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1.了解人类早期农耕畜牧的发展,认识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唯物史观) 2.搜集各文明区域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的史料,知道文明诞生的标志。(史料实证) 3.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家国情怀) 4.结合各文明古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特点的条件。(时空观念)
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1.条件: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1)表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西亚 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驯养羊、猪和牛等动物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等
(2)影响
①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 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②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 。
③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城市的出现: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标志
(1)阶级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 →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2)奴隶制的出现: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 形成。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 形式。
(3)国家形成:在 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4) 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诞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特征
(1) 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 特征。
3.表现
(1)古代西亚文明——两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②政治特征: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 制度, 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
③主要成就:《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2)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②政治特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③主要成就:创造 文字;制定世界上第一部 ,将一年分为三季;建造 ; 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②政治特征:等级森严的 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③主要成就:佛教是重要的思想流派;《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代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
①时间: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②政治特征: 的城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 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③主要成就:文学:古希腊的 、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史学: 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 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1)观察教材P2“阿尔及利亚塔西利 恩 阿耶洞穴壁画”,从人类文明产生的角度,能够看出什么信息?
生。
(2)某学习小组准备实地考察最早培植小麦的地区,他们应该去哪里?
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的关系
(1)私有制的产生是历史的倒退。(×)
阶级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最初的世界文明,多与江河有关,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3)阅读教材P5“历史纵横”:洪水传说,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早期文明发展的什么特点?
(3)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北非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古代文字的代表。(×)
(4)阅读教材P6“学思之窗”。
思考: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
城邦
“城邦”又称为“城市国家”,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具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5)阅读教材P6“史料阅读”。
思考: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古希腊民主政治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仅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对当时的许多观念提出挑战,被誉为“史学之父”。(×)
主题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材料 “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野蛮时代随着)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正如群婚之于蒙昧时代,专制之于文明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产生的标志及前提。
1.文明产生的条件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2)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3)自然地理因素: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4)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
2.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
主题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材料一 王朝时代的埃及是个神权政治国家,宗教是埃及文明的核心,君权神授赋予了埃及法老政权的合法性。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的文明中,浸透受现实利益驱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治理上,他们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维护社会,于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在两河流域诞生。与埃及相比,两河流域虽然也属农耕文明,但在很大程度上商业文明的特性更为突出。流传下来的苏美尔人的文献,有大量的买卖、借贷、契约、合伙、遗嘱等内容。
——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材料二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材料三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所有成年雅典公民皆可参加的大会。在这里,任何公民都可发言;一切法律在其颁布之前都要在这里讨论通过;所有重要的国家官吏都要在这里选举产生;一切关于战争与和平及其他重要国务都要在这里经过辩论、以多数人的意见作决定。通过这种制度,雅典的普通公民确实有许多机会去影响甚至决定政府的决策。
——摘编自张恒山、张进发《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四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
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公民大会具有的政治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具有上述权力的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城邦制,公民是城邦的主体;直接民主制,公民都能参加的公民大会。
(4)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要正确认识文明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文明的冲突并不是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也不是不同文明相互关系的唯一方面。国家间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冲突,只要现实的利益问题得以解决,文明或文化问题的雾纱都会消退。
(3)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差异、矛盾、冲突的一面,更要看到统一、共存的一面,积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4)全面客观地看待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主题三 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原因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放的性格特点
地理环境 在上古世界,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周边环境 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宗教思想 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反过来又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印度的婆罗门教、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逐步地出现了私有制,进入阶级社会。
2.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产生了文字。这些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3.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1.(2024·山东德州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文中的“它”应为(  )
A.采集渔猎 B.农业产生
C.兴修水利 D.国家出现
2.(2024·河南信阳期中)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C.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
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3.(2024·福建九县一中期中)《汉谟拉比法典》写道:“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汉谟拉比,虔诚的、敬畏神的王子,(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这反映该法典(  )
A.阻碍宗教传播 B.限制商业发展
C.强调君权神授 D.激化社会矛盾
4.(2024·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公元前6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为这一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  )
A.佛教 B.婆罗门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5.(2024·浙江重点中学四校联考)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据此推知,这一古代文明最有可能是(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课时跟踪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难易度 ★ ★★ ★★ ★★ ★★ ★
