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七年级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七年级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七年级科学试卷
1.(2024七上·丽水期末)只有按规范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才能保证实验安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振荡试管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解答】A、滴加液体时,教徒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要垂直悬空滴加,故A错误;
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振荡,不能上下振荡,否则可能会导致液体溅出,故B错误;
C、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C错误;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要斜向上倾斜,液体不能超过总体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固定试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4七上·丽水期末)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能大大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下列各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雷雨天气在大树下躲雨
C.沙尘暴天气驱车外出游玩 D.地震发生时,坐电梯快速下楼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时,不要进室内拿取贵重物品,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解答】A、台风天开着门窗容易导致门窗损坏,所以应关闭门窗,故A正确;
B、雷雨天气在大树下躲雨容易遭遇雷击,故B错误;
C、沙尘暴天气能见度低,应尽量不要出门,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七上·丽水期末)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上的人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若马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马相对马上的人的位置不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马上的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24七上·丽水期末)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鹿放养试验区,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科普基地。为研究梅花鹿的活动情况,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拍摄记录,这种方法属于(  )
A.文献法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文献法指的是通过参考文献,获得结论。
【解答】用相机拍摄纪录梅花鹿的活动情况,属于观察法。
故答案为:C。
5.(2024七上·丽水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出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了水稻具有的特征是(  )
A.适应环境 B.变异 C.生长 D.遗传与变异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子代和亲代有相同的性状,称为遗传,有不同的性状,称为变异。
【解答】培育出了水稻的不同品种,说明水稻在繁殖过程中还出现了新的性状,即发生了变异。
故答案为:D。
6.(2024七上·丽水期末)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将塑料垃圾丢弃在海滩上 B.开垦荒地,广种粮食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砍伐森林,大兴土木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解答】A、将塑料垃圾丢弃在海滩上,会污染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故A错误;
BD、开垦荒地,广种粮食和开垦荒地,广种粮食会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BD错误;
C、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7.(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其中被称为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1是细胞壁、2是细胞核、3是液泡、4是叶绿体。
【解答】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B。
8.(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明想制作一个能摆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动的相框。从设计的一般过程看,在确定了设计要求之后,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对市场上的相框做一些调查、了解
B.对相框的设计方案进行筛选
C.构思相框的形状并用草图呈现
D.对相框的稳定性进行试验
【答案】C
【知识点】工程方案设计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的过程: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
【解答】确定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要求设计相框的外形并画出草图。
故答案为:C。
9.(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在华东药用植物园拍摄的桔梗照片。据图可知,桔梗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解答】桔梗有花,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A。
10.(2024七上·丽水期末)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
A.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
C.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 D.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
【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5°。
【解答】地球沿着地轴自西向东自传,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
故答案为:D。
11.(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当今世界口径最大的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的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
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C.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
D.太阳表面不发光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食: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
【解答】A、虽然太阳离地球较远,但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较大,故A错误;
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B错误;
C、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内层,我们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的光球层,使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故C正确;
D、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较暗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4七上·丽水期末)百山祖冷杉属于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其球果的中部直径约为3 cm(如图所示),则此球果的高度约为(  )
A.9 mm B.15 cm C.1 dm D.0.5 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m=10dm=100cm=1000mm
【解答】由图可知,球果的高度约为其中部直径的3倍,直径为3cm,则高度约为10cm,即1dm。
故答案为:C。
13.(2024七上·丽水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物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上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像在哪个方位,就将玻片往哪个方位移动。
【解答】显微镜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在左下角,实际物体在右上角,要让物像移至视野中间,应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B。
