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教案(全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教案(全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一 单元水
课标解读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与功能 ②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 铁屑和木屑等。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物质 ⑦说出冰、水、水蒸气在状态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知道三者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 种物质。 ⑧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 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②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 凝结。 2.2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③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情况。 ④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⑤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等,构成物体的 物质没有改变。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②描述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 ③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水及其状态的变化,帮助他们建立物质不断变化的科学概念。 学生将学习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探究水蒸发、沸腾、结冰和冰融化的现象,比较 不同形态的水的特点。他们还将探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了解 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和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混合物体 分离,理解物体形状或大小的变化并不影响物质的构成。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的特征和物质的性质。 2.引导学生感受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的真实存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发现某 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后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本身并没有改变,初步认识物理 变化的现象。
主要学习活动 1.观察 2.测量 3.实验探究
(
59
)
三年级科学上 ·JK
第1课时水到哪里去了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的作用很大,但大部分学生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 常见的水。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并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水的相关问题。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水的蒸发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认识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 探究实践 *描述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并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观察到蒸发现象的。 *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态度责任 *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究的好奇心。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并理解水会蒸发,总结水与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多角度、多方式解释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两个透明的玻璃杯、塑料薄膜(保鲜膜)、一块抹布、一盆绿萝盆栽、一个密封塑 料袋、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哟! 请大家仔细看,老师的魔术即将开始。 2.用湿抹布在黑板上擦几下,过一会儿,黑板就变干了。 3.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魔术神奇吗 为什么黑板一下子就变干了 呢 黑板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 下吧! 以“魔术”导入,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迅速聚焦到 本课探究的问题上。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思维碰撞,水去哪了 1.展示两幅图片:湿的手变干了、雨天过后有积水的水洼变干了。 提问:你觉得手上的水和水洼里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 它们是 怎么不见的呢 2.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变成空气飞走了、被太阳晒 干了等)
(
60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3.提出蒸发的概念:蒸发是指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4.再次抛出刚才的问题,学生纠正前概念。(变成水蒸气跑到空 气中去了) 活动二:火眼金睛,观察生活。 1.教师:同学们有没有留意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出现了蒸发现象 呢 细心的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 2.学生思考回答。(晾晒的湿衣服慢慢变干,锅中的水会被烧干等) 3.教师:看来同学们的眼睛都非常厉害,居然能发现这么多的蒸 发现象。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到蒸发过程呢 活动三:科学探究,验证解释。 1.用课件给出课本中的实验步骤。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我几天 前在教室里已经放好了这两个杯子。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杯子的水位高度变化以及塑料薄膜上 出现的现象,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成果:没盖塑料薄膜的杯子的水位明显降 低;盖有塑料薄膜的杯子水位无明显下降,但塑料薄膜内侧出 现了许多小水珠。 4.拿出准备好的一盆绿萝盆栽,将透明塑料袋套在绿萝的叶子 上,扎紧袋口,放置在太阳底下1~2天。让学生课后注意观察 塑料袋中的现象,并试着做出解释。 活动四:归纳整理,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将水和水蒸气的维恩图补充完整。 1.引导学生关注到水除 了我们每天喝的这种 液态水以外,还存在着 其他形态。接着提出 蒸发的概念,便于后面 教学的展开。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 边的现象,并学会用科 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培养学生用科学实验 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解 释的能力。在实施过 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 生控制好变量,控制变 量法是实验中常用的 方法之一。 4.根据学生的描述过程 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 了实验内容和相应知 识点,适时引导学生对 水和水蒸气的特点进 行归纳整理。
三、研讨 (10分钟) 1.提问:在第一个实验中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 据是什么 2.小结: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 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 判断他们对实验内容和 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水 水 到 哪 里 去 了 蒸发 慢慢地 水蒸气
液态 看得见摸得着 较重 无 色 无 味 透明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气态 看不见摸不着 较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以一个“小魔术”导入,引出课题。接着以晾衣服,水洼变干等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 蒸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魔术”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说明,从学生身边 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
61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2课时水沸腾了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水沸腾的现象,对此也有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 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但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知道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体积会变大。 科学思维 *通过交流、分析、概括等方法,知道水沸腾与水蒸发两种现象的异同。 探究实践 *学会正确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观察知道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现象。 *用口述、图文结合、数据等方式表达水加热过程、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 态度责任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水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 学会动手组装水沸腾的实验装置,明确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的演示视频等。
学生准备 漏斗、塑料袋、三脚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硬纸盖、水、实验记录 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用课件展示一杯水的图片,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 水进行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请你想一想。 学生1:水会被烧开。 学生2:杯子里会不断地冒“白气”。 学生3:会把杯子里的水烧干。 2.教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科学课堂吧!(板书 课题) 从图片到聚焦的问题,都 明确了这节课需要在加 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 水的变化,为下面的实验 作铺垫。
二、探索 (25分钟) 活动一:认识和组装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用课件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2.介绍测量水温的方法,并用微视频演示。 3.介绍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组装实验装置。 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组装 实验装置,并用来进行 相关实验操作。
(
62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1.在烧杯里装入200mL清水,点燃酒精灯,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加热。 2.边加热边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3.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出现的各种现象。 4.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继续加热,观察水的温度是否变化。 5.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 察袋子的变化。 2.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 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 的现象和温度数据,发 现水沸腾时的特点。
三、研讨 (10分钟) 1.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 水面之上看见有“白气”产生。 2.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现象 学生回答: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 水的温度不再上升,塑料袋膨胀变大,且内侧出现小水珠。 教师适时指出: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 规定的。 1.第1个问题,在实验过 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 生从水中、水面和水面 之上进行有顺序的观 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第2个问题,水的沸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是100℃,这是学生比 较容易测得的数据,但 他们容易忽略水在沸 腾过程中会一直保持 100℃的现象。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水中:产生气泡 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 水面之上:产生“白气” 水沸腾的温度:100℃