知识点 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 社会分工发展的表现 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 苏美尔地区公共权力出现的表现 地理环境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地理位置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难易度 ★★ ★★★ ★★ ★★ ★★★ ★★ ★★ ★★★
知识点 古埃及神权与王权的关系 古希腊与古埃及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 古印度种姓制的特点 古印度佛教的影响 雅典城邦限制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修昔底德的史学理念 古代世界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态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期中)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社会分工出现 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③阶级和国家产生 ④私有制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2.(2024·福建宁德期末)恰塔尔·休于遗址(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考古发现,当地居民已种植粮食、饲养家畜,手工业较为发达,大量手工制品销往西亚。这说明该地区(  )
A.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B.社会分工有所发展
C.处于奴隶制鼎盛阶段
D.已经形成早期国家
始社会,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证明不了已经形成早期国家,排除D项。
3.(2024·广东佛山七校5月联考)在古代,埃及的北部和东部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交通线只有西奈半岛。两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这样的环境可以说是多元文明中的一个单元点。这可以说明,古代文明(  )
A.独立发展 B.相互交融
C.多元一体 D.联系紧密
4.(2024·福建泉州安溪期中)考古发现,在乌鲁克古城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神庙文书中,出现了最高女祭司、商人首领、首席法官、指挥官和预言家等词汇。由此可知,当时(  )
A.文字开始形成 B.已经存在公共权力
C.农业经济发达 D.宗教仪式程序严格
5.(2024·贵州贵阳一中质监)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修筑大坝、池塘、沟渠,分散的村落正是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走向了融合与统一,在两河流经的平原地区,许多城市也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洪灌溉系统。这表明(  )
A.两河流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文明
B.苏美尔人拥有很高的建造水平
C.地理环境影响了文明的发展进程
D.大河文明都比较重视水利兴建
流域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6.(202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下图数字所标注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产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诞生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古文明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4·福建宁德期末)法老宣称自己是太阳神之子,拨巨款修筑神庙,赋予神职人员公职。法老之下地位最高的官员往往由大祭司担任。这表明古代埃及(  )
A.神权与王权关系密切
B.人民对神灵的崇拜
C.法老重视来世的生活
D.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8.(2024·山东枣庄期末)古希腊的典型建筑是圆形剧场和帕特农神庙等公共建筑,而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则是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不同 B.文化传统的差异
C.政体类型的不同 D.自然环境的差异
9.(2024·山东青岛月考)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规定,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前三个等级属于“再生族”,首陀罗为“非再生族”。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  )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男尊女卑思想泛滥
C.种姓之间等级分明 D.人们普遍注重来生
10.(2024·安徽宣城期末)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它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
到很多人的支持。由此可知,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
A.有利于印度统一思想
B.冲击了种姓制度
C.得到了婆罗门的支持
D.提高了吠舍地位
11.(2024·湖南常德汉寿一中月考)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在他的名著《古代城邦》一书中写到,“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这一论述表明古代雅典(  )
A.公民是城邦民主的主体
B.利用宗教维系城邦秩序
C.限制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注重强化公民群体意识
12.(2024·浙江A9协作体期中)下图为公元前6世纪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权力由少数贵族所掌握
B.实行民主政治但有局限
C.建立在封建制基础之上
D.公民间接参与国家管理
13.(2024·福建厦门期末)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获胜并非取决于诸神,而是仰仗强大的海军。其观点(  )
A.否定了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
B.体现了史学家的理性精神
C.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D.冲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4.(2024·安徽阜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复杂社会”指的是在古代世界的一些地区中出现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态。早期的复杂社会都是建立在粗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剩余粮食使得很多人能够集中居住在城市,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在公元前3500年到前500年间,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独立产生了复杂社会。绝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和收取贡赋的方式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起来,再分配给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发明或是借用了文字系统,创建了正规的教育体系,并让知识精英掌握那些能够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技能。同狩猎采集的小群体、小规模的农业群体或者游牧民族相比,复杂社会创造的财富,支配人力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复杂社会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地域上施展自己的能量,追逐利益,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复杂社会”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复杂社会”对人类文明的意义。(7分)
4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1.了解人类早期农耕畜牧的发展,认识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唯物史观) 2.搜集各文明区域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的史料,知道文明诞生的标志。(史料实证) 3.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家国情怀) 4.结合各文明古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特点的条件。(时空观念)
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1.条件: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1)表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西亚 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驯养羊、猪和牛等动物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等
(2)影响
①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②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③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城市的出现: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标志
(1)阶级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2)奴隶制的出现: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形成。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3)国家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4)文字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诞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特征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3.表现
(1)古代西亚文明——两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②政治特征: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
③主要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2)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②政治特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③主要成就:创造象形文字;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建造金字塔;莎草纸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
①时间: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②政治特征: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③主要成就:佛教是重要的思想流派;《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代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
①时间: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②政治特征: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③主要成就:文学: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1)观察教材P2“阿尔及利亚塔西利 恩 阿耶洞穴壁画”,从人类文明产生的角度,能够看出什么信息?
