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解释) 2.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唯物史观) 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 4.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作出正确的解释。(历史解释)一 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2.基本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政治)原因 社会动荡和 的产物内容 内涵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 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权力 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 、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义务 封臣必须效忠 ,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 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 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地位 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土地组成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经营方式 由 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自耕自收劳动人群 农奴,在法律上是 ,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农奴剥削方式 农奴和自由农民向领主缴纳租税司法机构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 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1)背景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③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 ,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2)表现①英格兰:15世纪晚期 建立后,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 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 和葡萄牙。(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兴起 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特点 位于 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 为基本谋生手段(2)自治原因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方式 通过与封建主 ,或以金钱 ,或结果 赢得一定程度的意义 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 。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教会显赫经济 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政治 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精神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名称来历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发展概况 经济 发达,都城 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扩张 6世纪 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 ,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衰亡 原因 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 ,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衰落 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灭亡 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 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政权 概况基辅罗斯 (1)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 ,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莫斯科公国 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俄罗斯帝国 (1)1547年, 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 两洲的庞大帝国欧洲的中古时期又称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你知道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吗?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社会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和封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西欧封建时期并未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1)阅读教材P16“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思考:由图片可以看出西欧封建庄园在经济上呈现怎样的特点?(1)农奴制与庄园制互为表里,构成了西欧农村社会的基石。( )(2)阅读教材P17“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概括英国颁布《大宪章》有何影响。城市自治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法律性的,即从管辖它的领主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力。(3)观察教材P17“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图中体现了中古西欧什么特征?(2)中古西欧新兴城市支持教会,巩固了基督教会在欧洲的地位。(×)(4)观察教材P18“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从图中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范围来看,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有何特点?罗马法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5)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思考:市民法和万民法有何区别?(6)阅读教材P19,说明拜占庭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7)阅读教材P19“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思考:伊凡四世对俄罗斯发展的主要贡献。主题一 西欧封建社会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材料二 庄园经济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农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作为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的国际统一性,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封建庄园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以占有一定数量的依附劳动者为前提而产生的,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它的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摘编自齐丹丹《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1.认识封君封臣制度封君 授予土地的人是封君。