14.(2024七上·丽水期末)一艘科考船利用声呐系统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如下: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说明经过的路程越远,海底距水面的距离越远。
【解答】由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经过的路程越远,即海底离水平面的距离越远,B点和D点经过的时间较短,所以海底距离水平面的距离较近。
故答案为:D。
15.(2024七上·丽水期末)甲~戊5种动物的部分分类等级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类等级 包含生物
动物界 甲、乙、丙、丁、戊
脊索动物门 甲、乙、丙、丁、戊
哺乳纲 甲、丙、丁
灵长目 甲、丁
猴科 丁
A.甲和乙可能都是恒温动物 B.乙和戊的亲缘关系可能最近
C.丙和丁的生活环境可能相同 D.丁和戊之间的相似特征最多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分类依据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同一个种的生物,共同点最多。
【解答】A、甲属于哺乳纲,即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乙属于脊索动物门,若为鸟类,也为恒温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五种动物中,只有乙和戊不属于哺乳纲,所以乙和戊的亲缘关系可能最近,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和丁都属于哺乳纲,可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都属于灵长目,所以相似特征最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2024七上·丽水期末)为了模拟火山喷发,小莲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①模拟的火山结构是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   。
【答案】火山口;软流层
【知识点】火山
【解析】【分析】火山的结构: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解答】由图可知,①在火山的上端,模拟的是火山口。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17.(2024七上·丽水期末)2023年2月15日晚,金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了一趟“结伴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两颗行星彼此靠近的原因是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从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由此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
【答案】公转;自东向西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
【解答】金星和海王星都绕太阳公转,在公转时相互靠近,出现了“结伴游”的现象。
自转方向与观察到的太阳转动方向相反,观察到太阳西升东落,则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18.(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显微镜的发明和人类对生物体结构认识的部分科学史。
(1)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实际上是植物细胞的   。
(2)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____(填字母)的。
A.新鲜 B.完整 C.干燥 D.薄而透明
(3)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可以观察到细胞质中更细微的结构(图乙),科学家利用的观察工具是   。
【答案】(1)细胞壁
(2)D
(3)电子显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胡克称观察到的小室为细胞。
(2)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光的物体。
【解答】(1)胡克观察到的其实不是细胞,而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光学显微镜利用反射光照亮视野,所以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不能没有光线进入,视野会很暗甚至为一片漆黑。
19.(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明模拟观察日食,如图所示。
(1)小球模拟的天体是   。
(2)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填“日全食”或“日环食”),若要模拟另一种日食类型,则应将小球向   (填“①”“②”“③”或“④”)方向移动。
【答案】(1)月球
(2)日环食;②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和光沿直线传播有关。
(2)月球虽然比太阳小,但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近时,也能将全部的太阳挡住,形成日全食。
【解答】(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所以小球模拟的是月球。
(2)月球比太阳小,挡住了太阳中间的部分,外侧的太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上,所以观察到的是日环食。月球向②移动,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近,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所以将出现日全食。
20.(2024七上·丽水期末)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5月11日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1)为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该方向为   。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
(2)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
【解答】(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该方向为自西向东。
(2)对接后,空间站与货运飞船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发生改变,所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21.(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出一个边长为4.5mm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答案】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倒立的实像。
【解答】形成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太阳是圆的,所以像是圆形的。
增大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增大像距,像将变大,即光斑变大。
当纸板与地面间距离非常近时,不能成像,亮斑与孔的形状相同,因为其他部分的光线被纸板遮挡。
22.(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所示,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A、B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h后A船到木桶的距离是   ,B船到木桶的距离是   。
【答案】30km;30km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解答】A船以3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逆流而上,水流与船的方向相反,所以船实际的速度为,木桶的速度为,所以1小时后,A船与木桶间的距离为。B船顺流而下,实际的速度为,则B穿与木桶间的距离为。
23.(2024七上·丽水期末)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下沉),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其表面凹凸不平。学习了测量知识的小虞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有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
(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四种测圆柱的底面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   是正确的。
(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虞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 cm、2.21 cm、2.95 cm、2.20 cm、2.22 cm,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   cm。
(3)小虞用排水法测量游戏币的体积时,按图戊所示的A方式读取水的体积,然后再按图戊所示的B方式读取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如此测得的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丁
(2)2.21
(3)偏小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时,应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相互配合进行测量。
