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搜集东北非、东非、西非和南非中古时期非洲国家兴盛的相关史料,对此时期非洲文明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搜集相关史料,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认识玛雅文明的历史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了解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成就,探究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历史解释)一 古代非洲文明1.班图人(1)文明成就: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 。(2)文明扩展: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 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阿克苏姆王国兴起 公元前后,在今 地区兴起鼎盛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3.东非地区东非沿海地区国家 产生背景 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 10-15世纪代表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社会发展 广泛使用 ,经济上以 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 、 和奴隶等4.西非地区整体概况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 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 领土疆域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 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 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 兴起 原为马里属国,后乘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国家治理 (1)实行 ,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2)扩大对外贸易, 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3)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衰落 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5.南部非洲(1)兴起: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 国家。(2)发展: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二 古代美洲文明1.概况(1)物质基础: 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 、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兴起: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 、 和 文明。2.玛雅文明兴起区域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政治 建立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农业:以种植 为主;手工业: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城市 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用于祭祀的 庙宇文化 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 ,也知道“零”的概念衰落 15世纪中期衰落3.阿兹特克文明兴盛 14世纪,兴起于今 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 (1)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2)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经济 农业是经济基础,发明了“ ”,扩大了耕地面积都城建设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4.印加文明发展概况 (1)12世纪,印加人以 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 (2)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国家治理 最高统治者 国王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王位世袭继承国有财产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 所有地方政区 全国划分为 ,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人口管理 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道路系统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 ,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征服政策 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班图人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原先居住在尼罗河上游,后逐步向南散布,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分布在赤道东非洲沿海地区的班图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1)阿克苏姆王国是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建立的古代非洲文明古国。(√)(1)阅读教材P27“中国瓷器”图片。思考:该图片有何史料价值?(2)欧洲基督教的传入,促进了东非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的兴起。(×)(2)阅读教材P28“史料阅读”,史料体现了当时摩加迪沙怎样的现象?廷巴克图廷巴克图是西非古城,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商业往来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历史上是一个交通要道、文化中心,许多穆斯林学者和圣徒在此定居,许多著名的书籍是从这里写出和流传的。(3)阅读教材P28“古代非洲的国家”地图。思考:从地图中可以看出古代非洲文明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4)“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摘自教材P29)据此说明早期的津巴布韦人可能掌握了哪些知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5)观察教材P30“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古代美洲文明的分布有何特点?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是宗教建筑,塔呈阶梯形,塔顶有庙宇。玛雅金字塔被视为神降临人世的地方。每逢重大节日,人们聚集在台基四周举行仪式。(6)观察教材P31“墨西哥浮动园地”图及其说明文字。思考:印第安人发明“浮动园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都位于现在的中美洲。(×)主题一 古代非洲文明材料一 古代东非国家的贸易材料二 14世纪,马里廷巴克图以中世纪西非地区的黄金贸易和伊斯兰文化中心而著称于世。廷巴克图城有一家公立图书馆和20多家私立图书馆,藏有近20万卷阿拉伯文手稿,它们是廷巴克图城最珍贵的宝藏。阿拉伯文手稿内容涉及宗教、法律、文学和科学等学科,还包括统治者、咨询者和商人之间的通信,以及税收、结婚、离婚和收养孩子等日常事务。