答案参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2)某学习小组准备实地考察最早培植小麦的地区,他们应该去哪里?
答案参考:西亚。
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的关系
(1)私有制的产生是历史的倒退。(×)
阶级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最初的世界文明,多与江河有关,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3)阅读教材P5“历史纵横”:洪水传说,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早期文明发展的什么特点?
答案参考:世界早期文明之间有联系。
(3)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北非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古代文字的代表。(×)
(4)阅读教材P6“学思之窗”。
思考: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
答案参考:古代印度人认为,种姓制度从人类产生之初就出现了,强调其神圣不可变动的特性。
城邦
“城邦”又称为“城市国家”,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具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5)阅读教材P6“史料阅读”。
思考: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参考:民主政治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政体,而寡头政治是少数人掌权的政体。
(4)古希腊民主政治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仅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对当时的许多观念提出挑战,被誉为“史学之父”。(×)
主题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材料 “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野蛮时代随着)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正如群婚之于蒙昧时代,专制之于文明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产生的标志及前提。
答案参考:标志:社会阶级分化;城市;国家的产生;文字等。
前提:社会分工的出现(或者答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类开始定居)。
1.文明产生的条件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2)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3)自然地理因素: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4)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
2.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
主题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材料一 王朝时代的埃及是个神权政治国家,宗教是埃及文明的核心,君权神授赋予了埃及法老政权的合法性。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的文明中,浸透受现实利益驱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治理上,他们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维护社会,于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在两河流域诞生。与埃及相比,两河流域虽然也属农耕文明,但在很大程度上商业文明的特性更为突出。流传下来的苏美尔人的文献,有大量的买卖、借贷、契约、合伙、遗嘱等内容。
——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材料二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材料三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所有成年雅典公民皆可参加的大会。在这里,任何公民都可发言;一切法律在其颁布之前都要在这里讨论通过;所有重要的国家官吏都要在这里选举产生;一切关于战争与和平及其他重要国务都要在这里经过辩论、以多数人的意见作决定。通过这种制度,雅典的普通公民确实有许多机会去影响甚至决定政府的决策。
——摘编自张恒山、张进发《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四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
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
答案参考:埃及文明依靠神权维护君权,两河文明更依靠法律;埃及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两河地区的商业更加发达。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答案参考:历史悠久;等级森严;渗透人民生活;与宗教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种族压迫色彩。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公民大会具有的政治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具有上述权力的制度因素。
答案参考:政治权力:最高立法权和决策权。
制度因素:城邦制,公民是城邦的主体;直接民主制,公民都能参加的公民大会。
(4)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答案参考: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要正确认识文明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文明的冲突并不是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也不是不同文明相互关系的唯一方面。国家间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冲突,只要现实的利益问题得以解决,文明或文化问题的雾纱都会消退。
(3)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差异、矛盾、冲突的一面,更要看到统一、共存的一面,积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4)全面客观地看待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主题三 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原因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答案参考:经济活动:农业生产。
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参考:经济活动: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
政治文明:古代民主政治。
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放的性格特点
地理环境 在上古世界,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周边环境 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宗教思想 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反过来又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印度的婆罗门教、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逐步地出现了私有制,进入阶级社会。
2.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产生了文字。这些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3.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1.(2024·山东德州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文中的“它”应为(  )
A.采集渔猎 B.农业产生
C.兴修水利 D.国家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产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同时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B项正确。