(2)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若有数据差异较大,应先舍去。
(3)俯视读数会视线会向上移,导致读数偏大,仰视读数视线会下移,导致读数偏小。
【解答】(1)A、球的底端没有与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C、不能准确判断球的直径的位置,故BC错误;
D、右侧三角尺对应直尺的整数刻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95cm这个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异较大,是错误数据,应舍去,直径为。
(3)图A俯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总体积测量准确,则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测量得到的游戏币的体积将偏小。
24.(2024七上·丽水期末)某小组的同学按照相关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有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在不同温度下,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17 20 23 26 29
水柱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相邻水柱高度的差/cm   5.1 M 5.1 5.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水柱高度的差为   cm。
(3)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4)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
(2)5.2
(3)降低
(4)测量范围太小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泡内的物体热胀冷缩。
(2)相邻两侧水柱高度的差值即为M的值。
(3)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水柱越低。
(4)温度变化不大时,水柱高度变化较大,且水柱不是很长,所以测量范围较小。
【解答】(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该温度计就是利用气体的这个性质工作的。
(2)由表中数据可知,。
(3)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变小,水被压入管内,所以液柱上升。
(4)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计在29摄氏度时水柱高度只有9.4cm,而温度升高3摄氏度,水柱下降约为5.1cm,可知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较小。
25.(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科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剩下的蛋壳倒扣在栽有吊兰的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吊兰生长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两个完全相同的花盆中,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甲组花盆中不放蛋壳,乙组花盆中放蛋壳,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吊兰的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科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填“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
(2)小科提出的问题是   。
(3)该实验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填“甲”或“乙”)组。
(4)小科的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建议:   。
【答案】(1)作出假设
(2)蛋壳能否促进吊兰生长
(3)甲
(4)吊兰幼苗的数量太少,应各取5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作为甲、乙两组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蛋壳对吊兰的生长有影响,是妈妈的猜测,属于提出假设。
(2)小科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放置蛋壳,所以问题是:蛋壳是否能促进吊兰的生长。
(3)加了蛋壳的乙组,即经过处理的是实验组。
(4)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应在每组实验中放置多棵吊兰。
【解答】(1)“妈妈认为”是妈妈的一种猜想,所以属于提出假设这个过程。
(2)小科想要探究蛋壳对吊兰生长的影响,所以提出的问题是:蛋壳是否能促进吊兰的生长。
(3)甲中没有作特殊处理,即没有放置蛋壳,是对照组。
(4)每组实验中都只有一株吊兰,具有偶然性,应增加每组吊兰的数量。
26.(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景和小云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景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云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
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
(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
【答案】(1)水的温度;20
(2)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经过相同的时间,水温越高,说明保温效果越好。
(2)不同材质的保温杯中水温不同,说明保温效果与材质有关。
(3)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液体种类外,其他条件要相同。
【解答】(1)实验通过比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来反应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水温最终稳定在20摄氏度,可知室温为20摄氏度。
(2)由表中数据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玻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低于不锈钢保温杯中水的温度,可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猜想三认为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则应控制保温杯的材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而种类不同。
27.(2024七上·丽水期末)细胞种类很多,形态也各不相同,那么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不是也是千差万别的呢?小莲决定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下表是小莲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将表中“ ▲ ”处步骤补充完整:   。
装片制作 滴液 取材 展平/涂匀 盖片 染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 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涂匀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慢慢放平 在盖玻片 ▲ ,直至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平
(2)小莲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视野中一片漆黑(图甲),其原因可能是小莲使用显微镜时,对图乙中的   (填序号)结构的操作有误。
(3)小莲发现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丙)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丁)具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它具有   。根据观察到的物像,小莲得出结论: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其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答案】(1)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
(2)②
(3)细胞壁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染色也可以使用红墨水。
(2)光沿直线传播,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则光线不能进入镜筒。
(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有一定的形状。
【解答】(1)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2)一片漆黑,即没有光线进入,原因是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即②操作有误。
(3)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28.(2024七上·丽水期末)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时,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1)测量是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科学上规定长度的常用单位为米(m),教室内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 m的是   (填序号)。