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臣 领取封地的人是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认识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2.认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1)庄园是西欧封君封臣、封土的产物。(2)庄园具有相对独立性。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统治集团,领主有行政、司法、经济等大权。(3)庄园土地类型有:领主自营地、教区教士的领地、出租给农民的土地、农奴的份地、草地、森林地等。(4)庄园的显著特征是自给自足。主题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材料一 1066年10月,诺曼底公爵威廉加冕成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随后又经过五年的战争彻底征服了英格兰。这样,欧洲大陆的封君封臣制被导入不列颠。威廉王意识到,必须打破大陆的那种将权利义务限定在直接的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封建原则,以便有力地控制封建贵族。由此,他于1086年8月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封建制初期在欧洲大陆通行的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统辖封臣的原则,在英国却变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的原则。——整理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二 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起义等途径,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英国,主教兼具教俗两界权力,他们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一方面他们在政府的司法、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国王的重要幕僚;另一方面作为教区首脑,在宗教领域影响力极大,掌握精神领域的特权,还可以动用宗教资源进行征税或者战争动员。教会所宣扬的一些理念,就是“引导民众不服从他们的统治者和首脑,鼓励他们对抗自己的君主。”主教群体在英国政治结构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不完全受到王权的限制,任免不完全由国王决定,国王法庭无法审判他们的罪行。——摘编自赵博文《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古时期的欧洲王权出现的变化,列举王权出现变化的四个国家名称,并概括王权变化对西欧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自治的进步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英国主教“兼具教俗两界权力”的表现。城市兴起的意义(1)政治上: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2)经济上: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3)思想上: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4)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主题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材料一 在君士坦丁堡城内,来自东方的丝绸和黑海北部各草原民族的商品进入,珍贵的丝质服装、土著纺织品、首饰珠宝、梳柔毛皮、皮革等调剂着新罗马贵族们的口味。查士丁尼一世派人成功地从中国获取育蚕制丝的秘密,在君士坦丁堡建立起国家控制的丝绸生产,使之逐渐成为拜占庭帝国最兴盛的手工业。“黄金角”沿河地带的巨大商业区汇集着全国各地的商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货物,各种肤色的商贾身着各国服装来来往往,人们用各种语言进行交易。——摘编自陈志强《古罗马的文明传承——千年明珠“新罗马”君士坦丁堡》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沙皇一词源自古罗马的军事独裁者,“终身独裁官”恺撒(Caesar)。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曾头戴皇冠,自称“沙皇”。从1547年□□□□加冕开始,“沙皇”成为俄罗斯国家最高君主的尊称,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当时俄国分为贵族、教士、大商人、市民与农民这几个等级,在沙皇面前都应额头触地地自称奴仆。沙皇权力的大小同时也受到东正教会、波雅尔杜马以及俄罗斯已有法典和传统的影响。1550年《法典》主要加强了沙皇的权力,限制总督的权限,规定了立法程序。15-17世纪期间,俄罗斯国家的权力结构未曾发生质的变化,沙皇拥有的最高权力还得到逐步加强。——整理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君士坦丁堡经济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不同历史命运背后的原因。(3)指出□□□□的人物。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1)兴盛原因①战略位置重要:拜占庭帝国,尤其是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两洲的交会点上,紧扼西亚和巴尔干半岛东西方交通以及地中海、黑海海运的咽喉,其军事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这也必然促使其商贸非常繁荣。②重视国防建设和军事制度改革:拜占庭帝国在边疆地区建立巨大的防御工事网,并实现各重要城市的要塞化。通过健全人事制度,建立公民军队,减少佣兵数,建立民兵制度、军区制度等,加强了国防。③重视法制和官僚体系建设:通过颁布《罗马民法大全》加强法制建设,缓和社会矛盾;通过建立高效的官僚组织,保持国家的正常运转。④重视海权和科技发明:非常重视海权的控制和利用,为此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舰队;同时非常注重科技发明,如今仍不知配方的“希腊火”,曾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2)衰败原因①国内因素: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故步自封。②国际因素: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的封建社会产生,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3.基督教会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显赫地位。4.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5.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1.(2024·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期末)关于如图所示欧洲中世纪的一项重要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西欧奴隶社会基本特征之一B.是社会动荡和商品经济的产物C.以宗法等级和血缘关系为纽带D.各阶层间存在严格的等级限制2.(2024·四川成都第七中学月考)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B.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3.(2024·广东茂名期中)1266年,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发布《凯尼尔沃思宣言》,宣称“王国内的每一位臣民,无论是尊贵的还是卑微的,都应完全并谦卑地顺从国王及国王依法发布的诏书与令状。”这一规定( )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C.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D.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的地位4.(2024·浙江诸暨适应性测试)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多方面获得进步,正如有史学家所说的“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材料中的“进步”表现为( )A.王权削弱和教权开始加强B.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度形成C.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D.社会发展和封君封臣出现5.(2024·山西太原期中)拜占庭帝国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甚至可以说,拜占庭的法律和官僚机构是从罗马晚期的政治制度直接演化而来的。