——摘编自潘华琼《马里中世纪文化名城廷巴克图》材料三 大津巴布韦古城位于哈拉雷东南,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最重要的古代文明纪念馆。它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客、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像是古代宫廷的遗迹。围墙附近还有许多小的房屋,这些低矮的颓垣残壁可能是一般官员或者黎民百姓的住宅区。后来,人们在它的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材料四 黑格尔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所示的“商品”。(2)根据材料二,指出廷巴克图成为西非地区伊斯兰文化中心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4)你觉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用史实说明。认识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特点 依据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1)非洲东高西低及高原众多的地形,使河流难以形成大的冲积平原,限制了非洲农业的发展。 (2)很多非洲国家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1)从阿克苏姆文明到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既体现了东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东非文明从北向南的扩散性。 (2)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既体现了西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西非文明从西向东的扩散性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过东北非才能与外界进行联系,因此,大多数古代文明部族往往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社会发展进程非常缓慢主题二 古代美洲文明材料一 “玛雅世界”以奇琴伊察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2004年,它与中国长城等一起被遴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奇琴伊察现在开放参观的是以库库尔坎金字塔为中心的建筑群。库库尔坎,玛雅语意为“羽蛇神”,为玛雅人所崇奉的重要神祇。金字塔高30米,最上层的平台建有6米高的方形神庙。塔四周各有通向顶端的梯道,每个梯道为91级台阶,总共为364级,加上最上层的平台,正好是一年365日的数字。塔身雄伟,梯道陡峭,每个台阶近30公分高,却只有10多公分宽,只有四肢并用,才能伏阶而上。可以想见,这座金字塔当年是如何征服成千上万玛雅民众的心灵的。登高下望,东边不远处有蒸汽浴室和市场遗址,西边有赛球场和豹神庙,南边有可以精确计算出星辰角度的观象台,北边有地位显要的北极星神庙以及用于农田灌溉、饮用和求雨的“圣井”。这真是一幅古代玛雅人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摘编自林被甸《探访“玛雅”——尤卡坦半岛考察报告》材料二 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1533年,库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遗迹犹存,从中不难领略到太阳城昔日的风采。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广场,历代印加王宫就集中在广场周围,从广场走出来,建筑物由石砌的宫府衙逐渐变成泥墙茅舍,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在印加帝国最伟大的帝王帕查库提时代,这个广场上曾多次举行过盛大的阅兵式和庄严的祭祀典礼。——摘编自赵古城《远古“太阳城”库斯科》材料三 美洲天生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玉米、土豆、南瓜、豆角和树菁,但可供驯养的动物不多。欧亚大陆有牛、绵羊、山羊、猪、鸡、水牛、马、骡、驴和骆驼的野生始祖。这些动物提供了肉、奶、羊毛、皮革、牵引和运输。相比之下,美洲只有无峰驼、火鸡和几内亚猪,而且它被隔绝在物种和知识的全球交换之外,而这种交换,正是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因。因此,美洲人没有车轮,没有铁,也没有犁。这些制约条件,限制了北美文明的发展。——摘编自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从人类起源到21世纪》(20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玛雅文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公元1000-1533年库斯科城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1.认识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特点 依据地理环境封闭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农业成就与生产工具存在巨大反差 印第安人培育了数量众多的农作物,农业生产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其创造农业奇迹依赖的是极为简陋落后的石、木、骨等生产工具科技发展畸形 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物质生产方面却相对匮乏,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和落后社会演进缓慢 美洲的几大著名文明,都产生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2.印第安文明的成果对现代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1)玉米是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西红柿是常用蔬菜,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烟草目前还拥有广泛的消费人群。奎宁等药物为各国医药界普遍使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2)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建筑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1.班图人对非洲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3.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4.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5.一个文明如果保持活力必须与其他文明交往,同时也要寻求自身独立发展动力,不能过度依赖于其他文明的输入。1.(2024·福建漳州月考)从空间位置上看,古代历史上北非与欧洲文明联系非常密切,东非主要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西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文明则相对封闭。到11世纪,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主要居民的是( )A.苏美尔人 B.班图人C.印第安人 D.日耳曼人2.(2024·辽宁大连滨城高中联盟期中)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首都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津巴布韦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最有可能为( )A.一度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B.击败马里,确立了西非霸主地位C.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D.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3.