①教室门的宽度 ②教室的高度③教室前黑板的长度
(2)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前提。图甲是某同学在测量时的情景,请你指出错误之处:   。
(3)如图乙所示为小莲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此时物块的长度可记为   。
【答案】(1)①
(2)刻度尺没有对准待测物体
(3)1.90cm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m,教室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2倍。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应与物体紧贴并平行。
(3)最近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
【解答】(1)教室门的宽度约为1m,教室的高度约为3m,黑板的长度约为4m。
故答案为:①。
(2)图甲中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紧贴,所以测量方式是错误的。
(3)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一位,左侧对应7.90cm,右侧对应9.80cm,可知物体的长度为1.90cm。
29.(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黄在学了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橘和枳是同一种植物吗?橙子与橘的亲缘关系如何?他查阅资料并记录,如表所示: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柑橘属 橘种
橙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柑橘属 香橙种
枳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枳属 枳种
(1)橘大部分味道甘甜,枳味酸而苦,还有涩味,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
(2)表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种植物?请说明理由。   。
【答案】(1)细胞核
(2)橘和橙子;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橘和橙子同属不同种,橘(或橙子)和枳同科不同属,所以橘和橙子的亲缘关系最近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形状。
(2)种是最基础的分类单位,同一种共同点最多,物种最少。
【解答】(1)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由表中信息可知,橘和橙子属于同一种,共同点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30.(2024七上·丽水期末)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所示)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6月22日正午,利用1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
甲 乙 丙
(1)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
(2)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序号)是南方的小科测绘的。
(3)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θ之和等于90°时(如图丙所示),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
(4)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
【答案】(1)北回归线
(2)②
(3)小于
(4)南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2)太阳高度越大,影长越短。
(3)太阳高度大,电池板倾斜角度小。
(4)北半球南边接受的太阳光最多,所以电池板应朝南放置。
【解答】(1)6月22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方太阳高度小,影长长,南方太阳高度大,影长短,所以②是南方的小科测绘的。
(3)南方的太阳高度大,角度之和为90摄氏度,所以南方的太阳能倾斜角度要小一点。
(4)丽水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南边能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的照射,所以最佳朝向为朝南。
31.(2024七上·丽水期末)大多数开花植物是依靠昆虫等动物帮助传粉以维持种族繁衍的。如图甲所示为部分传粉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的图解。
甲乙
(1)图甲中的“依据①”可以是   ,②处的生物种类是   。
(2)图甲中尚未对没有脊椎骨的3种动物进行二歧分类,请将图乙中文字形式的二歧分类检索表补全。
【答案】(1)是否胎生哺乳;蝙蝠
(2)la身体有外壳 蜗牛
1b身体无外壳 2
2a翅透明 蜜蜂
2b翅有鳞毛和鳞片覆盖,组成线条和斑纹 蝴蝶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根据负鼠与蜂鸟的差异确定分类依据。
(2)根据蜗牛、蜜蜂和蝴蝶的外形差异确定分类依据。
【解答】(1)负鼠是哺乳类动物,而蜂鸟是鸟类,所以依据①可以是是否为胎生哺乳。蝙蝠也是哺乳类动物,故②处的生物种类是蝙蝠。
(2)蜗牛有外壳,而蝴蝶和蜜蜂没有,所以1a为身体有外壳-----蜗牛;
1b为身体没有外壳----2;蜜蜂和蝴蝶的翅膀不同,2a翅透明-----蜜蜂,2b翅有鳞毛和鳞片覆盖,组成线条和斑纹-----蝴蝶。(答案不唯一)
32.(2024七上·丽水期末)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
【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
[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M。
[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甲所示),处理方法及结果如表所示。
A区域 B区域
处理方法 用物质M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用清水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1)B区域起   作用。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
[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
[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作处理,然后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
[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根据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分析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
【答案】(1)对照
(2)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
(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或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合理均可)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不做处理的是对照组,做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表中描述的现象得出结论。
(3)凸起对“自洁效应”有影响,结果与表中结果一致。
(4)不粘锅的涂层和凸起都是在模拟荷叶的结构。
【解答】(1)B未做特殊处理,属于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中信息可知,用M将表面的蜡质溶掉,水滴的形态发生改变,说明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
(3)由(2)可知,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用刀将表面的凸起刮掉,“自洁效应”受影响,所以将观察到: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由(2)(3)可知,荷叶表面的物质以及凸起都对荷叶的“自洁效应”有影响,所以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都能使不粘锅拥有“自洁效应”。
33.(2024七上·丽水期末)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科坐在回丽水的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为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区间测速”能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 km,一辆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1)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上的数字“120”表示什么意思?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所在位置到丽水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说明图乙中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
【答案】(1)标志牌上的数字“12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120 km/h。
(2)由可得,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丽水的最短时间.