这表明拜占庭帝国(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C.深受西方传统文明影响D.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课时跟踪训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背景 封君封臣制下封臣维护自身权利 农奴受到封建领主的剥削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利益 法国国王强化王权的措施 12世纪以后国王将骑士役代换为盾牌钱的原因 城市获得司法自治权的表现 市民阶层与王权结盟的直接目的题号 9 10 11 12 13 14难易度 ★★ ★★ ★★★ ★★★ ★★ ★★★知识点 基督教的影响 《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 7世纪后拜占庭帝国统治理念变化的原因 蒙古西征对俄罗斯的影响 伊凡四世改革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末)3世纪以后,日耳曼人逐渐渗入罗马帝国,西欧社会陷入普遍的混乱之中。在此背景下,中世纪西欧( )A.产生统一的封建王权B.城市兴起赢得自治权C.农耕文明得到大发展D.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2.(2024·广东佛山期末)1022年,法国布卢瓦公爵在得知国王将通过法庭审判来剥夺他的采邑时,拒绝出席受审而代以致信国王:“我从你那里领得的采邑,很明显它不是你以国王身份而拥有的,而是我感谢你的恩宠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我为何不能捍卫我的自尊?”这表明( )A.封臣注重维护自身权利B.国王的权威荡然无存C.封君封臣制度已经瓦解D.采邑世袭制受到挑战3.(2024·陕西安康期末)在中世纪西欧,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进行农业劳动。农奴劳动所得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需物品和粮食。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加强B.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C.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农业领域雇佣关系普遍化4.(2024·湖南涟源期末)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5.(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13世纪前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先后以领主名义与英国国王宣战,缩小英王在法国领地;召开由神职、贵族、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获得国内不同阶层的支持;重用研究罗马法的学者,编写法律全国通行。这些举措意在( )A.建立民族国家 B.脱离教会控制C.强化封建王权 D.发展商品经济6.(2024·山西襄汾联考)中世纪初,国王多直接向封臣征发骑士役,即封臣出人、马、装备及粮草等。12世纪后,英国国王开始将骑士役代换为相应的盾牌钱(以盾牌的名义收缴),并有专人收缴;缴纳盾牌钱逐渐成为各级领主间的典型“服役”方式。由此推知,这一变化( )A.削弱了臣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标志着英国骑士制度的瓦解C.促进了庄园经济的长期发展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7.(2024·湖南衡阳开学考)1155年,法国城市洛里斯特许状规定,“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离开洛里斯到国王陛下面前来申辩”。据此推测,洛里斯城( )A.获得了司法自治权 B.摆脱了法王的控制C.市民失去人身自由 D.管理机构较为松散8.(2024·河北邢台期末)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随着自治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经济实力日益强盛,他们成为国王反对封建割据斗争的有力同盟者。市民阶层选择与王权结盟的直接目的在于( )A.建立世俗的民族国家B.摆脱封建税负的压迫C.获得统一稳定的市场D.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9.(2024·湖北咸宁期末)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这( )A.导致欧洲人国家观念淡薄B.说明了教权高于王权C.表明基督教控制世俗生活D.使欧洲社会等级森严10.(2024·福建福州闽侯一中月考)《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神有物”具有神圣性,它“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但是当它与人的生命相冲突或两者必居其一时,人的生命是首选的,甚至可牺牲“神有物”以保证人的生命和安全。由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A.强调了神权至上 B.蕴含着人文观念C.协调了社会矛盾 D.维护教会的权利11.(2024·山东菏泽期中)7-8世纪,拜占庭的统治者接纳了“新罗马帝国”不同于“古罗马帝国”的现实,政治追求由“普世罗马帝国”转向“东方基督教罗马帝国”。这是由于( )A.古罗马文化影响力削弱B.拜占庭帝国疆域的缩减C.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D.西欧各国王权不断加强12.(2024·辽宁沈阳联合体期中)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13.(2024·安徽安庆一中月考)伊凡四世改革时将俄国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裕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划为特辖区,由国君直辖,并将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由他们组成“特辖军团”。伊凡四世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俄罗斯对外扩张B.阻止了蒙古远征军入侵C.维护了大贵族集团利益D.加快了莫斯科公国建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4.(2024·山东枣庄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1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影响很大,农民要向领主缴纳货币地租,数目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使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但并未减轻甚至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西欧大陆上的有些地区,农民组成公社进行斗争,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农民负担数额的证书。落后的庄园经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而不能扩大生产能力,逐渐走向瓦解。庄园经济转化为租佃制度,封建主从身份性地主向非身份性的经济型地主转向,小农阶层取代备受束缚的农奴阶层,而成为农民的主体,无地少地的雇工阶层也出现了。——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摘编[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趋势。(6分)(2)西欧中世纪“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9分)1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解释) 2.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唯物史观) 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 4.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作出正确的解释。(历史解释)一 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2.