(2024·江苏淮安期中)如图为某同学的“笔记卡片”,其内容如下,据此可详细了解( )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民族 建立奴隶制城邦 建造高大的砖石金字塔,崇拜美洲虎 创造太阳历,采用20进制 发明美洲唯一完整的音义结合的象形文字体系A.马里文明 B.加纳文明C.印加文明 D.玛雅文明4.(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形成了以首都为核心的庞大交通网。信使“飞毛腿”在这些道路沿途驿站接力传送,用最快的速度把口信传递至全国各地。印加帝国的驿传系统旨在( )A.满足君主的扩张需求 B.加强国内外经济联系C.完善全国的道路系统 D.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5.(2024·安徽芜湖一中期中)古代非洲的东非、西非和南非,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国家形态和文化成就上,不仅与其他大陆迥然不同,而且文化上各有特色。这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古代文明呈现多元面貌C.区域文明之间缺乏交流D.欧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课时跟踪训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班图人对非洲文明多样性演进的影响 阿克苏姆、摩加迪沙的共同点 东非沿海地区兴起国家的原因 马里国力强盛促进文化交流 桑海奴隶制的发展 古代津巴布韦手工业发达 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 玛雅文明信仰与生产紧密联系题号 9 10 11 12 13 14难易度 ★★ ★★ ★★ ★★★ ★★ ★★★知识点 玛雅人的成就 阿兹特克采用“浮动园地”的原因 特诺奇蒂特兰的经济发展 印加帝国国家治理的特点 印加人的梯田 桑海帝国统治者的改革及桑海走向衰亡的原因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江西上饶广丰一中月考)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概况。反映出班图人大迁徙( )路线 概况东线 9-10世纪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西线 最早的迁徙路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南线 向南迁徙的数量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A.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非洲文明的多样性演进C.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D.颠覆了桑海在西非的霸主地位2.(202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 现象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A.政治环境宽松 B.对外贸易发达C.文化交流频繁 D.封建制度先进3.(202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期中)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兴起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它们产生的背景包括( )①农业生产的进步 ②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③伊斯兰教的传入 ④马里和桑海等的衰落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2024·江苏宿迁期中)马里征服加纳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1324年,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穆萨在马里建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到此讲学交流。据此可知( )A.西非国家对外交流频繁B.伊斯兰教开始传入非洲C.教育发展利于社会稳定D.国力强盛促进文化交流5.(2024·河南中牟高级中学月考)桑海帝国通过战争和买卖获取大量奴隶,帝国内拥有很大的奴隶市场,奴隶们被贩卖到北非、埃及、土耳其等地。国王有遍及全国的农场,由国王提供种子,奴隶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奴隶还承担着当兵的义务。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的盛行B.通过战争进行对外扩张C.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D.内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6.(2024·福建福安一中月考)考古发现,津巴布韦的许多地方采掘过的矿坑和熔炉多达六七万处,能生产铁制锄头、弓箭、斧头、刀、矛等工具和武器,还用金、银、铜制造各种精美的装饰品。这表明,古代津巴布韦(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军事力量的强大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手工业较为发达7.(2024·福建福州闽侯一中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B.美洲文明的发展较缓慢C.美洲文明发展缺乏历史依据D.中美洲文明落后的原因8.(2024·福建华安一中月考)在古代玛雅,土地的保护神“恰克”在各地都受到崇拜,但不同方位的恰克颜色也不同;而玉米神的形象是一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可可种植场,商人保护神受到普遍崇敬。这表明古代玛雅文明( )A.将信仰与生产紧密联系B.率先实现玉米的驯化C.推崇人类的智慧和力量D.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9.(2024·江苏常州期中)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上千座古代玛雅城市遗址,大量的精美彩陶、拱顶式的石料建筑物、刻有文字的碣石以及雕塑和绘画艺术珍品得以出土。1946年发现的波南帕克神庙壁画,精美程度可与印度阿旃陀石窟、中国莫高窟、克里特岛的克诺萨斯宫媲美。据此可知,古代玛雅人( )A.以神庙为活动中心B.建立了城邦民主制国家C.广泛吸纳异域文化D.创造出高度繁荣的文明10.(2024·河北唐山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记载:“(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据此可推知,阿兹特克( )A.水利设施系统完备 B.是现代农业发源地C.道路交通方便快捷 D.有人口增长的压力11.(2024·江苏扬州中学期中)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宽广的市场,据说可以容纳5000人。市场上的商品有金属制品、纺织品、木器、石器、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奴隶等。交换单位为金砂,并用可可豆作为零用的“小货币”。这反映出特诺奇蒂特兰( )A.城市建筑精美 B.货币体系完备C.市场交换活跃 D.交通运输便利12.(2024·重庆主城四区期末)印加帝国设有严密的居民编制及土地、税务调配制度,宗教方面推崇神化诸王的太阳神,对不同的犯罪活动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不同需求对沿海地区、高原地区和亚马逊森林地区的物品进行调配。据此可知,在印加帝国( )A.自然条件异常优越 B.国家治理针对性强C.阶层流动相对固化 D.封建统治全面建立13.(2024·安徽马鞍山五校联考)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来弥补山区干旱少地的自然环境,结构坚固的梯田既可阻挡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由此可知,印加人( )A.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B.农业生产因地制宜C.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D.主要从事集体耕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4.