(3)汽车从A 点 到B 点的时,汽车行驶的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1)180km指的是距离丽水还有180km。
(2)根据允许的最快速度计算最短时间。
(3)根据计算速度判断是否超速。
【解答】(1)120是限速标志,表示的是最快速度不能超过120千米每小时。
1 / 1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七年级科学试卷
1.(2024七上·丽水期末)只有按规范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才能保证实验安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振荡试管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
2.(2024七上·丽水期末)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能大大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下列各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雷雨天气在大树下躲雨
C.沙尘暴天气驱车外出游玩 D.地震发生时,坐电梯快速下楼
3.(2024七上·丽水期末)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上的人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4.(2024七上·丽水期末)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鹿放养试验区,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科普基地。为研究梅花鹿的活动情况,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拍摄记录,这种方法属于(  )
A.文献法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5.(2024七上·丽水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出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了水稻具有的特征是(  )
A.适应环境 B.变异 C.生长 D.遗传与变异
6.(2024七上·丽水期末)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将塑料垃圾丢弃在海滩上 B.开垦荒地,广种粮食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砍伐森林,大兴土木
7.(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其中被称为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明想制作一个能摆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动的相框。从设计的一般过程看,在确定了设计要求之后,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对市场上的相框做一些调查、了解
B.对相框的设计方案进行筛选
C.构思相框的形状并用草图呈现
D.对相框的稳定性进行试验
9.(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小莲在华东药用植物园拍摄的桔梗照片。据图可知,桔梗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0.(2024七上·丽水期末)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
A.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
C.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 D.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
11.(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当今世界口径最大的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的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
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C.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
D.太阳表面不发光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
12.(2024七上·丽水期末)百山祖冷杉属于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其球果的中部直径约为3 cm(如图所示),则此球果的高度约为(  )
A.9 mm B.15 cm C.1 dm D.0.5 m
13.(2024七上·丽水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物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上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14.(2024七上·丽水期末)一艘科考船利用声呐系统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如下: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为(  )
A. B.
C. D.
15.(2024七上·丽水期末)甲~戊5种动物的部分分类等级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类等级 包含生物
动物界 甲、乙、丙、丁、戊
脊索动物门 甲、乙、丙、丁、戊
哺乳纲 甲、丙、丁
灵长目 甲、丁
猴科 丁
A.甲和乙可能都是恒温动物 B.乙和戊的亲缘关系可能最近
C.丙和丁的生活环境可能相同 D.丁和戊之间的相似特征最多
16.(2024七上·丽水期末)为了模拟火山喷发,小莲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①模拟的火山结构是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   。
17.(2024七上·丽水期末)2023年2月15日晚,金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了一趟“结伴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两颗行星彼此靠近的原因是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从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由此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
18.(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显微镜的发明和人类对生物体结构认识的部分科学史。
(1)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实际上是植物细胞的   。
(2)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____(填字母)的。
A.新鲜 B.完整 C.干燥 D.薄而透明
(3)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可以观察到细胞质中更细微的结构(图乙),科学家利用的观察工具是   。
19.(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明模拟观察日食,如图所示。
(1)小球模拟的天体是   。
(2)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填“日全食”或“日环食”),若要模拟另一种日食类型,则应将小球向   (填“①”“②”“③”或“④”)方向移动。
20.(2024七上·丽水期末)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5月11日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1)为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该方向为   。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21.(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出一个边长为4.5mm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22.(2024七上·丽水期末)如图甲所示,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A、B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h后A船到木桶的距离是   ,B船到木桶的距离是   。
23.(2024七上·丽水期末)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下沉),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其表面凹凸不平。学习了测量知识的小虞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有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
(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四种测圆柱的底面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   是正确的。
(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虞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 cm、2.21 cm、2.95 cm、2.20 cm、2.22 cm,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   cm。
(3)小虞用排水法测量游戏币的体积时,按图戊所示的A方式读取水的体积,然后再按图戊所示的B方式读取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如此测得的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