【教学反思】
本课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 定的挑战性,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是以观察为主,这一课则是操 作、观察、记录同时开展。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水沸腾的现象进行观察,还有学习温度计和酒 精灯的使用,所以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教学。
对学生来说,本节课出现的很多仪器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和使用的,所以我第一 节课主要以课件结合微 视频介绍实验器材的认识、组装和使用方法,并且亲自演示了这些仪器如何使用,同时也请学生操作了几 遍,让学生熟悉仪器。第二节课由于是实验课,纪律较教室内来说没那么好,需要花一 定的时间在实验纪 律的管理上。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63
)
第3课时 水结冰了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对学生来说,冰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他们对冰的直观感受就是冷。很多学生不知道水 在什么温度时会变成冰,也很少有学生知道水结冰后的其他变化。这节课将通过观察水结 冰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来深入了解水结冰的现象。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后,水的温度和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认识到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变成固体状态并向周围 放出热量。 科学思维 *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实践 *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出水结冰时的各种变化。 *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冰与水是否为同一种物质。 态度责任 *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通过水结冰的实验对物质形态变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
难点 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试管、清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展示一幅冰雕和一幅雪景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图片中有什么 吗 (预设:有栩栩如生的冰雕,也有洁白的雪) 2.追问: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这些漂亮的冰雕和雪是怎么来的 呢 (预设:冬天天气冷了,水就会结冰,冰雕都是用冰做的) 3.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水结冰的过程是怎样的呀 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水结冰了。(板书课题) 运用冬季场景,唤起学生 的前概念“冬天的环境温 度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 固态的冰”。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头脑风暴,预测现象。 1.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水会很冷、水可能会结冰、水会变 成雪等) 3.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许多的想法,而且你们的想 法都相当不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见证水结冰的过程吧! 1.先让学生进行预测,然 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 预测结果是否与事实 相符,能产生认知冲 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
(
64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二:观察水结冰的过程。 1.用课件介绍实验步骤,并讲解操作要点。 2.讲解:在碎冰块里加入食盐是为了加快冰的融化,吸收热量,降 低水的温度。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下雪的时候不算冷,雪融 化的时候更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学生分组实验。 4.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活动三: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 1.观察试管中的冰,简单说说冰的特点。 2.引导学生归纳。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 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通过观察水结冰的过 程,可以感受到水结冰 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通过归纳和梳理,进一 步比较冰和水的异同 点。在比较的基础上, 让学生认识到冰是固 态的,水结冰后,形态 发生了变化。
三、研讨 (8分钟) 1.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冰还是水吗 讲解:水结冰后,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温度降低,体积增 大。水结冰后,只是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冰还是水。 2.交流研讨:每个小组水结冰所需要的时间有些不一样,这是为 什么呢 3.我们的发现: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加入食盐量的多少会 影响试管中水结冰的快慢。 通过充分的交流研讨,帮 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结 冰只是形态的变化,冰和 水 是 同 一 种 物 质 ” 的 概念。
四、拓展 (3分钟) 查阅资料,固态的冰还能变成液态的水吗 有哪些现象和证据 支持你的想法 把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完成自己课外知识 的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冰 变成水的转化过程,同时 也为下节课作铺垫。
板书设计 水结冰了 水结冰的温度:0℃ 体积增大 给水降温(放热)烧杯外壁出现有小水珠 液体→ 固体
【教学反思】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学生最后在看到水结冰时所显示的温度都低于0℃,而学校提供的温度计 能测量的最低温度都是0℃,因此无法准确读出数据。因此后面我让他们注意观察水是在什么时候、什么 温度下开始结冰的,避免错过测量的时机。有个别小组不按要求实验,将盐误加到试管内。以后课程中, 应加强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的学习。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65
)
第4课时 冰融化了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冰融化了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但是学生可能很少去细致地观察冰 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过冰融化成水后体积的变化。本课时将引导他们对冰融化的过程 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进而认识到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且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科学思维 *能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找到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化的证据,能建立起热量和水的状态 变化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 *加热冰块,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现象。 *收集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证据,得出相应结论。 态度责任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了解到在自然界中,水的液、固、气三态共存,且这三态能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融化成水。
难点 知道冰融化的原因是冰吸收了外界的热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冰融化的视频等。
学生准备 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教师: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水结成冰需要放出热 量,降低温度。那么,如果老师给冰块一直加热,你会看到什么 现象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好吗 2.请同学们先观看“冰慢慢融化”的小视频,然后思考回答问题。 (预设:冰块会融化) 3.追问:冰一瞬间就会全部融化,变成液态的水吗 (预设:不会, 是慢慢融化成水) 4.为了切身体验冰融化这个神奇的过程,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 的脚步走进今天的科学课堂吧!(板书课题) 播放微视频让学生感受 冰融化时的场景,唤起前 概念“温度升高,固态的 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体验冰融化了。 1.取一小块冰,放置在蒸发皿里,然后用吸管对着冰块吹热气,观 察冰块的变化。
(
66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学生思考:为什么向冰块吹热气,冰会融化 解释:热气的温度高于0℃,冰块吸收了热气里的热量,就会慢 慢融化了。 活动二: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1.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2.出示实验材料:一杯热水和一支试管(内有冰)。提问:你能利 用这些材料探究冰融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3.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 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小组讨论:冰在融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 6.小结:冰吸收热量,逐渐融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为 0℃,体积变小。 活动三:探究水、水蒸气、冰之间的转化关系。 1.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派代表说一说各组的看法。 3.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1.在活动一中,只观察到 了冰融化了,却没能很 好地观察到其他变化。 因此需要设计活动二 的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冰融 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 生认识到冰是如何融化 成水的。 3.通过画转化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水的三 态变化,进一步感受物 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 规律。
三、研讨 (10分钟) 1.学生围绕教材上的三个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想法。 2.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吗 3.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 考:自然界中,水的三种形态是怎么样转化的 通过课堂研讨,明确水、 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 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
四、拓展 (3分钟) 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谁 融化得更快一些呢 请同学们回去以后认真思考,完成实验。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自主设计实验, 完成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 冰融化了
(


吸热
水蒸气

放热
)
【教学反思】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使用温度计的熟练度还有待提高。有的同学还没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下降 就开始读数,我看到有的同学记录的冰块初始温度居然是十几摄氏度。还有好几个小组测出来的初始温 度都在0℃以下,课后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冰块太大,没有使温度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内,从而导致 实验出现了误差。后面实验时应该把冰块捣碎,用碎冰进行实验。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67
)