(2024·贵州遵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时期(1493-1528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桑海国家发展到极盛,成为继马里之后西非又一大帝国。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将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组建了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设置了专门管理全国穆斯林的最高祭司。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鼓励商业和手工业,他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开发矿藏,采金,采盐;统一度量衡,保障商旅安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还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当时的廷巴克图有各类学校150所,培养出不少有造诣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著作,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 桑海帝国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和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相当残酷。16世纪以来,被压迫的部落和奴隶起义不断发生。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以致发生财政危机。1517-1528年,桑海发生内乱,统治阶级争夺王位混战不已。从此以后,国势衰微,每况愈下。159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率领带着火枪的2000多名侵略军,大举进攻桑海。桑海军队退到故地登迪,苟且偏安,无力反击侵略者。1680年,桑海帝国灭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改革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桑海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6分)18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搜集东北非、东非、西非和南非中古时期非洲国家兴盛的相关史料,对此时期非洲文明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搜集相关史料,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认识玛雅文明的历史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了解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成就,探究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历史解释)一 古代非洲文明1.班图人(1)文明成就: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2)文明扩展: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阿克苏姆王国兴起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鼎盛 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3.东非地区东非沿海地区国家 产生背景 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 10-15世纪代表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社会发展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4.西非地区整体概况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 领土疆域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 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 兴起 原为马里属国,后乘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国家治理 (1)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2)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3)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衰落 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5.南部非洲(1)兴起: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2)发展: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二 古代美洲文明1.概况(1)物质基础: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兴起: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2.玛雅文明兴起区域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政治 建立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手工业: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城市 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文化 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衰落 15世纪中期衰落3.阿兹特克文明兴盛 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 (1)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2)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经济 农业是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都城建设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4.印加文明发展概况 (1)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 (2)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国家治理 最高统治者 国王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王位世袭继承国有财产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地方政区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人口管理 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道路系统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征服政策 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班图人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原先居住在尼罗河上游,后逐步向南散布,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分布在赤道东非洲沿海地区的班图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1)阿克苏姆王国是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建立的古代非洲文明古国。(√)(1)阅读教材P27“中国瓷器”图片。思考:该图片有何史料价值?答案参考:图片中瓷器是证明中非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史料。(2)欧洲基督教的传入,促进了东非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的兴起。