24.(2024七上·丽水期末)某小组的同学按照相关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有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在不同温度下,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17 20 23 26 29
水柱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相邻水柱高度的差/cm   5.1 M 5.1 5.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水柱高度的差为   cm。
(3)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4)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
25.(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科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剩下的蛋壳倒扣在栽有吊兰的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吊兰生长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两个完全相同的花盆中,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甲组花盆中不放蛋壳,乙组花盆中放蛋壳,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吊兰的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科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填“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
(2)小科提出的问题是   。
(3)该实验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填“甲”或“乙”)组。
(4)小科的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建议:   。
26.(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景和小云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景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云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
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
(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
27.(2024七上·丽水期末)细胞种类很多,形态也各不相同,那么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不是也是千差万别的呢?小莲决定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下表是小莲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将表中“ ▲ ”处步骤补充完整:   。
装片制作 滴液 取材 展平/涂匀 盖片 染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 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涂匀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慢慢放平 在盖玻片 ▲ ,直至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平
(2)小莲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视野中一片漆黑(图甲),其原因可能是小莲使用显微镜时,对图乙中的   (填序号)结构的操作有误。
(3)小莲发现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丙)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丁)具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它具有   。根据观察到的物像,小莲得出结论: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其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8.(2024七上·丽水期末)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时,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1)测量是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科学上规定长度的常用单位为米(m),教室内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 m的是   (填序号)。
①教室门的宽度 ②教室的高度③教室前黑板的长度
(2)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前提。图甲是某同学在测量时的情景,请你指出错误之处:   。
(3)如图乙所示为小莲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此时物块的长度可记为   。
29.(2024七上·丽水期末)小黄在学了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橘和枳是同一种植物吗?橙子与橘的亲缘关系如何?他查阅资料并记录,如表所示: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柑橘属 橘种
橙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柑橘属 香橙种
枳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枳属 枳种
(1)橘大部分味道甘甜,枳味酸而苦,还有涩味,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
(2)表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种植物?请说明理由。   。
30.(2024七上·丽水期末)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所示)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6月22日正午,利用1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
甲 乙 丙
(1)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
(2)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序号)是南方的小科测绘的。
(3)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θ之和等于90°时(如图丙所示),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
(4)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
31.(2024七上·丽水期末)大多数开花植物是依靠昆虫等动物帮助传粉以维持种族繁衍的。如图甲所示为部分传粉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的图解。
甲乙
(1)图甲中的“依据①”可以是   ,②处的生物种类是   。
(2)图甲中尚未对没有脊椎骨的3种动物进行二歧分类,请将图乙中文字形式的二歧分类检索表补全。
32.(2024七上·丽水期末)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
【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
[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M。
[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甲所示),处理方法及结果如表所示。
A区域 B区域
处理方法 用物质M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用清水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1)B区域起   作用。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
[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
[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作处理,然后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
[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根据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分析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
33.(2024七上·丽水期末)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科坐在回丽水的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为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区间测速”能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 km,一辆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1)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上的数字“120”表示什么意思?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所在位置到丽水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说明图乙中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解答】A、滴加液体时,教徒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要垂直悬空滴加,故A错误;
