉴定到调控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可以使玉米籽粒中的铁含量提高到每公斤70.5mg,为改善人类铁营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 )
①还原了玉米基因序列的自在联系 ②成为推动玉米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为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④是在分析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发展深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图漫画《监管盲区》讽刺有些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
①没有用静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②没有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③没有用独立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④没有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混易错】
1.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2.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3.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觉走向自发的过程。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反对独立性和静态性。
5.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
6.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体现。
7.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维方法。
8.定性分析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体会事物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辩证分析、看待问题的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
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考情考向分析】
核心考点 考题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2022 ●北京卷T7;
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2022●北京卷T17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2023●浙江6月卷T28;2023●广东卷T16;2023●湖北卷T13;
逻辑思维规则——判断 2022●海南卷T20;2023●山东卷T12;2023●新课标卷T23;2023●浙江6月卷T27;2023●辽宁卷T15;2023●湖南卷T15;2023●湖北卷T19;
逻辑思维规则——归纳 2022●海南卷T22;2023●辽宁卷T19;2023●江苏卷T12;2023●湖南卷T20;
逻辑思维规则——推理
2022●山东卷T18;2022●北京卷T8;2022●辽宁卷T16;2022●海南卷T21;
辩证思维方法 2022●山东卷T8;2022●辽宁卷T20;
创新思维能力 2022●山东卷T13;2023●新课标T40;2023●山东T17;2023●辽宁卷T15;2023●北京卷T6;2023●浙江1月卷T34;2023●广东卷T20;2023●iaao卷T13;2023●湖北卷T14;
【思维体系构建】
《法治与生活》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辩证思维的含义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突破提升: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考点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突破提升: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突破提升: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典例】
1.“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而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在过去的2023年,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比2022年增长8.5%。下列观点符合逻辑的是( )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东北现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
②“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中的谓项是周延的
③“2023年比2022年增长快”属于关系判断的反对称关系
④在对“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中“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定义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后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一致的。分析现状是提出新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所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①正确。
②:谓项看联项,“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中的谓项没有反映全部对象,因此谓项不周延,②错误。
③:“2023年比2022年增长快”。反对称关系指的是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排斥的,2023年比2022年增长快,反过来就是2022年比2023年增长慢,③正确。
④:在对“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中,“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属概念,而不是定义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科学家发现,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并合成淀粉。受此启发,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材料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①分析
②迁移
③归纳
④类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类比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思考,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并合成淀粉,受此启发,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这体现的思维方法是迁移和类比,②④正确。
①③:材料强调的是迁移和类比的思维方法,未体现分析和归纳,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①说法错误。
②③: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表明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③符合题意。
④: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下列成语全部蕴含辩证思维的是( )
A.高瞻远瞩、守株待兔、藏器待时
B.刻舟求剑、吐故纳新、水火不容
C.声东击西、唇亡齿寒、计日程功
D.浅尝辄止、刚柔相济、龙吟虎啸
【答案】C
【详解】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A:“高瞻远瞩”形容目光远大。“守株待兔”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藏器待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守株待兔”把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没有蕴含辩证思维,A不符合题意。
B:“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固执不变通。“吐故纳新”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刻舟求剑”是静止地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B不符合题意。
C:“声东击西”意思是,表面声称要攻击东边,而实际却攻击西边。“唇亡齿寒”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这三个成语都蕴含了辩证思维,C符合题意。
D:“浅尝辄止”指不深入钻研。“刚柔相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龙吟虎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浅尝辄止”没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清洁能源等为主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给全球产业布局和经济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面对数字化、绿色化、健康化的未来产业演进趋势,我国坚持产业发展的重心不变、成长的基石不变,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这体现( )
①全球产业的变化是相对的,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把握
②未来产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谋而后动应势而为
③变与不变作为矛盾两个方面,在产业革命中相互转化
④对待产业变革要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把握其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变化是绝对的,且人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①错误。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能把变与不变等同于矛盾两个方面,③错误。
②:数字化、绿色化、健康化是未来产业演进趋势,前途是光明的,我国需要顺势而为,做好谋划,②正确。
④: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说明对待产业变革要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把握其发展规律,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内方外圆”的解释。关于“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准则( )
①标准不一违背了同一律
②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
③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中把握事物
④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根据题可知“外圆内方”是对为人和处事原则的分析与综合,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③④入选。
①:同一排指的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向、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是确定的,但是,这个论断是对为人和外在处事两个方面的判断,并不违背同一律,①排除。
②;矛盾律指的是同一时间,从同一方向,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内圆外方”是对为人和外在处事不同方面进行的论断,并不矛盾,②排除。
故本题选D。
7.某十字路口,路边的电子显示屏有一句提示:“缓解路口拥堵——司机礼让行人,行人疾步快走。”这句提示语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C.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D.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答案】A
【详解】A:“缓解路口拥堵”体现的是从事物的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即综合思维。“司机礼让行人,行人疾步快走”体现了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即分析思维,A正确。
BC:材料未体现动态与静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BC不符合题意。
D: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材料未涉及归纳与演绎的统一,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近期,人工智能大模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在进行训练后,它可将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知识关联到一起,帮助科学家发现创新盲点。这说明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 )
①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实现知识跨界并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推动人类知识创造和转化达到新高度
④帮助人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握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在进行训练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将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知识关联到一起,帮助科学家发现创新盲点。这说明人工智能大模型能推动人类知识创造和转化达到新高度,帮助人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握事物,③④正确。
①:人的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人工智能不具有能动创造性,①排除。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工智能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排除。
故本题选D。
9.近日,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这需要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从而实现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相关服务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这说明( )
①立足关键部分,才能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把各要素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系统中各要素功能最大化
③实现系统优化,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
④通过优化组合,能够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要“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方面需要优化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需要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共享数据信息,最终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服务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这说明要实现系统优化,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通过优化组合,能够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③④正确。