基本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政治)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内容 内涵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权力 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义务 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地位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土地组成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经营方式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自耕自收劳动人群 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农奴剥削方式 农奴和自由农民向领主缴纳租税司法机构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1)背景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③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2)表现①英格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兴起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特点 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2)自治原因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方式 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结果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意义 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教会显赫经济 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 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精神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名称来历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发展概况 经济 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扩张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衰亡 原因 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衰落 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灭亡 1453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政权 概况基辅罗斯 (1)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莫斯科公国 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俄罗斯帝国 (1)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欧洲的中古时期又称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你知道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吗?答案参考: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社会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和封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西欧封建时期并未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1)阅读教材P16“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思考:由图片可以看出西欧封建庄园在经济上呈现怎样的特点?答案参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农奴制与庄园制互为表里,构成了西欧农村社会的基石。(√)(2)阅读教材P17“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概括英国颁布《大宪章》有何影响。答案参考:调整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城市自治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法律性的,即从管辖它的领主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力。(3)观察教材P17“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图中体现了中古西欧什么特征?答案参考:社会结构呈现明显的等级化特征。(2)中古西欧新兴城市支持教会,巩固了基督教会在欧洲的地位。(×)(4)观察教材P18“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从图中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范围来看,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有何特点?答案参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罗马法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5)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思考:市民法和万民法有何区别?答案参考:市民法是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特有的;万民法是出于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律,受到所有民族尊重。(6)阅读教材P19,说明拜占庭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答案参考:传承与发展。(7)阅读教材P19“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思考:伊凡四世对俄罗斯发展的主要贡献。答案参考: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主题一 西欧封建社会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材料二 庄园经济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农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作为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的国际统一性,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封建庄园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以占有一定数量的依附劳动者为前提而产生的,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它的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摘编自齐丹丹《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答案参考: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土地层层分封;封主和封臣之间有臣属关系,不能越级管理;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2)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答案参考:是中古西欧农业、政治、社会基层单位;有鲜明的地域性;以封建大地产为基础;占有大量的劳动力;是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1.认识封君封臣制度封君 授予土地的人是封君。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臣 领取封地的人是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认识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2.认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1)庄园是西欧封君封臣、封土的产物。(2)庄园具有相对独立性。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统治集团,领主有行政、司法、经济等大权。(3)庄园土地类型有:领主自营地、教区教士的领地、出租给农民的土地、农奴的份地、草地、森林地等。(4)庄园的显著特征是自给自足。主题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材料一 1066年10月,诺曼底公爵威廉加冕成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随后又经过五年的战争彻底征服了英格兰。这样,欧洲大陆的封君封臣制被导入不列颠。