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振荡,不能上下振荡,否则可能会导致液体溅出,故B错误;
C、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C错误;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要斜向上倾斜,液体不能超过总体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固定试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时,不要进室内拿取贵重物品,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解答】A、台风天开着门窗容易导致门窗损坏,所以应关闭门窗,故A正确;
B、雷雨天气在大树下躲雨容易遭遇雷击,故B错误;
C、沙尘暴天气能见度低,应尽量不要出门,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若马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马相对马上的人的位置不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马上的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文献法指的是通过参考文献,获得结论。
【解答】用相机拍摄纪录梅花鹿的活动情况,属于观察法。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子代和亲代有相同的性状,称为遗传,有不同的性状,称为变异。
【解答】培育出了水稻的不同品种,说明水稻在繁殖过程中还出现了新的性状,即发生了变异。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解答】A、将塑料垃圾丢弃在海滩上,会污染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故A错误;
BD、开垦荒地,广种粮食和开垦荒地,广种粮食会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BD错误;
C、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1是细胞壁、2是细胞核、3是液泡、4是叶绿体。
【解答】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工程方案设计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的过程: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
【解答】确定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要求设计相框的外形并画出草图。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解答】桔梗有花,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5°。
【解答】地球沿着地轴自西向东自传,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食: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
【解答】A、虽然太阳离地球较远,但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较大,故A错误;
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B错误;
C、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内层,我们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的光球层,使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故C正确;
D、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较暗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m=10dm=100cm=1000mm
【解答】由图可知,球果的高度约为其中部直径的3倍,直径为3cm,则高度约为10cm,即1dm。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像在哪个方位,就将玻片往哪个方位移动。
【解答】显微镜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在左下角,实际物体在右上角,要让物像移至视野中间,应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说明经过的路程越远,海底距水面的距离越远。
【解答】由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经过的路程越远,即海底离水平面的距离越远,B点和D点经过的时间较短,所以海底距离水平面的距离较近。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分类依据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同一个种的生物,共同点最多。
【解答】A、甲属于哺乳纲,即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乙属于脊索动物门,若为鸟类,也为恒温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五种动物中,只有乙和戊不属于哺乳纲,所以乙和戊的亲缘关系可能最近,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和丁都属于哺乳纲,可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都属于灵长目,所以相似特征最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火山口;软流层
【知识点】火山
【解析】【分析】火山的结构: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解答】由图可知,①在火山的上端,模拟的是火山口。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17.【答案】公转;自东向西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
【解答】金星和海王星都绕太阳公转,在公转时相互靠近,出现了“结伴游”的现象。
自转方向与观察到的太阳转动方向相反,观察到太阳西升东落,则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18.【答案】(1)细胞壁
(2)D
(3)电子显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胡克称观察到的小室为细胞。
(2)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光的物体。
【解答】(1)胡克观察到的其实不是细胞,而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光学显微镜利用反射光照亮视野,所以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不能没有光线进入,视野会很暗甚至为一片漆黑。
19.【答案】(1)月球
(2)日环食;②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和光沿直线传播有关。
(2)月球虽然比太阳小,但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近时,也能将全部的太阳挡住,形成日全食。
【解答】(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所以小球模拟的是月球。
(2)月球比太阳小,挡住了太阳中间的部分,外侧的太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上,所以观察到的是日环食。月球向②移动,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近,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所以将出现日全食。
20.【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
(2)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
【解答】(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该方向为自西向东。
(2)对接后,空间站与货运飞船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发生改变,所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21.【答案】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倒立的实像。
【解答】形成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太阳是圆的,所以像是圆形的。
增大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增大像距,像将变大,即光斑变大。
当纸板与地面间距离非常近时,不能成像,亮斑与孔的形状相同,因为其他部分的光线被纸板遮挡。
22.【答案】30km;30km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解答】A船以3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逆流而上,水流与船的方向相反,所以船实际的速度为,木桶的速度为,所以1小时后,A船与木桶间的距离为。B船顺流而下,实际的速度为,则B穿与木桶间的距离为。
23.【答案】(1)丁
(2)2.21
(3)偏小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时,应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相互配合进行测量。
(2)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若有数据差异较大,应先舍去。
(3)俯视读数会视线会向上移,导致读数偏大,仰视读数视线会下移,导致读数偏小。
