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本课设置了两个子目,一个强调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另一个突出中华文化在不同阶段对世界的影响,属于并列关系。两个子目互为前提和基础,共同构成了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的全面认识。中华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升华的;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原因。
[提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佛教在一定时期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长时间的交流与融合。
2.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示意简表补充完整。
层次 实践 核心思想 趋势
器物 ①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洋务运动 ②
③ 戊戌维新变法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④
思想 ⑤ 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 ⑥
[提示]①“开眼看世界” ②“中体西用” ③制度 ④民主共和 ⑤新文化运动 ⑥马克思主义
1.佛教的传入与融合
概况 (1)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隋唐时期,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4)宋明时期,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积极 (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3)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
明末 ①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③《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清初 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近代前期:西方文化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洋务运动时期 ①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②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如严复、詹天佑等。 ③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①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艺术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误区警示]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项目 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
不同点 主导者 中国 西方各国
时间 古代 近现代
内容 传播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 传播近代欧洲技术、制度与思想
相同点 均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过程;都是学习对方的先进科技与优秀思想文化,均推动了自身文化的发展
情境1 佛教传入
史料 魏晋六朝到隋唐,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麦积山等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在艺术家的改造下,佛的森严、菩萨的温和与妩媚、迦叶的含蓄、天王力士的雄健和威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善……唐代寺院的“俗讲”极为盛行,但内容已不是佛教教义,也不是六朝名士的玄虚思辨,而是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宋人平话和市民文艺的先声。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到隋唐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提示]在吸收儒、道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佛教艺术的宗教色彩淡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佛教艺术汇入了唐文化的精华;本土化明显。
情境2 西学东渐
史料 
[探究]中国历史上两次西学东渐分别出现于什么时期?根据史料,指出两次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提示]时期:第一次出现于明末清初,第二次出现于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上半叶。差异:第一次西学东渐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内容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呈现东西双向交流;第二次西学东渐在列强入侵的背景下展开,目的是救亡图存,西学传播途径广泛,社会影响大,除了学习西方的科技、器物外,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
[深化拓展]
1.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中不断发展
(1)原因
①古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政府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
②近代:欧洲传教士的活动;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2)特点
①历史悠久,空间范围广阔。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
②兼具被动传入与主动学习。中华文化在对外发展中,既有被动的传入过程,也有主动的积极学习过程,二者互相交叉。
③快速融入,完成本土化。佛教等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后,迅速走向本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影响深远,推动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先进文化进入中国后,被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用以作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工具。
(3)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①古代: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建筑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②近代:西学的引进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②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③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复杂历程。
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2)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改革和革命运动以及政治民主化进程(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②经济:为中国工业的近代化起步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新文化运动)。
④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衣食住行)。
1.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
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在传播佛学时加入了中国思想因素,使佛教思想近于中国古代先贤思想,更容易被接受,这体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特色,故选A项;材料没有讲述民众完全接受佛教,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佛学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抵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论述佛学发展动摇儒家地位的信息,排除D项。
2.(2024·广东惠州期中)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清代学者赵翼指出“今钦天监中占星及定宪书,多用洋人,盖其推算比中国旧法较密云”。由此可知(  )
A.中国学者拥有开放意识
B.西方地理数学成就突出
C.传教士文化侵略的意图
D.中西文化开始全面融合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赵翼也意识到西洋文化确有先进之处,这说明中国学者拥有一定的开放意识,故选A项;西方地理数学成就突出是材料的表现,而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学者的态度,排除B项;“文化侵略”表述不当,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科技方面的交流,排除C项;“全面融合”的表述不当,过于绝对,排除D项。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阅读教材第二目以及“学思之窗”中的诗句,分析“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提示]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中使用了中国历史典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深刻影响。
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从多方面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在军事上,火药的传入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在学术上,造纸术与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在航行上,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文字 朝鲜、日本和越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思想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宗教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制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其他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文化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 造纸术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6—18世纪 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东亚文化圈:在古代,以中国为主,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其主要内容包括汉字表达的文化模式、以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制度、中国佛教和至唐朝臻于完善的律令制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时期,隋唐是兴盛期,宋元明是发展期,清朝是瓦解期。1840年以后,东亚文化圈分崩离析,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发展趋势逐渐形成。
[图解历史] 四大发明外传的影响
情境1 “唐朝文化圈”的形成
史料 “唐朝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相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上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上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摘编自中国中外关系
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
[探究]提取史料信息,说明“唐朝文化圈”的辐射范围、形成基础、传播内容和实质。