威廉王意识到,必须打破大陆的那种将权利义务限定在直接的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封建原则,以便有力地控制封建贵族。由此,他于1086年8月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封建制初期在欧洲大陆通行的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统辖封臣的原则,在英国却变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的原则。——整理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二 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起义等途径,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英国,主教兼具教俗两界权力,他们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一方面他们在政府的司法、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国王的重要幕僚;另一方面作为教区首脑,在宗教领域影响力极大,掌握精神领域的特权,还可以动用宗教资源进行征税或者战争动员。教会所宣扬的一些理念,就是“引导民众不服从他们的统治者和首脑,鼓励他们对抗自己的君主。”主教群体在英国政治结构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不完全受到王权的限制,任免不完全由国王决定,国王法庭无法审判他们的罪行。——摘编自赵博文《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古时期的欧洲王权出现的变化,列举王权出现变化的四个国家名称,并概括王权变化对西欧的影响。答案参考:变化:王权由软弱到加强。名称:英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西班牙、葡萄牙。影响: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自治的进步作用。答案参考: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城市自治的形成冲击了农奴制度,使得城市居民逐渐摆脱了封建义务的束缚,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此外,城市自治的出现也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促进了市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英国主教“兼具教俗两界权力”的表现。答案参考: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既是国王的重要幕僚,又是教区首脑,掌握精神领域的特权;不完全受到王权的限制,任免不完全由国王决定,国王法庭无法审判他们的罪行。城市兴起的意义(1)政治上: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2)经济上: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3)思想上: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4)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主题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材料一 在君士坦丁堡城内,来自东方的丝绸和黑海北部各草原民族的商品进入,珍贵的丝质服装、土著纺织品、首饰珠宝、梳柔毛皮、皮革等调剂着新罗马贵族们的口味。查士丁尼一世派人成功地从中国获取育蚕制丝的秘密,在君士坦丁堡建立起国家控制的丝绸生产,使之逐渐成为拜占庭帝国最兴盛的手工业。“黄金角”沿河地带的巨大商业区汇集着全国各地的商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货物,各种肤色的商贾身着各国服装来来往往,人们用各种语言进行交易。——摘编自陈志强《古罗马的文明传承——千年明珠“新罗马”君士坦丁堡》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沙皇一词源自古罗马的军事独裁者,“终身独裁官”恺撒(Caesar)。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曾头戴皇冠,自称“沙皇”。从1547年□□□□加冕开始,“沙皇”成为俄罗斯国家最高君主的尊称,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当时俄国分为贵族、教士、大商人、市民与农民这几个等级,在沙皇面前都应额头触地地自称奴仆。沙皇权力的大小同时也受到东正教会、波雅尔杜马以及俄罗斯已有法典和传统的影响。1550年《法典》主要加强了沙皇的权力,限制总督的权限,规定了立法程序。15-17世纪期间,俄罗斯国家的权力结构未曾发生质的变化,沙皇拥有的最高权力还得到逐步加强。——整理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君士坦丁堡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参考:商品种类丰富;手工业兴盛;商业区繁荣;商人众多;成为国际商品聚集地。(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不同历史命运背后的原因。答案参考:命运: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衰亡。繁荣的原因: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衰亡的原因:频繁的战争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力;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缺乏改革创新;外敌的入侵。(3)指出□□□□的人物。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答案参考:人物:伊凡四世。具体措施: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实行“特辖领地制”。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1)兴盛原因①战略位置重要:拜占庭帝国,尤其是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两洲的交会点上,紧扼西亚和巴尔干半岛东西方交通以及地中海、黑海海运的咽喉,其军事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这也必然促使其商贸非常繁荣。②重视国防建设和军事制度改革:拜占庭帝国在边疆地区建立巨大的防御工事网,并实现各重要城市的要塞化。通过健全人事制度,建立公民军队,减少佣兵数,建立民兵制度、军区制度等,加强了国防。③重视法制和官僚体系建设:通过颁布《罗马民法大全》加强法制建设,缓和社会矛盾;通过建立高效的官僚组织,保持国家的正常运转。④重视海权和科技发明:非常重视海权的控制和利用,为此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舰队;同时非常注重科技发明,如今仍不知配方的“希腊火”,曾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2)衰败原因①国内因素: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故步自封。②国际因素: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的封建社会产生,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3.基督教会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显赫地位。4.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5.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1.(2024·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期末)关于如图所示欧洲中世纪的一项重要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西欧奴隶社会基本特征之一B.是社会动荡和商品经济的产物C.以宗法等级和血缘关系为纽带D.各阶层间存在严格的等级限制答案:D解析:材料所示为封君封臣制度,各阶层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限制,D项正确。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不是基于宗法等级和血缘关系,排除C项。2.(2024·四川成都第七中学月考)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B.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正确。庄园中领主作为庄园的主人,生活水平较高,但是农民和农奴作为被剥削者,生活水平较差,排除A项;庄园里的村民并非集体劳动,排除B项;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农奴和农民,排除D项。3.