(×)(2)阅读教材P28“史料阅读”,史料体现了当时摩加迪沙怎样的现象?答案参考:经济发达,贸易兴盛。廷巴克图廷巴克图是西非古城,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商业往来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历史上是一个交通要道、文化中心,许多穆斯林学者和圣徒在此定居,许多著名的书籍是从这里写出和流传的。(3)阅读教材P28“古代非洲的国家”地图。思考:从地图中可以看出古代非洲文明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答案参考:主要分布在沿河和沿海地区。(4)“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摘自教材P29)据此说明早期的津巴布韦人可能掌握了哪些知识?答案参考:可能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知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5)观察教材P30“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古代美洲文明的分布有何特点?答案参考: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是宗教建筑,塔呈阶梯形,塔顶有庙宇。玛雅金字塔被视为神降临人世的地方。每逢重大节日,人们聚集在台基四周举行仪式。(6)观察教材P31“墨西哥浮动园地”图及其说明文字。思考:印第安人发明“浮动园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参考:增加耕地面积。(3)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都位于现在的中美洲。(×)主题一 古代非洲文明材料一 古代东非国家的贸易材料二 14世纪,马里廷巴克图以中世纪西非地区的黄金贸易和伊斯兰文化中心而著称于世。廷巴克图城有一家公立图书馆和20多家私立图书馆,藏有近20万卷阿拉伯文手稿,它们是廷巴克图城最珍贵的宝藏。阿拉伯文手稿内容涉及宗教、法律、文学和科学等学科,还包括统治者、咨询者和商人之间的通信,以及税收、结婚、离婚和收养孩子等日常事务。——摘编自潘华琼《马里中世纪文化名城廷巴克图》材料三 大津巴布韦古城位于哈拉雷东南,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最重要的古代文明纪念馆。它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客、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像是古代宫廷的遗迹。围墙附近还有许多小的房屋,这些低矮的颓垣残壁可能是一般官员或者黎民百姓的住宅区。后来,人们在它的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材料四 黑格尔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所示的“商品”。答案参考:黄金、象牙和奴隶。(2)根据材料二,指出廷巴克图成为西非地区伊斯兰文化中心的表现。答案参考:廷巴克图建有众多图书馆;图书馆内藏有大量阿拉伯文手稿;阿拉伯文手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答案参考:城市建筑水平较高;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农业有了一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4)你觉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用史实说明。答案参考:不正确。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非洲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例如,桑海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等农作物,掌握了冶铁技术;西非文化中心廷巴克图等都是最好的证据。认识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特点 依据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1)非洲东高西低及高原众多的地形,使河流难以形成大的冲积平原,限制了非洲农业的发展。 (2)很多非洲国家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1)从阿克苏姆文明到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既体现了东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东非文明从北向南的扩散性。 (2)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既体现了西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西非文明从西向东的扩散性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过东北非才能与外界进行联系,因此,大多数古代文明部族往往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社会发展进程非常缓慢主题二 古代美洲文明材料一 “玛雅世界”以奇琴伊察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2004年,它与中国长城等一起被遴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奇琴伊察现在开放参观的是以库库尔坎金字塔为中心的建筑群。库库尔坎,玛雅语意为“羽蛇神”,为玛雅人所崇奉的重要神祇。金字塔高30米,最上层的平台建有6米高的方形神庙。塔四周各有通向顶端的梯道,每个梯道为91级台阶,总共为364级,加上最上层的平台,正好是一年365日的数字。塔身雄伟,梯道陡峭,每个台阶近30公分高,却只有10多公分宽,只有四肢并用,才能伏阶而上。可以想见,这座金字塔当年是如何征服成千上万玛雅民众的心灵的。登高下望,东边不远处有蒸汽浴室和市场遗址,西边有赛球场和豹神庙,南边有可以精确计算出星辰角度的观象台,北边有地位显要的北极星神庙以及用于农田灌溉、饮用和求雨的“圣井”。这真是一幅古代玛雅人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摘编自林被甸《探访“玛雅”——尤卡坦半岛考察报告》材料二 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1533年,库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遗迹犹存,从中不难领略到太阳城昔日的风采。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广场,历代印加王宫就集中在广场周围,从广场走出来,建筑物由石砌的宫府衙逐渐变成泥墙茅舍,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在印加帝国最伟大的帝王帕查库提时代,这个广场上曾多次举行过盛大的阅兵式和庄严的祭祀典礼。——摘编自赵古城《远古“太阳城”库斯科》材料三 美洲天生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玉米、土豆、南瓜、豆角和树菁,但可供驯养的动物不多。欧亚大陆有牛、绵羊、山羊、猪、鸡、水牛、马、骡、驴和骆驼的野生始祖。这些动物提供了肉、奶、羊毛、皮革、牵引和运输。相比之下,美洲只有无峰驼、火鸡和几内亚猪,而且它被隔绝在物种和知识的全球交换之外,而这种交换,正是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因。因此,美洲人没有车轮,没有铁,也没有犁。这些制约条件,限制了北美文明的发展。——摘编自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从人类起源到21世纪》(20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玛雅文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答案参考:农耕经济发达;手工业、建筑技术高超;城市文明兴起;神权色彩浓厚;生活较为丰富多彩。(2)根据材料二,概括公元1000-1533年库斯科城发展的特点。答案参考:是印加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以“瓦卡依·帕塔”广场为中心不断向外拓展;不同建筑凸显等级森严、贵贱有别。