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要立足整体,而非立足部分,①错误。
②: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取决于系统结构的优化而不是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0.2023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因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响,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其中水上运输、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46.0%;同时,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上述统计( )
①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对服务业商务活动作出了精确分析
②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方法,得出我国经济呈现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
③通过定量分析,找到近期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的原因
④在分析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对服务业商务活动作出了精确分析,这属于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①不合题意;
②:材料中的统计数据并没有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方法,②不合题意;
③④:材料中的统计数据是通过定量分析,找到近期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的原因,在分析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对全国商务活动的认识,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雕塑《铸剑为犁》和绘画《格尔尼卡》都以和平为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 )
A.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属于抽象思维 B.二者都具有运行方式的推导性的特征
C.二者都运用了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D.前者是综合思维形式,后者是分析思维形式
【答案】C
【详解】C:雕塑《铸剑为犁》和绘画《格尔尼卡》都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运用了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C符合题意。
A:二者都属于形象思维,A不符合题意。
B:二者都具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的特征,而不是推导性,B不符合题意。
D:二者都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将来哪个城市最适合老年人生活?《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对国内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
以上研究( )
①验证了只要用分析方法,就能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
②运用分析方法,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
③证明分析作为先导,指导人们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认识
④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用分析方法有利于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但是不一定能形成规律性认识,且材料中既有分析也有综合,①排除。
②:《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运用分析方法,对国内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②符合题意。
③:分析是基础,综合是先导,③说法错误。
④:《报告》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2023年8月29日召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加快完成一批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是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同步完成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开发边界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规则;印发村庄规划文件,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这对做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启示有( )
①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②必须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问题
③以分析为先导宏观布局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
④通过定量分析认清我国有没有国土空间规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重点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同步完成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开发边界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规则;印发村庄规划文件,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这反映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故③表述错误;
④:定性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14.下列表述与解释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辩证思维
②商品是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③法治建设攻克千难万难,一蹴而就——违反了排中律
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该关系判断为非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体现了辩证思维,①正确。
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正确。
③:“法治建设攻克千难万难,一蹴而就”的说法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③错误。
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是关于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判断,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不是具体科学的基础,二者是反对称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六个重大关系。可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
①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系统工程中的关系
②进行顶层设计,用宏观战略检验实践成果
③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
④分清主次矛盾,区分活力与秩序孰轻孰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从材料可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等六个重大关系,体现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系统工程中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宏观战略不能检验实践成果,②排除。
④:材料强调的是分清六个矛盾中主次方面,不是分清主次矛盾,材料没有体现活力与秩序谁轻谁重,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通过详细分析李某的背景、生活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为何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李某的犯罪动机主要是经济困境和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上述思维( )
①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分析
②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③有利于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④表明分析是综合的先导,综合是分析的必要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④: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①④错误。
②:经过多方面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李某为何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②符合题意。
③:整个案例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有利于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2023年11月,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这些被除名的品牌中,有的固守高糖高油的传统配方,无法适应健康的饮食需求;有的只着眼货品,却无视服务,降低了消费体验;有的缺乏法律意识,面对李逵李鬼之争,无法保护自己的核心权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品牌的优胜劣汰
②中华老字号企业要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固守品牌的原有价值
③国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中华老字号企业合法权益
④对中华老字号实行“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不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①排除。
②:中华老字号企业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②错误。
③:将存在问题的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表明国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中华老字号企业合法权益,③正确。
④: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虽然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透过短期之“形”,看清长期之“势”,中国经济的“韧实力”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变得更加从容。我们要继续开好中国经济顶风船,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要( )
①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统筹规划,从容地应对风险与挑战
②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中,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走势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认识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④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处理好短期之“形”与长期之“势”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主要矛盾,①不符合题意。
②:分析与综合既对立又统一的,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中统一中,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走势②说法错误。
③: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说明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认识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③正确。
④:透过短期之“形”,看清长期之“势”,理解联系的多样性,继续开好中国经济顶风船,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9.我国科学家利用273份玉米自交系基因型数据,结合6份极端材料转录组数据,鉴定到调控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可以使玉米籽粒中的铁含量提高到每公斤70.5mg,为改善人类铁营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 )
①还原了玉米基因序列的自在联系 ②成为推动玉米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为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④是在分析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发展深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没有人的实践参与。“还原了自在联系”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玉米种植业的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②说法错误。
③:这一研究成果为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为改善人类铁营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③符合题意。
④:我国科学家利用玉米自交系基因型数据,结合极端材料转录组数据,鉴定到调控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可以使玉米籽粒中的铁含量提高,这是在分析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发展深化,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0.下图漫画《监管盲区》讽刺有些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
①没有用静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②没有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③没有用独立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④没有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漫画并不涉及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①排除。
②: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事物的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漫画《监管盲区》反映政府部门相互推诿,没有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②符合题意。
③④:漫画《监管盲区》反映政府部门相互推诿,只看重所谓的自己分内的事,过分强调独立性,没有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④符合题意,③排除。
故本题选C。
【易混易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