第5课时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早已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本课时将通过对比 实验的方法,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 的溶解能力不同"这一科学概念。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通过溶解实验,认识到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思维 *能初步建立直观模型解释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 探究实践 *设计实验,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关系。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态度责任 *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观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 样的。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食盐20克,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克,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 璃棒2根、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出示两杯清水。教师:这两杯清水是一样多的,水里没有其他 物质。现在老师往其中一杯水里面加入一小勺食盐,往另一杯 水里加入一小勺白糖,分别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现在你们发现 了什么吗 刚刚加入水中的食盐和白糖都不见了,这些食盐和 白糖去哪里了呢 (都溶解在水中了) 2.追问:再观察这两杯水,和原来的清水对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1: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学生2:尝一尝,咸的是盐水,甜的是糖水。 3.教师:好的,看来大家对于溶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溶解是指 物质完全和水混合在一起,不会沉淀到容器底部。 4.提问:如果老师不断地往这两杯水里加食盐或白糖,它们能一 直溶解下去吗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开启今天的科学探究 吧!(板书课题) 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 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 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 生思考:物质在水中能无 限地溶解下去吗
(
68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说一说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1.除了食盐、白糖以外,我们还知道味精、鸡精、小苏打、纯碱等物 质都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有学生说到了面粉,这里需要对面 粉是否能溶解在水中进行解释:实际上面粉是不能溶解在水中 的,比如在杯子中的水里加入面粉,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杯底 会留有面团。所以面粉不能溶于水中。 2.教师用课件展示三幅图片:小苏打、食用碱、味精。提问:你们 认识它们吗 你家厨房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 这三种常见的 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那它们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不一样) 3.追问:怎么去证明它们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呢 4.讲解:我们可以向三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这三种物质,通过 观察它们在水中溶解的量来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活动二: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1.让学生预测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 强,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2.介绍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提问:这个实验设置了哪些实验条件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归纳与讲解:设置不同条件,如食盐和小苏打;设置相同条件, 如取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相同、都进行搅拌、每次加入食盐和 小苏打的量相同等。像这样只改变一个条件,而其他条件不变 的科学研究方法,叫作对比实验。 4.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关键操作。 (1)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水为什么要一样多 (2)怎样加入食盐和小苏打 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 (3)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 (4)什么时候停止加入食盐和小苏打 (5)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5.学生分组实验,并正确填写实验记录单。 6.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 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食 盐的溶解能力更强。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 案是比较难的,设计实验 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 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 对比更有效。
(
69
)
三年级科学上 ·JK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三、研讨 (8分钟) 1.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 多少份小苏打 答:50毫升水能溶解7份食盐,2份小苏打。 2.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答: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答:方便记录50毫升水中溶解的食盐份数和小苏打的份数,还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说服力。 研讨环节中有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 实验过程,通过解决这三 个问题,基本上就能掌握 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四、拓展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看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
(3分钟) 力有什么区别。 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板书设计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食盐溶解能力强,小苏打溶解能力弱
【作业设计】
1. (浙江·温州)小明在100毫升冷水中加入4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底部有白色物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C )。
A. 继续搅拌五分钟,食盐可能全部溶解
B. 这杯溶液还能溶解更多食盐
C. 加热这杯溶液,能够帮助食盐继续溶解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还不够深入。学生在描述的时候, 一开口就说食盐和小苏打都 能在水中溶解,且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这一结论,而忽略了实验现象。我也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你看 到什么现象说明它们能在水中溶解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现象是很重要的,只 有在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
70
)
(
71
)第6课时 加快溶解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很多学生都知道有些物质跟食盐一样,加到水中能够溶解,而且知道搅 拌、加热能加快溶解,但是对于如何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还不太了解,尤其是对实验探 究中的“控制变量”不太清楚。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搅拌和加热等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认识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科学思维 *通过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认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保持 其他条件不变。 探究实践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等量水中相同质量食盐溶解速度的不同。 *通过实验对“对比实验”有更深刻的了解。 态度责任 *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方法有加热和搅拌。
难点 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质量相同的食盐4份、透明玻璃杯4个、玻璃棒2根、冷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把一 块红糖放到水里,静置不动很久才能完全溶解。有什么办法可 以加快红糖块的溶解呢 (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搅拌和用热水冲泡可以加快红糖的溶解。 2.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得非常仔细。猜 想了许多可以加快溶解的方法,那这些方法真的都能加快溶 解吗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常见的物质——食盐,今天我 们就用它来当主角,一起探究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吧!(板书 课题) 红糖是学生在生活中经 常用到的材料,以学生熟 知的物质引入,唤起学生 的“前概念”,产生头脑风 暴 , 激 发 学 生 的 探 究 兴趣。
二、探索 (24分钟) 刚刚同学们想到了很多可能会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你们想先 探究哪个因素的影响呢 (温度或搅拌) 活动一: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学生讨论实验方法(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确保实验的可对比 性)以及实验中要相同的条件。 预设: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样多的盐、同时加入。
三年级科学上 ·JK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用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讲解。 3.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在热水杯中加入的食盐先不见了,而此时冷水杯中还有 部分未溶解的食盐颗粒。 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较快。 活动二: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前一个实验我们探究确认了温度会影响溶解的快慢,接下来 如何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呢 2.引导小组讨论,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 要改变的条件:搅拌与不搅拌。 相同的条件:两杯一样多且温度相同的水、一样多的盐、同时 加入。 3.教师提示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小组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与交流实验发现。 1.让学生明确设计对比 实验应注意进行变量 的控制,只能改变一个 条件,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在第一个实验 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第 二个实验的方案,强化 学生对“控制变量”的 认识。
三、研讨 (10分钟)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加热、搅拌都能加快溶解;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所得。 2.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么做 答:可以把食盐加入热水中,并不断地进行搅拌,这样食盐就会 溶解得更快。 通过研讨环节强化学生 对对比实验的认识。
四、拓展 (3分钟) 1.展示图片:研钵。提问:这个实验器材有什么用呢 学生:可以把大块的物质磨碎,变成小颗粒。 2.教师:物质颗粒的大小也能影响溶解快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 自己探究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引导学生探究颗粒大小 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充分 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 素,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 的认识。
板书设计 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加快溶解的方法:加热、搅拌
【教学反思】
在聚焦环节,学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在操作之前,我强调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 一些操作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做得非常好。但是我没有强调学生进行记录和进行有效的分工,在这种 情况下,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少数学生没有任务可做,或者他们对于自己的任务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需要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予以纠正。
