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2(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2(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核心概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家国情怀、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和而不同。 2.关键问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突出特点和价值意义
[重要概念]
1.文化认同: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2.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格局和特色。“多元”是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一体”是指各民族文化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并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明清之际思想家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世、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材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农为本的特点。祭祀社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材第一目第一则“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时期:夏、商、西周。
(2)青铜文明的表现: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汉字发展成熟;礼制发展和完善。
3.教材第一目第一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礼记》的地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内涵:天人合一思想。“乐”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
(3)价值:礼乐在统治人心和治理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礼可以维持秩序,乐可以保障和谐。
4.教材第一目第二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5.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内涵:民本思想(以人为本)。
(2)价值: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发展;为当今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目“思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导:(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建立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7)杰出人物: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8)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化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教材第二目“学思之窗”: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思路引导:以儒家的“五常”思想为例。儒家把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作为主要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儒家强调对他人要讲仁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正义,待人接物要讲礼貌,解决问题要讲智慧,做人做事要讲诚信。
3.“学习拓展”: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思路引导:(1)
精华部分 糟粕部分 正确态度
①仁、中庸 ②仁政、民本、德治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⑤见义忘利,见危授命 ⑥家国情怀 ⑦和而不同;等等 ①维护尊卑等级的纲常礼教 ②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③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④扼杀创造性的“八股取士” 要用扬弃的哲学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
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③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
⑤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预习任务】
1.中华文化的勃兴与奠基
(1)原始社会。
多元 中华文明在多地域孕育
一体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2)夏商西周: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3)春秋战国。
①基本特征: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②发展概况。
a.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b.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2.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
(1)秦汉魏晋时期。
秦朝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西汉 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玄学盛行
(2)隋唐时期: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易错辨析]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朝出现了“三教并行”的局面,这并不代表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体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
(3)宋元时期。
理学 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宣扬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人们的精神世界
其他 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3.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传承 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禁锢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
[易错辨析] 明清进步思潮的属性
(1)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仍属于封建传统民本思想。
(2)批判宋明理学,并不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4.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特别提示] 中华文化在近代的新发展
(1)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东渐”,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特点: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化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3)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
二、检测反馈
1.在三星堆遗址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作为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殷商王朝和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古蜀国,在3 000多年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出土的玉制礼器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因素,青铜器却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这说明(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殷商和古蜀相互学习
C.古蜀文化源自中原
D.古蜀文明比殷商文明先进
解析:A 考古发现属于古蜀文明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存在联系,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同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殷商曾经向古蜀国学习,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古蜀文化源自中原,排除C项;“古蜀文明比殷商文明先进”与三星堆玉制礼器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因素不符,排除D项。
2.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
A.“离经叛道” 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 D.“天下为主,君为客”
解析:C 从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猛烈批判“空谈心性”,强调实学,即强调经世致用之学,故C项正确;A项指的是李贽,B项是理学的主张,D项是黄宗羲的主张,故均排除。
3.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C 根据题干可知,忧患意识转变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易观念转变为“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本思想转变为民主主义;这些转变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有关,民族危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现代文化精神,C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西方思想影响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危机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排除B项。传统文化为近代革命提供借鉴,而非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关键问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预习任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1)人本思想。
西周时期 “敬天保民”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 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继承与发展 后世儒学思想家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民本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管子提出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
继承与发展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使其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名师点拨]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1)畏民:敬畏民众。
(2)重民: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对民众问题加以重视。
(3)得民:要得民心。
(4)知民: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5)爱民:要爱护民众。
(6)富民:要让民众生活富足。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表现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特点 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表现 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影响 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探究任务】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论著,下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录节选。
第一章 思想的魅力: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 天人合一
    第二节 阴阳变易
    第三节 贵和尚中
第二章 道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
    第一节 正心修身
    第二节 与人为善
    第三节 君子怀德
第三章 ……
——据王霁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等整理
[问题] 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对该作品前两章目录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目录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结论] 示例一
我赞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体现。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动荡不安。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中唐以后社会割据动荡,冲击社会秩序。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们以“理”为核心,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以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
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彰显了中华优秀思想的魅力。
示例二
我认为“第二章 道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可以增加“第四节 家国情怀”。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如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主张;宋代,面对社会危机,范仲淹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之际,面对严重社会危机,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家国情怀的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材料中主要论述的是个人、人际间的道德力量,未能突出“人与国家、社会”的道德关系。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孔子的弟子曾子生活清贫,常着破衣躬亲耕作。相传,鲁国国君为旌表他的德行,派人传令将一座城镇的租税封赠给他。但曾子推辞不受,并作出了“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的解释。这一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
A.天人合一 B.和而不同
C.有容乃大 D.自强不息
解析:D 曾子生活清贫,常着破衣躬亲耕作,但他“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据此可知,曾子具有自强不息的品质,D项正确。
2.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这一设计体现的思想内涵是(  )
A.中庸人和 B.天人合一
C.和而不同 D.敬天保民
解析:B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反映了古人对天文、历法的重视,将其设计成礼服穿在身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项正确。
关键问题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突出特点和价值意义
【预习任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探究任务】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
中华文明……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学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互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
——据陈华兴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整理
[问题] 材料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诸多特点,选取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结论] 示例
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儒、墨、道、法等各学派互相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作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文化,如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包容。北宋时,儒家学者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哲学化。
  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有学者指出:佛教在传入中原地区的初期,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佛教的了解逐渐增加,佛教就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中国人的信仰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  )
A.起源的本土性 B.很强的包容性
C.持久的连续性 D.强大的凝聚性
解析:B 根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佛教的了解逐渐增加,佛教就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中国人的信仰之中”可知,中华文化接受容纳外来文化,体现其包容性的特征,B项正确;佛教属于外来文化,不属于本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凝聚性,排除C、D两项。
2.“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
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解析:D 材料中的“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探讨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即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D项正确。
[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