(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答案参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影响巨大;文明之间交流互鉴有助于世界文明的长足发展;经济交流是文明传播的重要方式。1.认识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特点 依据地理环境封闭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农业成就与生产工具存在巨大反差 印第安人培育了数量众多的农作物,农业生产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其创造农业奇迹依赖的是极为简陋落后的石、木、骨等生产工具科技发展畸形 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物质生产方面却相对匮乏,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和落后社会演进缓慢 美洲的几大著名文明,都产生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2.印第安文明的成果对现代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1)玉米是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西红柿是常用蔬菜,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烟草目前还拥有广泛的消费人群。奎宁等药物为各国医药界普遍使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2)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建筑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1.班图人对非洲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3.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4.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5.一个文明如果保持活力必须与其他文明交往,同时也要寻求自身独立发展动力,不能过度依赖于其他文明的输入。1.(2024·福建漳州月考)从空间位置上看,古代历史上北非与欧洲文明联系非常密切,东非主要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西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文明则相对封闭。到11世纪,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主要居民的是( )A.苏美尔人 B.班图人C.印第安人 D.日耳曼人答案:B2.(2024·辽宁大连滨城高中联盟期中)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首都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津巴布韦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最有可能为( )A.一度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B.击败马里,确立了西非霸主地位C.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D.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答案:D解析: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D项正确。一度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的是古代西非国家,排除A项;击败马里,确立了西非霸主地位的是桑海,排除B项;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的是阿克苏姆王国,排除C项。3.(2024·江苏淮安期中)如图为某同学的“笔记卡片”,其内容如下,据此可详细了解( )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民族 建立奴隶制城邦 建造高大的砖石金字塔,崇拜美洲虎 创造太阳历,采用20进制 发明美洲唯一完整的音义结合的象形文字体系A.马里文明 B.加纳文明C.印加文明 D.玛雅文明答案:D4.(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形成了以首都为核心的庞大交通网。信使“飞毛腿”在这些道路沿途驿站接力传送,用最快的速度把口信传递至全国各地。印加帝国的驿传系统旨在( )A.满足君主的扩张需求 B.加强国内外经济联系C.完善全国的道路系统 D.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印加帝国建立了以首都为核心的交通网和驿站系统,有利于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以达到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的目的,D项正确。材料强调国内交通,和扩张无关,排除A项;加强经济联系属于作用,不是目的,排除B项;完善全国的道路系统不是目的,是材料直接体现的,排除C项。5.(2024·安徽芜湖一中期中)古代非洲的东非、西非和南非,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国家形态和文化成就上,不仅与其他大陆迥然不同,而且文化上各有特色。这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古代文明呈现多元面貌C.区域文明之间缺乏交流D.欧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非洲的东非、西非和南非,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国家形态和文化成就上各有特色,体现了古代文明呈现多元面貌,B项正确。课时跟踪训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班图人对非洲文明多样性演进的影响 阿克苏姆、摩加迪沙的共同点 东非沿海地区兴起国家的原因 马里国力强盛促进文化交流 桑海奴隶制的发展 古代津巴布韦手工业发达 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 玛雅文明信仰与生产紧密联系题号 9 10 11 12 13 14难易度 ★★ ★★ ★★ ★★★ ★★ ★★★知识点 玛雅人的成就 阿兹特克采用“浮动园地”的原因 特诺奇蒂特兰的经济发展 印加帝国国家治理的特点 印加人的梯田 桑海帝国统治者的改革及桑海走向衰亡的原因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江西上饶广丰一中月考)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概况。反映出班图人大迁徙( )路线 概况东线 9-10世纪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西线 最早的迁徙路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南线 向南迁徙的数量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A.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非洲文明的多样性演进C.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D.颠覆了桑海在西非的霸主地位答案:B解析:班图人经过不同的路线迁徙到东非、西非和南非,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明,表明班图人的迁徙促进了非洲文明的多样性演进,B项正确。班图人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没有体现对南非地区生产方式的破坏,没有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排除A、C两项;桑海建立霸主地位的时间晚于班图人的迁徙,排除D项。2.(202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 现象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A.政治环境宽松 B.对外贸易发达C.文化交流频繁 D.封建制度先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阿克苏姆、摩加迪沙的经济繁荣,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政治环境宽松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不能得出封建制度先进,排除D项。