2.(2024·河南信阳期中)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C.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
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地区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B项正确。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主要是商业文明,排除A项;世界的古代人类文明中,并非全部都是中央集权或政教合一的体制,排除C、D两项。
3.(2024·福建九县一中期中)《汉谟拉比法典》写道:“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汉谟拉比,虔诚的、敬畏神的王子,(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这反映该法典(  )
A.阻碍宗教传播 B.限制商业发展
C.强调君权神授 D.激化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将统治者比作神的代表,宣扬君权神授,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A、B、D三项结论,均排除。
4.(2024·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公元前6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为这一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  )
A.佛教 B.婆罗门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5.(2024·浙江重点中学四校联考)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据此推知,这一古代文明最有可能是(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答案:D
课时跟踪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难易度 ★ ★★ ★★ ★★ ★★ ★
知识点 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 社会分工发展的表现 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 苏美尔地区公共权力出现的表现 地理环境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地理位置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难易度 ★★ ★★★ ★★ ★★ ★★★ ★★ ★★ ★★★
知识点 古埃及神权与王权的关系 古希腊与古埃及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 古印度种姓制的特点 古印度佛教的影响 雅典城邦限制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修昔底德的史学理念 古代世界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态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期中)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社会分工出现 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③阶级和国家产生 ④私有制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2.(2024·福建宁德期末)恰塔尔·休于遗址(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考古发现,当地居民已种植粮食、饲养家畜,手工业较为发达,大量手工制品销往西亚。这说明该地区(  )
A.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B.社会分工有所发展
C.处于奴隶制鼎盛阶段
D.已经形成早期国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恰塔尔·休于遗址已经有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比的信息,不能说明该地区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排除A项;恰塔尔·休于遗址属于原始社会,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证明不了已经形成早期国家,排除D项。
3.(2024·广东佛山七校5月联考)在古代,埃及的北部和东部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交通线只有西奈半岛。两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这样的环境可以说是多元文明中的一个单元点。这可以说明,古代文明(  )
A.独立发展 B.相互交融
C.多元一体 D.联系紧密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在地理位置上与其他文明相对隔绝,每个文明都如同一个“单元点”,反映了古代文明相对独立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文明的相对独立,并未交融,没有形成一体,联系并不紧密,排除B、C、D三项。
4.(2024·福建泉州安溪期中)考古发现,在乌鲁克古城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神庙文书中,出现了最高女祭司、商人首领、首席法官、指挥官和预言家等词汇。由此可知,当时(  )
A.文字开始形成 B.已经存在公共权力
C.农业经济发达 D.宗教仪式程序严格
答案:B
解析:公共权力,就是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材料表明当时苏美尔地区已经存在处理宗教、商业、纠纷、军事等公共事务的权力代表,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均排除。
5.(2024·贵州贵阳一中质监)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修筑大坝、池塘、沟渠,分散的村落正是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走向了融合与统一,在两河流经的平原地区,许多城市也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洪灌溉系统。这表明(  )
A.两河流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文明
B.苏美尔人拥有很高的建造水平
C.地理环境影响了文明的发展进程
D.大河文明都比较重视水利兴建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苏美尔人常遭洪水侵害,于是学会修筑大坝、池塘、沟渠,还在平原地区建造了排洪灌溉系统,表明两河文明的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6.(202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下图数字所标注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产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诞生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古文明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7.(2024·福建宁德期末)法老宣称自己是太阳神之子,拨巨款修筑神庙,赋予神职人员公职。法老之下地位最高的官员往往由大祭司担任。这表明古代埃及(  )
A.神权与王权关系密切
B.人民对神灵的崇拜
C.法老重视来世的生活
D.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法老拨巨款大修神庙,而且赋予神职人员公职等,这反映出王权在借助神权巩固统治,神权与王权关系密切,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人民对神灵的崇拜,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8.(2024·山东枣庄期末)古希腊的典型建筑是圆形剧场和帕特农神庙等公共建筑,而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则是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不同 B.文化传统的差异
C.政体类型的不同 D.自然环境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古希腊建立的是民主政体,导致建筑凸显集体意识,而古埃及建立的是专制体制,导致建筑凸显法老权威,因此造成二者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政体类型不同,C项正确。