(
72
)
(
73
)第7课时混合与分离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对于一些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学生往往想到的是利用磁铁、筛网、在水中的沉浮性等进 行分离。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后,这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从另一角度去思考 如何分离这些物质:利用混合物中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先把其中某种物质溶解, 分离出另一种物质,再想办法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了解到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探究实践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借助“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对实验进行描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意识到通过分离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可以达到分离食盐和沙的目的。
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过滤装置和蒸发装置来分离食盐和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仪器一套、对应的装置卡片、过滤过程微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沙、食盐、筛网、过滤装置、蒸发装置、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用课件展示一幅超市里的五谷杂粮区的图片:我们经常会看 到人们在取绿豆和大米的时候不小心把绿豆和大米混合在一 起了。超市老板面对这个问题也很苦恼,聪明的你,赶紧动脑 想一想怎样才能快速地把绿豆和大米分离出来呢 (预设:用 筛网来分离)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比如食盐洒落 在沙土里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 今天的科学课堂吧!(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直接导入,使 研究的问题直观、清晰,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 兴趣。
二、探索 (25分钟) 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指导学生观察食盐和沙,然后分组讨论食盐和沙的特征,并填 写记录表。 1.先观察食盐和沙的特 征,为探索分离方法作 铺垫。
三年级科学上 ·JK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提问:如何区分食盐和沙,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 (小组派代表 回答) 预设:食盐是白色(无色)的、颗粒小、半透明;沙是黄色的、颗粒 小、不透明。 活动二:分离食盐和沙(过滤)。 1.将食盐和沙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后,提问:现在你能想办法将它 们分离出来吗 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的食盐和沙的特点思考分离的方法。 提问:我们还能像分离绿豆和大米那样,用筛网来分离食盐和 沙吗 (学生思考并猜测) 3.出示筛网,让学生亲自试一试,看一看能不能用筛网分离出来。 4.提问:刚才我们试过了,用筛网达不到分离的效果,这是为什么 呢 (学生讨论) 5.讲解:因为食盐的颗粒比较小,而沙中也有很多较小的颗粒,用 筛网的话,食盐和许多沙的小颗粒都能通过筛网,无法达到分 离的目的。 6.我们根据颗粒大小、颜色都不能把食盐和沙分开。它们之间还 有哪些不同呢 (此时可以将一份食盐和一份沙分别倒进水 中,提示学生从溶解性不同的角度思考分离方法) 7.提问:食盐能在水中溶解,而沙不能。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借助 其他工具将它们分开呢 8.出示过滤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过滤这种方法。 9.教师小结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10.用微视频演示完整的过滤实验操作。 11.学生分组实验,完成食盐和沙的分离。 活动三:分离食盐和水(蒸发)。 1.讨论:我们成功将沙分离出来了,可食盐却溶解到水中去了,有 什么办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2.引导学生思考:水越多,溶解的食盐就越多。如果想办法把水 弄干,里面溶解的食盐会怎么样呢 3.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引出蒸发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4.用课件介绍蒸发装置及各个仪器的作用。 5.学生观看相关实验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6.分析研讨实验中的发现。 2.先引导学生产生用筛 网不能分离出食盐和 沙的认知冲突,进而提 出用溶解和过滤的方 法可以分离出沙,激发 学生的探究兴趣。 3.通过蒸发分离食盐和 水的方法,发现食盐溶 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 一个可逆的过程。
(
74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三、研讨 (8分钟) 1.蒸发皿中出现了很多白色颗粒,这些物质是什么 (盐) 2.仔细观察,这些白色颗粒和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盐有什么区别 讲解:直接从食盐水中蒸发得到的食盐颜色偏黄,颗粒较大,还 含有许多其他杂质,必须经过复杂的加工程序,才能得到洁白 无瑕的食盐。 对蒸发得到的产品进行 研讨,进一步让学生明确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一 个可逆的过程,可以将食 盐溶解在水中,也能从食 盐水中分离出食盐。
四、拓展 (3分钟)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呢 试一试吧!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混合与分离 过滤蒸发 (贴对应的装置卡片)
【作业设计】
1. (湖北 · 汉川)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 一周后我们观察发现( B )。
A. 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无其他现象发生
B. 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盐粒
C. 杯中的水没有变化
2. (广东 · 南沙)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 )。
A. 汤内水分的蒸发导致盐溶液的浓度增大
B. 汤内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C.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教学反思】
对于食盐和沙的分离,部分学生觉得可以用筛网分离,我最开始是直接告诉他们说这样是行不通的,但 部分学生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总觉得筛网密一点就能达到分离的目的。后来在下个班的教学时,我给学生 准备了一个密一点的筛网,让他们自己动手体验,最后发现分离效果不好,而且很容易把筛孔堵住,所以不能 用这个方法。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向学生千叮万嘱、硬性灌输远比不上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感受。
(
75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8课时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了水的三态之间 可以互相转化。但对其他物质的发生的变化还不太熟悉,不知道它们变化后是否还是原来 的物质。本课时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一些物质的形状、大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并没有改变。 科学思维 *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对比理解,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 探究实践 *利用捏橡皮泥、折纸等活动,探究有些物质在发生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利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并对实验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异同。
难点 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的相同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折纸教程视频等。
学生准备 橡皮泥、纸张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聚焦 (3分钟)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教师: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哪些认 识 在经过这些变化后还是水吗 (学生回答) 2.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注意到这类变 化吗 它们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否相同呢 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观察身边的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 让学生思考其他物质在 形态变化后与水的三态 变化是否相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捏橡皮泥。 1.教师:同学们都玩过橡皮泥吗 你喜欢把橡皮泥捏成什么形状 呢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捏橡皮泥吧! 2.请各小组取出橡皮泥(记录下最开始的形状),把橡皮泥捏成自 己喜欢的形状。注意边捏边观察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3.把捏好的橡皮泥放置在讲台的中间进行展示。 4.提问: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橡皮泥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被 捏过的橡皮泥还是橡皮泥吗 (学生讨论回答) 1.通过让学生体验捏橡 皮泥、折纸等趣味活 动,激发学生的积极 性,将橡皮泥和纸转变 成各种形状,感受物质 的变化。
(
76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5.小结: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它还是橡 皮泥。 活动二:折纸(纸青蛙、纸鹤、纸船等)。 1.刚才我们通过捏橡皮泥让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老师教大家 一个有趣的折纸游戏,用一张纸折出一只能跳起来的纸青蛙。 2.请同学们观看纸青蛙的折叠教程的视频,初步了解折叠的 方法。 3.各小组依据视频教程来动手实践,也可以跟着老师的步骤一 步一步地折叠。 4.探讨纸被折叠前后是否还是原来的物质。 活动三: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 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橡皮泥揉捏形状不同是纸折叠、撕碎形状、大小不同是水加热、降温形态不同是
2.让学生将水的三态变 化与橡皮泥、纸的变化 进行比较,归纳和总 结,发现橡皮泥和纸、 水等物质都是形状、大 小等形态方面发生了 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的 物 质 , 还 是 原 来 的 物质。
1.橡皮泥、纸的变化和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研讨 讲解:都只是形状或者大小发生了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通过研讨环节,加深学生
(8分钟) 2.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水这样的变化吗 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讲解:把树木做成各种家具和木板,茶叶泡茶,糖溶解在水中, 玉石加工成各种玉器等。
1.展示一张压瘪的乒乓球图片,提问:有什么方法让它恢复原状
呢 (放入热水中)
四、拓展 了解生活中的“热胀冷
(5分钟) 2.小结:乒乓球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所以瘪下去的地方又鼓起 来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缩”现象。
3.你知道其他类似的现象吗 课后做一个小调查。
板书设计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形状变化) 大小变化→原来的物质 形态变化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橡皮泥和折纸感受物质的变化,学生热情高涨,非常积极。通过让学 生亲身实践,不仅促进了他们小组的合作能力,也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根据观察到的 物质变化特点。通过研讨等活动总结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
77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一单元复习课
核心素养 目标 *复习水的三态变化,感受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比较不同形态的水的特点。 *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并掌握加快溶解的方法。 *复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感受物质的变化,知道物质若只是形状、大小、形态等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总结并加深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