(2024·广东茂名期中)1266年,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发布《凯尼尔沃思宣言》,宣称“王国内的每一位臣民,无论是尊贵的还是卑微的,都应完全并谦卑地顺从国王及国王依法发布的诏书与令状。”这一规定( )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C.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D.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的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王要求每一位臣民都应顺从国王及国王依法发布的诏书与令状,说明王权地位提高,D项正确。A项与材料“都应完全并谦卑地顺从国王”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教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王的诉求,而非资产阶级,排除C项。4.(2024·浙江诸暨适应性测试)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多方面获得进步,正如有史学家所说的“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材料中的“进步”表现为( )A.王权削弱和教权开始加强B.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度形成C.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D.社会发展和封君封臣出现答案:C5.(2024·山西太原期中)拜占庭帝国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甚至可以说,拜占庭的法律和官僚机构是从罗马晚期的政治制度直接演化而来的。这表明拜占庭帝国(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C.深受西方传统文明影响D.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政府结构大致源于罗马,深受古希腊与罗马文明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只提及了拜占庭帝国的宗教、文化与政治制度,没有涉及A、B、D三项,均排除。课时跟踪训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背景 封君封臣制下封臣维护自身权利 农奴受到封建领主的剥削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利益 法国国王强化王权的措施 12世纪以后国王将骑士役代换为盾牌钱的原因 城市获得司法自治权的表现 市民阶层与王权结盟的直接目的题号 9 10 11 12 13 14难易度 ★★ ★★ ★★★ ★★★ ★★ ★★★知识点 基督教的影响 《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 7世纪后拜占庭帝国统治理念变化的原因 蒙古西征对俄罗斯的影响 伊凡四世改革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末)3世纪以后,日耳曼人逐渐渗入罗马帝国,西欧社会陷入普遍的混乱之中。在此背景下,中世纪西欧( )A.产生统一的封建王权B.城市兴起赢得自治权C.农耕文明得到大发展D.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答案:D解析: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并逐步形成封君封臣制度,D项正确。中世纪西欧没有产生统一的封建王权,排除A项;B项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中世纪西欧农耕文明发展有限,排除C项。2.(2024·广东佛山期末)1022年,法国布卢瓦公爵在得知国王将通过法庭审判来剥夺他的采邑时,拒绝出席受审而代以致信国王:“我从你那里领得的采邑,很明显它不是你以国王身份而拥有的,而是我感谢你的恩宠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我为何不能捍卫我的自尊?”这表明( )A.封臣注重维护自身权利B.国王的权威荡然无存C.封君封臣制度已经瓦解D.采邑世袭制受到挑战答案:A解析:布卢瓦公爵在国王侵犯自身利益时,敢于拒绝国王的要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封臣注重维护自身权利,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下,地方权力较大,但是国王有一定的权威,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在14世纪到15世纪逐渐走向衰落,排除C项;D项与材料“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不符,排除。3.(2024·陕西安康期末)在中世纪西欧,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进行农业劳动。农奴劳动所得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需物品和粮食。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加强B.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C.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农业领域雇佣关系普遍化答案:C解析:材料“农奴劳动所得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需物品和粮食”体现出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庄园经济自给自足,排除A、B两项;D项“雇佣关系”表述错误,排除。4.(2024·湖南涟源期末)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庄园法庭惩罚的各种违法行为是基于损害了领主的利益,基本手段是处以罚金,罚金归领主所有,说明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身依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庄园封闭或是开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领土剥削方式是罚款,排除D项。5.(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13世纪前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先后以领主名义与英国国王宣战,缩小英王在法国领地;召开由神职、贵族、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获得国内不同阶层的支持;重用研究罗马法的学者,编写法律全国通行。这些举措意在( )A.建立民族国家 B.脱离教会控制C.强化封建王权 D.发展商品经济答案:C解析:法王“缩小英王在法国领地”以扩大自身领地,“获得国内不同阶层的支持”以加强自身力量,“编写法律全国通行”以加强对法律的控制,因此这些举措意在强化封建王权,C项正确。腓力四世的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但不是腓力四世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脱离教会控制、发展商品经济的目的,排除B、D两项。6.(2024·山西襄汾联考)中世纪初,国王多直接向封臣征发骑士役,即封臣出人、马、装备及粮草等。12世纪后,英国国王开始将骑士役代换为相应的盾牌钱(以盾牌的名义收缴),并有专人收缴;缴纳盾牌钱逐渐成为各级领主间的典型“服役”方式。由此推知,这一变化( )A.削弱了臣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标志着英国骑士制度的瓦解C.促进了庄园经济的长期发展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2世纪以后,英国封君封臣之间的军事义务逐渐由服兵役纳实物向缴纳钱财转变,这增加了封臣对货币的需求,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封臣间的关系,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这一转变增强了封建庄园与商业活动的联系,长期看来促使封建庄园经济的解体,排除C项。7.(2024·湖南衡阳开学考)1155年,法国城市洛里斯特许状规定,“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离开洛里斯到国王陛下面前来申辩”。据此推测,洛里斯城( )A.获得了司法自治权 B.摆脱了法王的控制C.市民失去人身自由 D.管理机构较为松散答案:A解析:材料“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离开洛里斯到国王陛下面前来申辩”说明该城市涉及“申辩”的司法诉讼可以由城市内部解决,说明该城市拥有司法自治权,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说明该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该城市管理机构,排除D项。8.