9.(2024·山东青岛月考)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规定,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前三个等级属于“再生族”,首陀罗为“非再生族”。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  )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男尊女卑思想泛滥
C.种姓之间等级分明 D.人们普遍注重来生
答案:C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之间等级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C项正确。种姓制度诞生时印度并非封建社会,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种姓之间等级分明,并非男尊女卑和注重来生,B、D两项错误。
10.(2024·安徽宣城期末)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它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
到很多人的支持。由此可知,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
A.有利于印度统一思想
B.冲击了种姓制度
C.得到了婆罗门的支持
D.提高了吠舍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这冲击着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B项正确。统一印度思想夸大了佛教的作用,排除A项;佛教“众生平等”的理论会威胁婆罗门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佛教产生的具体影响,排除D项。
11.(2024·湖南常德汉寿一中月考)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在他的名著《古代城邦》一书中写到,“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这一论述表明古代雅典(  )
A.公民是城邦民主的主体
B.利用宗教维系城邦秩序
C.限制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注重强化公民群体意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雅典,公民是城邦的公民,因此公民必须服从城邦的意志,公民的自由权利会因此受到限制,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并非强调强化公民群体意识,排除D项。
12.(2024·浙江A9协作体期中)下图为公元前6世纪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权力由少数贵族所掌握
B.实行民主政治但有局限
C.建立在封建制基础之上
D.公民间接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但享有公民权的只有公民,而公民是有范围的,所以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但范围有限,B项正确。古代雅典的权利是由公民掌握,而不是少数贵族掌握,排除A项;古代雅典并没有实行封建制,排除C项;古代雅典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而不是间接,排除D项。
13.(2024·福建厦门期末)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获胜并非取决于诸神,而是仰仗强大的海军。其观点(  )
A.否定了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
B.体现了史学家的理性精神
C.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D.冲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体现了修昔底德作为史学家客观理性的分析战争获胜的原因,B项正确。修昔底德并没有否定战争的真实性,排除A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排除C项;D项夸大了其观点的作用,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4.(2024·安徽阜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复杂社会”指的是在古代世界的一些地区中出现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态。早期的复杂社会都是建立在粗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剩余粮食使得很多人能够集中居住在城市,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在公元前3500年到前500年间,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独立产生了复杂社会。绝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和收取贡赋的方式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起来,再分配给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发明或是借用了文字系统,创建了正规的教育体系,并让知识精英掌握那些能够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技能。同狩猎采集的小群体、小规模的农业群体或者游牧民族相比,复杂社会创造的财富,支配人力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复杂社会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地域上施展自己的能量,追逐利益,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复杂社会”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复杂社会”对人类文明的意义。(7分)
答案:(1)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已经产生社会分工;社会存在阶级分化;有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能够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拥有文字系统和教育体系;实力强大;城市的出现;商业活动的兴起;文学艺术的繁荣等。(任答四点)
(2)促进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推动文明演进;社会管理更加有序,为文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文字和教育保障人类文明传承;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任答三点)
解析:第(1)问,据材料“早期的复杂社会都是建立在粗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得出,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据材料“集中居住在城市,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得出,城市的出现,已经产生社会分工;据材料“绝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和收取贡赋的方式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起来”得出,有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能够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再结合所学得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出现说明社会存在阶级分化;据材料“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发明或是借用了文字系统,创建了正规的教育体系”得出,拥有文字系统和教育体系;据材料“复杂社会创造的财富,支配人力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得出,实力强大;据材料“复杂社会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地域上施展自己的能量,追逐利益,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业活动的兴起,文学艺术的繁荣。第(2)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等方面进行阐释。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