难点 对本单元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的掌握。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一、导入 (8分钟) 1.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水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 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吧!(好!) 2.教师出示ppt:我们在1—4课学习了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 点,以及水、冰、水蒸气相互转化的条件。第5、6课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混合与分离。
二、探索 (25分钟) 回顾一:水的三态变化 1. (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 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2.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 根据己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结冰时水从液体变 成了固体了) 3.提问: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地晒干了。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 (衣服上的水消失 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 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 (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带领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图进行补充) 5.在进行水的加热实验时我们会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又有哪些需要注 意的点呢 (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脚架等) 注意:①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②酒精灯的结构和使用。 回顾二:物质的溶解 1.提问: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回顾一下我们在课堂上把哪些物质放入到 水中进行溶解了呢 (溶解了食盐、小苏打)“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个实验我们是如 何开展的呢 怎样可以加快溶解呢 (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压碎) 2.在进行水的加热实验时我们会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又有哪些需要注 意的点呢 (烧杯、搅拌棒) 注意: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
78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二、探索 回顾三:混合与分离 1.分离食盐和沙子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搅拌、加热、压碎) 2.我们是利用什么原理将沙子和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呢 (食盐溶于水而沙不溶于水) 3.在实验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酒精灯的使用) 回顾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形态、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水 回顾一:水的三态变化 回顾二:物质的溶解 回顾三:混合与分离 回顾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业设计】
1.填一填。
冰、水、水蒸气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请根据下面箭头表示的变化,在( )中填上“放热”或“吸热”。
(
水蒸气(气态)

(
放热
)
(


)
(
吸热
)
(
吸热
)
(


)
(
放热
)
冰(固态)

(


)
°
)
2.为了研究温度是否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乐小新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如图是乐小新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下列准备正确的是( ABCD )。 ( 多 选 )
A. 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
B. 两杯水 一样多
C. 准备两个透明的杯子
D. 准备两份一样多且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
(
79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二单元 空 气
课标解读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④说明空气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⑤观察并描述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 ⑥知道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为三个层次来了解空气: 1.整体感知空气:空气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第1课) 2.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可以被压缩的、是有质量且 质量可以称量的、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第 2课到第7课) 3.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 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第8课)。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描述物质的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2.可帮助学生用直观模型说明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的现象。 3.学习自制孔明灯等,了解科学家解释自然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 的兴趣,初步了解科学的本质。
主要学习活动 1.观察 2.测量 3.实验探究
80
第1课时感受空气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基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学生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 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 它们的相同特征的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本课时将用各种简单材料开展研究,并用气泡图 梳理前概念,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特征,从而为本单元后续的内 容作铺垫。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思维 *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 *尝试运用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探究实践 *借助身边的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认识空气的特征。 *通过传递游戏,明确空气的特征以及和其他物质作对比的相同点。 *以讨论、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对空气进行描述和交流。 态度责任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减少空气污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 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证实观察 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用来画气泡图的白纸、透明的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气球、学生活动手 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3分钟)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请同学上来体验摸黑盒(什么也不放)游戏,让学生说一说感 受。(预设:什么也没有) 2.教师指出:黑盒里确实存在一种东西。让我们用一个谜语来认 识它:“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在你身边常围绕。说 它宝贵,它又到处有;说它普通,你又离不了。”同学们,你知道 它是什么吗 (空气) 3.引导学生根据谜语和生活经验将空气的气泡图补充完整。(不 必急于指出错误,可后面再进行纠正和补充) 以摸黑盒游戏和有关空 气的谜语导入,迅速激起 学生的兴趣,聚焦问题。
(
81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3分钟) 活动一:传递游戏。 1.教师:为了更好地感受空气,认识空气的特征,让我们通过一个 传递游戏来进行实际的探究吧! 2.讲解游戏规则并探讨选择哪种容器比较合适。 3.让学生以一竖排为小组,用刚才讨论出的容器分别传递石头、 水和空气,看哪一组传递得更快、传递效果更好。 4.小组汇报在活动中的发现。教师提示:可以用“我用( ) 传递石头(水、空气),发现石头(水、空气)具有( )的特 征"这样的句式。 活动二:感受空气。 1.引导学生吹哨子、吹气球,用透明塑料袋装空气,感受空气能流 动、占据空间。 2.引导学生摸一摸刚才的透明塑料袋、气球,然后颠一颠,挤一 挤,在玩中体验空气占据空间、具有质量(很轻)。 3.再次展示刚才的气泡图,学生修正和补充之前关于空气的 认识。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 认知,从而在游戏中了 解、验证空气的特征。 2.通过实际体验后,再回 到气泡图的归纳整理 上,纠正学生原先的一 些错误认知,这个气泡 图中的关键词,将是接 下来探索的重点。
三、研讨 (7分钟) 1.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2.小结: (1)空气和水的共同特征: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等。 (2)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特征: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等。 本环节既是对空气特征 的研讨及总结,也是对观 察方法的总结。
四、拓展 (3分钟) 展示一些图文资料,介绍固体、气体和液体。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阅读 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感受空气
无味 很轻 (


) (



)人呼吸需要空气 (
空气
) (
作用
燃烧需要空

) 特征 (
很软
) (

物离不开空气
)无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空气单元的第1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探究活 动奠定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这一 特征,有个别小组还能说出 空气也有质量等特征。通过活动,学生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没能抓住学生们说出“可以闻空气”这一方法,来给学生们补充:观 察事物的方法除了看、摸以外,有一 些物品还可以通过闻气味、捏软硬等方法观察。还有课堂上的教学语 言组织得不够精练简洁,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
82
)
第2课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认知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据空间是比较好理解的,而空气也会 占据空间与他们原有认知是不太符合的。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具有实际形状的物质才能排挤 原来的物质,从而占据空间。要解决这个认知难点,需要先让他们亲自体验实验过程,再进 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进而达成“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共识。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思维 *通过描述、分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理解并解释“空气占 据空间”这一事实。 探究实践 *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分步操作,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猜测空气占据空间,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进行验证。 态度责任 *能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对研究空气有深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验证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事实。