[提示]辐射范围: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形成基础:唐朝国力强盛、体制完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影响力强。传播内容:文字;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法制律令(《唐律疏议》);儒家文化;本土化的佛教;建筑风格;等等。实质:中华先进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
情境2 “中国的欧洲”
史料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世纪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提示]原因: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强;耶稣会士的传播;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作用: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生。
[深化拓展]
1.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东来;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适合于他们用作批判封建制度的武器。
(2)表现
①在物质方面追求中国风尚,形成了模仿中国工艺风格的产品。
②在精神方面追求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量出版传教士有关中国的著述和中国经典的译本。
③中国成为一些欧洲人心目中的理想国,产生了许多研究和推崇中国的学者和著作,出现了许多描写中国、美化中国、假中国人之名讽喻时政的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
(3)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
(4)认识: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古典哲学:在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借鉴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社会学说。
(2)科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又成为砸碎欧洲封建城堡的利器。
(3)制度:隋唐时期,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以唐制为蓝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圈也在此时形成。
(4)交通: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5)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024·河北沧州期中)越南人阮攸于清嘉庆年间出使中国时,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对当时流行的“才子书”很感兴趣,其中就有《金云翘传》。由于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当时越南的社会状况极为相似,因此,阮攸回国后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创作出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主的《金云翘传》。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
B.世界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C.中越文化在互鉴中不断发展
D.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不断加强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越南人阮攸在出使中国期间,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创作出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主的《金云翘传》,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故选A项;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而不是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对越南的借鉴,不能体现互鉴,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如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2.(2024·江西模拟)西方第一个将中国戏剧译介给欧洲人的是法国的来华传教士马若瑟。1735年,由他翻译的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巴黎出版,轰动一时。后伏尔泰也将其进行改编,其原因是(  )
A.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部分精神资源
B.可推进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
C.中国传统思想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D.中国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西方传教士马诺瑟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翻译并出版,引起了法国巴黎社会轰动,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儒家文化和科举制传播到法国,助力启蒙运动,因此,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了部分精神资源,故选A项;材料只反映中国文化传播到法国,凭此不能得出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文化影响法国的启蒙运动,排除C项;中国儒家思想传播到法国影响了启蒙运动,但法国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是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排除D项。
深度学习 遇鉴文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材料 中外文化交流简表
汉代 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丝绸、陶瓷等外传,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朝 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
明清 时期 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华,传播了天主教和西方的科学技术,徐光启参考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论著,写成了《农政全书》。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文化交流”为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提示]示例一
论题: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丰富性。
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丝绸之路上既有商人,也有僧侣,还有国家之间的使臣。唐宋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西传,而西域的各种物种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中国文化传入日本、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技知识和宗教——基督教,与此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传入欧洲,为欧洲思想解放注入力量。
综上所述,在中外文化交往中,既有丝绸、瓷器等商品的流通,也有科技成果的传播,还有音乐、舞蹈等艺术的交流以及宗教、思想等文化的相互影响,可见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丰富性。
示例二
论题: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阐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大大推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沿线的几大古文明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大大扩展。中国的丝绸、养蚕缫丝技术等逐渐西传,与此同时,印度的佛教、西亚和中亚的物种、饮食、艺术等也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联系加强。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传入中国,促进了早期西学东渐。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欧洲传播。中国的儒家思想、史学、地理学等也在欧洲引起热烈反响。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质文化深受欧洲社会喜爱。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入或输出,而是双向互鉴,各地区、各文明在交流借鉴中不断发展。
【思维提升】 全面认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外来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1)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和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明末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中华传统文化在遭受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以中西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2.中华文化丰富发展了域外文化
(1)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2)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欧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
(3)欧洲的“中国热”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的社会变革。
第二课·课后小节
[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
1.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使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大大加速。
3.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对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和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4.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课堂检测]
聚焦1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下图为《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一一对应,这说明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积极融合本土文化,出现佛教本土化的趋势,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吸收儒学思想而本土化的过程,不是儒学汲取佛学进行自我革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和佛教的关系,与道教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而本土化的现象,与儒学地位无关,排除D项。
2.(2023·广东茂名高二期末)法国学者谢和耐指出:“在1600年左右,欧洲的世界观和科学基本内容仍是中世纪的。利玛窦在其中国合作者的帮助下,试图在中国传播的是天文学、几何学、托勒密的博物学等……如果我们转向历史观和人文方面,利玛窦等耶稣会士都大大落后于中国人的观念。”谢和耐意在说明(  )
A.明清传统文化的优势明显
B.中国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增强
D.西学东渐对欧洲影响深远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谢和耐认为当时中国的历史观和人文思想领先于西方,即明清传统文化的优势明显,故选A项;“中国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体现的是以中国为中心,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谢和耐认为欧洲的历史观和人文思想落后于中国,与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程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项。