3.(202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期中)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兴起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它们产生的背景包括( )①农业生产的进步 ②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③伊斯兰教的传入 ④马里和桑海等的衰落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4.(2024·江苏宿迁期中)马里征服加纳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1324年,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穆萨在马里建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到此讲学交流。据此可知( )A.西非国家对外交流频繁B.伊斯兰教开始传入非洲C.教育发展利于社会稳定D.国力强盛促进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里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后,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并且在马里建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这反映了国力强盛促进文化交流,D项正确。A项“交流频繁”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伊斯兰教在1324年前传入非洲,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社会稳定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5.(2024·河南中牟高级中学月考)桑海帝国通过战争和买卖获取大量奴隶,帝国内拥有很大的奴隶市场,奴隶们被贩卖到北非、埃及、土耳其等地。国王有遍及全国的农场,由国王提供种子,奴隶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奴隶还承担着当兵的义务。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的盛行B.通过战争进行对外扩张C.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D.内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桑海帝国贩卖奴隶、利用奴隶进行农业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知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C项正确。桑海帝国是奴隶社会,“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的是桑海帝国通过战争获取大量奴隶,而非对外扩张,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排除D项。6.(2024·福建福安一中月考)考古发现,津巴布韦的许多地方采掘过的矿坑和熔炉多达六七万处,能生产铁制锄头、弓箭、斧头、刀、矛等工具和武器,还用金、银、铜制造各种精美的装饰品。这表明,古代津巴布韦(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军事力量的强大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手工业较为发达答案:D解析:材料“矿坑和熔炉多达六七万处……工具和武器,……制造各种精美的装饰品”表明古代津巴布韦的手工业较为发达,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物品包含农业、军事,A、B两项表述片面,均排除;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状况,排除C项。7.(2024·福建福州闽侯一中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B.美洲文明的发展较缓慢C.美洲文明发展缺乏历史依据D.中美洲文明落后的原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从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可知,在西班牙人入侵前,美洲内部的诸文明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说明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美洲文明发展速度,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中美洲文明落后的原因,排除D项。8.(2024·福建华安一中月考)在古代玛雅,土地的保护神“恰克”在各地都受到崇拜,但不同方位的恰克颜色也不同;而玉米神的形象是一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可可种植场,商人保护神受到普遍崇敬。这表明古代玛雅文明( )A.将信仰与生产紧密联系B.率先实现玉米的驯化C.推崇人类的智慧和力量D.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对土地、玉米、可可种植以及买卖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要素进行了神化,将信仰与生产紧密联系,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玛雅先于其他地区驯化玉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的推崇,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有重农抑商倾向的结论,排除D项。9.(2024·江苏常州期中)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上千座古代玛雅城市遗址,大量的精美彩陶、拱顶式的石料建筑物、刻有文字的碣石以及雕塑和绘画艺术珍品得以出土。1946年发现的波南帕克神庙壁画,精美程度可与印度阿旃陀石窟、中国莫高窟、克里特岛的克诺萨斯宫媲美。据此可知,古代玛雅人( )A.以神庙为活动中心B.建立了城邦民主制国家C.广泛吸纳异域文化D.创造出高度繁荣的文明答案:D解析:古代玛雅考古发掘出大量精美建筑物和艺术珍品,说明其创造出高度繁荣的文明,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神庙的作用,排除A项;玛雅并未建立城邦民主制国家,排除B项;玛雅文明位于山地高原,受地理因素影响,比较封闭,排除C项。10.(2024·河北唐山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记载:“(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据此可推知,阿兹特克( )A.水利设施系统完备 B.是现代农业发源地C.道路交通方便快捷 D.有人口增长的压力答案:D解析: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这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作物以支撑日益增长的人口,这与人口增长的压力有关,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阿兹特克人的水利建设,排除A项;“浮动园地”不属于现代农业的发源,排除B项;材料与“道路交通”无关,排除C项。11.(2024·江苏扬州中学期中)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宽广的市场,据说可以容纳5000人。市场上的商品有金属制品、纺织品、木器、石器、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奴隶等。交换单位为金砂,并用可可豆作为零用的“小货币”。这反映出特诺奇蒂特兰( )A.城市建筑精美 B.货币体系完备C.市场交换活跃 D.交通运输便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特诺奇蒂特兰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并出现了“小货币”,这反映出特诺奇蒂特兰市场交换活跃,C项正确。