【解答】(1)A、球的底端没有与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C、不能准确判断球的直径的位置,故BC错误;
D、右侧三角尺对应直尺的整数刻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95cm这个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异较大,是错误数据,应舍去,直径为。
(3)图A俯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总体积测量准确,则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测量得到的游戏币的体积将偏小。
24.【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
(2)5.2
(3)降低
(4)测量范围太小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泡内的物体热胀冷缩。
(2)相邻两侧水柱高度的差值即为M的值。
(3)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水柱越低。
(4)温度变化不大时,水柱高度变化较大,且水柱不是很长,所以测量范围较小。
【解答】(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该温度计就是利用气体的这个性质工作的。
(2)由表中数据可知,。
(3)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变小,水被压入管内,所以液柱上升。
(4)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计在29摄氏度时水柱高度只有9.4cm,而温度升高3摄氏度,水柱下降约为5.1cm,可知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较小。
25.【答案】(1)作出假设
(2)蛋壳能否促进吊兰生长
(3)甲
(4)吊兰幼苗的数量太少,应各取5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作为甲、乙两组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蛋壳对吊兰的生长有影响,是妈妈的猜测,属于提出假设。
(2)小科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放置蛋壳,所以问题是:蛋壳是否能促进吊兰的生长。
(3)加了蛋壳的乙组,即经过处理的是实验组。
(4)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应在每组实验中放置多棵吊兰。
【解答】(1)“妈妈认为”是妈妈的一种猜想,所以属于提出假设这个过程。
(2)小科想要探究蛋壳对吊兰生长的影响,所以提出的问题是:蛋壳是否能促进吊兰的生长。
(3)甲中没有作特殊处理,即没有放置蛋壳,是对照组。
(4)每组实验中都只有一株吊兰,具有偶然性,应增加每组吊兰的数量。
26.【答案】(1)水的温度;20
(2)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经过相同的时间,水温越高,说明保温效果越好。
(2)不同材质的保温杯中水温不同,说明保温效果与材质有关。
(3)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液体种类外,其他条件要相同。
【解答】(1)实验通过比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来反应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水温最终稳定在20摄氏度,可知室温为20摄氏度。
(2)由表中数据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玻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低于不锈钢保温杯中水的温度,可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猜想三认为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则应控制保温杯的材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而种类不同。
27.【答案】(1)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
(2)②
(3)细胞壁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染色也可以使用红墨水。
(2)光沿直线传播,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则光线不能进入镜筒。
(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有一定的形状。
【解答】(1)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2)一片漆黑,即没有光线进入,原因是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即②操作有误。
(3)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28.【答案】(1)①
(2)刻度尺没有对准待测物体
(3)1.90cm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m,教室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2倍。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应与物体紧贴并平行。
(3)最近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
【解答】(1)教室门的宽度约为1m,教室的高度约为3m,黑板的长度约为4m。
故答案为:①。
(2)图甲中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紧贴,所以测量方式是错误的。
(3)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一位,左侧对应7.90cm,右侧对应9.80cm,可知物体的长度为1.90cm。
29.【答案】(1)细胞核
(2)橘和橙子;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橘和橙子同属不同种,橘(或橙子)和枳同科不同属,所以橘和橙子的亲缘关系最近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形状。
(2)种是最基础的分类单位,同一种共同点最多,物种最少。
【解答】(1)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由表中信息可知,橘和橙子属于同一种,共同点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30.【答案】(1)北回归线
(2)②
(3)小于
(4)南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2)太阳高度越大,影长越短。
(3)太阳高度大,电池板倾斜角度小。
(4)北半球南边接受的太阳光最多,所以电池板应朝南放置。
【解答】(1)6月22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方太阳高度小,影长长,南方太阳高度大,影长短,所以②是南方的小科测绘的。
(3)南方的太阳高度大,角度之和为90摄氏度,所以南方的太阳能倾斜角度要小一点。
(4)丽水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南边能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的照射,所以最佳朝向为朝南。
31.【答案】(1)是否胎生哺乳;蝙蝠
(2)la身体有外壳 蜗牛
1b身体无外壳 2
2a翅透明 蜜蜂
2b翅有鳞毛和鳞片覆盖,组成线条和斑纹 蝴蝶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根据负鼠与蜂鸟的差异确定分类依据。
(2)根据蜗牛、蜜蜂和蝴蝶的外形差异确定分类依据。
【解答】(1)负鼠是哺乳类动物,而蜂鸟是鸟类,所以依据①可以是是否为胎生哺乳。蝙蝠也是哺乳类动物,故②处的生物种类是蝙蝠。
(2)蜗牛有外壳,而蝴蝶和蜜蜂没有,所以1a为身体有外壳-----蜗牛;
1b为身体没有外壳----2;蜜蜂和蝴蝶的翅膀不同,2a翅透明-----蜜蜂,2b翅有鳞毛和鳞片覆盖,组成线条和斑纹-----蝴蝶。(答案不唯一)
32.【答案】(1)对照
(2)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
(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或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合理均可)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不做处理的是对照组,做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表中描述的现象得出结论。
(3)凸起对“自洁效应”有影响,结果与表中结果一致。
(4)不粘锅的涂层和凸起都是在模拟荷叶的结构。
【解答】(1)B未做特殊处理,属于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中信息可知,用M将表面的蜡质溶掉,水滴的形态发生改变,说明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
(3)由(2)可知,荷叶表面的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用刀将表面的凸起刮掉,“自洁效应”受影响,所以将观察到: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由(2)(3)可知,荷叶表面的物质以及凸起都对荷叶的“自洁效应”有影响,所以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都能使不粘锅拥有“自洁效应”。
33.【答案】(1)标志牌上的数字“12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120 km/h。
(2)由可得,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丽水的最短时间.
(3)汽车从A 点 到B 点的时,汽车行驶的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1)180km指的是距离丽水还有180km。
(2)根据允许的最快速度计算最短时间。
(3)根据计算速度判断是否超速。
【解答】(1)120是限速标志,表示的是最快速度不能超过120千米每小时。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