聚焦2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2024·河南濮阳期中)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又称为“唐风”时代,王公、大臣都争习汉籍,汉学被认为是当时的官方正学,在一些正式公共场合,都会挂中国画。由此可知,当时“唐风”的盛行(  )
A.导致日本旧文化的消亡
B.助推儒学成为世界主流
C.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D.保证了日本社会的稳定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奈良时代,日本学习唐文化,并把汉学作为官方正学,这说明“唐风”扩展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故选C项;“导致日本旧文化的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当时儒学只是东亚地区的主流文化,而非世界主流文化,排除B项;在唐文化的影响下,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虽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但不能“保证”日本社会的稳定,排除D项。
4.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中国的欧洲“,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的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欧洲思想家对中国认识的变化表明(  )
A.西方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B.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日益清晰
C.中西方实力发生根本性逆转
D.明清中国闭关锁国不断加强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中国的欧洲”,而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贬低中国文化,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中国国力大大落后于欧洲,因此欧洲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发生变化,故选A项;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带有偏见,实际上中国文化有很多可取之处,排除B项;“根本性”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不是闭关锁国不断加强,排除D项。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本课设置了两个子目,一个强调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另一个突出中华文化在不同阶段对世界的影响,属于并列关系。两个子目互为前提和基础,共同构成了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的全面认识。中华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升华的;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原因。
[提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佛教在一定时期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长时间的交流与融合。
2.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示意简表补充完整。
层次 实践 核心思想 趋势
器物 ①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洋务运动 ②
③ 戊戌维新变法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④
思想 ⑤ 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 ⑥
[提示]①“开眼看世界” ②“中体西用” ③制度 ④民主共和 ⑤新文化运动 ⑥马克思主义
1.佛教的传入与融合
概况 (1)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隋唐时期,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4)宋明时期,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积极 (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3)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
明末 ①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③《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清初 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近代前期:西方文化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洋务运动时期 ①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②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如严复、詹天佑等。 ③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①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艺术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误区警示]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项目 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
不同点 主导者 中国 西方各国
时间 古代 近现代
内容 传播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 传播近代欧洲技术、制度与思想
相同点 均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过程;都是学习对方的先进科技与优秀思想文化,均推动了自身文化的发展
情境1 佛教传入
史料 魏晋六朝到隋唐,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麦积山等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在艺术家的改造下,佛的森严、菩萨的温和与妩媚、迦叶的含蓄、天王力士的雄健和威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善……唐代寺院的“俗讲”极为盛行,但内容已不是佛教教义,也不是六朝名士的玄虚思辨,而是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宋人平话和市民文艺的先声。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到隋唐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提示]在吸收儒、道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佛教艺术的宗教色彩淡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佛教艺术汇入了唐文化的精华;本土化明显。
情境2 西学东渐
史料 
[探究]中国历史上两次西学东渐分别出现于什么时期?根据史料,指出两次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提示]时期:第一次出现于明末清初,第二次出现于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上半叶。差异:第一次西学东渐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内容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呈现东西双向交流;第二次西学东渐在列强入侵的背景下展开,目的是救亡图存,西学传播途径广泛,社会影响大,除了学习西方的科技、器物外,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
[深化拓展]
1.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中不断发展
(1)原因
①古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政府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
②近代:欧洲传教士的活动;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2)特点
①历史悠久,空间范围广阔。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
②兼具被动传入与主动学习。中华文化在对外发展中,既有被动的传入过程,也有主动的积极学习过程,二者互相交叉。
③快速融入,完成本土化。佛教等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后,迅速走向本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影响深远,推动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先进文化进入中国后,被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用以作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工具。
(3)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①古代: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建筑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②近代:西学的引进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②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③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复杂历程。
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2)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改革和革命运动以及政治民主化进程(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②经济:为中国工业的近代化起步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新文化运动)。
④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衣食住行)。
1.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
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2.(2024·广东惠州期中)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清代学者赵翼指出“今钦天监中占星及定宪书,多用洋人,盖其推算比中国旧法较密云”。由此可知(  )
A.中国学者拥有开放意识
B.西方地理数学成就突出
C.传教士文化侵略的意图
D.中西文化开始全面融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阅读教材第二目以及“学思之窗”中的诗句,分析“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提示]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中使用了中国历史典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深刻影响。
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从多方面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在军事上,火药的传入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在学术上,造纸术与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在航行上,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文字 朝鲜、日本和越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思想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宗教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制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其他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文化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 造纸术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6—18世纪 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东亚文化圈:在古代,以中国为主,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其主要内容包括汉字表达的文化模式、以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制度、中国佛教和至唐朝臻于完善的律令制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时期,隋唐是兴盛期,宋元明是发展期,清朝是瓦解期。1840年以后,东亚文化圈分崩离析,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发展趋势逐渐形成。