仅凭“宽广的广场”无法说明城市建筑精美,排除A项;可可豆作为零用的“小货币”,说明货币体系并不完备,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交通运输,排除D项。12.(2024·重庆主城四区期末)印加帝国设有严密的居民编制及土地、税务调配制度,宗教方面推崇神化诸王的太阳神,对不同的犯罪活动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不同需求对沿海地区、高原地区和亚马逊森林地区的物品进行调配。据此可知,在印加帝国( )A.自然条件异常优越 B.国家治理针对性强C.阶层流动相对固化 D.封建统治全面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时期对居民及土地、税务、宗教、犯罪活动和产品的分配都有规范性的规定,说明国家治理的针对性较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美洲自然条件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加帝国的阶层流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国家经济所有制的论述,不能得出封建统治全面建立,排除D项。13.(2024·安徽马鞍山五校联考)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来弥补山区干旱少地的自然环境,结构坚固的梯田既可阻挡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由此可知,印加人( )A.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B.农业生产因地制宜C.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D.主要从事集体耕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加人在山区通过建造梯田来弥补不宜耕种的自然环境,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梯田可以阻挡水土流失,防止山体滑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印加人的劳作方式,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4.(2024·贵州遵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时期(1493-1528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桑海国家发展到极盛,成为继马里之后西非又一大帝国。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将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组建了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设置了专门管理全国穆斯林的最高祭司。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鼓励商业和手工业,他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开发矿藏,采金,采盐;统一度量衡,保障商旅安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还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当时的廷巴克图有各类学校150所,培养出不少有造诣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著作,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 桑海帝国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和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相当残酷。16世纪以来,被压迫的部落和奴隶起义不断发生。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以致发生财政危机。1517-1528年,桑海发生内乱,统治阶级争夺王位混战不已。从此以后,国势衰微,每况愈下。159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率领带着火枪的2000多名侵略军,大举进攻桑海。桑海军队退到故地登迪,苟且偏安,无力反击侵略者。1680年,桑海帝国灭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改革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桑海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6分)答案:(1)措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组建常备军;设置最高祭司;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开发矿藏;统一度量衡;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学者贤达。(答出五点即可)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王权威;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答出两点即可)(2)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与压迫剥削;部落和奴隶的频繁起义;统治阶级的挥霍引发财政危机;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及内讧;外族的侵略与冲击。(答出三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将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得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根据材料一“组建了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设置了专门管理全国穆斯林的最高祭司”得出,组建常备军,设置最高祭司;根据材料一“鼓励商业和手工业”得出,发展商业和手工业;根据材料一“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开发矿藏,采金,采盐;统一度量衡,保障商旅安全”得出,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开发矿藏,统一度量衡;根据材料一“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得出,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学者贤达。第二小问,从政治方面的措施分析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王权威,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从经济和交通方面的措施分析得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一“各类学校……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得出,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对各族人民和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相当残酷”得出,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与压迫剥削;根据材料二“被压迫的部落和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得出,部落和奴隶的频繁起义;根据材料二“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以致发生财政危机”得出,统治阶级的挥霍引发财政危机;根据材料二“桑海发生内乱,统治阶级争夺王位混战不已”得出,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及内讧;根据材料二“摩洛哥苏丹……大举进攻桑海”得出,外族的侵略与冲击。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学生版.docx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