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空气能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半瓶水、一块橡皮泥、两根吸管、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水槽、透明硬塑料杯子、球针、纸巾、水、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橡皮泥、吸管、塑 料瓶、学生活动手册等,小组共用的擦拭用纸巾或毛巾。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瓶中的现象。 (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 慢上升) 2.教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固体(石子)和液体(水)都会占 据空间,那么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 3.出示透明塑料杯和纸巾。提问:如果把揉成团的纸巾粘在杯子 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淹没杯底时,里面的纸团会湿 吗 (学生进行预测) 4.追问:你们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5.小组讨论,派代表说一说。 6.揭示课题:怎么证明我们的预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空气 能不能占据空间。(板书课题) 以“乌鸦喝水”的动画引 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 点,调动学生的探究兴 趣,又使“占据空间”这个 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 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什么 叫占据空间。
(
83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压杯入水。 1.用课件展示实验要点,各组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 会湿。 提示:①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②水要没过杯底;③纸团要粘 牢固。 2.分组实验,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请各小组派代表依次汇报自己组在实验中的发现。 4.师生共同总结: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没 有发生变化,杯底的纸团没有湿,说明水槽里的水没有进到杯 子里面。 活动二:扎孔观察。 1.提问: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们有办法让水 进到杯子里吗 (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为安 全考虑,教师可提前准备扎好孔的塑料杯)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简单交流: (1)在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预 设:杯子中水面变高了) (2)水是什么时候跑到杯子里面去的 (预设:松开手指以后) (3)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 (预设: 变湿了) 5.师生共同总结:移开手指后,杯中的水面变高了,杯底的纸团湿 了,说明水槽里的水有进到杯子里。小孔处的变化是出现气 泡,说明空气跑出去了。 活动三:打气观察。 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 再回到杯子中去吗 (向杯子里打气) 2.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 能将水挤出杯子吗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分析:因为打入的空气越来越多,杯中空气所要占据的空间也 越来越大,便会把水往下挤压,这样水就会慢慢地被挤出来了, 空气重新充满了杯子。 在这三个活动中,出现了 多个现象——水的变化、 空气的变化以及纸团的 变化,需要引导学生分门 别类地记录好。其中的 难点在于如何基于事实 (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科 学的解释,这就需要教师 加以引导。
(
84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三、研讨 (5分钟) 1.提问:在刚才的三次实验活动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 2.课堂小结: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空气能占据一定的 空间) 3.提问引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现在你们能回答我,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预设:能)划去课题的“吗”字。 在研讨环节要注意引导 学生将三次实验中观察 到的现象与空气占据空 间的事实建立联系,并试 着作出科学的解释。
四、拓展 (10分钟) 1.出示小挑战的材料: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 2.提问: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 来吗 3.小组活动,试一试怎样才能在不破坏瓶子的情况下将水挤 出来。 4.教师适时提示:把两根吸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中,一根 插到水面以下,另一根在水面以上,再用橡皮泥封住瓶口。通 过在水面以上的吸管向瓶中不断地吹气,水就会被挤出来。 5.继续小组活动,学生根据提示试一试、玩一玩,然后说一说对 “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的认识。 通过拓展游戏,让学生对 “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 概念有更深的认识。
板书设计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不会湿 杯内有空气 会湿 水进入杯子
【作业设计】
1. (广东 · 南沙)小明做社区志愿者服务时发现,盖好瓶盖的空塑料瓶无法被完全踩扁,这是因为( C )。
A. 空气能被压缩
B. 空气有质量
C. 空气能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
关于“压杯入水”的实验,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一点不足:如果杯子不垂直插入,很难达到理想 的实验效果。而且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实验结论。同时,实验结束后,桌上散落着 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后面可以考虑对实验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做“扎孔观察”和“打气观察”的实验时,学生现场扎孔效果不好,且不太安全。经过几个班的教学 后,我想到一个办法:事先扎好小孔,并用封条封住小孔,待完成第一个实验后,撕开封条,就可以进行后面 两个实验,以减小实验的难度,且提高了安全性。
(
85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3课时压缩空气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是一种物质,有着物质的 一些共有属性。但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能否改变众说纷纭,也 不能给出有理有据的猜测。本课希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试探性地 从微粒的层面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相关实验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 *知道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或扩张,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科学思维 *用比较的方法,区分空气和水相同条件下被压缩时的不同特点。 探究实践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空气和水是否可以被压缩,并记录实验现象。 *用画图或口述的形式描述空气被压缩时的现象。 *简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的原理。 态度责任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认识到压缩空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感悟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具有可以被压缩的特征。
难点 运用绘画等形式对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实质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水、带刻度的注射器、橙子皮、靶盘、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用课件展示一张游泳圈的照片,提问:夏天我们去玩水的时候 是否都有使用过游泳圈呢 你们知道游泳圈里装的是什么吗 (空气) 2.追问:那空气是怎样被我们装入小小的游泳圈里的呢 请你想 一想。(学生讨论回答) 3.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和水、石头一 样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那空气与水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板 书课题) 通过熟悉的游泳圈的话 题引入,将问题聚焦到本 课的关注点上——空气 的压缩。
(
86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15分钟) 活动:感受空气的压缩。 1.出示注射器,介绍注射器的结构。 2.用课件展示具体的活动要求。 3.学生进行向下压和向上拉活塞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组织学生从两个角度来描述现象。 (1)刻度的变化。和水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受力后容易被压 缩和拉伸。 (2)力的感受。在向下压、向上拉的时候,水和空气给我们的感 受是不一样的。 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 样去探索,养成良好的科 学态度,重视事实和证 据,在探究中收集证据, 并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 界的运行机制。
三、研讨 (10分钟) 1.通过微视频或者板书演示的方式,告诉学生如何用画小圆圈 的方式来表示预测结果。 2.让学生用小圆圈的图示来表示空气微粒和水微粒,画出向下 压、向上拉后颗粒数量、颗粒间隙、颗粒分布情况,并说说这样 画的理由。 3.教师利用压缩海绵等实例来解释空气被压缩的原理。学生交流 观点,发现问题。(预设:数量不同、分布不同、间隙大小变化) 4.学生修正所画图示。 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认 识到空气是由许多微粒 组成的,微粒之间的距离 可以改变,因此很容易被 压缩和拉伸。
四、拓展 (10分钟) 1.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补充单元气泡图。 2.举例说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小游戏:制作空气压缩枪。 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 将本课学过的知识加以 应用。
板书设计 压缩空气 装水:压不动,拉不动 注射器装空气:能向下压,也能向上拉 原因: T 微粒大小、数量不变,距离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选用的是学生熟悉的注射器。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玩注射器,让他们 在玩的时候能发现一 些现象,并引导学生猜测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 活动中渗透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 点不足,规定使用注射器来探究空气可以压缩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 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限制实验使用的器材,让学生自由设计验证活动(比如利用塑料袋、气球等),教学效 果也许会更好,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方式发展呈多样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宽,从而真正 体现新课程理念。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87
)
第4课时空气有质量吗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已经学会利用天平的倾斜来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但对具体怎么用 天平测量质量还不够清楚。而且根据他们的经验,空气的质量是感觉不出来的,很容易让他 们产生“空气没有质量”这一错误认知。本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确空气作为一种物质, 也具有物质的一些本质属性,比如质量。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 探究实践 *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 量空气的质量。 *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到在称量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态度责任 *能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彼此分享交流、接纳别人的意见。 *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并形成寻找有力证据证明自己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有质量且可以被称量。
难点 测量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验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出示简易天平,引导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比较物体的轻重) 2.出示一些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习题,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天平可以用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 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 时候)。 4.聚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探究空气是 否有质量。(板书课题) 通过学生熟知的工具,唤 起学生的前概念,点明本 课的内容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
(