[图解历史] 四大发明外传的影响
情境1 “唐朝文化圈”的形成
史料 “唐朝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相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上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上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摘编自中国中外关系
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
[探究]提取史料信息,说明“唐朝文化圈”的辐射范围、形成基础、传播内容和实质。
[提示]辐射范围: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形成基础:唐朝国力强盛、体制完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影响力强。传播内容:文字;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法制律令(《唐律疏议》);儒家文化;本土化的佛教;建筑风格;等等。实质:中华先进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
情境2 “中国的欧洲”
史料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世纪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提示]原因: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强;耶稣会士的传播;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作用: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生。
[深化拓展]
1.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东来;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适合于他们用作批判封建制度的武器。
(2)表现
①在物质方面追求中国风尚,形成了模仿中国工艺风格的产品。
②在精神方面追求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量出版传教士有关中国的著述和中国经典的译本。
③中国成为一些欧洲人心目中的理想国,产生了许多研究和推崇中国的学者和著作,出现了许多描写中国、美化中国、假中国人之名讽喻时政的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
(3)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
(4)认识: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古典哲学:在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借鉴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社会学说。
(2)科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又成为砸碎欧洲封建城堡的利器。
(3)制度:隋唐时期,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以唐制为蓝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圈也在此时形成。
(4)交通: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5)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024·河北沧州期中)越南人阮攸于清嘉庆年间出使中国时,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对当时流行的“才子书”很感兴趣,其中就有《金云翘传》。由于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当时越南的社会状况极为相似,因此,阮攸回国后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创作出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主的《金云翘传》。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
B.世界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C.中越文化在互鉴中不断发展
D.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不断加强
2.(2024·江西模拟)西方第一个将中国戏剧译介给欧洲人的是法国的来华传教士马若瑟。1735年,由他翻译的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巴黎出版,轰动一时。后伏尔泰也将其进行改编,其原因是(  )
A.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部分精神资源
B.可推进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
C.中国传统思想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D.中国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
深度学习 遇鉴文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材料 中外文化交流简表
汉代 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丝绸、陶瓷等外传,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朝 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
明清 时期 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华,传播了天主教和西方的科学技术,徐光启参考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论著,写成了《农政全书》。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文化交流”为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提示]示例一
论题: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丰富性。
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丝绸之路上既有商人,也有僧侣,还有国家之间的使臣。唐宋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西传,而西域的各种物种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中国文化传入日本、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技知识和宗教——基督教,与此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传入欧洲,为欧洲思想解放注入力量。
综上所述,在中外文化交往中,既有丝绸、瓷器等商品的流通,也有科技成果的传播,还有音乐、舞蹈等艺术的交流以及宗教、思想等文化的相互影响,可见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丰富性。
示例二
论题: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阐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大大推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沿线的几大古文明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大大扩展。中国的丝绸、养蚕缫丝技术等逐渐西传,与此同时,印度的佛教、西亚和中亚的物种、饮食、艺术等也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联系加强。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传入中国,促进了早期西学东渐。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欧洲传播。中国的儒家思想、史学、地理学等也在欧洲引起热烈反响。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质文化深受欧洲社会喜爱。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入或输出,而是双向互鉴,各地区、各文明在交流借鉴中不断发展。
【思维提升】 全面认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外来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1)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和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明末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中华传统文化在遭受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以中西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2.中华文化丰富发展了域外文化
(1)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2)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欧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
(3)欧洲的“中国热”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的社会变革。
第二课·课后小节
[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
1.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使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大大加速。
3.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对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和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4.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课堂检测]
聚焦1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下图为《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2023·广东茂名高二期末)法国学者谢和耐指出:“在1600年左右,欧洲的世界观和科学基本内容仍是中世纪的。利玛窦在其中国合作者的帮助下,试图在中国传播的是天文学、几何学、托勒密的博物学等……如果我们转向历史观和人文方面,利玛窦等耶稣会士都大大落后于中国人的观念。”谢和耐意在说明(  )
A.明清传统文化的优势明显
B.中国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增强
D.西学东渐对欧洲影响深远
聚焦2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2024·河南濮阳期中)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又称为“唐风”时代,王公、大臣都争习汉籍,汉学被认为是当时的官方正学,在一些正式公共场合,都会挂中国画。由此可知,当时“唐风”的盛行(  )
A.导致日本旧文化的消亡
B.助推儒学成为世界主流
C.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D.保证了日本社会的稳定
4.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中国的欧洲“,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的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欧洲思想家对中国认识的变化表明(  )
A.西方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B.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日益清晰
C.中西方实力发生根本性逆转
D.明清中国闭关锁国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