(2024·河北邢台期末)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随着自治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经济实力日益强盛,他们成为国王反对封建割据斗争的有力同盟者。市民阶层选择与王权结盟的直接目的在于( )A.建立世俗的民族国家B.摆脱封建税负的压迫C.获得统一稳定的市场D.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答案:C解析:市民阶层与王权结盟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的,是因为王权的强大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从而有利于获得统一稳定的市场,C项正确。A项属于客观影响,排除;B项是追求自治的目的,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获得自治后的情况,排除;政府获得城市的资金支持,排除D项。9.(2024·湖北咸宁期末)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这( )A.导致欧洲人国家观念淡薄B.说明了教权高于王权C.表明基督教控制世俗生活D.使欧洲社会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人“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这表明欧洲人国家意识淡薄,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明基督教对世俗生活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社会等级森严,排除D项。10.(2024·福建福州闽侯一中月考)《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神有物”具有神圣性,它“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但是当它与人的生命相冲突或两者必居其一时,人的生命是首选的,甚至可牺牲“神有物”以保证人的生命和安全。由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A.强调了神权至上 B.蕴含着人文观念C.协调了社会矛盾 D.维护教会的权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突出人的生命和安全高于“神有物”,这体现了人文观念,B项正确。A项与材料“人的生命是首选的,甚至可牺牲‘神有物’”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民法大全》实施的影响,排除C项;《罗马民法大全》维护罗马奴隶主阶层的权利,排除D项。11.(2024·山东菏泽期中)7-8世纪,拜占庭的统治者接纳了“新罗马帝国”不同于“古罗马帝国”的现实,政治追求由“普世罗马帝国”转向“东方基督教罗马帝国”。这是由于( )A.古罗马文化影响力削弱B.拜占庭帝国疆域的缩减C.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D.西欧各国王权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仅仅保留小亚细亚地区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疆域大大缩减,统治者不得不接受现实,政治追求由“普世”转向“东方基督教”,B项正确。古罗马文化影响力并未削弱,排除A项;当时奥斯曼帝国尚未建立,排除C项;中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加强,排除D项。12.(2024·辽宁沈阳联合体期中)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答案:A解析:蒙古征服罗斯后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带到罗斯,刺激了罗斯大公专制的野心,由此可知蒙古西征对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A项正确。B项“开启了”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蒙古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东方的文化传播到西方,没有体现西方的文化传播到东方,并非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D项。13.(2024·安徽安庆一中月考)伊凡四世改革时将俄国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裕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划为特辖区,由国君直辖,并将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由他们组成“特辖军团”。伊凡四世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俄罗斯对外扩张B.阻止了蒙古远征军入侵C.维护了大贵族集团利益D.加快了莫斯科公国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特辖军团”加强了国君的权力与统率力,有利于俄罗斯对外扩张,A项正确。蒙古西征在伊凡四世改革之前,排除B项;将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打击了大贵族集团,排除C项;莫斯科公国建立在伊凡四世改革之前,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4.(2024·山东枣庄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1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影响很大,农民要向领主缴纳货币地租,数目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使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但并未减轻甚至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西欧大陆上的有些地区,农民组成公社进行斗争,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农民负担数额的证书。落后的庄园经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而不能扩大生产能力,逐渐走向瓦解。庄园经济转化为租佃制度,封建主从身份性地主向非身份性的经济型地主转向,小农阶层取代备受束缚的农奴阶层,而成为农民的主体,无地少地的雇工阶层也出现了。——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摘编[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趋势。(6分)(2)西欧中世纪“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9分)答案:(1)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逐渐走向瓦解;租佃制度在庄园经济中越来越重要。(2)基本条件:经济实力上升。作用:以公职身份在村庄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庄园法庭以习惯法为审判依据行使司法权;在维护庄园主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障普通庄民的利益和权利。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农民要向领主缴纳货币地租……有时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可知,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根据材料一“落后的庄园经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逐渐走向瓦解”可知,逐渐走向瓦解;根据材料一“庄园经济转化为租佃制度,封建主……向非身份性的经济型地主转向,小农阶层……成为农民的主体”可知,租佃制度在庄园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可知,经济实力上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可知,以公职身份在村庄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二“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可知,利用庄园法庭以习惯法为审判依据行使司法权;根据材料二“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庄头……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维护庄园主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障普通庄民的利益和权利。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学生版.docx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