88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思考探究方法,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1.大家都对天平比较熟悉了,这个单元我们一直在研究空气,那 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2.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教师: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这只是你 的猜想,科学家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后来他们去寻找方法 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我们也来想一想,用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 验装置怎样去证明我们的猜想 4.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出示打气筒) 5.观看视频,学习实验的操作过程,并讲解操作步骤以及注意 事项。 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然后在班级记录表 上记下绿豆数量。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 会用符合逻辑的解释去 描述实验事实(如用小圆 圈表示空气微粒),让学 生关注“空气作为一种物 质,是有质量的"的特征。
三、研讨 (10分钟) 1.请全班交流讨论: (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 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如果不一 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 (2)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展示各组的实验结论,并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 预设:绿豆大小没有完全一样、打入每筒空气的量不一样、记录 绿豆数量的时候数错了等。 3.小结: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 有质量的。(划去课题的“吗”字) 对实验中的发现进行探 讨,让学生体验分析的过 程,总结出空气也具有 质量。
四、拓展 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会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验证
(5分钟) 怎样 空气是有质量的。
板书设计 空气有质量吗 初始状态 加入10筒空气后 再加入10筒空气后
【教学反思】
“空气有质量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能答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学生理所 当然地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据此,我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质量,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自 己的猜想。通过实验,大家一致认可了空气具有质量这一概念,纠正了原先的错误认知,这样反而印象更 为深刻。
(
89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5课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课型 技能训练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了实验验证,体验了可以用绿豆的颗数表示空气 的质量。本节课将进一步体验测量所选择的标准物不同,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就不同,让学 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科学思维 *能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推测出更大体积空气的质量。 *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探究实践 *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的质量,并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通过类比、转化的方式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 *对比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标准物”,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 态度责任 *对空气质量的探究产生兴趣。 *养成保护空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标准物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演示器材、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 简易天平、回形针、小立方块、绿豆、乒乓球、打气筒、小塑料桶、能密封的塑料 袋、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出示一个打足气的密封袋,谈话:这个袋子里我打进了100筒 空气,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袋空气的质量吗 (板书课题) 预设:我们可以先称一下,再往里面打100筒空气,再称,最后 相减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2.谈话: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这个袋子打不进100筒空气了。 3.谈话:那可以怎么操作呢 上节课我们是打了多少筒呀 预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 )颗 绿豆,然后将绿豆的数量乘5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参考上节课的测量结果, 通过简单的数学估算,预 测另一袋空气的质量,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
90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寻找合适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1.谈话:想一想,除了用绿豆,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测量20筒空 气的质量吗 预设:还可以用大头针、回形针、图钉等测量空气的质量。 2.教帅:真棒,那你们觉得用这些物体称空气,所用的数量和绿豆 的数量是一样的吗 能预测一下数量各是多少吗 3.学生思考回答:应该不一样。选的物体比绿豆轻,用的数量就 多;选的物体比绿豆重,用的数量就少。 活动二:用不同的标准物测量空气的质量。 1.接下来我们就用多种物体(回形针、乒乓球、小立方块)来代替 绿豆,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及时的记录下每种物体的数量吧! 2.提问:在测量前,首先要做什么 (学生思考) 3.用课件展示具体实验步骤,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 4.以小组为单位,用绿豆、回形针、乒乓球、小立方块测量空气的 质量。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与自己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先让学生对测量结果进 行预测,如果预测和实测 结果差异大,这种通过测 量活动而获得的强烈反 差感,将会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
三、研讨 (10分钟) 1.提问: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质量的2种物体,一袋空气的体积比几颗绿豆大得多) 2.小结: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 )颗绿豆或( )个 回形针或( )个乒乓球或( )个小立方块的质量。 我们将这些数据乘5,就能算出100筒空气的质量。 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确相 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 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 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 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
四、拓展 (3分钟) 用课件展示电子秤称量打气前后的篮球时的示数变化。 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 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板书设计 +20筒空气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 ( ) 颗 绿 豆 或+( )个回形针 或+( )个乒乓球 或+( )个小立方块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我发现他们都能够说出一个充入100筒空气的气 球该怎么样去测质量,以及可以用其他物品测量空气的质量。在实验开始前,我让他们预测了结果,实验 后发现他们的猜测与实测结果相差甚远,都觉得空气实在太轻了。在研讨中,发现学生们的测量结果有所 差异,可能是因为人的走动或呼吸也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从而导致天平不稳定。还有 一 些学生对于天平 的使用不够熟练,出现了实验失败的情况,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行改进和完善。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91
)
第6课时我们来做“热气球”
课型 制作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 验的经历,对“热气球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这一前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热气球 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 ”这一问题不能给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做的。 科学思维 *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原 理,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探究实践 *学会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简易的“热气球”。 *能运用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难点 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以证实观 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孔明灯、班级记录表、热气球升空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塑料袋、硬纸板、纸筒、蜡烛、火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引入:播放一段关于热气球的视频。 2.提问:仔细观察,人们做了什么使热气球升了上去 (预设:加 热里面的空气) 3.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 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热气球 又是怎么升上去的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热气 球",通过制作的“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帮助学生将空气的冷热 与热气球的升降建立起 直接的逻辑关系。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制作一个“热气球”。 1.材料准备:塑料袋、硬纸板、火柴、纸筒、蜡烛。 2.实验指导: (1)明确实验的任务和要求。 (2)观看演示视频,初步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
92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3)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因为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火, 所以必须强调用火安全以及必要的快速灭火的知识。 (4)出示一个大的塑料袋,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它飞起来 呢 (用蜡烛加热)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袋子被蜡烛烧掉 (适 时出示纸筒,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热气球”的设计图,然后依据 设计图来进行制作。 4.依据本小组的设计图,合作完成“热气球”的制作。 5.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的“热气球”上升得最高。 6.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观察袋子内的变化。 7.重复几次放飞过程,把观察结果以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通过制作、放飞“热气球” 的过程,让学生达成共 识:塑料袋中原来的冷空 气通过加热会变成热空 气,热空气上升使塑料袋 上升到空中。为后面学 习“风的成因”作铺垫。
三、研讨 (10分钟) 1.回顾活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成功让热气球升空的技巧, 并对升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学生讨论:加热前袋子里的空气是冷的,而且袋子不能上升;加 热后,袋子里的空气是热的,膨胀后变大变轻,袋子容易升空。 3.追问:为什么有些袋子上升得高,有些上升得不高呢 学生1:可能是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得不够。 学生2:可能是袋子里面的空气不够多。 4.教师解析: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袋子不漏气,加热的时 间足够长,纸筒留的小孔能有充足的空气流入,这样才能给实 验的成功提供足够的保障。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 点,分享自己成功的技巧 以及对失败的原因进行 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 设计。
四、拓展 (5分钟) 孔明灯的秘密: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 解释:孔明灯下面悬挂着燃料,能不断给空气加热,保证孔明灯 内始终有热空气。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我们来做“热气球” 加热空气,热气球体积膨胀,慢慢上升 停止加热,热气球体积缩小,慢慢下降 注意用火安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使用的材料是比较薄的塑料袋,很容易被火苗烧毁。考虑到这一 点,我对材料稍微进行 了处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准备了已经剪好空气进出小洞口的硬纸筒,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们进行实验操 作,还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制作真正的热气球,材料 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成功让塑料袋飞起来,但也有小部分学生的实验失败 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每 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有总结 经验、不断改进的意识。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93
)
第7课时风的成因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有了上节课“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基础,学生解释“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就容易 很多。但是,要把模拟实验的原理和自然风的形成原因建立联系,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 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了解热空气上升会形成风。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风的形成与空气流动有关,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会形成风。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制造风的方法。 科学思维 *基于“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合理推测风的成因。 探究实践 *在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中,用文字、画图、摄像、拍照的形式记录并解释实验现象。 *了解大自然中风的成因,以及风的形成和空气之间的关系。 *利用实验材料来观察风的吹动方向。 态度责任 *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大自然中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尝试解释风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演示视频等。
学生准备 风的成因实验装置、小纸条、火柴、蚊香、蜡烛、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教师:夏天到了,太阳公公是那样的热情似火,这时一阵风吹 来,让人身心舒畅,凉意满满。在生活中,根据我们自己的生活 需要,总是要想办法来制造“风”,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 制造出“风”呢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用风扇吹、用扇子扇风、开 空调……) 3.教师:同学们的想法总是那么的直接而简单,那大家请再想一 想,大自然的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预设:风可能是由空气流 动形成的) 4.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风的形成原因的探究非常感兴趣,那我 们应该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呢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一个 神秘的实验探究吧。(板书课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 行猜测对于学生来说是 很有价值的。
(
94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风的模拟实验。 1.出示风的成因实验装置,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材料。 2.提问:这些材料分别模拟大自然中的什么 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1:点燃蜡烛可以加热空气,模拟大自然环境下存在冷和 热的空气,蜡烛模拟太阳。 学生2:可以通过观察蚊香的烟雾来判断是否有空气的流动。 学生3:烟雾和小纸条的飘动方向就是风的吹动方向。 3.观看演示视频,初步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蚊香的烟雾和小纸条的飘动情 况,边观察边记录,并用画图的方法解释空气的流动情况。 引导学生收集模拟实验 中看到的现象作为证据, 来解释自然界中风的 成因。
三、研讨 (10分钟) 1.提问: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你认为模拟实验中“风”是如何形 成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回答) 2.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回顾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尝试进行 解释。 3.小结:未点燃蜡烛,纸盒内外空气的温度是一样的。点燃蜡烛 后,纸盒内的空气被加热了。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知 道了热空气是会上升的,这样纸盒内外就形成了冷热空气的 对流,因此形成了风。大自然里因为有太阳,所以也会出现有 冷的和热的空气,这样随着冷热空气的对流,就形成了自然风。 引导学生明确:模拟实验 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模型, 是难以直接进行实验探 究时依据理想条件而设 计制作的。根据模拟实 验收集到的数据以及信 息,不能够完全解释自然 风形成的原因,我们还必 须结合其他因素来进行 解释。
四、拓展 查阅资料,收集更多有关大自然风的形成原因的知识,并及时记 加深对大自然中风的形
(8分钟) 录下来和身边的同学分享。 成的认识。
板书设计 风的成因
(
小纸

不点燃
蜡烛
蚊香烟雾
) 小纸条 点燃 蜡烛 蚊香烟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夏天感觉到很热需要风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得到风,激发学生们继续探究风的 成因的热情。同时提示学生,我们无法实际研究大自然环境中风的形成,但是可以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点燃蜡烛和不点燃蜡烛时,蚊香烟雾和小纸条的飘动情况来更直观地感受空气的流 动。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不够充分,有个别学生出现蜡烛突然熄灭的情况,造成实验 失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对于实验探究环节的设计。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95
)
第8课时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课型 资料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几节课的体验活动基本都已经做过,如果直接运用,重复的内容,学生兴趣度 也不高。同时,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目标又特别多,教师可以用之前保留的上课的照片、记录 表、班级汇总表等,帮助学生进行回顾与梳理。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而且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科学思维 *通过整理和分类的方法,梳理空气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制作图表、气泡图或短文写作的方式,整理和归纳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探究实践 *尝试使用气泡图归纳总结空气的特征。 *学会使用图表、绘画等方式来收集和整理信息。 *回顾、总结和归纳整个单元所学知识和用到的一些探究方法。 态度责任 *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明白空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 不可或缺的。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采取行动保护大气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利用图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难点 了解空气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板书贴等。
学生准备 阅读资料卡、气泡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0分钟) 1.播放嫦娥五号探测器登月的纪录片片段。提问:观看完了嫦娥 五号探测器成功登月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想 同学们你们想要 到太空中生活吗 (预设:想) 2.追问:那现在人类为什么不能长久地在太空中生活呢 (预设: 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人类无法呼吸,所以不能生存) 3.教师引导,说明生命必须依赖空气而存在,没有空气,生命将无 法生存。提问:那地球为什么会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存在呢 4.讲解:因为地球有大气层,大气层里的空气能满足地球生物的 生存需要。 5.教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大气层吧!了解空气与我 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板书课题) 以科普探月工程的视频 导入,普及航空航天知 识。接着从外太空不适 合人类生活入手,让学生 了解地球生命存在的原 因之一是地球表面被一 层叫大气层的厚厚的空 气包围着。
(
96
)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30分钟) 活动一:初识大气层。 1.用课件展示大气层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 生:大气层) 2.讲解:没错,这就是大气层。大气层里充满了空气,使得地球上 到处都充满着空气,生命也就能很好地在地球上生息繁衍,造 就了丰富多彩的地球。 活动二:调查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做哪些事情。 1.上课之前,已经提前布置并指导了学生的调查活动。现在我们 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同学们的调查情况吧! 学生1:我们需要空气来进行呼吸。 学生2:在燃烧时没有了空气火就会熄灭,燃烧也需要空气。 学生3:利用空气的流动性来进行风力发电。 2.同学们对于我们利用空气能做什么调查得非常细致认真,希 望以后你们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也能这样细致认真哟! 活动三:空气单元小结。 1.教师引导:既然我们知道空气的作用有这么多,直接一个一个 地记录下来,不是很方便理解与记忆,那我们能不能像第一节 课那样借助气泡图来进行整理和分类呢 (展示本单元前几个 课时的学生记录表、班级汇总表) 2.整理归纳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3.使用表格来对比分析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4.介绍空气污染及其带来的危害。 本环节是对这个单元的 小结,展示学生记录表、 班级汇总表(之前上课时 拍下来的),为回忆提供 线索。这样能提升学生 概括知识和提取信息的 能力。
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
摸不着
)动植物呼吸 (
帮助燃烧
) (
透明的
看不见
占据空间
)无色无味 风力发电 (
充气玩具
)特征 空气 作用 (
热气球
)有质量 (
会流动
) (

胎充

)无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外太空不适合人类生活入手,了解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之 一是地球表面被 一层厚厚的空气 包围着,初步认识大气层。接着学生们将日常生活积累和调查活动中查阅资料得到的知识进行交流与分 享。知道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总结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变得事 半功倍。最后给学生介绍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预防大气污染并制作 预防空气污染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展示厅,促使全校师生共同行动。从生活中做起,保护我们的空气。
(
97
) (
三年级科学上
·
JK
)
第二单元复习课
核心素养 目标 *复习空气的性质:空气有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可以被压 缩的、是有质量的且质量可以称量、是可流动的。 *空气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感受物质的变化,知道物质若只是形状、大小、形态等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总结并提升学生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以及空气性质运用。
难点 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一、导入 (5分钟) 1.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 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吧!(好!) 2.教师出示ppt:我们学习了空气的哪些性质 学生答: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有质量……
二、探索 (28分钟) 回顾一:空气的基本特征 1.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操作:准备一个杯子,底部放一个纸团固定住,再将杯子到扣进水盆中,观察纸团是否 被浸湿。再准备一个杯子,底部打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